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準備讓人工智慧「插足」藥品研發 可這已經不是新鮮事兒了

2021-01-21 雷鋒網

消息稱,日本京都大學日前聯合多家企業就計劃推出研發新藥的人工智慧成立相關機構。

據悉,該機構的成立是為了大幅降低藥品的研發成本。據相關數據統計,所有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藥物的研發周期在10年左右,研發經費高達26億美元,另外,只有不到12%的藥品最終能夠上市銷售。「而通過人工智慧研發的藥物周期可以縮短至三年,成本降低一半。」該項目負責人表示。他同時表示,藥品研發人工智慧的工作內容包括鎖定致病蛋白質、篩選對蛋白質起作用的藥物成分、評估藥物成分的安全性並決定合成方法、制定臨床試驗計劃以確定藥效等。據悉,僅篩選藥物成分一項,以往靠製藥企業研究人員調查海量的國內外醫學論文和數據,耗時又耗力,而人工智慧則可以更快地處理龐大的醫學文獻數據。

此舉並非是日本的一時「腦熱」行為,據雷鋒網了解,早在數月前,日本的醫療服務系統中就出現了人工智慧的身影。如為解決外國人在日就醫的語言問題,日本東京大學醫院等20家醫院便與相關公司合作,並於4月1日推出了醫療領域翻譯設備,它能將醫生和患者的對話在日語和英語、漢語之間以文字和聲音的形式互譯。該翻譯系統的推廣使用無疑將會幫助外國人消除在日就醫的溝通問題。

在醫療服務領域成功試行之後,幾個月後的今天,人工智慧又被日本無縫對接至新藥的研發應用上。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還得到了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據悉,為能讓人工智慧幫助日本提升國際競爭力,日本政府還將為該項目提供5億日元的研究基金。另外,該項目還得到了大批日本企業如富士通、武田藥品工業等的支持。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調查,作為人工智慧世界中的又一個新興領域,除了日本之外,業內已經有很多公司在此之前就已涉獵。

如美國的Atomwise公司,該公司設計了一套名為 AtomNet 的系統,運用超級計算機、AI和複雜的算法模擬製藥過程,來預測新藥品的效果,加快新藥研發進度並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Atomwise是一家利用超級計算機進行藥品研發的前沿醫學公司,總部位於美國舊金山。據悉,Atomwise公司用超級計算機分析已有資料庫,並用AI和複雜的算法來模擬藥品研發的過程,在研發的早期評估新藥研發風險,讓藥物研究的成本降至數千美元,並且該評估可以在幾天內完成。Atomwise為製藥公司、創業公司和研究機構提供候選藥物預測服務,可以預測哪些新藥品真的有效,哪些無效。

值得一提的是,Atomwise最近就利用了AI技術為尋找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案做出了貢獻。據該公司統計,該系統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就成功地對7000多種藥物進行了分析測試。該項目負責人透露,如果利用傳統方法,這項分析至少需要花費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完成。

另外,英國的初創公司BenevolentAI也是其中的一頭「獨角獸」。據雷鋒網了解,BenevolentAI目前是歐洲最大的AI初創公司之一,在全球排名前五。BenevolentAI的技術平臺應用人工智慧技術,它可從海量的散亂無章的信息中提取出能夠推動藥物研發的知識,提出新的可以被驗證的假說,從而加速藥物研發的過程。

據悉,該技術平臺名為JACS(Judgment Augmented Cognition System,判斷加強認知系統)。JACS在運算的時候會涉及海量的數據,為了提高運算效率跟能力,公司從英偉達購買了專門為深度學習設計的超級計算機DGX-1。這臺計算機可以模擬發生在大腦皮層中的識別和學習模式,加快在不同信息源之間建立新的關係,從而產生更快、更多的新藥創新。

據透露,該公司能夠獲得8億美元的巨額交易便是歸功於此人工智慧系統。2014年6月,BenevolentAI將兩個正在研發的阿爾茨海默氏症新藥賣給一家美國公司,此次交易高達8億美元,而此次交易的兩款藥物就是利用JACS系統開發的。

據雷鋒網跟蹤了解,上個月,該公司又發現了用來治療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的藥物,經過英國謝菲爾德一家機構的研究,確實對治癒運動神經衰退有作用。自從2013年創建以來,該公司已經開發出24個候選藥物,有的已經進入臨床IIb期試驗(IIa階段會先入組少量受試者,確立合適的治療劑量;IIb則是在a的基礎上有效組擴大樣本量,明確劑量等有效性、安全性)。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家專注於研發藥物的人工智慧公司以外,全球範圍內已有很多公司發力該領域。2016年底,美國高盛集團發布的人工智慧報告:《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數據將推動未來生產力的發展》(AI, Machine Learning and Data Fuel the Future of Productivity)中提到:「隨著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不斷整合,人們將有望在新藥研發的過程中顯著地實現「去風險」,不但將節約每年約260億美元的研發成本,同時還將提高全球醫療信息領域的效率,節約的成本價值超過每年280億美元。」從該數據中不難讀出,人工智慧的發展已不僅僅局限於網際網路服務業,AI的強勢注入也給傳統藥物研發領域帶來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揭秘日本藍精靈藥品
    據代購的商家介紹,這種藥被稱為「日本藍精靈」,只因為當它含在口中時舌頭就會變藍,又或是泡在酒水或飲料裡,會泛起藍色。日本藍精靈藥品的前世今生記者查詢發現,日本藍精靈藥品在日本有多個廠家生產,盒子上都印有日文漢字「JC不眠症治療藥」。
  • 人工智慧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前景|人工智慧|藥物研發|製藥公司|...
    最近鄰近算法、RF、極限學習、SVMs和深度神經網絡(DNNs)等算法可用於基於合成可行性的虛擬篩選(VS),也可預測體內的活性和毒性。一些大型生物製藥公司,如拜耳、羅氏和輝瑞,已經與IT公司開展合作開發人工智慧平臺,用於在腫瘤免疫學和心血管疾病等領域發現治療方法。
  • 「人工智慧+醫藥研發」產業研究
    在醫藥行業,人工智慧被認為是能夠有效推動藥物研發、臨床試驗及藥物選擇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醫藥研發方面,由於傳統醫藥研發周期長、費用高且成功率低,加之上市前臨床試驗過程繁瑣,新藥上市往往要持續14-15年的時間。而人工智慧則能加速這一進程,通過對真實環境的模擬不斷提升藥物研發效率,僅化合物篩選環節便縮短至一天以內。
  • 人工智慧列國志|日本:普及AI教育與機器人革命
    日本在機器人研發領域有傳統優勢,1967年到1972年之間,日本早稻田大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人形機器人,不僅能對話,還能在視覺系統的引導下在室內走動和抓取物體。推動AI教育和研發體系重組為推動人工智慧發展,日本政府在2019年出臺《人工智慧戰略2019》,希望通過發展人工智慧,推動社會制度改革,改善公民生活並提升日本的國際影響力。
  • 日本科學家研發出男性避孕藥 可暫時控制精子功能
    然而,迄今為止研發男用避孕用品的嘗試一直沒有新進展。雖然科學界沒有研發出有效措施是原因之一,但實際上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無法預測一種藥品一定能夠在社會上得到廣泛接受,製藥業是不會花大價錢搞研發的。婦科學家羅伯託·萊爾特克孫迪一直持有這種觀點。很長時間以來他都對實驗室中的「大男子主義」頗為不滿。
  • 醫藥研發領域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應用探討
    藥物研發要經歷靶點的發現與驗證、先導化合物的發現與優化、候選化合物的挑選及開發和臨床研究等多個階段。傳統的藥物研發耗時耗力,且成功率低。 AI 助力藥物研發,可大大縮短藥物研發時間、提高研發效率並控制研發成本。
  • 日本藥品檢查員制度及其啟示
    [摘  要]推進職業化藥品檢查員制度建設是當前我國完善藥品監管制度的一項重大措施,日本在這方面積累的經驗對我國有一定借鑑意義。文章介紹了日本藥品檢查員管理體制、職業發展等制度設置情況,分析了其獨立行政法人制度、較強的環境適應力、國際化與檢查員能力提升有機結合等特點,並從系統推進、提升檢查員職業榮譽感、保障獨立檢查權限、提升外部適應力等方面指出了其對我國職業化藥品檢查員制度建設的啟示。
  • 環保但昂貴,日本研發出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
    文章導讀7月28日,據媒體報導,日本三菱化學和一家包裝材料製造商共同研發出一種可在海水中降解的塑膠袋,這將為削減海洋塑料垃圾做出貢獻。報導稱,這種購物袋由甘蔗等植物成分製成,應用了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垃圾的原理,主要靠微生物來分解。即使海水中的微生物含量比土壤中少,這種購物袋在海水中也容易被降解。
  • 禁毒普法專題(四) | 醫藥中間體研發生產經營企業應該了解的那些事兒
    禁毒普法專題(四) | 醫藥中間體研發生產經營企業應該了解的那些事兒 2020-10-14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餘益惠資訊」解讀日本藥品制度的特色!
    細緻的藥品分類日本對於一般醫藥品的分級主要可分為五大類其中根據藥效與副作用的程度大小依序為 「要指導醫藥品≧第一類醫藥品>指定第2類醫藥品≧第2類醫藥品>第3類醫藥品"。此類藥品通常在一般藥妝店就可以買到,且陳列在隨手可得的地方,有很多也是大家熟知的感冒藥、抗過敏藥、漢方藥等,由於第二類藥品多含類固醇及抗生素,特別是小孩和孕婦,或者已經有在服用其他藥品的,在服用前一定要確認劑量是否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 人工智慧:當下有為 未來可期
    疫情防控人工智慧淬鍊本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人工智慧的相關應用大顯身手,成為疫情防控的生力軍。在疫情監測與分析、人員物資管控、藥品研發等方面,人工智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淬鍊。「有了人工智慧和大數據之後,不僅可以了解不同地方散在病例的關聯性,還可以對病例發生的時間、環境等進行深入分析。」百度董事長李彥宏說,百度發明的LinearFold算法可將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二級結構預測從55分鐘縮短至27秒,更快地預測病毒變化趨勢,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高疫苗研發的效率。
  • 人工智慧在日本、中國、美國
    ,然而這些進展並不是在計算機工程領域,也不是在軟體科學或軟體工程方面。20世紀70年代後期,日本通產省及來自大型公司和高校的顧問們策劃並實施了一個十年項目,以期「逾越」美國和歐洲已有的尖端技術。這便是日本「第五代計算機系統」項目(以下簡稱「五代機項目」)。
  • 人工智慧只會奪走人類的工作嗎?「它」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可怕
    2018年,一部名為《人機共生》的著作出現在圖書館的書架上,該書所講述的內容主題單一且充滿幻想,甚至在某些方面完全可以稱之為對未來世界人類生活的假想,而這一假想偏偏又和我們的現實生活已經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一假想便是未來生活,其中的兩大主角分別是人工智慧和人類。
  • 淺談日本藥品審批審評制度和市場準入機制
    目前,日本是新藥研發能力僅次於歐美的世界第三強的地區。日本政府也通過一系列的幹預措施不斷激勵藥物創新,平衡新藥與仿製藥發展,控制藥價,保證藥品質量,使得日本醫藥行業和藥品市場呈現平穩有序發展的現狀。日本製藥行業兼收並蓄,開放包容的態度,也吸引了很多國際藥企將其創新藥和仿製藥引入日本市場。
  • 人工智慧與油氣那些事兒
    2020年是非常玄幻的一年,相信許多人對沙特和俄羅斯的石油戰爭還記憶猶新,原油交易甚至一度觸發了熔斷機制,雖然目前雙方已經達成新共識,穩定了世界原油市場。但是!在工程領域,鑽井井壁失穩是危及到井下施工人員生命安全的一大安全隱患,但人工智慧可作為橋梁,搭建自動化與最優化的通道,為鑽井現場施工提供優化分析後的決策意見,並通過預測性分析減輕鑽井事故的影響。例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強大的雲計算功能,可以通過現場傳感器監測的數據實時返回到雲端進行處理分析,以實時快捷方式預測井壁失穩風險,有效縮短鑽井周期,減少井下事故發生的機率。
  • 研發10年!全球首創糖尿病新藥獲《藥品生產許可證》
    據看看新聞報導 張江企業華領醫藥研發近10年的全新機製糖尿病新藥,多扎格列艾汀,剛剛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這張證,是遞交新藥上市申請的必要條件;同時,它也意味著,在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體系下,企業已為上市後藥品的商業化生產供應,做好了準備。這張藥品許可證明確,藥品名稱為"多扎格列艾汀",受託生產方為迪賽諾,並明確了質量、生產負責人都為華領醫藥相關人員。
  • 創新藥產業飛速發展 人工智慧切入藥品全流程 兩份報告重磅推出
    此外,罕見病小眾藥品或可借鑑短缺藥品定點生產的策略,解決患者用藥可及性問題。最後,在企業建議方面,徐洪談到,國內致力於罕見病藥物研發的企業應該主動參與,推動我國罕見病政策的建立和完善,同時做好定位,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
  • 星藥科技李成濤:人工智慧在藥物研發中的應用
    這裡是學術報告專欄,讀芯術小編不定期挑選並親自跑會,為大家奉獻科技領域最優秀的學術報告,為同學們記錄報告乾貨,並想方設法搞到一手的PPT和現場視頻——足夠乾貨,足夠新鮮!話不多說,快快看過來,希望這些優秀的青年學者、專家傑青的學術報告 ,能讓您在業餘時間的知識閱讀更有價值。人工智慧論壇如今浩如煙海,有硬貨、有乾貨的講座卻百裡挑一。
  • 用人工智慧改變醫療,必須經過這三個階段|深度
    但在此後,我想到一個問題,即有些研究已經取得了進步,而有些研究還遠未達到臨床應用的階段,對於這一過程,還沒有一種簡單清晰的方式可以討論。從事醫學研究的人,可能會認同這種觀點,因為醫學界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事實上在醫學領域,根據實驗結果會對臨床應用產生多大作用,臨床試驗可以被分為三大類。
  • 日本成立使用iPS細胞的藥品生產企業
    大日本住友製藥公司已於今年2月底在神戶市中央區的港島內設立一家藥品生產企業:SIREGE。將致力於使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治療眼病。理化學研究所(RIKEN)認定的風險企業HEALIOS也出資一半,兩家公司將開展共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