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羅老號衛星完成演練 若入軌每日繞地球14圈

2020-11-28 環球網

人民網北京1月29日訊 據韓聯社報導,1月29日,與羅老科學衛星進行信息交互的最後一次演練在韓國KAIST(韓國科學技術院)人造衛星研究中心成功結束,這顆衛星將搭載在預定於1月30日發射的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上。30日將進行最後一次檢查。

KAIST人造衛星研究中心自去年9月末「羅老」號第三次發射的第一次嘗試前就開始測試。人造衛星研究中心組長李哲(音)表示,「從2號科學技術衛星到羅老科學衛星,經過10年的潛心研究之後,相關技術已經完備」,「希望『羅老』號順利發射,也希望衛星順利運行」。

若羅老號科學衛星能順利升空並進入軌道,將在未來一年間每日繞地球運行14圈,期間測定宇宙射線及電離層相關數據,並檢測韓國自主生產的圖像傳感器、飛秒雷射器等零部件在宇宙環境中的使用情況。

相關焦點

  • 韓「羅老」號火箭垂直立於發射臺 25日最後演練
    韓國計劃將於當地時間10月26日第三次發射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目前,「羅老」號已完成對接、組裝、起立,在垂直狀態下接受了各種測試。【環球網報導 記者 周旭】據韓聯社10月24日消息 韓國計劃於10月26日第三次發射韓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報導稱,「羅老」號已完成對接、組裝、起立,並在垂直狀態下接受了各種測試。
  • 韓國「羅老」號火箭即將進行模擬發射演練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朱曉磊】據韓聯社11月27日報導,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和航空宇宙研究院於27日表示,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KSVl-I)已於27日下午4時46分被豎立在發射臺旁。「羅老號」發射臺位於全羅南道高興郡的羅老宇宙中心。11月29日,「羅老」號將進行第三次發射。
  • 背景資料:韓國「羅老號」火箭發射
    中新網10月26日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韓國將於26日下午第3次發射「羅老號」火箭,以下是「羅老號」火箭發射的背景資料。  為什麼要發射羅老號?   是為了學習運載衛星升天的宇宙運載火箭技術。
  • 中國人造地球衛星有幾種運行軌道?
    中國「資源」衛星、「高分」衛星、「環境」衛星、「海洋」衛星和風雲1號、3號極軌氣象衛星等對地觀測衛星一般運行在500~1000千米高的軌道,這樣既能獲得清晰度較高的地面圖片,也有一定的覆蓋範圍。當然,為了衛星的提高時間解析度,風雲2號、4號,高分4號等少數對地觀測衛星運行在高軌道上,以保證對某一地區進行連續監測。
  • 神舟9號將在軌飛行13天左右 12日首次全系統發射演練
    10日,神舟九號航天員梯隊隊員在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航天員公寓「問天閣」舉行了隆重的升國旗儀式,並參加植樹活動。圖為神舟九號航天員乘組亮相。資料圖片:人民網央視6月11日《神舟動態》節目播出「神舟9號將在軌飛行13天左右 12日首次全系統發射演練」,以下為文字實錄:朱廣權:共同關注,下面我們來了解關於神舟9號的相關消息。
  • 什麼是人造地球衛星的發射軌道?什麼是星際探測器的能量最省航線...
    人造地球衛星由運載火箭發射入軌。從發射點到入軌點的飛行軌跡叫發射軌道。發射軌道包括垂直起飛段、程序轉彎段和入軌段。垂直起飛段和程序轉彎段都大同小異,但入軌段根據軌道高度的不同有直接入軌、滑行入軌和過渡轉移入軌之分。  低軌道衛星一般直接入軌,即火箭連續工作,當最後一級火箭發動機關機時,衛星就可進入預定軌道。
  • 遠望5號船圓滿完成3次海上測控任務凱旋
    新華社南京12月14日電(亓創、高超)在太平洋海域圓滿完成3次海上測控任務的遠望5號船,14日上午返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據了解,因某型衛星發射任務時間調整,遠望5號船及時修改航行計劃、提前返航,本航次海上作業82天,安全航行1.8萬餘海裡。
  • 通天線路巡道工:五年繞地球走了一圈
    但是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鐵路管理處,這個工種已經伴隨著祖國的航天事業足足存在了60多年。每個點號都有一個專門負責巡道的戰士,他們充當著線路「診療師」的角色,一年四季,不論嚴寒酷暑,他們都風雨無阻行走在鐵路線上。
  • 漲知識:天宮二號繞地球一圈多少分鐘?
    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林露)今天是中秋佳節,天宮二號定於22:04發射升空。 據了解,天宮二號繞地球飛行一圈大概90分鐘,僅僅一場足球比賽的時間,航天員就會看到一次日升日落。按照地球上的時間算的話,24小時航天員能看到16次日出。
  • 嫦娥一號衛星的各項在軌測試任務已經基本完成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 田兆運)記者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獲悉,以嫦娥一號衛星拍攝的月球圖片正式對外公布為標誌,嫦娥一號衛星在進入環月工作軌道後開始實施的各項在軌測試任務已基本完成。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將對嫦娥一號衛星進行長期管理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 田兆運)嫦娥一號衛星所拍攝月球圖片於26日正式公布,這標誌著衛星的各項在軌測試任務基本完成,將要進入長期管理階段。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將擔負起對嫦娥一號衛星為期一年的運行管理任務。
  • ...我國5米光學業務衛星順利通過在軌測試 天問一號完成第三次軌道...
    截至目前,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97天,距離地球約44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 2.56億千米,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地面測控通信各中心和臺站跟蹤正常。」的方式發射遙感三十號07組三顆衛星和一顆微納衛星,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我為地球修衛星-虎嗅網
    嗯,沒看錯,禮炮-3號軍用空間站,1974年6月25日入軌,1975年1月24日再入,僅在軌213天,在驗證了高精度對地偵察拍照和太空衝印照片技術以及太空機炮技術之後,這座18.87噸重的載人空間站,完成使命,墜入地球懷抱。後續的蘇聯空間站沒有再配備機炮。
  • 「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入軌兩周後通過成像測試
    自主研發的「吉林一號」高分03-1組衛星入軌兩周後通過成像測試。「一箭九星」成功發射入軌。該組衛星均由長光衛星研製,包括「嗶哩嗶哩視頻衛星」「央視頻號」衛星在內的3顆視頻衛星和6顆推掃衛星。其中,推掃衛星可獲取全色解析度優於1米、多光譜解析度優於4米、幅寬大於17千米的五譜段推掃影像;視頻衛星可獲取解析度優於1.2米,覆蓋面積不小於14.4千米乘6千米的彩色視頻影像。數據可廣泛應用於智慧城市、農林水利和生態環保監測、科普教育等方面。
  • 星星發來「賀電」,這家企業研發的衛星完成初步在軌測試
    ——「天雁05」衛星完成初步在軌測試,並成功發回第一批圖像。  我們一起來看看,從衛星的角度看地球,有怎樣的風景吧!據悉,該衛星將應用於海洋環境監測、農作物災情監測、林業森林防火、林業資源調查、環境監測、地震監測、氣象監測、水利和山洪災害監測等領域,進一步滿足用戶在相關領域數據持續供給的需求。同時該衛星也將為明年發射的海南一號衛星進行先導技術驗證和在軌測試。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12期:嫦娥四號探測器順利完成第十六月晝...
    進入第十六月夜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完成第十六月晝科學探測工作,分別於3月31日17時30分和8時25分完成月夜設置,進入第十六月夜休眠期。,從發射點到入軌點的飛行 軌跡叫發射軌道。發射軌道包括垂直起飛段、程序轉彎段和入 軌段。垂直起飛段和程序轉彎段都大同小異,但入軌段根據軌 道高度的不同有直接入軌、滑行入軌和過渡轉移入軌之分。近地軌道衛星一般直接入軌,即火箭連續工作,當最後一 級火箭發動機關機時,衛星就可進入預定軌道。中、高軌道衛星常常滑行入軌。
  • 繞地球102圈後,長徵五號B引擎落入大西洋,美太空軍全程跟蹤
    對於此次發射任務,不但引發了國內的熱議,國外也給予了高度關注,尤其是剛成立不久的美國太空軍司令部,更是對長徵五號B型火箭的發射任務全程監控跟蹤,在長徵五號發射多日之後,一道「流星」墜入大西洋,美國太空軍宣布,在繞行地球102圈之後,長徵五號B火箭的芯一級於5月11日脫離太空軌道,於12點晚間23點33分在大西洋上空再入大氣層,最終落入距離非洲西部海岸線不遠的海域。
  • 資源三號衛星九年為國家貢獻21.6個億!
    遨遊太空3千多個日夜,繞地球近4萬9千餘圈,完成301萬景成像任務。自2012年1月9日成功發射以來,資源三號衛星用精準的圖像、穩定的運行向世人證明了我國民用遙感衛星的跨越式崛起。「以前只能高價買外國高清影像,處處受制,如今我們自己的產品更好,用起來十分自豪。」原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王春峰感慨道。
  • 科學怪談:若飛機在天上停留一天,那麼它能繞地球一圈嗎?
    科學怪談:若飛機在天上停留一天,那麼它會繞地球一圈嗎?最近關注了一個專門討論科學怪談的論壇,裡面每天都會提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每一個都非常有意思,而且顛覆我們的認知,最近裡面又拋出了一個顛覆性的問題,它說,假若飛機在天上停留一天,那麼它是否會繞地球一圈?剛開始遇到這個問題時,小編也是滿腦袋的問號,但仔細一想才明白,這個問題涉及到了地球的自轉。
  • 「天宮二號」完成歷史使命再入大氣層
    中關村在線報導: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試驗,計劃於19日擇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將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天宮二號是2016年9月15日發射太空進入軌道的,截止到現在已經在軌飛行超過1000天時間。
  • 每年開車"繞地球1圈" 濟南這位老司機堅持了26年
      他每年開車「繞1圈地球」,堅持了26年,這是個啥牛人?本期「濟南凡人說」,記者帶您走近一位傳奇「老司機」——濟南公交一分公司3路線駕駛員管力峰。今年48歲的老管,累計為市民駕駛公交裡程超過10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跑了26圈。   濟南公交一分公司3路線駕駛員管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