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位青年學者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其中7位為河南籍學者
讓科學成為時尚,讓創新成為年輕人的追求。11月14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0位國內科學家攜家眷走過紅毯,聚集在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他們是本屆「科學探索獎「獲獎者,每人將由騰訊公益基金會拿到300萬元獎金。本屆獲獎者的平均年齡約40歲,最年輕的獲獎者僅30歲。
-
西南交大科學家王開雲榮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近日,騰訊基金會、「科學探索獎」執行委員會公布了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50位青年科學家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西南交通大學研究員王開雲獲此殊榮,這是繼去年鄧自剛榮獲首屆「科學探索獎」之後,西南交通大學的第二位獲獎者。
-
北京大學7位教師、6位校友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來自9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北京大學共有7位教師、6位校友獲獎,13位北大人在各自領域脫穎而出。
-
7位河南籍科學家獲300萬元科學探索獎,速來圍觀中國科技「大牛「
11月14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0位國內科學家攜家人走紅毯,聚集在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他們是本屆「科學探索獎「獲獎者。在當日活動現場,「科學探索獎」主辦方、發起人、評審委員會成員、顧問委員會成員以及相關政府部門、高校、科研單位和機構媒體代表等,400多人濟濟一堂,共同見證50位「科學探索獎」得主捧起獎盃。
-
1位遂平籍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獎300萬元!是你同學嗎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來啦!11月14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0位國內科學家攜家眷走過紅毯,聚集在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他們是本屆「科學探索獎「獲獎者,每人將由騰訊公益基金會拿到300萬元獎金。本屆獲獎者的平均年齡約40歲,最年輕的獲獎者僅30歲。
-
魏勇:我要找的答案在火星上
魏勇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大家好,科學無界,探索有恆,我們在小朋友們終將長大,2035年的時候,他們可能在讀大學,讀研究生,他們夜晚回家的時候,仰望星空,也許會想起2020年他們小時候的理想。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現在就應該告訴他們。圖註: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奔向火星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探測行星,研究行星?
-
王愛勤研究員榮獲2020年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2020年中國非金屬礦產業高峰論壇暨非金屬礦綠色礦山評價交流會將於11月27-29日在河南鄭州舉辦,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粉體技術網」 11月3日,備受矚目的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52位中國科技工作者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
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11月14日報導今日(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
2020年「科學探索獎」在京頒獎,鼓勵50位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
「科學探索獎」鼓勵青年人探索科學「無人區」
「十年前一個冬夜,我站在窗前看雪花飄落,突然頓悟我要找的答案在火星上,我就申請了德國的博士後職位。同事們都覺得我瘋了,但我的導師萬衛星堅定地支持了我。今年5月20號他走了,留下了一句話:深空探測看當代,行星科學靠未來。」在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天文和地學領域獲獎人魏勇說。
-
首屆「科學探索獎」公布,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高翔入選
半島記者 徐傑23日,記者從中科院海洋所獲悉,在近日公布的首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中,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高翔成為50位獲獎人之一。據了解,該獎項是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的公益獎項,入選的獲獎人分布在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天文和地學、化學新材料、信息電子、能源環保、先進位造、交通建築、前沿交叉九大類別。1984年出生的高翔是俯衝帶地球動力學領域具有顯著影響的傑出青年科學家,因其在科研上的傑出成果,30歲被聘為特聘研究員,32歲破格晉升為研究員。
-
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黃永安教授榮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9月25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正式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獲此殊榮。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學院黃永安教授憑藉「變體飛行器的『隨機智變』超級皮膚」相關研究榮獲「先進位造領域」的獎項,也是本年度我校唯一一位獲獎者。
-
「科學探索獎」1.5億元重獎50位科學家!南科院陳求穩研究員入選
2020年9月25日,啟動資金高達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正式公布第二屆獲獎名單他們將在未來5年各獲得由騰訊基金會資助的300萬元獎勵,用於自由開展科學探索研究。南京水科院陳求穩研究員入選。長期致力於重大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基礎科學問題探索和前沿技術研發與應用,發現徑流過程變化影響關鍵生源要素循環和魚類生境質量的新規律及內在機制,提出了徑流過程多維調控和區域汙染負荷削減策略,產生了重要的學術影響以及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發表期刊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收錄160餘篇,獲授權發明專利34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特等獎1項、一等獎5項。
-
金屬所孫明月研究員榮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金屬所孫明月研究員榮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近年來,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變革性技術)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核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的支持下,金屬所孫明月研究員及其團隊在研究部負責人的指導和帶領下,突破了大鍛件「以大制大」的思路局限,在國際上率先提出金屬構築成形思想。
-
哈工大黃志偉教授榮獲「科學探索獎」!主攻生命科學領域!
來自哈工大官微最新消息:哈工大的黃志偉教授榮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科學探索獎開幕式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繼續他們探索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無人區」的徵程!
-
北大4人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北京大學共有4人獲獎,其中高原寧院士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陳興、關啟安、肖雲峰(按姓氏拼音排序)3位教授榮獲「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五夸克粒子的發現是對傳統強子組成的重要突破,對其結構的研究為探索強相互作用非微擾性質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
-
遺傳發育所研究員李家洋等榮獲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遺傳發育所研究員李家洋等榮獲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2018-11-20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樊錦詩、王愛勤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蘭州晨報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11月3日在北京召開,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獎項——「科學與技術成就獎」授予鍾南山院士與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愛勤榮獲「科學與技術創新獎」。
-
中國科大王青松研究員榮獲第十一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
我校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青松研究員在鋰離子電池火災安全領域取得了系列成果,榮獲「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創新獎」。>16年的系統研究和實踐探索,在鋰離子電池「本質安全、過程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
清華大學6位教師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清華大學共有6位教師獲獎,分別為生命學院研究員朱聽、工物系教授魯巍、化學系教授劉磊、計算機系教授朱軍、建築學院教授林波榮和土水學院副教授聶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