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的《光學》對於後來的科學研究者影響之大超乎人們的想像

2020-11-29 只要輕輕低下頭

《光學》是牛頓最重要的著作,雖然這部巨著是在1704年出版的,但實際上它的主要思想和基本理論都是在1666至1676年這一段時期形成的。牛頓之所以推遲發表,主要原因是不願胡克在世的時候因他發表任何東西而引起無謂的爭論。他與胡克之間有著很深的成見,既聰明乖巧又充滿嫉妒心的胡克對牛頓提出的論文,尤其是光學方面的,總要加以非難,甚至說牛頓剽竊了他的思想,對此,牛頓感到非常煩惱。

1703年胡克在長期患病後與世長辭。第二年,牛頓就決定發表他的這部巨著。在序言裡,牛頓寫道:「為了避免對這些論點的無謂爭論,我推遲了這部書的公開發行,如果沒有朋友們的敦促,可能還要推遲一段時間。」《光學》的全名是《光學或光的反射、折射、彎曲與顏色的論述》,它探討了「迄今為止光學中談論過的一切」。《光學》詳盡地詮釋了這「光色理論」,除給予色散現象以科學解釋並對虹霓作出定量分析外,還剖解了視覺的成因和眼睛的作用機制,而且在驗證光分解的同時又用實驗表明光的再合成。所有這些,都成為牛頓之後十分完善的顏色理論以及光譜學的主要基石。當然,書中又明確闡述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以及關於全反射、透鏡成像等現象的一系列原理。

《光學》的語言和行文質樸而平實,記錄了牛頓在光學研究上的全部「個人活動」。全書共分為三編。第一編首先列舉「定義」和「公理」,然後討論一般的折射與反射,太陽光譜與反光望遠鏡。從八個定義和八個公理開始,按順序對他關於光和色的主要發現和理論進行了闡述。第二編研討薄膜的顏色,中心論題是討論被稱為「牛頓圈」的現象,實際上是討論光的幹涉效應。同時還對自然物體的永久顏色以及它們和薄透明板的顏色之間的類似性作了討論,作出了物質的最小的不可能再細分的組成部分一定是透明的,它們的大小可以用光學方法推斷出來。第三編討論光的衍射、晶體內部折射和一般哲學問題,最後列舉了31個「疑問」。

在全書末尾,牛頓專門論述了自然哲學的兩種研究方法:分析法和綜合法。與《原理》相比,《光學》更偏重於分析,牛頓有時把光學歸於「實驗哲學」。牛頓指出,對於困難的研究課題,「總是應當先用分析法,然後才用綜合法」。分析的方法「包括做實驗和觀察,用歸納法從中作出普遍的結論」;用分析法論證,「一般總是從結果到原因,從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論證到普遍的原因為止」。至於綜合的方法,則「假定原因已經找到,並且把它們立為原理,再用原理去解釋由它們發生的現象,同時證明這些解釋的正確性」。儘管牛頓聲稱「在實驗哲學中不應當考慮什麼假說」,但在《光學》一書裡,關於他自己所作的假說,並用以解釋種種光學現象的文字比比皆是。

實際上,無論在分析和歸納的過程中,還是在綜合和演繹的過程中,都需要理論思維和數學工具,都必須尋根究底和解析因果;在尋找普遍原因或論證普遍法則和一般定律時,都必須憑藉科學的假說。牛頓確是這樣做的,但他又強調不把「虛構假說」作為主要依據,反過來卻是竭力謀求證實所作假說的可靠性。因此,他著重探討光的本性、追究引力等吸引作用的起因,其目的在於揭示宇宙的普遍規律與和諧結構,解決一些力學和光學的基本問題。在1717年第二版修訂中,他又加上了這樣一段話:「這些原則我不認為帶有什麼神秘性,只是萬物形成的自然法則罷了,雖然人們還沒有發現真理,只是用想像昭示而已。現象是客觀的,只是引起現象的原因顯得有點神秘罷了。」這些話表明了牛頓寫作這部著作的指導思想和思維方法。

牛頓的《光學》一書在科學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僅是由於他論述了「迄今為止光學中談論過的一切」,從理論上進行了概括和總結,還在於他的科學探索精神。這種探索精神集中體現在《光學》出版第二版時,他在結尾部分加的疑問上。他寫道:「在第三編的末尾我加進了一些問題,我之所以用提問的方式把它說了出來,乃是因為缺乏實驗,我對它尚不感到滿意的緣故。」這些問題雖然名為疑問,實際上卻是牛頓多年研究的結果,是他深思熟慮但感到仍必須深入探討的一些問題,範圍之廣超過了光學,涉及自然界諸多的其他現象。後人認為,疑問是這部著作的特色所在。疑問帶有猜想的性質,對後來的科學研究有很大的啟發。

科學的發展證明,牛頓的這些天才猜想很多都是正確的,或者提供了極為有益的啟發。儘管有些被證明是不正確的,但是,這是由歷史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對任何一個偉大人物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是這樣,反倒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了。《光學》出版之後,於1717年、1721年和1730年分別修訂再版。愛因斯坦為其寫過前言,對牛頓及其光學成就作了高度的評價:「幸運啊牛頓,幸福啊科學的童年!誰要是用閒暇和寧靜來讀這本書,就會重新生活於偉大的牛頓在他青年時代所經歷的那些奇妙的事件當中。他把實驗家、理論家、工匠和並非最不重要的講解能手兼於一身。他在我們面前顯得很堅強,有信心,而又孤獨;他的創造樂趣和細緻精密都顯現在每一個詞名和每一幅插圖之中。」《光學》一書不僅是牛頓對於光學諸多建樹的確切記錄,而且也是他所崇尚的科學研究方法的真實反映,更是他那探索大自然的「內心思想活動」所透視出來的「偉人智慧光芒」的可貴斂聚。《光學》對於後來的科學研究者影響之大超乎人們的想像,而且,它的科學影響不只局限於光學領域,其他領域的研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它的啟發和引導。

相關焦點

  • 5G對中國未來經濟的影響將會超乎出人們的想像
    打開APP 5G對中國未來經濟的影響將會超乎出人們的想像 發表於 2019-07-15 09:47:37 5G對中國未來經濟的影響超乎想像。通信業有望迎來大爆發,製造業、網際網路乃至人類生活方式或將迎來一場大變革,也將創造出嶄新的商機。伴隨5G物聯網的部署,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製造都會實現,進而衍生出智能停車、智能抄表、智能路燈、智能井蓋、智能消防、智能旅遊、智能製造、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安全巡檢等5G物聯網應用。
  • 光學簡史之六:牛頓出世,對光學意味著什麼?
    因為這個實驗最早是由牛頓做的。不過這時候的牛頓還沒有提出牛頓力學和微積分,就是說牛頓是以光學研究踏入科學殿堂的。光的色散實驗改變了之前人們對顏色的認知,之前人們都認為顏色是物體本身的性質,牛頓指出顏色是物體和不同色光的結果。
  • 解讀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為啥是科學的?牛頓到底偉大在哪裡?
    不過對於一般人而言,如果你希望解釋蘋果為何從樹上掉下來,或者想精準計算你的炮彈能否準確擲中敵人的位置,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已經足夠用了;或者對於需要學習中學程度的科學而言,牛頓物理學已經夠你頭痛了。正因為牛頓理論具有優秀的普遍解釋力和應用性,足以令他在歷史上留下崇高的地位。
  • 人們總是質疑相對論,而不是牛頓力學,為什麼?
    物理學一直都是科學的最大的盟友,旨在探索物質的本質,從電燈的發明到發電站的運用,物理學家用智慧指導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自從17世紀以來,人們的思想發生了質的變化,過去的神學思想一去不復返,人們開始用科學與理性的眼光去思考社會。
  • 牛頓簡介及其科學成就
    但後來改變了計劃,標題為「宇宙體系」。在這編裡討論了太陽系的行星、行星的衛星、彗星的運行,以及海洋潮汐的產生。他把這些作用的力叫做引力,即今所謂萬有引力。他解釋引力是兩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力,太陽對行星有引力使之在軌道上運行,同時行星對太陽也有作用力,這是運動第三定律規定的。只是太陽與行星的質量懸殊太大,太陽的運動微乎其微。
  • 想不到,大科學家牛頓和胡克的「萬有引力」之爭!
    甚至那個他在23歲時因為看到蘋果落地而發現萬有引力的故事也遭到研究者質疑,認為萬有引力不是牛頓一個人的獨立發現,而是歷史上若干人研究的積累的結果。這裡就說說這其中一個對他發現萬有引力做出貢獻的科學家胡克。雖然我們不熟悉胡克(Robert Hooke, 1635年7月18日-1703年3月3日)這個名字,但我們都熟悉初中物理學到的彈性定律胡克定律。
  • 牛頓其實是個鍊金術士
    1643年1月4日,艾薩克·牛頓出生於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落伍爾索普村的伍爾索普莊園。人們或許不會想到,這個人會改寫物理以及數學領域的重大篇章。雖然他的有些理論被愛因斯坦等一系列偉大物理學家所推翻,但是毫無疑問,他仍然是人類科學發展史上的明珠。我們所熟知的牛頓是一個對於自然科學有著濃厚興趣的人,這才使得他能夠發現了這麼多的科學寶藏。
  • 英國驚現大科學家牛頓親筆草圖,隱藏驚人秘密?
    近日,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專家在大科學家牛頓幼年居住的伍爾索普莊園獲得驚人發現。在風車房的牆壁上,專家們發現了這樣一些淡淡的劃痕,推測是牛頓親筆刻畫的。牛頓的傳記作者斯蒂克利曾拜訪伍爾索普莊園,評價說:「牆壁和房頂上到處都是牛頓用木炭畫的草圖,包括鳥、野獸、人、船、植物,以及幾何圖形,如圓和三角等。」牛頓的各種經典實驗對各領域的科學產生重大影響。1666年,因黑死病肆虐,劍橋大學關閉,牛頓回到家裡開始研究光學、引力、微積分和運動定律。
  • 生物學|人類對其他生物的影響,可能遠遠超乎你的想像
    但你不知道的是,其破壞程度,可能遠遠超乎你的想像。2019年聯合國的一份報告顯示,在地球上受到人類活動影響的生物物種高達800萬種,而有超過100萬種生物瀕臨滅絕。並且其中很多在未來的幾十年內就將徹底消失。由此可見人類對地球生態系統的破壞之大。
  • 倫敦瘟疫之年是牛頓的奇蹟之年嗎?
    愛因斯坦評價說在牛頓以前和以後,「都還沒有人能像他那樣決定著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實踐的方向」。而普通人對於牛頓的了解,大都來源於那個「蘋果落地」的科學軼事。    1665年-1666年,倫敦暴發大瘟疫,牛頓離開劍橋回到故鄉。
  • 牛頓——人類之光
    艾薩克·牛頓,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與蘋果的故事幾乎成為了全球兒童科學啟蒙的經典。我小時候,就是聽著這個故事長大的,同時開始了對世界和科學的探索與學習。隨著年歲漸長,牛頓這兩個字的含義在我腦海中也日漸豐滿。
  • 牛頓建立了宏偉的力學體系,奠定科學理論的基礎,是最有影響力的
    他自己打磨鏡片,使用牛頓環來檢驗鏡片的光學品質,製造出了優於折光式望遠鏡的儀器,而這都主要歸功於其大直徑的鏡片。1671年,他在皇家學會上展示了自己的反射式望遠鏡。皇家學會的興趣鼓勵了牛頓發表他關於色彩的筆記,這在後來擴大為《光學》(Opticks)一書。但當羅伯特·胡克批評了牛頓的某些觀點後,牛頓對其很不滿並退出了辯論會。兩人自此以後成為了敵人,這一直持續到胡克去世。
  • 科學家:木星對地球的影響超乎你想像
    科學家:木星對地球的影響超乎你想像現在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也把探索的目光放在了宇宙當中,科學家們經過長時間對於地球的研究,發現地球其實是位於太陽系當中,而在太陽系當中地球僅僅是一顆行星,太陽系當中類似於地球這樣的行星還有很多。但是科學家們發現,地球在太陽系當中其實是非常特殊的一個存在,不只是因為地球有生命,而且也是因為地球在太陽系當中有一個守護神。
  • 瘟疫之年的牛頓:「蘋果神話」是真的嗎
    來源之二,是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第三版主編彭伯頓在1728年的一本書裡寫到的,他提到萬有引力定律是來自1666年牛頓逃避大瘟疫時的思考。來源之三,是啟蒙運動偉大的思想家伏爾泰那本著名的《牛頓哲學原理》。
  • 倫敦鼠疫隔離期間牛頓在微積分光學引力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成就
    為了社交疏離(social distancing),二十出頭的劍橋學生伊薩克·牛頓一直待在林肯郡伍爾索普的家中。在此期間,它在微積分、光學、引力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成就。在1665年倫敦發生的重大鼠疫事件,超過8萬人死亡,足足相當於當時倫敦人口的五分之一。劍橋大學被迫停課,全體師生都遣散回家,牛頓在家自我隔離。
  • 牛頓:笨孩子和天才,或許只有一步之遙
    牛頓的成就,比如牛頓三定律、萬有引力定律,還有在數學、天文學、光學、力學和哲學等領域突出的成就。但事實上,小時候的牛頓,其實是個「愚鈍又不務正業的壞孩子」。極端想法、壞行為牛頓是在聖誕節的時候出生的,但他是個遺腹子,他的父親在他出生的三個月前就去世了。
  • 牛頓,他是科學上的巨匠,卻是道德上的矮子探索他不為人知的一生
    牛頓像艾薩克-牛頓的一生非常極端,他是一個智商290的百科全書式的「全才」,著作與成就不計其數,在此不再過多贅述,讓我們共同探索他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人生——醜陋的德行牛頓vs胡克 萬有引力之爭胡克像胡克是英國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在力學、光學、天文學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設計和發明許多科學儀器,被譽為英國的「雙眼和雙手」。後世公認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也奠定了他科學巨擘的地位。
  • 牛頓、愛因斯坦、楊振寧、錢學森,誰的貢獻大?讓人不敢相信
    相對於愛因斯坦來說,牛頓在科學領域的貢獻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牛頓對科學的貢獻主要有三個領域,一是力學方面的三大定律,二是數學方面的微積分,三是光學方面的顏色理論。他也因此被人們稱為科學全才。
  • 瘟疫之年的牛頓:「蘋果神話」是真的嗎—新聞—科學網
    來源之二,是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第三版主編彭伯頓在1728年的一本書裡寫到的,他提到萬有引力定律是來自1666年牛頓逃避大瘟疫時的思考。 來源之三,是啟蒙運動偉大的思想家伏爾泰那本著名的《牛頓哲學原理》。他在1736年出版的這本書裡提到,牛頓的外甥女告訴他說,牛頓在鄉下看到蘋果落地陷入沉思,引發了對萬有引力定律的思考。
  • 科學家探究海底微生物世界 物種多超乎想像(圖)
    原標題:科學家探究海底微生物世界 物種多超乎想像(圖)  中新網5月22日電 據日媒報導,海洋中微生物的種類之多可能遠遠超出人們想像。由包括日本京都大學專家在內等40個國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本月22日在美國《科學》雜誌電子版上發布一項調查結果,稱海洋中的微生物約有15萬種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