為什麼錄起來的聲音這麼不像自己?科學的了解你唱歌的特點!

2021-01-10 口袋音樂歌者堂

每當我們聽到或者發出一個聲音時,我們就體驗了一回聲學的現象。 有時候你可能還體驗過製造出不同的音效,例如

(1)往一隻細頸的飲料瓶瓶口吹氣。

(2) 用一隻金屬棒敲擊裝著不同水植的玻璃杯。

(3)在打開鋼琴頂蓋的時候踩下減震踏板,接著往鋼琴箱內大喊來聽其反應。

(4)發出並聆聽回聲, 在有回應的聲學環境中聽聲音的反射,就像在室內或者室外能產生回聲的環境中會發生的那樣。

這些實驗都展現了聲學中所謂共鳴 (resonance) 的一個方面,指的是當另一個同頻率振動疊加到一個振動上時,所產生的自發性的擴音、 增強,或者延長振動的效果。 許多人都會發現在淋浴間裡唱歌總能產生讓人愉快的音響效果。其他 「聲學有感」 空間包括峽谷、 帶圓頂的建築(國會圓形大廳), 以及教堂中殿, 在那裡聲音可以很容易地被聽到,甚至低聲耳語時。

相反地,有些環境則會吸收或者使聲音消散一 隔音的汽車內飾、 開闊的原野、 濃密的樹林,或者是牆面蒙滿了掛毯、 窗簾,或填 塞式家具的室內。 這些例子都展示了對歌手來說正面或者是負面的聲學原理。 總的來說, 在 「有感」 的聲學環境(聲音反射適械)中演唱將會產生積極的聽覺效果, 而在一個 「無感」 的盧學環境中演唱則會聽到消極的效果。

對於聲學 (acoustics)—— 關於聲波的製造、 傳播和接受的科學的一個簡單介紹將為理解共鳴器做鋪墊,而共鳴器則是最優化音質的關鍵所在。 以科學術語來表述,聲音(sound)是空氣粒子被擾亂或者是氣壓的振動撞擊到耳朵上所造成的。 了解聲音是如何產生、 增強, 以及被聽到,能夠幫助提升歌唱總體的音質。音色(Timbre)聲音能被聽到的特徵是由和諧的泛音(overtones)所造成的,其聲學頻率是振動器和它所連接的空氣腔或者共鳴腔所共同產生的。

在聲音中,音色,或者音質(某種特定聲音的特點),是由振動器(聲帶)所發出的基音(fundamental,音調或音高),加上聲道所產生的和諧泛音所組成的,這是一個非常複雜和多變的共鳴系統。如果泛音與振動器頻率一致,那麼聲音聽起來就會協調悅耳。每一種樂器都會發出一種獨特形態的泛音,讓人耳能夠聽辨出不同的樂器。類似地,每一個聲音,甚至每一個元音,都會根據音高、強度,以及音色的特質而發出獨特形態的泛音。

想把歌唱好,『錄音』是關鍵的一步!但第一次聽自己的錄音,心中總會冒出許多問號...『怎麼那麼難聽?』『聲音好怪喔!』『這真的是我嗎?』你是不是也曾疑惑過呢? 遙想木子老師第一次錄音時,反應跟大家一模一樣!『這是什麼東西?喇叭卡到嗎?』可是聲音的的確確是我錄出來的... 到底為什麼差這麼多?

我覺得原因可以大致分成兩類:(1)音質 (2)音準等技巧相關,『音質』在唱歌時,自己聽到的聲音和別人聽到的聲音稍有不同。別人聽到的,是我們從嘴巴傳出去的聲波;自己除了聽到這個之外,還會聽到聲帶震動後經由體內器官傳到耳膜的聲音!也就是說,唱的人聽到的其實是體內和體外兩者的綜合。

如果想要單聽體內的聲音,我們可以做個簡單(不太嚴謹)的實驗:你用兩手手掌用力壓著雙耳講話,聽到的就是體內的聲音居多啦!這同時也說明了為什麼有時候你會看到舞臺上表演的歌手單手壓著耳朵。對歌手來說,聽不見自己的聲音是很恐怖的!唱歌是一個對著歌聲不斷確認(修正)的過程,有時監聽喇叭突然沉默或是觀眾歡呼聲過大把聲音給蓋過去,聽體內的聲音正可應應急!

另外,器材也佔很大部分的原因。錄音器材(麥克風+音響)的頻寬、頻率特性如何,關乎他能不能忠實記錄和重現你的聲音!如果只是用手機的話,這是有一定難度的。 更別提歌聲經喇叭播出後,人耳個別對聲音頻率的感受問題!『音準等技巧相關』錄音完檢視成果時,我們會發現很多在唱的當下沒有注意到的缺點。因為你的注意力被『唱』這件複雜的事情給吸走了!

許多像是氣息、咬字等等的小瑕疵這時就會偷偷地跑出來作亂。光是把音唱準就夠忙了,如果沒有足夠的練習哪能兼顧所有細節呢?而這就是錄音的重要性!只要你願意細細地去聆聽,一次又一次地唱並慢慢加東西上去、精益求精,總有一天,他就會逼近完美!去享受自己獨一無二的聲線吧!不習慣只是暫時的,而你也一定會繼續進步,說不定哪天,你會對這個隨時帶在身上的樂器痴迷呢!

相關焦點

  • 錄音時自己的聲音為什麼不好聽?該如何練習並改變?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聲音是一個人除了外表以外,最重要的一個外在特徵,因為我們除了經常以面示人、以貌取人之外,一個渾厚、磁性、帶有感染力的聲音也會讓人覺得你很有魅力、很有安全感,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網絡上的小姐姐說:有沒有聲音好聽的小哥哥聊天啊!
  • 聽,大自然的聲音這麼美!小夥在杭州錄下一段雨聲,3800萬網友聽醉了
    有一男一女在邊聊邊唱越劇,誇這個亭子很特別,在亭子中間唱歌,混響很大,像自帶功放功能。柔美的唱腔飄來,聲谷聽得入了神,感覺這就是杭州。他嘗試錄的第一個聲音是杭州花圃的水聲,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後來他錄過很多很多地方的水聲。
  • 唱歌技巧-女生如何讓聲音更好聽?
    因此在唱歌的時候如果你想讓別人聽懂你唱出的感情時,特別是成人流行音樂,一定要優雅勻速地唱出來,這是進入他人耳朵的最好方式。,唱歌的節奏不宜太慢,不然給予別人一種你熟悉或者不流暢的感覺,所以想要在腦中快速形成歌詞的一些信息,就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地去練習或者找對機構學習。
  • 為什麼聽自己聲音會很不舒服?科學家告訴你:就這樣,愛聽不聽
    因為工作上的原因,種花家需要經常做一些關於教育培訓的事情,有時候圖省事就會把授課過程做個錄屏錄音,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按畫面剪輯完,有時候要補一些錄音與字幕時才發現,自己的聲音簡直就沒法再聽哪怕是是一秒!
  • 為什麼聽自己聲音會很不舒服?科學家告訴你:就這樣,愛聽不聽!
    因為工作上的原因,種花家需要經常做一些關於教育培訓的事情,有時候圖省事就會把授課過程做個錄屏錄音,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按畫面剪輯完,有時候要補一些錄音與字幕時才發現,自己的聲音簡直就沒法再聽哪怕是是一秒!
  • 蚊子嗡嗡嗡的聲音這麼煩,為什麼還有人去錄?
    可是你想過把這聲音錄下來嗎?事實上,在一個名叫「Abuzz」的科研項目中,科學家很希望世界各地的群眾都能給身邊的蚊子錄個音,然後發給他們。為什麼要給蚊子錄音?這是為了確定蚊子的分布情況,以便更好地預防疾病。很多蚊子傳播的疾病都是全球性的醫療問題,比如說瘧疾,或者近年來受到關注的寨卡病毒感染。
  • 在家錄歌 媲美專業錄音棚!用閃克麥克風就夠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壓方式,像我就喜歡唱歌來解壓、平時工作忙,也沒什麼時間往ktv跑,好在還有【唱吧】【全民K歌】這些app,不管唱得好不好,反正自己在家掛上耳機,打開app唱就是了。然而,我也是一個要面子的人啊。
  • K歌不累不爆麥 客所思KX1傳奇版唱歌音效卡亮點大揭秘
    前不久,我們評測室第一時間對客所思KX1傳奇版唱歌音效卡進行了全面評測,不少網友對「唱歌不累」的概念感覺很好奇:為什麼使用這款音效卡該壓限算法能夠主動判斷人聲強度,當你的聲音過高時,它會主動把聲音壓下去,使聲音平衡,保證聲音輸出恆定;而當你聲音過小,它會輔助抬高聲音,保證聲音穩定,不會出現聲音過小、聽不見的情況。
  • 唱歌技巧:唱歌時注意這兩點,其實你唱歌也好聽!
    其實大多數人的聲音都是很好聽的,很少有那種天生聲音沙啞,像噪音的嗓音。那麼為什麼有些人聲音挺好聽的,但是自己唱起來卻是異常的刺耳難聽呢? 其實這其中還缺少正確且科學的發聲方法,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做到科學的發聲方法呢?不急,就由我來告訴你方法吧!
  • 為什麼有的人唱歌好聽,有的人唱歌難聽?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有的人唱歌那麼動聽,而有的人唱出來就像鬼哭狼嚎一般?有人說:「對於有些樂器,例如鋼琴和小提琴來說,我們會發現有些人天生就有很強的演奏能力。唱歌就很不一樣,因為所有人都能發聲,即使人們不學習歌唱技巧,也會用聲音來說話,因此所有人都能很熟練地控制聲音。會唱歌的和不會唱歌的人的差別關鍵在於訓練,先天條件並不是主要原因。」
  • 為什麼錄音比自己說話聲音更難聽?
    不知道你們平時用微信語音,有沒有回聽自己語音的習慣,一聽,不是吧,這聲音怎麼那麼難聽,這還是我自己聽到的那個聲音嗎?為什麼我們講話時,自己聽到的聲音和自己錄下來的聲音不一樣?▼猛戳視頻找答案!很多人在聽到自己的錄音時會有這樣的疑問:這是我自己的聲音嗎?為什麼不一樣?難道是手機出了問題?
  • 南極冰架會「唱歌」?
    據媒體近日報導,科學家用34臺地震監測器監測南極羅斯冰架的變化,在分析羅斯冰架上的地震數據時,意外錄下了冰架的「歌聲」。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地球物理學家和數學家Julien Chaput形容:「這有點像你在冰架上吹笛子。」該研究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上。
  • 【原來如此】微信聊天時,為什麼聽自己的聲音很奇怪?
    相信每個人在第一次玩錄音或者錄視頻時乍聽到自己的聲音都很震驚,「我的聲音怎麼會這樣」? 迴響在你腦中的聲音是謊言。「當你說話時,聲音在你的喉嚨裡振動,順帶振動你的皮膚,顱骨和口腔,我們把這些也當作聲音。」Ben Hornsby說,他是範德彪大學的聽力學教授。 但聲音在骨頭裡傳播可不像在空氣裡傳播一樣容易。
  • 科學的方法:教你如何運用聲帶解決你唱歌中常見的兩大問題
    這一次介紹另一個給大家,大家發一個「he(呵)」發出去之後馬上憋氣3秒,然後再鬆開,鬆開的時候你會聽到一個「嗯」的聲音,多試幾遍,你會發現這個「嗯」的聲音一直在,這個就是你聲帶閉合出來的聲音,同時當你聽到這個聲音之後我相信你也找到了我們聲帶的位置。這樣做就是主動閉合,所以大家經常說唱歌發虛,就是因為聲帶沒有閉合或者閉合的不夠,導致氣大量流失,於是就造成氣不太夠用或者氣息散著的狀態。
  • 為什麼聽自己聲音與自己聲音的錄音不同?看完才知道被自己騙了!
    其實我自己的聲音可好聽了,我一直都是這麼覺得的,但是每次我的同學都嘲笑我,說我的聲音沒我想像的那麼好聽。有一個小姑娘出現了一個這樣的困擾,其實不僅僅是她,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全部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煩惱,想要讓自己的錄音和自己聽到的聲音一模一樣難道真的有這麼難嗎?
  •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唱歌了
    我是個80後,小時候的記憶還是挺多得,像什麼丟沙包、跳皮筋、還珠格格明星貼紙。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唱歌了。記得當時正是港臺歌星紅火的時候,湧現出了一大批實力與偶像歌手。像喜歡的樂隊就有草蜢樂隊、小虎隊、she,至於喜歡的歌星歌曲就更多了像什麼張信哲的《信仰》《過火》,許巍的《藍蓮花》《曾經的你》,樸樹的《白樺林》,劉若英的《後來》,梁靜茹的《勇氣》等等太多太多了。當時為了學會唱這些歌,經常是把歌詞抄在筆記本上,一整段一整段的背下來,磁帶是聽了一遍又一遍,真的是比學習都用功。用我媽的話來說,我當時要是把功夫用在學習上面早考上清華北大了,也不至於上了個三流的大學。
  • 白鯨為什麼能發出多種聲音? 它是怎樣唱歌的?
    白鯨為什麼能發出多種聲音? 它是怎樣唱歌的?時間:2016-02-11 20:1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白鯨為什麼能發出多種聲音? 它是怎樣唱歌的?白鯨不僅能發出音量、音調和節拍各不相同的聲音,甚至還能模仿其他動物的叫聲據動物行為學家觀察並統計,白鯨可發出高音、口哨聲、尖叫聲、咯咯聲、啁啾聲,以及顫音、鍾似的聲音等在內的多達11種聲音,是個名副   原標題:白鯨為什麼能發出多種聲音? 它是怎樣唱歌的?
  • 唱歌好聽秘籍:先選好麥克風
    在這個全民K歌的時代,不會唱歌的自己就好像和時代脫軌了一般,身邊喜歡唱歌的朋友都經常會在朋友圈曬一曲,秀一秀自己的嗓音。在年輕人的休閒方式也與以前大有不同,以前大部分人會選擇去KTV唱歌,對於對自己聲音沒自信的人來說,去KTV基本都是在旁邊聽人家唱歌,自己想唱,但又怕自己五音不全,嚇到人家。現在手機上針對K歌也生產出了不少K歌社交軟體,例如全民K歌,唱吧等等,而且這些軟體支持點歌,錄歌,錄MV,作品和發布,具有低延遲返聽,高品質音效等等,效果完全不輸KTV。
  • 大猩猩為什麼要在吃飯時「唱歌」?
    如果是珍妮·古道爾是世界上最懂黑猩猩的人,那麼黛安·福西就是當時最了解大猩猩的那一位。在她生前所出版的《霧中的大猩猩》一書中,記錄了她多年的觀察結果,其中有這麼一項非常特殊:大猩猩會在吃飯時唱歌。黛安·福西寫到,大猩猩也會像黑猩猩一樣在吃飯時唱歌,那種聲音有點像在打嗝,但能聽出音調的抑揚頓挫,而且這種聲音往往是在吃植物時發出的。
  • 薛之謙為什麼不唱歌了?當他說出自己的苦衷,網友不淡定了
    不過,薛之謙最近也是復出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了,當他出現的時候,大家也是感覺久違了,薛之謙也是好久沒有出來了,但是這次是因為杜若溪和嚴屹寬,薛之謙也是終於拋頭露面了,不過還有自己的另一個好友朱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