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植物"了解一下?「吃人」的那種~

2021-01-14 布奇樂樂園

圖源:「超級馬裡奧」遊戲-場景


圖源:瘋癲的A兵者


圖源:《恐怖鮮花店》中食肉的奧黛麗二世

食肉植物,在早年的影視劇中常常被渲染成那種生長在恐怖的史前森林中巨大的食人樹、食人藤蔓或者食人花。不僅如此,在世界各地,也都流傳著很多不同版本的食人植物傳說。


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並且被當時各路媒體爭相報導的,就當屬1878年德國探險家卡爾·李奇博士,在非洲叢林中的冒險故事了。


德國探險家卡爾李奇博士(Dr.Carl Liche)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島上發現一株「會吃人的樹」。植物相當高大,有8英尺那麼高,葉子巨大而且繁密,可以分泌出消化掉人類的粘液。

圖源:SME情報員

而且卡爾李奇博士曾經目睹島上原住民部落Mkodo部落(Mkodo tribe)進行「活人祭祀」,將一位部落中的女性獻祭。當婦女越靠越近,「那棵原本慵懶得像死了一樣的食人樹,就在瞬間恢復了殘暴且野性的活力」。

圖源:SME情報員


文章還援引了發表於德國卡爾斯魯厄作者為Graefe和Walther的期刊作為旁證。除此之外,像尼加拉瓜的吸血藤、中美洲的殺手樹、南太平洋的死亡之花、東南亞的見血封喉等,都是紅極一時的食人植物傳說。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們了解的深入,證實了這些可怕的植物其實並不存在,很多所謂真實的論據,最後都無一例外都是源於傳說和一些文學創作。但是,我們還是能在現實中找到這些謠傳的原型。

圖源:探秘志


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花朵,生長在美洲亞馬孫河的原始森林和沼澤地帶。形態十分嬌豔,花形似日輪。大王花在當地叫Bungapatma,意思是「荷葉般碩大的花」,以花朵巨大而氣味惡臭著稱,有「世界花王」的美譽。在我國,大王花又稱「霸王花」。

圖源:SME情報員


圖源:影視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


看過鬼吹燈的人一定會記得屍香魔芋吧,胡八一一行人來到精絕女王墓中,找到了那株屍香魔芋,不僅會魅惑人心,還能使人產生幻覺,在幻境中自相殘殺。其實屍香魔芋並沒有傳說中那麼神奇,它又稱為"屍花"、巨魔芋,學名叫——泰坦魔芋。它總是散發著一股腐肉的味道,吸引肉食類的甲蟲和蒼蠅為它進行授粉。野生的泰坦魔芋只生長在印尼蘇門答臘的熱帶雨林裡。若要人工栽培這種植物,是很難見其開花的。

圖源: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官網




食肉植物指能夠引誘、捕食動物,並吸收獵物的體液作為營養的植物。全世界有 400 多種食肉植物,「誘捕天性」是它們分類的標準。所有食肉植物都具葉片偽裝的陷阱,並配以各種誘餌或引誘劑。



擁有這類陷阱的植物在捕捉獵物時動作極快,片葉的兩面都具有腺毛。一旦觸碰腺毛,陷阱就會將獵物緊緊包裹。代表植物:捕蠅草和狸藻。


圖源:soogif




獵物困在黏性液體中時,植物會隨著獵物掙扎慢慢收緊。代表植物:毛氈苔和捕蟲堇。

圖源:pixabay




這種植物的葉片已經進化為花瓶或水罐的形狀。一旦將獵物引至葉子上,獵物就會掉進植物的葉片中,瓶底有分泌的酸液或存有雨水,獵物就會淹死。代表植物:豬籠草。

圖源:pixabay


如果上面這些食肉植物,長得足夠巨大,是不是就能完成「食人」的任務呢?其實不然,這些「食肉植物」不僅時常會「消化不良」,光是想好好活著,都老費勁了呢!



大多數食肉植物大都生長在陰暗、潮溼或土壤貧瘠的地方。那裡重金屬含量高且養分非常少。就是因為長期的營養不良,它們才不得不演化出捕捉和消化動物屍體的能力。

圖源:pixabay




不管是設置「主動型」、「半自動型」還是「被動型」陷阱的食肉植物,都無一例外的沒有主動捕食的能力。它們能做的,只是把陷阱布置的更精巧更具引誘性,然後就守株待兔,等那些神經大條、老眼昏花的昆蟲們自投羅網,有沒有的吃,全看老天爺賞不賞臉~


植物絕大部分是需要依靠動物完成遠距離授粉的。而食肉植物的尷尬就在於,幫自己傳粉的昆蟲很有可能被自己吃掉。雖然可以演化出不同的應對方式,但有時候光這個缺點,就很難讓其開枝散葉,搶佔更多的地盤。可悲的——傳粉與取食之間的衝突(Pollination-PreyConflict)



目前所知,最大肉食植物是馬來王豬籠草,撐破天也只能捕食小型的哺乳動物。此外,豬籠草不能排遺,所以註定了它的消化不良,它的肚子裡塞滿了動物殘骸,看起來就跟墳場一樣…消化一隻小昆蟲,都要花掉半個多月的時間,更不要提「食人」了,真的真的求放過…

圖源:soogif


所以,請不要被我的名字嚇到,我可著實是個嬌弱又可愛的憨憨呢!


圖源:soogif


在注意到昆蟲夥伴們一個接一個地莫名消失之後,蟋蟀決定展開調查,試圖找出罪魁禍首。


在調查過程中,他遇到並詢問了很多昆蟲朋友,但它們都一無所知。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原來「兇手」居然是~~~



最後,蟋蟀和昆蟲夥伴們能夠脫離險境、重獲自由嗎?來《小小自然觀察員:我的朋友全都不見了》裡找答案吧!


更多動植物科普知識,歡迎關注「小小自然觀察員」系列圖書。


小小自然觀察員·動物篇




小小自然觀察員·植物篇

《樹的神奇生命》——從一顆小小的樹窺見大自然完整的生態系統。

《牆角的森林》——了解那些生活在城市鋼筋水泥中頑強的植物和生命!

《你的花園在哪裡?》——花園可以很大很大,也可以小到一個花盆裡……



相關焦點

  • 溫哥華公園裡的那麼多"野兔",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確定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那這些兔子是從哪兒來的呢?溫哥華公園管理局(簡稱VPB)表示,兔子和公園有一段歷史故事。VPB生物學家Nick Page說,這些兔子已經在公園生活了15年之久。
  • 添了這對雙胞胎女兒,一瞬間張杰的評論開始"炸"了!
    (點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進搶購區)有幾個問題一直困擾後臺的小編(太多人問,不停重複受不鳥)Koneya的成分是純植物纖維。植物纖維的作用是保持飽腹感,減少身體吸收脂肪,防止便秘。這款日本原裝漢方瘦身膠囊,是真正的綠色減肥。
  • 中國科考馬裡亞納海溝再獲新突破,"海鬥一號"首次完成萬米潛。
    科考,作為當今世界各國科學家用來開啟未知世界大門的鑰匙,它正幫助人類逐漸地了解和看清了這神秘世界深層所在。據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6月8日),我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馬裡亞納海溝深淵科考任務後順利返港"。
  • 獨領風騷,中國"人造月亮"光明喜人。面對自然規律,是利是弊?
    然而,由於當時的航空科技能力受限,這個計劃也就"流產"了。作者認為,"人造月球"作為一種設想,它是人類進步的特徵和需要。其目的、其價值、其結果,在於它的獨特性和實用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再次,"人造月亮"該有多大?這絕對是人們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至於說這個"人造月亮"有多大還真的不好說:其一、該設計團隊和該研製單位都沒有說明;其二、這種核心機密,笨想一下,哪個團隊和國家會透漏核心機密呢?
  •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科學家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摘除一種產生透明生物的色素基因,產生了基因變化的魷魚胚胎。研究小組使用 CRISPR-Cas9來"去除" Doryteuthis pealeii中的基因,從而消除眼睛和皮膚細胞中的顏色。
  • 中科院2nm晶片研究突破瓶頸獲得成功,"無芯"之痛將為期不遠。
    說到晶片,中國人心裡就會有一種隱隱約約的痛,而且這種痛讓人很勵志。因為,美國和他的一些所謂"鐵哥們",就是用這把"鹽"來擦抹我們這處已經受傷的傷口,也正因為我們的晶片研發落後,才讓這痛很難癒合。這個概念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是個解釋不清的東西。但要是問晶片是來幹什麼的?很多人張口就能答上來。晶片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我們使用的手機和電腦;全自動洗衣機和照相機;電視機和生活中的機器人等等。至於在工業上的;軍事上的;醫療和航天以及科考深潛器上的晶片技術用途更是廣泛。
  • "北境"就是在加國?《權力的遊戲》中的鐵王座在加拿大小鎮被發現!
    為了回饋粉絲們的追劇熱情,權遊劇組在第八季結束後和大家玩起了尋寶遊戲。他們將6個劇中出現的鐵王座藏匿在全球各個地區,邀請粉絲們去動身找尋!在發現寶座後,Birgit激動壞了,她在自己的臉書發文說:「至今都感到難以置信,沒想到王座就藏在滕不勒嶺!」
  • @深圳人 吃穿山甲、仙湖放生烏龜都涉嫌違法,你知道嗎?
    原標題:吃穿山甲、仙湖放生烏龜都涉嫌違法,你知道嗎?深圳商報2019年5月10日訊 野生土沉香能否栽種?仙湖植物園放生烏龜是否違法?穿山甲是否能吃?5月9日,深圳就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相關問題進行在線訪談。
  • [喜訊] 強烈祝賀藍旗魚品牌創始人"藍狼"成功路亞真正的"藍旗魚」!
    以下是中國國慶當天,"藍狼"發自澳大利亞聖誕島的實戰情報。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精彩圖文附後,歡迎品讀!太強了…太強了…每個人都是這樣的話!託德也是在船弦邊壓著竿子,表情極其痛苦無助!
  • 全球「最毒花園」:擁有95種有毒植物,一不小心就受傷暈倒
    正常的花園在人們的印象中,都是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是,偏偏就有個"壞花園",讓人真的是又愛又恨,又怕又想去,為什麼會想去,還是好奇心,雖然是個"壞花園",但是,其實在好人的帶領下也變成了一個"好花園"。這個"壞花園"是個"毒花園",名副其實的"毒花園"。它位於英格蘭和蘇格蘭的交界處,位於安尼克城堡裡。
  • 食肉植物的「高科技」:捕蠅草如何知道吃的是蒼蠅,而不是石頭?
    而且,有一些植物是相當有趣的,比如一經碰觸就會害羞的含羞草,跟著太陽轉的向日葵等等。但是植物中最能激起人們的興趣的要屬食肉植物了,小學課本上的豬籠草應該是大多數人知道的第一種食肉植物。其實食肉植物的種類還是比較多的,目前已知的食肉植物大概有600多種,它們主要分布在溼地附近。
  • 食肉植物的「高科技」:捕蠅草如何知道吃的是蒼蠅,而不是石頭?
    但是植物中最能激起人們的興趣的要屬食肉植物了,小學課本上的豬籠草應該是大多數人知道的第一種食肉植物。其實食肉植物的種類還是比較多的,目前已知的食肉植物大概有600多種,它們主要分布在溼地附近。不知道你是否想過這個問題:食肉植物怎麼知道自己捕獲的是「肉」而不是石頭或其他東西?難道也是像人類一樣靠嘴巴嘗?
  • 有臘的水果,你還敢吃嗎?
    我是一名80後,因為家裡貧窮,一年也吃不了幾回水果,吃水果時,直接用水洗一下,連皮帶肉就開吃了,那叫一個清甜啊!有的人連洗都不用洗,直接用衣服擦一下就開吃了。
  • 農村人現在吃什麼最多?
    我國地域遼闊,南北方人們的飲食習慣不一樣,俗話說"北方小麥南方谷,主糧充裕家幸福"。我是北方人,山東銀,俺這裡的主食就是小麥麵食,如大饅頭,俺這裡叫"大餑餑"。現又快過年了,每家每戶都得蒸大餑餑,而且還蒸不少,得連續蒸2-3天。
  • 人為什麼不吃食肉動物的肉?
    除了魚類外,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我們平常吃的肉類要麼是食草動物,要麼是雜食動物,很少直接以食肉動物為食,這是為什麼呢?能量傳遞有上限我們知道,自然界中的能量來源幾乎都來自於太陽能量,植物通過光合作用產生一部分能量,而動物由於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合成能量,只能通過植物來獲取能量,比如:食草動物吃植物,食肉動物吃食草動物。也就是說,能量沿著:太陽——植物——食草動物——食肉動物等路線傳播。
  • 深圳出入境逗留籤注了解一下
    深圳出入境逗留籤注了解一下南方網2020年8月10日訊 開學季到了,同學們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去香港開啟新的求學之路?可是不少人存在疑惑,疫情期間辦理出入境證件有什麼特別要求?該如何履行手續?好的,現在就讓小南帶大家一起來解讀吧。
  • 只是因為吃了華人常吃的這類魚……
    "我感覺全身疼痛,腳部和臉部整天都像在被火燒。" 真的毛骨悚然,想像有蟲子在體內一直吃吃吃。。。 線蟲遊走的痕跡
  • 食肉植物,我們都誤解你了,對不起!專訪要不然,替食肉植物討說法(章末有福利)
    6年前了,那時候玩食肉植物的人很少,許多品種都不好找,兩年前他正式開始種植食肉植物,在北京昌平區。說到這,張先生不免好奇,印象裡那些水嫩水嫩的食肉植物感覺就是泡在水裡長大的,沒有空氣溼度,怎麼可能養得活,食肉植物就是南方花卉的代名詞。「要不然」告訴張先生他那裡最低溼度為15%,食肉植物長的照樣沒問題,張先生能說自己家現在溼度都70%上下嗎……所以要不然說:植物都有適應性,所以他這裡的食肉植物在北方很吃得開,到了南方養,狀態也會更好。
  • 食肉植物為什麼食肉?
    「觸手粗如青蛇,食人猛如水蟒」,維多利亞時代虛構的馬達加斯加島食人樹,讓人毛骨悚然。,包含囊泡貉藻、葉茅膏菜等,此外瓶子草、豬籠草、兔狸藻都屬於食肉植物。2015年,波羅海的琥珀中發現的捕蠅幌科食肉植物的葉片,據研究者推測,可能起源於9000萬年的岡瓦納古陸,如若被證實,迄今發現最早的食肉植物當屬此植物,生物地理歷史也需要重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