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引力越大時間越慢,時間難道不是客觀存在的嗎?

2020-12-11 騰訊網

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4篇具有開創性的論文,其中就包含了大名鼎鼎的狹義相對論和質能等價理論。而光電效應也是量子力學的基礎理論之一。也就是說,他在一年內給現代物理學的兩座大廈做了巨大的貢獻,這在整個科學史上,僅僅只有牛頓可以與之匹敵。因此,牛頓的1666年和愛因斯坦的1905年在科學史上分別被稱為牛頓奇蹟年和愛因斯坦奇蹟年。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是相當顛覆的,他在發表之初,很多物理學家甚至是無法理解其中的物理含義。也因此,愛因斯坦1905年只是在學術圈很小的範圍內打響了自己的名氣。即便是到了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他在當時的普羅大眾眼裡依舊沒什麼影響力。

直到1918年,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帶隊觀測莎羅序列日全食,太陽光線的偏折情況後,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理論比牛頓力學更加具有普適性,愛因斯坦才成為了全世界家喻戶曉的物理學家,可是即便到了這個時候,不要說百姓不太理解相對論,在學術圈也是很多人對這個理論無法理解。

因此,曾經有人採訪愛丁頓說:全世界是不是只有三個人真正懂得相對論?

愛丁頓反問:第三個人是誰?

那為什麼很多人一直都無法理解相對論呢?

實際上,相對論所使用的範圍很廣,考慮到的整個尺度是超越人類所處宏觀低速世界。因此,它是極其顛覆三觀的,尤其顛覆的是時空觀。所謂時空觀指的就是對於時間和空間的理解。為什麼這麼說呢?

想要理解這個問題和相對論,我們就需要從時間本身的定義出去。

時間是什麼?

其實從古到今,學者們就一直在思考許多終極問題,其中「時間到底是什麼?」就是一個關鍵問題。古希臘的集大成者亞里斯多德就曾認為時間是均勻流逝的。而到了牛頓這裡,他則認為時間和空間是分立的,時間和空間對於任何人而言都是一致的,你的一秒和我的一秒是一樣的,不會因為我們的運動狀態而發生改變。

但說到這裡,你應該能發現這都是談論時間的變化,但時間具體是什麼呢?

客觀地說,一直以來沒有人能夠直接定義時間。雖然我們沒有辦法直接說清楚時間到底是什麼?

但是我們可以換個方式,這個方式就是利用測量時間的方法來定義,也被叫做測量定義法。具體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個方法很早就被使用了。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一天,一個月,一年到底是什麼?

其實一天就是地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在古代因為是地心說,所以他們認為是太陽一次東升西落的時間。一個月就是月球繞地球轉一圈的時間。一年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在古代,就是同一時間,太陽在天球上轉一周的時間。

之所以我們這裡提到古人,其實就想說古人早就發現了這個規律。所以,這個測量定義法是人類認識時間的基礎,而不是現代科學的產物。如果用測量定義法,我們就發現,時間是周期性的變化,更本質一點,我們會發現時間其實是一種運動。我們用的鐘表在計量時間也是利用周期性的振動來實現的。如今最精密的銫原子鐘,利用的也是振動來計時。

顛覆認知的相對論

基於上面的認識,愛因斯坦回歸到了時間定義去思考時空關係。既然是一種運動,那麼時間其實就會受到物體運動狀態的影響。這其實就是最基本的動力學問題,因此,愛因斯坦拿起了動力學的基礎理論伽利略變換,結合著光速不變原理就推導出了整個相對論的基礎框架。

那麼物體在高速狀態下,時間的流逝就應該會受到影響;舉個例子,我們就拿光的周期性運動來計時(比如:光一上一下算作一秒),那麼如果一個人在地面上,一個人在太空中坐著光速飛船,這時候我們就發現,以地面上的人為參考系,地面的鐘表流逝速度就會比飛船上的快得多。

也就是說,飛船上的人相對於地面上的人發生了時間膨脹。(這裡多說一句,對於他們各自而言,時間流逝是一樣的。)

同樣地,既然是基本的動力學問題,那麼在加速狀態下,和在引力作用下,時間的流逝也會受到影響。這其實也就是廣義相對論描述的內容。當然,廣義相對論其實也要考慮到空間的問題,因此會涉及複雜的數學運算。

通過廣義相對論,我們知道,引力的本質其實是時空的彎曲。月球之所以會繞著地球轉,其實就是因為地球彎曲了周圍的時空,月球貼著時空的測地線(也就是四維時空中兩點間的最短距離。)在運動。

因此,引力場對於光也會有作用,使得時間發生膨脹。換句話說就是在黑洞邊時間會變慢,這裡多說一句,對於自己來說,時間還是像原來那樣流逝,只是相對於不在黑洞附近的人而言,時間發生了膨脹。

所以,在引力場周圍的時間變慢,實際上是相對而言而,自身主觀上時間並沒有任何改變,只是別人看你的時間過得很慢。

相關焦點

  • 憑什麼引力越大時間越慢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關於廣義相對論的一個結論,就是「引力越大時間越慢」,科幻作品裡經常出現,比如《星際穿越》裡的「穿越」,靠的就是這個,那麼這個結論對於普通人該怎麼理解呢,為什麼引力越大時間就會越慢,當然真正在廣義相對論單期。
  • 世界存在統一的時間嗎?愛因斯坦:引力越大時間越慢
    文/惜談世界存在統一的時間嗎?愛因斯坦:引力越大時間越慢愛因斯坦的相對理論概念,讓人對宇宙時間產生了新的思考。照愛因斯坦說的,黑洞作為目前人們所知的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擁有超強的引力,它本身就足夠大,那麼它的外部跟中心的引力大小也是不同的。根據引力越大,時間相對就越慢的理論來看,那麼黑洞中間的時間流逝速度,應該比黑洞外緣乃至其他地方時間流逝的速度要慢很多。
  • 愛因斯坦:為什麼引力越大,時間變慢?
    時間膨脹    時間變慢這個觀點在相對論沒有誕生之前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但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後就提出了一個著名的預言:鍾慢效應!也就是運動時鐘的「指針」行走的速率比時鐘靜止時的速率慢,這就是時鐘變慢或時間膨脹。    但這一效應真正是在廣義相對論提出後被證實的!
  • 時間存在嗎?鐘錶上的時間並不存在,鐘錶外的時間客觀存在
    時間存在嗎?時間當然是存在的,如果時間不存在,我便無法寫出這篇文章,你也無法閱讀這篇文章。世界統一時間作為一種計量方式,也可以被稱之為人類的主觀時間。但真實的時間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所說的宇宙,本質上就是時間、空間和物質的集合體,三者缺一不可。那麼時間到底是什麼呢?時間就是變化,在宇宙之中存在著宏觀變化與微觀變化,而所有的宏觀變化都是由微觀變化累加而成的。
  • 飛船上的原子鐘為什麼比地球上的原子鐘慢?時間不應該是客觀絕對的嗎?
    」的傳統觀念,因為《相對論》最核心的基石就是時間不是絕對的,如果你不認可這一點,就已經從根本上否決了《相對論》。既然時間不是絕對的,那麼「絕對時間也跟著變慢」這種說法當然也就無從談起了。況且這一說法本來就是矛盾的——假如「絕對」,又何來「變慢」?至於「飛船上的銫原子鐘走時比地球上的銫原子鐘慢」,這倒是確有其事。而且不止飛船,有實驗表明,即便是飛機上的銫原子鐘走時也同樣比地面上更慢,只是差異微乎其微而已——咱們後文再來詳談這一點。
  • 為什麼引力會使時間變慢?
    想要通過一篇問答來仔細講準確廣義相對論是不現實的,因此我們可以先從狹義相對論開始入手,畢竟狹義相對論中也是存在鍾慢(也就是時間變慢)效應的,而狹義相對論只是廣義相對論在時空平直時的特殊形式,因此了解狹義相對論十分有必要。狹義相對論的兩大基本前提: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
  • 時間並不存在?時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文章開頭咱們先提出一個問題:「在宇宙之中,時間是統一的嗎?」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我們知道物體之間是存在引力的,而且物體的質量和物體之間的距離決定著引力的大小,質量越大、距離越近的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也越大,反之則越小。由此可見,牛頓的萬有引力僅僅解釋了一種現象,對於物體之間為什麼會產生引力卻沒有解釋。
  • 時間沒有質量,甚至於根本不是物質,為何引力還可以讓時間變慢?
    時間真的會受到引力的影響嗎?是的,讓我們以一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用到的東西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這個東西就是GPS。GPS是每個人幾乎都會用到的東西,我們靠它來為我們進行導航,然而我們並不能夠直接使用GPS衛星所傳輸的數據來進行導航,我們必須在使用之前先進行雙向的時間校準。
  • 時間沒有質量,甚至於根本不是物質,為何引力還可以讓時間變慢?
    光子會受到引力的作用,這是很好理解的,因為光本身也是一種物質,它除了沒有靜止質量以外,和其它的物質並無不同,但如果說時間也會受到引力的影響,那麼恐怕很多人就難以接受了,雖然難以接受,但這卻是事實。時間真的會受到引力的影響嗎?是的,讓我們以一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用到的東西為例來說明這個問題,這個東西就是GPS。
  • 時間不是物質更沒質量,那引力為什麼會讓時間變慢?
    打小我們的祖先、長輩就教導我們一定要珍惜寶貴的時間,而現實生活也告訴我們時間是連續不斷的東西,它只會向未來單一的方向勻速發展,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辦法找回逝去的時間,也沒有辦法讓時間流速慢下來。時間流(變化率)被認為是宇宙的基本定律之一。即,時間流不能改變。
  • 為什麼有些人感覺2012年後時間過得很快?難道時間不膨脹了
    怎麼在網上看到的都是說2012年以後時間過的才快,問其原因就是2012年世界末日。這是瑪雅人預言的,或者說某些吃瓜群眾藉助瑪雅文明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我們來看一下在什麼情況下感覺光陰如梭哪?首先做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個時候感覺時間就過得很快。那麼什麼時候可能感覺時間過得慢哪?
  • 時間膨脹:為什麼重力能夠使時間變慢?
    同時他也清楚鐘樓的指針將繼續轉動——時間也正常流逝。但對於愛因斯坦來說,時間變慢了。因此,他意識到行駛速度越快,時間流動速度就會越慢,但這是真的嗎?愛因斯坦面對的困境愛因斯坦深受兩大物理學家的影響。一位是愛因斯坦的偶像,發現了運動定律的牛頓;另一位是提出電磁理論麥克斯韋。但是這兩種定理相互對立。
  • 時間膨脹:為什麼重力能夠使時間變慢?
    同時他也清楚鐘樓的指針將繼續轉動——時間也正常流逝。但對於愛因斯坦來說,時間變慢了。因此,他意識到行駛速度越快,時間流動速度就會越慢,但這是真的嗎?愛因斯坦面對的困境愛因斯坦深受兩大物理學家的影響。一位是愛因斯坦的偶像,發現了運動定律的牛頓;另一位是提出電磁理論麥克斯韋。但是這兩種定理相互對立。
  • 光線本身存在時間嗎?光子上的時間是否靜止?
    反命題:如果宇宙存在了無限久,那為什麼達到此時此刻需要無限的時間?康德的這一組二律背反取決於絕對時空觀。而霍金告訴我們:談論宇宙大爆炸之前的時間沒有意義。時間只是一個名詞,這個名詞對應的意義是物質的運動。所以從這點來說,時間是不為人的意志而轉移的。曾經有人問我「力是真實存在的嗎?力是人發現的,還是發明的一種概念」。事實上,力這個詞的確是發明的,而力的本質是物質的相互作用,是客觀存在的。
  • 「引力」和「高速運動」都會使時間變慢,相對論出現了巨大矛盾?
    首先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一個物體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越慢,但是這個時間變慢,是地面人看運動的物體感覺變慢了,運動人自己感覺不到這也就是所謂「時間變慢」這個效果本身也具有相對性。如果一個物理量是絕對的,那麼無論選啥參考系,物理量大小都不會變。但是廣義相對論說「引力」會使得物體時間變慢,這裡的變慢似乎是「哪裡有引力,哪裡的時間就變慢」,隱隱的感覺廣義相對論把時間這個物理量絕對化了,不會因參考系的變化而變化,這樣一來,豈不是與狹義相對論中關於時間具有相對性衝突了嗎?
  • 「引力」和「高速運動」都會使時間變慢,相對論出現了巨大矛盾?
    前面幾期文章中,我重點談到廣義相對論中「引力場使時間變慢」這個效應,不少網友指出如果引力和高速運動都能使得時間變慢,狹義相對論和廣義就會有巨大矛盾?這期我就針對這個問題給大家談談。首先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一個物體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越慢,但是這個時間變慢,是地面人看運動的物體感覺變慢了,運動人自己感覺不到。這也就是所謂「時間變慢」這個效果本身也具有相對性。如果一個物理量是絕對的,那麼無論選啥參考系,物理量大小都不會變。
  • 廣義相對論中引力是如何使時間變慢的?
    按照狹義相對論,運動的尺會縮短,運動的鐘會變慢,這是狹義相對論的「尺縮鍾慢」效應、尺縮鍾慢的意思是,當你測量一個距離,比如地球到月球的距離,你靜止的時候測量到的地月距離是l,當你駕著飛船從地球高速飛向月球時測量到的距離就會小於l,並且速度越大測量到的地月距離就越短。狹義相對論有一條基本原理叫相對性原理,意思是物理規律在所有的慣性系中具有相同的表現形式。
  • 時間是什麼?真的存在嗎?為什麼人們對時間的感覺不同?
    時間是什麼?真的存在嗎?為什麼人們對時間的感覺不同?時間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難以捉摸的,它給我們的印象,就是過去現在和未來所發生的事情。可是時間是否真的存在呢?它也許只是和空間和質量一樣,只是宇宙中的一個概念而已。
  • 能讓時空彎曲的不僅是質量,還有速度,時間膨脹效應與廣義相對論
    時間和空間與宇宙一同產生,且是客觀存在的。人們經常會懷疑時間的存在,但其實這是一件沒有什麼好爭辯的事情,當你明白了時間和空間的本質,就會知道這二者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個體。我們習慣於把時間和空間作為兩個事物分開來說,可在物理學上,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整體,並稱為時空,時空才是它們真正的名字。時間與空間密不可分,二者只能同時存在或同時不存在,所以時間和空間都是客觀存在於宇宙之中的。不過,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並不是永遠穩定而平緩的,它們會因為引力的作用而發生彎曲。
  • 時間可以倒流嗎?時間真的存在嗎?用科學去解釋
    相對論告訴我們時間可以因速度的變快而變慢,空間也可以因速度的變快而縮小。也就是常說的時間膨脹和空間收縮。而在愛因斯坦的理論中,光速是最快的,恆定的。說到這裡大家一定想到了一個讓時間倒流的好辦法,既然達到光速時間就會停止,那麼超過光速運動是不是就能夠讓時間倒流了呢?真的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