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讀《第五項修煉》3:因果沒有連續,它一直在發展

2021-01-07 喬安娜的貓

「情況必須要變得足夠糟糕,否則人們不會有任何根本的改變。」

——《第五項修煉》

日常我們談到「系統」,會想到什麼呢?安卓系統?windows系統?ERP系統?

這些系統都有一個特質,就是已經人為的設定好所有使用路徑。我們只能按照系統允許的步驟進行操作,並且無法修改系統的任何參數。

而人類所處的系統比電腦系統複雜得多。企業是一個小系統、社會是一個大系統,自然界同樣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而在這樣一系列的系統中,人只是所有變量中的其中之一。

在所有有人的系統裡,人心是最大的變量。

終於讀完《第五項修煉》,收穫匪淺。

(一)什麼是系統?

什麼是系統?在《系統之美》中提到,系統是一系列相互聯繫和有序組織在一起的要素或部分,它們會產生特定的行為模式。

在第一部分已經提到,人的行為模式會改變系統的運行方式,而系統的運行方式也會反作用於人的行為模式,相輔相成,相互作用。

系統會因為人的行為模式改變而出現微調,但有趣的是,系統循環並非線性的因果鏈。

系統循環是由各種相互關聯結構組成變量,再形成一個因果關係環路。這個環路被稱為「反饋過程」。

中國有許多俗語其實也在暗示著這種非線性的反饋迴路,比如「君子報仇,十年未晚」、「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在系統中,因果循環往往並非肉眼可見,也許今天的「因」要到幾個月後,甚至幾年後才會出現「果」。

比如今天吃了一塊蛋糕,也許明天並不會長胖,但長期地吃蛋糕後,一個月後居然胖了10斤。也許讓我們胖10斤的並不是最後一塊蛋糕,而是最初那一塊我們以為吃了也不會長胖的蛋糕。

這正是系統的有趣之處。因果沒有立即出現反饋,而是在發展變化中逐漸顯現。

(二)系統基本模式的三塊積木

我們知道,系統循環並沒有出現立即反饋。這其間就出現了信息延遲。再用上面的例子,馬上吃了一塊蛋糕,體重秤上並不能顯示我們重了多少克,但繼續吃下去,過幾天體重秤上的數值就會節節飆升了。

這就是系統基本模式(簡稱「系統基模」)中的其中一塊積木塊:延遲。

延遲使得真正結果的出現時間推遲,降低系統反饋的速率,拖慢工作效率。因此,改善工作效率的有效槓桿之一,以及「精益製造」的基礎,正是將系統延遲縮減到最小。

關於如何縮短系統延遲,各個系統內部都有各自的方法。有的企業採取扁平化管理,縮短基層員工到領導層的溝通層級,以達到效率優先的效果;也有的企業通過及時的數據反饋進行生產調整,以提高生產效率。

通過減少延遲,加強因果之間的聯繫,能夠避免許多錯誤抉擇和成本消耗。

再回到吃蛋糕的例子上,是什麼讓我們在一個月後胖十斤的呢?是第一塊蛋糕嗎?不是。是吃完第一塊蛋糕後,體重沒有顯示升高,於是我們認為自己吃不胖,於是從吃一塊變成吃兩塊,從吃兩塊變成吃一整個。胃被撐大了,越吃越多。

在系統基模中的第二塊積木,就是「正反饋」。正反饋又稱「增強反饋」,這就意味著除了正向反饋以外,反向反饋也會受到影響。這就好比當你發現吃一塊蛋糕不會長胖,於是食量增大,體重也隨之上升。這都是吃蛋糕帶來的「正反饋」。

企業經營的初期,我們會看到明顯的「正反饋」:營業額上升,銷量不斷上漲,市場份額越佔越多,企業發展呈上升趨勢,這是「正向增強」在起作用。

當然,也有「反向增強」的時候,比如企業發展時遭遇產品安全危機,輿論報導鋪天蓋地而來,一沉百踩,經銷商退貨,顧客不買帳,銷量瞬間滑到谷底。這也是「正反饋」的一種表現。

有正必有反,系統基模的第三塊積木,是「負反饋」。負反饋又稱「調節反饋」。負反饋是一種自我調節機制,來保持某種目標或指標。

再用吃蛋糕的例子,當我們連續吃了一個月的蛋糕,終於吃膩了,再看見蛋糕都已經想吐了。於是你不僅停止了吃蛋糕,食量也恢復到以前,體重逐漸下降,又回到一個平穩的基準點。

因此,負反饋也是回歸均值的一種表現。

從迅速增長的正反饋,到調節控制的負反饋,再到後知後覺的系統延遲,每一塊積木都在推動著系統基模的運行。

大自然的生態系統中不乏這種物極必反的例子。捕食者過多,食物就會減少,食物減少的同時也會使得部分捕食者餓死。捕食者減少,食物增多,生態系統又回到平衡狀態。而捕食者未意識到對食物的掠奪很有可能會造成以後的食物短缺,正是反饋延遲的表現。

了解三個積木塊的應用,就了解了系統的運行模式。

(三)兩種系統基模

正負反饋的輪番出現,造就了第一種系統基模:增長極限。

增長極限是正反饋遇上負反饋的表現。

當企業起步之時業務快速增長,而當增長到一定程度,模仿者和競爭者相繼出現,市場份額被瓜分。如果企業仍舊沒有新技術、新項目投入市場,業務量便有所回落。這便是增長極限的魔咒。

增長極限在企業運營中甚為常見。比如初創企業人員少,齊心合力就能把事情做好。到後期企業發展迅猛,人員增加,同時也因為輔導不足而導致人心渙散,效率降低,最終拖慢了公司的整體發展。

一對情侶剛談戀愛時你儂我儂,覺得對方什麼都是最完美的。可當時間長了,雙方的缺陷逐漸暴露,爭吵變成家常便飯,感情也許就會有所回落。

了解增長極限的結構模式,接下來,就是要找到方法去破解它。增長極限的槓桿點在於它的負反饋上,辨識負反饋的限制因素,才能破解增長極限帶來的影響。

比如企業發展後,人員管理跟不上,就是企業發展的負反饋。認識到這個負反饋限制因素,就要想辦法緩解限制帶來的影響。

然而,辨識負反饋,也需要火眼金睛,否則就會出現第二個系統基模的問題。

第二種系統基模,是轉移負擔。

什麼是轉移負擔呢?就是明明公司和家裡一堆瑣事是你心煩,但你無從入手去解決,於是打算喝杯酒減減壓消消愁,結果喝著喝著染上酒癮;公司產品存在缺陷賣不出去,於是決定打折銷售,結果打折後更無人問津。

所謂的轉移負擔,是將問題向容易的方向去解決,而不是去辨識真正問題,從根本去解決。你以為喝酒就能一醉解千愁,當天晚上是不用發愁了,可醒來還是要面對現實;你以為打折人們就會去買產品了,結果買了缺陷產品的顧客將產品問題廣而告之,連公司聲譽都搭上了。

轉移負擔正是由這樣的兩個「負反饋」所組成。發現問題沒有認真辨識真正的負反饋,造成行動方向錯誤;而行動方向的錯誤又會導致問題回到根本上,甚至更加惡化。

所有的上癮過程背後其實都有轉移負擔的模式。想要解決轉移負擔的問題,就要避免一切從簡,找到最核心的根源,去面對它,解決它。

(四)第五項修煉的法則

想要避免系統基本模式中的各種「坑」,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種思維謬誤必不可少。在《第五項修煉》中,就列出了11條修煉法則,以供一一對照參考。

總的來說,就是一個發現問題——尋找根本原因——解決問題的過程。

有些時候並非我們不想去解決問題,而是根本沒有發現問題所在。如此一來,真正的問題被擱置,表面問題始終停留在表面,治標不治本,無從下手。給自己列一個問題清單,逐一對照去了解自己,了解他人,了解整個系統運行過程中會遇到的障礙和問題,絕對是一個良方。

總 結

《第五項修煉》的第二部分,主要解釋了系統基模的三個積木塊:正反饋、負反饋、延遲。正反饋加速事件的發展,負反饋使得事件回到原點,延遲是系統效率的剋星。

基於系統基模的三個模塊,會延伸出兩種基本模式:增長極限和轉移負擔。

增長極限是當正反饋遇到負反饋,當增長遇上負增長的過程;而轉移負擔則是當負增長出現時,我們是快刀斬亂麻地解決表面問題,還是靜下心來辨識和解決真正問題。

最後11條修煉法則,有助於我們去了解生活中出現的種種思維和決策謬誤。

以上是《第五項修煉》第二部分的共讀。

· 未 · 完 · 待 · 續 ·

相關焦點

  • 《第五項修煉》與《系統之美》PK,孰優孰劣?
    如果不是說系統思考吧,聽起來這書特別玄學,比如開誠布公,比如共同願景,這不是企業管理中經常用來「忽悠人」的高級詞彙嘛,誰信這個呀……所以我到底讀了個什麼?另一本關於系統的書幸好書架上有一本《系統之美》,同樣是講系統思維的,那麼是不是比《第五項修煉》更易懂呢?聽了前五章後,我深感滿意,這確實是本好書,有理論有解釋,清晰明了。
  • 《人生效率手冊》共讀第三天
    Hello,小夥伴們,這是我們共讀《人生效率手冊》的第三天,共讀第四章和第五章,書中提到,每次看書我們都應該帶著目的,我看這本書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了解七個人物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以及必須要修煉的硬本領,這也是這本書第一章節的內容。
  • 如何構建自我持續發展的三個能力
    現在會用系統的語言並且強迫自己運用,主要得益於剛開始寫公眾號時讀的那本《系統之美》,寫完那一系列的文章之後,我就想著要快點寫一篇把所有的系統概念融合在一起,用一個系統表達出來,一直苦於沒有找到好的案例,即使現在也沒有找到。
  • 跨媒體因果推斷
    本論壇將於CNCC第一天(10月22日)在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三層雲南廳舉行,共邀清華、上交、國防科大、中國科學院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共同研討。跨媒體智能是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學術界和產業界共同關注的熱點。
  • B肝五項哪個陽性好
    核心提示:B肝五項又稱B肝兩對半,包括B肝表面抗原、B肝表面抗體、B肝e抗原、B肝e抗體、B肝核心抗體這五項。B肝五項檢查是檢測血液中B肝病毒的血清學標誌,臨床上常用B肝五項的不同組合,來判斷B肝感染的現狀和轉歸。那麼,B肝五項哪個陽性好?
  • 因果不是迷信,而是一個自然而然的規律
    *節選自《群書治要》之論語 第十六集*(本文共 2058字,閱讀大約 7分鐘)我們看在《中庸》上,當孔老夫子在稱讚舜王的德行時說了這樣一句話,說「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在《易經》上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如果我們翻開一部《二十四史》,我們讀一讀這些歷史上的故事,這一部歷史書講的是什麼道理呢?其實都是給我們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道理。現在很多人很喜歡學《易經》,學《易經》有什麼好處呢?
  • B肝五項指標要這樣看
    ,如果在打B肝疫苗前感染B肝或者在母體內感染B肝病毒,絕大部分會成為B肝病毒攜帶者,也可能成為慢性B肝患者,再發展,一部分人可能發展成肝硬化,少部分患者可能發展成肝癌; 中國80%的肝癌均由B肝導致。
  • 綜述之現代五項鐵三:現代五項取得突破
    中國現代五項發展歷史並不長,但在近幾年卻屢創佳績,2005年,錢震華摘世錦賽男子個人金牌;2009年,陳倩成為世錦賽女子個人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錢震華、陳倩分列第四、第五位,與獎牌失之交臂。四年之後倫敦,陳倩依然第五,曹忠榮的1枚銀牌為中國現代五項實現了奧運歷史突破。     另外一個新項目鐵人三項,中國隊雖沒有太好的名次,但能夠站到賽場上,已經是個超越。
  • 使用骰子理解量子力學最基本的假設:時間維度上沒有任何因果關係
    不光是我們理解起來難,甚至連一些科學家們也覺得很難,尤其是那些讓人覺得反常識的實驗現象,所以現在很多學量子力學的學生們都不去深究本質,而是使用它,因為它真的很實用。量子力學有幾個基本的假設,我們就來講講其中的一個基本假設——量子態的演變假設。
  • 什麼是優生五項?一般體檢可以代替優生五項檢查?醫生:不可以!
    優生五項檢查主要包括五項,其一,弓形蟲,這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疾病,能夠引發胎兒死胎、腦積水、神經發育障礙等嚴重疾病;其二,風疹病毒,女性在孕期感染風疹病毒,會對胎兒造成先天風疹白內障、心血管疾病等;其三,巨細胞病毒,該病毒能夠引發胎兒畸形、智力低下和先天性耳聾等;其四,單純皰疹病毒,孕婦若感染該病毒,會引發胎兒出現腦炎、腦膜炎等疾病;最後是其他檢查,主要是柯薩奇病毒和衣原體等,都是危害胎兒生命健康的病原體
  • B肝五項對照表怎麼看
    B肝五項檢查是正常人或者B肝患者常檢查的項目,對於許多初次檢查B肝五項的人來說,看著檢查結果中五項的組合,不明白到底是什麼意思,下面我根據自己去體檢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B肝五項檢查時,怎麼看結果的結合代表的意思。
  • 「活在當下」與「因果論」
    當涉及過去、當下和未來的時候,因果論就成為我們需要面對的一個話題。佛教經常流傳一句話,菩薩畏因,凡人畏果。普通人害怕結果不理想、擔心未來和自己想的不一樣、未來達不到自己的期望,而「菩薩」或者開悟的人,則更加關注「因」,所有的結果都是之前的因所導致,在「因」上用功而非為「果」所困擾。修煉當下,不是完全忘掉過去、排斥未來,也並非漠視因果,而是「正視」因果。
  • 叔本華:世界是由因果律連接而成
    因而我們可以把因果律表述如下:當一個或幾個實在客體進入一種新狀態,某一其他狀態肯定在這一狀態之前存在,新狀態就是從這一先前狀態中必然而生的,只要先前狀態出現。我們把這類衍生物稱之為產生;把第一類狀態稱作為原因,第二類稱之為結果。例如,當一種物質著火,在此燃燒之前肯定存在一種狀態,即 1.靠近氧氣; 2.與氧氣接觸;3.給予相當的溫度。
  • 悟空變強大的3種方式,重力和時間修煉是他成長的關鍵?
    在遇到布爾瑪之前,他從來沒有出去過。可是自從認識了龜仙人並且拜他為師,悟空開始了自己的成長道路。 大家有沒有發現,悟空一直在變強,其中鳥山明老師給他的設定是「悟空是賽亞人,只要在瀕死邊緣復活,那麼戰鬥力就會幾倍的增加
  • 第209期「齊悅讀—市圖線上共讀」《物理文化與物理數學》
    襄陽市圖書館「齊悅讀」讀書會第209期[線上共讀]《物理文化與物理數學》,每周「齊悅讀」將推出一本圖書電子版書籍進行共讀,請先關注湖北省圖書館微信公眾號,進入後點擊——我的圖書館——長江讀書節——最下方第3項 圖書/視頻——上方圖書——全部——向下滑動閱讀《物理文化與物理數學》——
  • 因果推理「三問」: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如何使用?|內生性|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描述的是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即一個變量如何誘發另一個變量的發生。它比相關關係要強得多,因為相關關係只是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共同運動模式。通過繪製散點圖,可以很容易地觀察到兩個連續變量的相關性。對於分類變量,我們可以繪製柱狀圖來觀察其關係。要知道兩個連續變量之間的確切相關性,我們可以使用皮爾遜相關公式。
  • 風雲中帝釋天沒有修煉魔功,為何百年前淪為天池血魔?答案很簡單
    在風雲電視劇之中真正入魔的一共有三個人,一個是混世魔雄霸,一個是修煉了魔刀的聶風,還有另一個人就是天池血魔帝釋天了。天池血魔這個稱呼相信不少人對此很意外,其實它是出自笑三笑之口。後來是武無敵在凌雲窟之內閉關修煉二十餘年,自創了玄武真功這門武功之後這才打敗了帝釋天。帝釋天之所以在風雲時代初期沒有出現就是因為正在療傷中。其實帝釋天入魔是有證據的,除了笑三笑這個人證之外還有物證。帝釋天曾經給聶風吃過一顆丹藥,而那顆丹藥不是別的,正是魔血所煉製,導致聶風體內魔性以及瘋血發作,如瘋如魔。
  • B肝五項怎樣才算正常?這種情況是B肝五項最好的結果!
    針對B型肝炎檢查,B肝五項是最常用的一種篩查和明確診斷的方式。那麼B肝五項怎樣才算正常?這種情況是B肝五項最好的結果!B肝五項的五項結果如果全是陰性,是屬於正常的,沒有感染病毒,也沒有保護性抗體,這種情況建議可以注射B肝疫苗;另外一種情況是B肝表面抗體陽性,而其他都是陰性,這種情況提示存在保護性抗體,也沒有被感染,是最好的狀態;如B肝表面抗原陽性,無論其它結果如何,都提示肯定感染了B肝病毒,需要到醫院進一步做相關的檢查,明確病情,確定治療的方案。
  • 還好,波函數會坍縮,因果律仍存在
    如果願意,也可以把它當成一本量子力學的科普來看。量子力學本就具有如此多的奇妙特性,以至於它成為科幻小說的常客。作者小林泰三從量子力學出發,一點點抽絲剝繭,通過文中兩位主角的對話,告訴你:時間並不連續,時間也未曾流動,一切都是意識作祟。是大腦,把這些獨立的點連接起來,讓你能活在一個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陰晴圓缺的不完美世界。
  • 修煉真龍訣就是修煉生物電,如果身體裡面電的能量達到一定的程度
    只是這『龍飛』......太匪夷所思了......趙雲飛心裡剛剛產生一絲疑慮,立刻又將這一絲疑慮推翻:在飛機被發明之前,人類上天被當成神話,而現在,人類已能登上月球,電視上也演過,普通人依靠一臺鼓風機和一副降落傘就能很輕鬆的在天上飛,科技發展這麼快,還能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呢!修煉真龍訣就是修煉生物電,如果身體裡面電的能量達到一定的程度,也許真能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