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山火釋放約2.5億噸二氧化碳 近2018年排放量一半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自8月以來,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省和昆士蘭省遭山火肆虐,目前仍未受控。最新研究發現,山火至今共釋出約2.5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澳2018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的近一半。

專家更指出,由於山火燒毀大量林木,導致當地森林即使數十年後,仍無法全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

據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家安德拉指出,2018年澳大利亞全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約5.32億噸,但新南威爾斯和昆士蘭兩省2019年的山火,已分別釋出1.95億噸及5500萬噸二氧化碳。

澳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主管卡納德爾表示,每年澳山火平均釋出3.8億噸二氧化碳,大多數來自北領地省,而新南威爾斯省佔總數少於5%,當地此次山火產生的碳量令人擔憂。

據報導,森林生長時會不斷吸收二氧化碳,安德拉指出,草原大火產生的二氧化碳,一般僅需數年便可被吸收,但森林需數十年才能重新生長,新南威爾斯省山火已燒毀270萬公頃林木,可能需更長時間才能全數吸收。卡納德爾亦指出,部分被燒毀的森林可能無法完全復原,吸收的碳量將會減少。

相關焦點

  • 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 創歷史新高
    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 創歷史新高   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26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EA)當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這是該數字連續兩年打破歷史記錄
  • 國際能源署報告 :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達331.43億噸,創歷史新高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屈騰飛】據《日本經濟新聞》3月26日報導,國際能源署(IEA)當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這是該數字連續兩年打破歷史記錄。報導稱,雖然可再生能源不斷發展,但為了實現經濟增長,新興國家對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上升,使得二氧化碳排放量隨之增長。
  • 獨家翻譯 |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趨平
    IEA發現,經過兩年的增長,世界經濟增長2.9%,但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仍保持在330億噸不變。  主要原因是發達經濟體發電的排放量下降,國際能源署表示,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風電和太陽能)、從煤炭到天然氣的燃料轉換以及核能發電量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 2018全球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增長2.5%
    據《洛杉磯時報》3月25日報導,根據國際能源署報告,2018年全球碳排放量創下歷史新高,這給地球帶來了很重的負擔。 在這份3月25日公布的調查結果中,國際能源署表示,不僅導致全球變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在增加,而且世界對能源的日益渴望導致燃煤發電廠的排放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
  • 2018回顧: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新高
    科技日報 北京12月9日電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近日報導,儘管氣候科學家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不斷呼籲,要求各國採取措施削減二氧化碳(CO2)排放,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將在2018年創下歷史新高。《自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和《環境研究快報》雜誌5日在線發表的《全球碳預算》報告(使用截至今年11月初的數據來預測全年的排放量)稱,預計2018年全球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CO2將比2017年增加2.7%。去年,化石燃料燃燒將9.9億噸碳排放進了大氣層。
  •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停滯
    IEA: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停滯 發布時間: 2020-02-17   來源:電纜網  作者:本站編輯
  • 報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趨緩
    報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趨緩 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12月4日發布報告說,研究顯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趨緩。
  • 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情況
    1990-2019年與能源有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煤炭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8年減少近2億噸(-1.3%),抵消了石油和天然氣排放量的增加。發達經濟體的排放量下降了3.7億噸(-3.2%),其中電力部門佔降幅的85%。與2018年相比,許多大型經濟體的溫和天氣對趨勢產生了重要影響,排放量減少了約1.5億噸。
  • 北極大火轉入地下,殭屍火無法撲滅,科學家警告:遠古病毒或釋放
    近日,科學家發布了一項關於北極的新研究,2020年夏天,野火沿著北極圈蔓延,焚燒了苔原,整個西伯利亞都籠罩在煙霧中。到上個月末火災季結束時,大火已經釋放了創紀錄的244兆噸二氧化碳,比同樣創記錄的去年增加了35%。
  • 北極大火轉入地下,殭屍火無法撲滅,科學家警告:遠古病毒或釋放
    早在2016年6月,科學家就發現了北極的異常情況,2016年6月,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就發現北極地區火災異常增多,發生了100多場大火。而僅6月這一個月,北極大火就釋放出5300萬噸二氧化碳,超過2010年-2018年曆年6月北極大災的排放總和,相當於瑞典整個國家一年的排放量。
  • 來自燃料燃燒的二氧化碳排放2018(回顧)
    在亞洲其他國家,幾個主要國家發電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有所增長:例如在日本,儘管電力需求保持基本平穩,但是在福島危機後,化石燃料發電增長了超過80%;在印度和韓國,其能源結構保持穩定,但其需求增長了500太瓦時和60太瓦時。工業部門近3/4的排放量來自亞洲2016年,工業部門的排放量總計超過了60億噸,佔全球總排放量的19%。
  • 報告: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會上升2%
    報告預測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將上升新華社倫敦11月13日電(記者張家偉)一個國際團隊13日發布報告指出,在連續3年保持平穩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7年預計會上升2%。
  • 澳洲山火引發的思考——全球變暖致山火發生更頻繁
    中國氣象報記者谷星月本文專家顧問: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魏科日前,澳大利亞遭遇持續強降雨,暴雨襲擊了雪梨和新南威爾斯州東岸,雪梨遭遇30年來最強降雨。雖說暴雨導致河水泛濫、交通受阻,但同時也撲滅了多處山火。2月12日,新南威爾斯州麥考瑞港一場燃燒了210天的大火,宣告完全熄滅。
  • 澳洲大火排放4億噸二氧化碳!山火煙霧將繞地球一圈
    【搜索下載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今日阿德萊德報導 澳洲山火已經對整個南半球的環境產生影響,NASA表示,澳洲山火產生的煙霧將會繞地球一圈據統計,目前澳大利亞大火已排放二氧化碳約4億噸!這一數字已超過全球116個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國家的年排放量之和。到目前為止,澳洲的山林大火已經燃燒了4個月了,依舊沒有被完全控制。
  • 研究發現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7%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李雯)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11日發布報告說,初步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範圍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7%。該組織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期間人們乘汽車和飛機旅行減少,在疫情結束後預計排放量會回升。這份報告由「全球碳計劃」主導,多國研究人員合作完成。報告已於11日發表在德國《地球系統科學數據》雜誌上。
  • 世界各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名
    這些氣體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氣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來全球的氣候正在逐漸變暖,與此同時,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含量也在急劇地增加。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溫室效應的加劇可能是全球變暖的基本原因。  人類燃燒煤、油、天然氣和樹木,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進入大氣層後使地球升溫,使碳循環失衡,改變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轉換形式。
  • 研究:為達減排目標,2050年我國需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
    圖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程婷 圖「到2050年實現2℃溫升控制目標的深度減排路徑,需要實現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二氧化碳淨排放量需要並有可能降低到20億噸左右,與世界屆時人均排放1-1.5噸的平均水平相當,將比2030年前二氧化碳峰值排放量減排約80%。」
  • 2019年全球能源類二氧化碳排放量止增
    據油氣新聞2月17消息稱,國際能源署(IEA)透露,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在連續兩年增長後,於2019年停止增長。儘管全球經濟增長2.9%,但2019年全球排放量仍在330億噸。
  • 澳洲山火終被撲滅了,但造成的破壞難以估量,多少動物絕望死去
    肆虐澳洲長達5個月之久的山火終於被一場暴雨撲滅了,然而暴雨的出現又導致了洪澇的發生,對於澳大利亞多個地區的人來說真是禍不單行。從去年九月份開始山火就出現了,然後它以極快的速度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蔓延開來,雖然澳大利亞官方也有盡力在救火撲火,但是效果似乎並不大。
  • 人類每年釋放的二氧化碳,已成為溫室效應最大誘因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星球科普根據最新研究顯示,人類活動每年產生的二氧化碳超過370億噸,這是地球上所有火山產生的二氧化碳的100倍。一個由500名國際研究人員組成的深碳觀測站(Deep Carbon Observation)項目描述了導致全球變暖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是如何被自然和人為過程儲存、排放和再吸收的。在這項歷時約十年的科學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超過了被認為是氣候變化主要影響因素的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