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巨頭東芝公司周一表示,到2030年,公司將從其用於數據保護的先進加密技術中獲得30億美元收入。這家龐大的企業集團正努力尋找未來的增長動力。
這種被稱為量子密鑰分發(QKD)的網絡安全技術,利用量子物理學的特性,向兩個遠程方提供不受量子計算機驅動的網絡攻擊的加密密鑰。
量子計算機的巨大計算能力可以輕鬆破解金融、國防和醫療保健領域普遍使用的傳統數學加密密鑰。日本東芝公司預計,隨著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全球量子密鑰分發(QKD)市場將在10年內增長至120億美元,東芝將佔有全球四分之一以上的市場份額。
隨著網絡安全已成為軍事國防的前沿技術,量子加密通信需要先進的技術,在世界範圍內能涉足的企業屈指可數,該公司希望利用全球對先進加密技術的需求。
自2017年隨著公司因美國核電業務破產引發危機以來,日本東芝公司採取了一系列重組措施,包括出售其筆記本電腦和電視機業務。
該公司表示,它已經與美國重要電信公司威訊通訊和英國的BT集團合作進行量子密鑰分發(QKD)試點項目,並正在與韓國的另一家電信運營商進行談判。
東芝的優勢是能實現大容量的通信。東芝公司1991年啟動基礎研究,目前掌握了以世界最快速度傳輸密鑰的技術。另外,該公司還於2020年1月宣布與日本東北大學成功進行了傳輸基因組數據的試驗,一直在積累邁向實用化的知識。
該測試使用東芝公司開發的設備,使用光子發送加密的數據和解碼所需的密鑰。非法讀取數據的任何嘗試都會改變光子的量子狀態。目前的量子計算技術通常要求溫度接近絕對零度,而東芝的加密設備可以在室溫下運行。在日本國內,除了東芝外,NEC和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等長期展開研究。「東芝和NEC的技術在性能和可靠性上無疑都處於世界頂尖水平」。
2020年1月21日,日本政府為推動量子計算機和量子加密通信的早期引進,敲定了「量子技術創新戰略」。到2020年度將投入35億日元,在情報通信研究機構設置量子加密通信的研發基地。
本文來自星源觀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信息就是價值
點擊」在看「和「點讚」,與朋友們分享你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