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芝目標:2030年在量子密碼學領域佔有全球1/4市場

2020-12-05 騰訊網

日本電子巨頭東芝公司周一表示,到2030年,公司將從其用於數據保護的先進加密技術中獲得30億美元收入。這家龐大的企業集團正努力尋找未來的增長動力。

這種被稱為量子密鑰分發(QKD)的網絡安全技術,利用量子物理學的特性,向兩個遠程方提供不受量子計算機驅動的網絡攻擊的加密密鑰。

量子計算機的巨大計算能力可以輕鬆破解金融、國防和醫療保健領域普遍使用的傳統數學加密密鑰。日本東芝公司預計,隨著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全球量子密鑰分發(QKD)市場將在10年內增長至120億美元,東芝將佔有全球四分之一以上的市場份額。

隨著網絡安全已成為軍事國防的前沿技術,量子加密通信需要先進的技術,在世界範圍內能涉足的企業屈指可數,該公司希望利用全球對先進加密技術的需求。

自2017年隨著公司因美國核電業務破產引發危機以來,日本東芝公司採取了一系列重組措施,包括出售其筆記本電腦和電視機業務。

該公司表示,它已經與美國重要電信公司威訊通訊和英國的BT集團合作進行量子密鑰分發(QKD)試點項目,並正在與韓國的另一家電信運營商進行談判。

東芝的優勢是能實現大容量的通信。東芝公司1991年啟動基礎研究,目前掌握了以世界最快速度傳輸密鑰的技術。另外,該公司還於2020年1月宣布與日本東北大學成功進行了傳輸基因組數據的試驗,一直在積累邁向實用化的知識。

該測試使用東芝公司開發的設備,使用光子發送加密的數據和解碼所需的密鑰。非法讀取數據的任何嘗試都會改變光子的量子狀態。目前的量子計算技術通常要求溫度接近絕對零度,而東芝的加密設備可以在室溫下運行。在日本國內,除了東芝外,NEC和日本「情報通信研究機構」等長期展開研究。「東芝和NEC的技術在性能和可靠性上無疑都處於世界頂尖水平」。

2020年1月21日,日本政府為推動量子計算機和量子加密通信的早期引進,敲定了「量子技術創新戰略」。到2020年度將投入35億日元,在情報通信研究機構設置量子加密通信的研發基地。

本文來自星源觀察,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信息就是價值

點擊」在看「和「點讚」,與朋友們分享你的態度

相關焦點

  • 中國一技術引領全球!日本東芝豪言:2030年將創收30億美金
    眾所周知,進入2000年以來,全球科技革命大爆炸,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息革命概念的提出。前幾次革命都是在歐美西方國家發生的,但是這一次的信息革命,走在前面的是東亞兩強,一個是中國,另一個是日本,日本東芝的霸氣目標:2030年將在量子科技前沿領域創收30億美金,具體指的就是量子密碼學領域。
  • 東芝計劃2030年在量子密碼學領域實現30億美元收入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日本東芝公司(Toshiba Corp)北京時間周一(19日)表示,其目標是到2030年,公司將從用於數據保護的先進加密技術中獲得30億美元的收入。這是該公司尋找最新增長動力所做的努力。
  • 東芝、東北大學宣布:世界首次使用量子密碼技術傳輸基因組數據
    編輯:Sakura日本電子巨頭東芝公司和東北大學宣稱,他們已經實現了世界上首次使用量子密碼技術術來傳輸基因組序列數據的方法,他們已經成功使用量子密碼技術傳輸了24個人的完整基因組序列數據,這在理論上是一種堅不可摧的加密方法
  • 日本「彩電之父」發力中國市場 百年東芝高端首秀一戰成名?
    作為家電領域的先行者,誕生於1875年的東芝,已經有近一個半世紀的傳承,在電視領域,東芝的歷史也已經達到了60年,1960年其生產了日本第一臺彩色顯像管電視機,作為日本「彩電之父」,早已是家喻戶曉的日本家電品牌。
  • 在量子計算機到來之前,請準備好抗量子破解的密碼學
    撰文 | Jeremy Hsu翻譯 | 無邪(量子計算領域研究人員)當實用的量子計算機最終來臨的時候,它將能夠破解一直在為我們的在線隱私、政府安全、公司安全以及幾乎所有網際網路使用者的個人安全保駕護航的標準數字密碼。這就是為什麼美國政府機關開始鼓勵研究人員去開發新一代抗量子破解的密碼學算法。
  • 美國是如何發展後量子密碼學的?
    當實用的量子計算最終到來時,它將有能力破解保障政府、企業和幾乎所有使用網際網路的人的在線隱私和安全的標準數字代碼。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美國政府機構向研究人員提出挑戰,要求他們開發新一代的抗量子密碼算法。許多專家並不指望能夠執行破解現代密碼學標準所需的複雜計算的量子計算機能在未來10年內成為現實。
  • 日本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資以實現2030年目標
    據分析公司Wood Mackenzie稱,到2030年,日本將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領域投資逾1000億美元。在其最新的《戰略能源計劃》中,該國的目標是22%-24%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然而,這一新的投資率將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7%。2019年,該國19%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其中8%來自風能和太陽能。
  • 量子密碼學的誕生
    密碼學最早可追溯到幾千年前,《六韜》中曾記載,早在周朝時就有通過「陰符」和「陰書」加密傳遞信息的做法。
  • 「墨子號」衛星亮絕技 量子通信概念脈動
    《自然》雜誌上,中國科學家向建立「無法破解」的全球通信網絡又邁進了關鍵一步,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研究在國際上達到全面領先的優勢地位。在亞洲,日本郵政省在2000年就將量子通信列為一項國家級高技術開發項目,並且制定長達10年的中長期研究計劃,目前日本已經形成了「產官學」聯合攻關方式來推進量子通信的研究與應用。  中國量子通信走在世界前列,中國率先建立了多個城際量子幹線網,並發射全球第一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號」,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間量子通信。中國的宏偉目標是到2030年在全球率先建立量子通信網絡。
  • 日本的可再生能源佔比在2020年1-6月間上升至23%,提前達到2030年的...
    由電力公司投入巨額資金進行建設、運行的核電站,2010年佔日本全國發電佔比25%,而在 2019年卻一路下降到6% 。在同一時期,可再生能源的佔比從10%增加到19%,以幾乎翻倍的速度實現了高增長。電力市場的自由化和導入固定價格收購制度是其主要原因。
  • 日本電器巨頭紛紛積極拓展醫療器械市場
    據共同社3月24日電報導,日立製作所等日本國內的電器業巨頭正在積極發展醫療器械業務。與常規的家電行業不同,醫療器械業務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累積,絕非僅靠成本高低即可決定勝負。目前日本廠商在這一領域優勢地位明顯,各公司紛紛致力於積極滿足國內外不斷擴大的市場需求 據共同社3月24日電報導,日立製作所等日本國內的電器業巨頭正在積極發展醫療器械業務。與常規的家電行業不同,醫療器械業務需要長時間的技術累積,絕非僅靠成本高低即可決定勝負。
  • 科技:量子密碼學中的量子效應
    【科技:量子密碼學中的量子效應】導語:通信,電話交談或電子郵件:任何通信都可以錄音。密碼學的目標,加密科學是為了使間諜的生活儘可能地困難。現代加密方法適用於隨機生成的一次性密鑰。補救措施提供量子效應:聽到竊聽者,它幹擾傳輸的信息,從而揭露。安全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 從防範恐怖主義到確保能源供應到道路安全。此外,信息可能是有價值的,必須加以保護,不僅包括工業和軍事機密,還包括訪問銀行帳戶等。但文檔可能落入壞人之手,竊聽手機並竊聽網際網路連接。在許多情況下,間諜不留痕跡。
  • 什麼是後量子密碼學?
    什麼是後量子密碼學?量子密碼學對經典公鑰密碼學意味著什麼?量子密碼學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 十張圖帶你看2020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市場競爭格局 中國半導體將快速...
    全球半導體營收下降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WSTS)的統計,2018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創下紀錄,達到4680億美元,2019年由於存儲器市場的周期性調整,下滑至4123億美元。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對全球經濟和供應鏈的影響,WSTS預測,2020年全球半導體營收微增至4260億美元,2021年將回升至4520億美元。從產業下遊需求市場來看,半導體主要應用在通信行業、計算機領域,部分用在消費電子、汽車、工業領域。2019年全球半導體應用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領域通信行業、計算機行業應用佔比分別為33%和28.5%。
  • 日本將於2030年完成「全球海底深度地圖」繪製
    2018年2月20日,在東京舉行的特別活動中,日本基金會主席Yohei Sasakawa宣布日本基金會大洋深度圖(GEBCO)海底
  • 中國頁巖油儲量全球第三 2030年產量目標可實現
    (原標題:中國頁巖油儲量全球第三 2030年頁巖氣產量目標可實現)
  • 目標:2030年前全球消滅愛滋病
    第21屆世界愛滋病大會18日晚在南非海濱城市德班的國際會議中心開幕,為期5天的會議將重點討論如何實現在2030年前全球消滅愛滋病的目標。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會前記者會上說,人類目前在愛滋病防治方面取得很大進展,在一些國家,只用20分鐘就能把愛滋病診斷出來,使得全球有1700多萬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得到有效治療。     潘基文指出,目前全球仍有50%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未得到治療,若想在2030年前達到全球消滅愛滋病的目標,人類必須加大防治力度,消除各種障礙,解決面臨的迫切問題,不讓目前取得的成果出現倒退。
  • 日本「富嶽」榮登全球超算榜首 官民一體布局量子密碼通信
    日本富士通和理化學研究所研發的超級計算機「富嶽」連續兩次奪冠。圖片由富士通提供本報駐日本記者 陳超2020年6月,在超級計算機的全球500強排名中,日本超級計算機「富嶽」以每秒41.5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排名世界第一,同時在模擬計算方法、人工智慧學習性能、大數據處理性能等項目上也力拔頭籌。11月,「富嶽」再次以每秒44.2億億次的運算速度打破此前紀錄。
  • 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筆記本電腦的日本東芝,為什麼最終推出了市場
    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筆記本電腦是東芝公司的T1000,這款於1985年推出的產品採用Intel 8086 CPU,512KB RAM,並帶有9英寸的單色顯示屏,沒有硬碟,可以運行MS-DOS作業系統。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筆記本電腦也變得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而功能卻越發強大。
  • 日本的半導體實力不容小覷
    眾所周知,近年來,消費電子、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下遊領域快速發展,功率半導體成為全球關注的重點。數據顯示,預計功率半導體市場將以每年6%的速度增長。受此利好影響,全球功率半導體廠商一方面會通過加強內部研發擴產,增強自己的實力;另一方面,進行併購也成為廠商查漏補缺的另一個重要手段。 而日本廠商無疑是這個市場的一股重要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