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科學》雜誌:南極綠了,危險信號

2020-09-14 青春赤峰

▲ 研究團隊正在實地考察雪生藻類。(圖片來源:Matt Davey)

編者按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大陸,頑強生存的植物除了無冰區的苔蘚、地衣,還有覆蓋在冰原上的「雪生藻類」。這些或綠或紅的藻類不僅僅是一抹點綴,還是當地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在一項發表於《自然-通訊》的研究中,劍橋大學的植物學家繪製了南極的首張綠藻分布圖,揭示了這些藻類與氣候的複雜關係。隨著氣溫上升,南極冰原將變得越來越「綠」,但這對於南極生態可能不算是好消息……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環球科學(ID:huanqiukexue)


1、不容忽視的顏色

嚴寒的南極是很多人心中的生命禁區,但一些頑強的生命還是在這片冰雪世界中找到了生存之道。在植物界中,苔蘚、地衣選擇在夾縫中求生存,它們可以存在於那些沒有被冰雪覆蓋的區域。但是,這樣的無冰區在南極太過罕見,只佔南極大陸面積的0.18%。在這些土壤、巖石裸露的土地上,植被覆蓋的比例也非常有限——即使是在相對溫暖、植被覆蓋範圍最廣的南極半島,也只佔據了無冰區的1.34%。

不過,隨著對南極大陸探索的深入,人們逐漸意識到,南極的植物不僅是這些苔蘚、地衣。還有一類形態更加簡單的生命,在更加廣闊的冰原中生存,成為南極生態系統中不容忽視的生產者。它們就是南極冰原中的藻類——「雪生藻類」(snow algae)。

早在20世紀初,蘇格蘭的南極科考隊就在南極大陸上收集到淡水藻類的樣本,並且分析了這些藻類的組成。1958年,在溫德米爾群島(Windmill Islands)的威爾克斯(Wilkes)南極站附近,科考隊員看見了成片存在的雪生藻類——在南極的夏季,紅藻和綠藻大量出現,它們或是在冰原上覆蓋一層「草甸」,或是將冰原染色一道道「血河」。

此後,在上世紀60年代,南極科考人員又相繼在更廣闊的區域發現雪生藻類。一片雪生藻類可以覆蓋數百平方米的區域。其中,綠藻主要包含衣藻、擬衣藻和小球藻,它們的顏色源自較高的葉綠素含量;而紅藻主要為類胡蘿蔔素含量較高的擬衣藻。

隨著越來越多成片的雪生藻類被發現,科學家逐漸意識到,這些藻類之於南極不僅僅是給南極單調的色調點綴一抹亮色,它們可能是某些區域中最重要的生產者,並且對南極大陸的生態系統產生更加複雜的影響。

南極究竟分布著多少雪生藻類?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這些藻類的分布受到了怎樣的影響?而它們反過來,又會如何影響南極的生態、氣候?

在那之後,半個世紀已經過去了,但對於這些有關雪生藻類的問題,我們始終缺乏系統而全面的認識。如果想僅僅通過實地考察就得到南極雪生藻類的分布圖,顯然不切實際。好在,科學家還可以藉助衛星圖像。

2、1679個爆發點

劍橋大學植物科學系的兩位科學家Matthew Davey和Andrew Gray,就試圖了解雪生藻類在南極半島的分布。為此,他們帶領的團隊結合了3年的衛星遙感數據,以及兩年的實地考察結果,對南極的雪生藻類開展了首次大規模調查,並繪製出首張南極半島綠藻分布地圖。

▲ Matt Davey正在研究綠藻(圖片來源:SARAH VINCENT)

這項研究使用的遙感數據來自歐洲空天局的「哨兵2號」(Sentinel 2)衛星。考慮到觀測上的難度,這項研究沒有分析紅藻,而是通過衛星監測到的葉綠素信號,展示了綠藻在夏季的分布範圍。

為了檢驗遙感數據的可靠性,研究團隊還分別在2018及2019年夏季前往南極半島的萊德灣(Ryder Bay)、阿德萊德島(Adelaide Island)、菲爾德斯半島(Fildes Peninsula)和喬治王島(King George Island),對當地的綠藻分布展開了實地考察。這些結果在驗證遙感圖像測得的分布面積之餘,還提供了綠藻幹生物量(dry biomass)的數據。

結合這些數據,首張南極半島綠藻地圖呈現在我們眼前。圖片共展示了1679處綠藻爆發,它們多數分布在南極半島西海岸沿岸,以及附近的一些島嶼上。每一片綠藻的面積從300~14.5萬平方米不等,它們的總面積在夏季可以達到1.9平方千米,幹生物量則是達到了1300噸。

3、雪生藻類的未來

從這張綠藻分布地圖中,研究團隊明確了決定南極綠藻分布的因素。對於綠藻的生存,水源和營養物質是必不可少的。沿著這一思路,研究人員發現了兩個至關重要的重合。

首先,這些藻類的生存地點,夏季平均溫度都超過了0℃。南極幾乎處處都被冰雪覆蓋,但對於綠藻來說,這些固態的水源難以被利用。只有在夏季平均溫度高於0℃、表層冰雪可以部分融化的地區,綠藻才能夠大量生存。

融冰為綠藻提供了水源,那麼藻類的營養是從哪來的?答案就是南極的動物。海岸附近的哺乳動物以及鳥類的排洩物中,含有藻類生存所需的氮等養分。能夠證明這一點的,是另一項重合:60%的綠藻爆發,都在距離企鵝棲息地5千米以內的區域。此外,綠藻也廣泛存在於賊鷗的築巢區,以及海豹在岸上的活動區域。

▲ 圖片來源:研究論文

隨著南極氣溫的升高,這些綠藻的數量及分布,將受到怎樣的影響?在研究團隊看來,綠藻爆發點的數量將大幅下降,但綠藻的總面積和生物量,卻將在更加溫暖的將來持續增加。

這是因為,在這項調查中,綠藻以兩種截然不同的形似生存。首先是分布在小島上的綠藻。這些綠藻佔據一共1679處綠藻爆發的62%。隨著氣溫升高,這些島嶼上的積雪將大量消失,因此這些綠藻將面臨的問題不是「沒有液態水」,而是「沒有水」。可以想像,失去水源的綠藻,將在未來大量消亡。

不過,雖然小島上的綠藻佔爆發點數量的62%,但這些綠藻爆發的面積往往較小;而真正在1.9平方千米、1300噸綠藻中佔主導地位的,是半島北部以及南設得蘭群島上的大片綠藻。隨著氣溫上升,這裡的綠藻將得到更多水源,因此分布面積將進一步增加。Gray也表示,該效應增加的綠藻含量,遠勝小島上減少的綠藻,因此可以預期,未來南極的雪生藻類總量將持續增長。

4、危險的藻類

生產者的增加,往往可以在局部起到降溫作用。但在南極,情況要複雜得多。研究的兩位領導者表示,他們不清楚這些綠藻究竟是幫助南極降溫了,還是讓南極溫度更高了。

造成這個複雜局面的,是兩項截然相反的效應。

如同其他植物,綠藻利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起到固碳作用。經過簡單的計算,南極半島的綠藻每年能吸收479噸二氧化碳。這個數據相當於87萬輛汽車行駛一年釋放的二氧化碳。當然,需要指出的是,當綠藻死亡或是被食用,這其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還將重新進入大氣。

與此同時,綠藻的另一個效應卻讓南極變得更熱。被冰雪覆蓋時,白色的地表對陽光的反射能力更強,即反照率更高。但當綠藻覆蓋冰面時,深色的藻類吸收陽光的能力明顯增強,加速地表升溫。

這兩個截然相反的效應,產生的整體影響如何?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目前還沒有答案,但其他地區的類似研究,可以為我們提供參考。在對格陵蘭島雪生藻類的研究中,科學家指出,這些深色的藻類會加速氣溫升高及冰川融化。那麼,在地球的另一極,相似的現象會導致相同的後果嗎?在更明確的研究結論出現之前,我們需要保持謹慎。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這項研究只考慮了綠藻,但出於技術原因,沒有分析南極雪生藻類的另一大力量——紅藻。如果加上後者,雪生藻類對南極氣候將造成更加顯著的影響。■

▲ 今年2月,烏克蘭科考隊拍攝的紅藻爆發。


原始論文:

Remote sensing reveals Antarctic green snow algae as important terrestrial carbon sink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018

參考材料: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in-summer-antarctic-snow-turns-green-with-algae/

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nph.15701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5/uoc-cc051520.php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j.1095-8339.1912.tb00612.x

本文來源:環球科學(ID:huanqiukexue)

相關焦點

  • 《環球科學》史上最朋克的一期雜誌來了!
    《環球科學》6月新刊的封面故事,將講述一個新舊科學交匯、科學與科幻融合的全新故事。 此外,本期雜誌推出「攻克阿爾茨海默病」專題。真正有效的阿爾茨海默病藥物仍未出現,是我們弄錯了研究方向?還是說,真正有效的療法已經出現,只是它仍然沉睡於實驗室的冰箱中,等待發掘?一些患病風險因素,一直以來都被我們忽略?
  • 《環球科學》雜誌:人們為什麼愛看恐怖片?
    《環球科學》雜誌:人們為什麼愛看恐怖片?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5日 10:23 來源:環球科學          人類總是在追逐快樂,逃避痛苦。長期以來,這個假設成為解釋人們行為的通用理論。
  • 全球變暖南極變綠 南極「變綠」是怎麼回事?
    全球變暖南極變綠 南極「變綠」是怎麼回事?時間:2017-05-21 18:26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全球變暖南極變綠 南極變綠是怎麼回事?研究共同作者、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的艾姆斯伯裡(Matt Amesbury)說:     原標題:全球變暖南極變綠 南極「變綠」是怎麼回事?   這篇研究報告刊載於「當代生物學」期刊,其中指出,科學家在橫跨640公裡的區域發現,當地苔蘚過去半世紀來急遽增生,南極洲有植物的地區僅佔總面積的0.3%。
  • 南極現大量「綠雪」,面積1.9平方公裡,會造成冰川大量融化嗎?
    在科學中,冰川融化被看成是地球氣候環境變化最嚴重問題之一,是全球變暖的「犧牲品」。這已經是被討論了多次的舊話題了。而在今年2月,南極出現一個不好情況,烏克蘭南極站附近冰川出現大量血紅色物質,並聞起來做「西瓜味道」。這是啥東西?經過一番深入調查後,研究人員發現這是一種名為「雪衣藻」的紅色海藻,是南極氣候變暖催生了大量雪衣藻,有人將冰川之上的血紅色稱為「紅雪」。
  • 學霸家庭都訂閱,擁有350萬讀者的雜誌來啦:《環球科學》青少年版開...
    同時,訂閱雜誌還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很有好處,很多學霸家庭都有長期訂閱雜誌的習慣。 那麼,為孩子訂閱哪一本雜誌好呢?還真有一款上海升學覺得非常不錯的雜誌推薦給大家,它就是《How it works》中文版、《環球科學》的青少版——《萬物》。
  • 南極「變綠」了?這不是好事,而是代表著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南極最近似乎不太平,前段時間剛被爆出南極單日溫度突破20攝氏度,打破了以往的最高記錄。過後不久又被爆出南極出現西瓜雪,而最近劍橋大學又發表研究稱:南極綠雪蔓延。冰山融化除了會釋放出甲烷冰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那就是露出裸露的巖石或者長出植被。
  • 南極要變「綠」?因為氣候變化,使南極藻類開花,在太空都看得到
    全球科學家仍然對氣候變化有很多擔憂,劍橋大學的植物學家擔心,由於氣候變化導致藻類開花,南極洲可能會變綠。包括來自劍橋大學和英國南極調查局的研究人員,在內的一組科學家繪製了第一張大規模藻類地圖,這些藻類在沿著南極半島海岸線的雪面上綻放。該研究最近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 在這裡,讀懂世界科學 | 2021年《環球科學》全年徵訂中
    《環球科學》2021年徵訂進行中原價360元的《環球科學》全年雜誌,現在下單只需276元
  • 《環球科學》2020年合集PDF電子版
    作為《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獨家授權簡體中文版,《環球科學》自2006年創刊以來,介紹海外重要科研成果與理念,關注中國科技前沿,建立中國顧問委員會,由周光召、楊振寧出任總顧問,超過100 位中國科學家、院士為《環球科學》撰寫文章、翻譯審校稿件或接受過採訪,幫助《
  • 《環球》雜誌2017年第15期目錄
    新華網 ( 2017-07-25 10:22:18)來源: 《環球》雜誌 社評07中國創新效應「外溢」世界特別策劃經濟46從「半年報」看中國經濟新思維48美俄天然氣競逐中東歐社會50新加坡:網絡安全政策再升級文化52麗江古城啟示56義大利文物修護的奧秘科學
  • 南極雪地長出綠藻,科學家稱「氣候變化正讓南極變綠」
    研究人員繪製了南極新生態系統開始圖,藻類在融化的雪面上大量繁殖。南極洲安克雷奇島上的雪藻。圖片來源:馬特·戴維博士/劍橋大學科學家們在南極半島繪製了第一張大規模的微型藻類地圖,當它們在融化的雪表面開花時,將表面染成綠色,並有可能為其他物種創造一個營養來源。這項研究背後的英國團隊聲稱,這些水華在未來將擴大它們的範圍,因為全球供暖正在創造更多它們茁壯成長所需的泥濘條件。
  • 《環球科學》:尋找特定信號 監測秘密核爆炸
    Richards)  金沅永(Won-Young Kim)  翻譯 王昊明  尋找特定信號  核爆炸會產生放射性同位素、次聲波等可觀測信號,相應監測技術都能夠監測到這些信號。  核爆炸監測技術是與核爆炸試驗一起發展的。
  • 2020年的南極怎麼了?紅雪走後又來綠雪,連衛星都看到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說到各種天氣現象你首先會想到哪些呢?很多人覺得那肯定是降水現象啊!因為下雨是人們比較常見的天氣現象,那剩下的幾種天氣你知道是什麼嗎?當然不是,這些奇怪的天氣現象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是可以解釋的,並且還有好些天氣現象在以前也是出現過的,並沒有人們想的那麼可怕,所以可千萬不要往迷信那方面想喲!可是有一個地方出現的問題那可就多了。
  • 《自然》雜誌發表中國天文學家南極冰穹A重要成果
    《自然》雜誌發表中國天文學家南極冰穹A重要成果 2020-07-30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探索南極已有百年 南極科考都在研究什麼
    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經過10天的晝夜奮戰,於1月15日將「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上1500噸的各類物資和油料,全部卸運到我國南極長城站,圓滿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卸貨任務。我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經過10天的晝夜奮戰,於1月15日將「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上1500噸的各類物資和油料,全部卸運到我國南極長城站,圓滿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卸貨任務。
  • 世界最灑脫夫妻遊客:賣掉上億資產去環球旅遊,並在南極舉行婚禮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想,但每個人的夢想都不一樣,世界上有一對夫妻的夢想就是環球旅遊。這個夫妻和大多人不一樣的是,他們實現了他們的夢想。所以這對夫妻又被稱為世界上最灑脫的夫妻遊客,賣掉了上億的資產去環球旅遊,並且在南極舉行了婚禮,得到了無數網友的羨慕。賣掉上億的資產去環球旅遊,是一件多麼需要勇氣的事情啊,但是這對夫妻做到了。
  • 【《環球科學》】2013年十大科學新聞
    未來幾天,在進行科學探測的同時,「玉兔」號月球車還將繞陸器繼續行駛,從不同角度與著陸器多次互拍。 這是北京飛控中心大屏幕上顯示嫦娥三號著陸器上的相機拍攝的「玉兔」號月球車。 (新華社/圖) 本文轉自「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雜誌2014年1月刊。
  • 《環球科學》2020年十大科學新聞出爐,這些值得銘記
    《環球科學》雜誌近日在專家顧問團隊和優秀學術媒體的大力支持下評選出了2020年十大科學新聞,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今年那些影響深遠的科學瞬間。》雜誌的一篇論文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團隊領銜研發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在運行高斯玻色採樣時,最多成功測量76個光子,實現了量子優越性——即量子計算速度超過經典計算機。
  • 地球發出求救信號?阿爾卑斯現「血雪」,專家:很美卻也很危險
    繼南極出現血雪之後,阿爾卑斯山也出現的粉紅色的雪,專家說,這很可能是世界給我們在敲響警鐘。今年年初的時候,在南極地區就已經出現了奇怪的景象,在南極的烏克蘭考察站周圍突然間出現了大面積的「血雪」,民眾對此擔心不已,不過生物專家對此已經作出解釋,出現這樣的現象是正常的生物現象
  • 地球突現3大奇景異象:南極綠雪,阿爾卑斯染紅,極地出現夜光雲
    今年5月,有研究學者和調查員發現,南極出現了大片的「綠雪」,從高空往下俯瞰,我們可以看到南極的冰層「泛綠」。而經過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發現,這個奇特的現象是因為一種叫做「綠雪藻」的藻類入侵南極,把整個南極半島的周圍都染成了一片綠色,從空中鳥瞰就像是一片「綠雪」,甚至在外太空也能看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