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AN光纖雷射器跨越可見光到中紅外範圍

2020-11-24 OFweek維科網

  NP光電公司(亞利桑那州,圖森市)、亞利桑那大學(亞利桑那州,圖森市)和NASA蘭利研究中心(維吉尼亞州,漢普頓)的研究人員使用稀土摻雜氟化鋯/鋇氟/氟化鑭/氟化鋁/的氟化鈉(ZrF4-BaF2-LaF3-AlF3-NaF,或ZBLAN)光纖,開發出第一個單頻ZBLAN光纖雷射器,波長為1200nm(倍頻能力600 nm),而亞利桑那大學研究小組的小分隊已經展示其連續波(CW)中紅外ZBLAN光纖雷射器,波長2.8μm。儘管這兩種雷射器所需的光學元件和泵浦差異較大,但它們都使用ZBLAN光纖,具有稀土摻雜光纖雷射器技術的寬波長範圍特性(見圖)。

稀土摻雜、基於氟化物的ZBLAN光纖可以提供寬範圍波長,

從單頻可見光和紅外到中紅外波長區域。

  1.單頻ZBLAN光纖雷射器

  1200nm光纖雷射器是典型的拉曼光纖雷射器,通過摻鐿(Yb)1μm發光石英光纖雷射器泵浦拉曼光纖製成;可惜的是,他們閾值高、噪聲大、波譜寬。這些設計的另一種方法是利用ZBLAN光纖聲子能量少、輻射壽命長的優勢;具體地說,摻雜鈥(Ho3+)的ZBLAN光纖在泵浦吸收波長1150nm(半導體或拉曼光纖雷射器容易達到這一波長)時可以輸出1200 nm波長的信號。

  研究人員利用大量摻雜Ho3+的ZBLAN光纖創造了一個單頻1200nm的輸出,他們用1150nm拉曼光纖雷射器泵浦該光纖,拼接作為窄帶寬級聯的高反射的輸入和偏振波保持反射部分的光纖布拉格光柵,以確保單縱模式(單頻)和單偏振輸出。

  偏振保持、波分多路復用(WDM)耦合器移除泵浦光,可保持單偏振輸出。這種由布拉格反射鏡(DBR)光纖雷射器分配的單頻具有10mW的輸出(泵浦功率為520mW)和小於100 kHz的線寬;該團隊正在通過優化摻雜水平、減少光纖汙染物,並改進裝配程序降低腔型損失來提高目前3.8%的效率。

  根據該研究團隊的說法,這是已開發的第一個單頻1200nm光纖雷射器。這種單頻雷射器可以作為泵浦雷射器應用於傳感和生物醫學應用,並且可以倍頻用作GuideStar雷射器開發可見光光纖雷射器。

相關焦點

  • 廈門大學羅正錢教授團隊將超快光纖雷射器推向可見光波段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近日,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羅正錢教授課題組在可見光超快光纖雷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Towards visible-wavelength passively mode-locked
  • 超快光纖雷射技術:皮秒中紅外全光纖摻鉺光纖雷射器
    基於可飽和吸收體的中紅外(Mid-IR)脈衝全光纖雷射器具有很多應用。比如,水在2.94 ?m處有很強的吸收峰,因此該波段雷射很適用於雷射手術和材料處理;同時,這類雷射器也可用於遙感,因為所發射光譜可以激發許多大氣汙染物(例如甲烷)的基本旋轉振動共振。
  • HBr光纖氣體雷射器實現4μm波段中紅外雷射輸出
    國防科技大學王澤鋒教授課題組首次將HBr氣體充入空芯光纖中,以自行搭建的窄線寬可調諧2 μm摻銩光纖放大器為泵浦源,室溫下實現了連續波4 μm波段的中紅外雷射輸出。引言中紅外波段雷射波長涵蓋了大多數分子振動吸收峰,在軍事、生物醫療及大氣通信等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很多方案被用於產生中紅外雷射,其中光纖雷射器最有希望實現緊湊、穩定、高效的中紅外雷射輸出。
  • 紅外熱像儀用於光纖雷射器品控,竟有獨特優勢?
    光纖雷射器具有光束質量好、散熱性好、結構緊湊、免維護等優點,廣泛應用於雕刻、打標、切割等材料加工領域,已成為雷射技術發展主流放行和應用主力軍。光纖雷射器主要部件包括LD泵浦源、特種光纖、光纖耦合器、雷射功率合束器、聲光調製器、光纖隔離器、雷射功率傳輸光纜組件等。
  • 中紅外量子級聯雷射器覆蓋更寬光譜
    表1:中紅外應用案例和需要的雷射源「中紅外應用跨越多個市場,包括科學研究、生命科學、工業過程控制、環境監測,以及國防和安全。」美國Daylight Solutions公司科學產品總監Leigh Bromley說,這促進了QCL和基於QCL的儀器的產生。
  • 面對多方挑戰:二氧化碳雷射器如何轉型?
    因為許多天然和合成材料在CO2雷射器跨越的9-12μm光譜範圍內具有強的特徵吸收,所以在材料處理和光譜分析中有許多機會。這些波長也包含在大氣傳輸的重要窗口中,是許多感測和測距應用的理想選擇(見圖1)。典型的CO2雷射器由混合CO2分子的大量氣體放電組成。
  • Oclaro發布80W高亮度光纖耦合泵浦雷射器模塊
    今天在此發布BMU80 80W 單管光纖耦合泵浦雷射器,光纖芯徑105um。高亮度的泵浦源可以使生產光纖雷射器的廠家用更少的模塊來實現更高功率的泵浦,提高泵浦的效率,設計更緊湊的泵浦配置和更簡化的封裝。 單管產品平臺可以在1kFIT的晶片等級下達到輸出功率80W,數值孔徑0.15或輸出功率65W,數值孔徑小於0.14。
  • 光纖雷射器目前類型及最新技術進展
    雷射源提供了較窄範圍的脈衝持續時間和高達600 kHz的重複頻率。單向二次諧波發生器使用了20毫米的LBO晶體。一個高速數字伺服迴路採用了活性壓電式鏡面。高光譜亮度的雷射源促成了高效的轉換,實現84%的轉換效率及大於20%的電光轉換效率,且具備升級到355和266納米下高功率的可行性。
  • 新型紅外雷射器「嗅」出痕量化學物質
    為了製造這款新的雷射器,研究團隊從標準的雷射二極體開始著手,類似於雷射指示器和條碼掃描器所使用的雷射二極體。然後用電信通訊信號放大器對這個脈衝信號進行放大,類似於通訊應用中的信號放大器,當這些信號經過光纖線路的長距離傳輸減弱時,它可以周期性地增強語音信號備份。隨後,研究團隊通過2米長的光纖線圈傳輸這個強大的寬帶信號。
  • 光子晶體光纖在光纖雷射器中的應用分析
    引言  光纖雷射器作為雷射領域的新興技術, 近年來成為科學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光纖雷射器採用光纖作為增益介質,泵浦光在纖芯內形成高功率密度,當加入正反饋迴路時,便產生雷射輸出。對於採用常規光纖的光纖雷射器,要求注入到纖芯的泵浦光為單模,這就限制了泵浦光的入纖效率。且當雷射器高功率運轉時,由於纖芯的非線性效應,也將限制輸出功率的極限值。光子晶體光纖由於其靈活的光學可控性和特殊結構,可具有大模面積且保持無限單模的特性, 有效地克服了常規光纖的設計缺陷。
  • 從國外光纖雷射器企業角度剖析千瓦級光纖雷射器技術
    「大多數數千瓦級光纖雷射器系統採用對基於多個低功率光纖雷射器的輸出合束的架構,導致成本、性能、可維護性、可升級性以及對技術進步的順應性方面的顯著缺點。」Bell補充道,「我們介紹一種新穎的千瓦光纖雷射器架構,通過將泵浦二極體和驅動器安放在單獨的泵浦模塊中,以及將增益光纖安放在可配置的增益模塊中,解決了這些問題,可以產生超過4kW的輸出功率。」
  • 中國漸成光纖雷射器領導者之一
    其在雷射紅外領域產品主要提供CO2雷射光學與耗材產品、1微米光學、光學材料以及紅外熱成像光學等產品。  JohnR.Ryan對OFweek雷射網編輯表示,2014年對於貳陸來說是不錯的一年,這也得益於公司產品策略的高效調整。中國雷射應用市場發展非常迅猛,對於先進雷射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1微米雷射在中國市場得到了高度的重視。
  • 充滿氮氣的中空光纖使得雷射的光譜可調製到紅外波長的範圍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新的可以調製雷射光譜到紅外的波長範圍的新技術,使用充滿氮氣的中空光纖來傳輸比輸入的雷射脈衝要短的光學脈衝,可以實現高的空間質量的傳輸。而現有的超快雷射技術,要麼不能,要麼不太容易在紅外波長範圍內實現調製,需要非線性的工藝、階段和/或部件來轉移發射的波長。
  • 光纖雷射器的範疇應該更廣泛
    將光纖耦合的高亮度性和可靠性在900~980nm波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加上適中的價格,這些將為二極體泵浦光纖雷射器提供一個理想的平臺,而且這一波段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就在電信領域實現了商用。        固體雷射器傳統上採用摻雜、棒狀晶體作為增益介質。最近的技術進步已經將雷射棒的縱向尺寸發展到了一個極致。盤形雷射器通常採用超短雷射棒,其目的是減小熱透鏡效應從而獲得高質量的光束輸出。
  • 新型量子級聯紅外雷射器
    普通的固態雷射器,如雷射筆中所用的那種,是在可見光範圍內產生光。然而,對於許多應用,例如分子探測,需要中紅外輻射。這種紅外雷射器的製造難度要大得多,尤其是當雷射輻射需要以極短、強烈的脈衝形式存在時。 在哈佛大學已經實現了這樣一種簡單的雷射脈衝產生方法。這項新技術不需要大的實驗裝置;它可以很容易地小型化,因此在實際應用中特別有趣。新的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 光纖雷射器的最新進展及未來發展
    側面泵浦是泵浦光耦合到光纖的一側,通過耦合器耦合到光纖的內包層中。銩是另外一種摻雜元素能夠產生近紅外波段(1750~2100nm)的雷射,也是一種人眼安全材料。  高效率  光纖雷射是準三能級系統。光子受激躍遷從基態到較高能級,然後光子再躍遷到亞穩態能級,產生雷射。
  • 雷射與雷射器的分類
    雷射按波段分,可分為可見光、紅外、紫外、X光、多波長可調諧,目前工業用紅外及紫外雷射。例如CO2雷射器10.64um紅外雷射、氪燈泵浦YAG雷射器1.064um紅外雷射、氙燈泵浦YAG雷射器1.064um紅外雷射、半導體側面泵浦YAG雷射器1.064um紅外雷射。
  • 大通雷射:CO2雷射器應用方興未艾
    張永方:本次展會中,我們主要展示了兩款雷射器產品。其中一款是30W光柵可調型CO2雷射器,通過可調的光柵角度過濾掉所有非選定譜線,可調諧光譜範圍更廣,達9.2-10.7微米,調諧規律性極強,且譜線相當豐富,可達60條譜線以上。連續(CW)輸出功率200mW~18W。適用於對譜線數量和範圍要求較高的材料分析、製造紅外幹涉測量儀、氣體探測等領域。
  • 超快光纖雷射技術:波長在1.76微米的全光纖摻銩光纖雷射器
    圖1 在第三近紅外(NIR-III)光學窗口的三光子成像  迄今為止,3PM的光源多數基於光纖中的孤子自頻移(SSFS)效應,但SSFS有轉換效率低、泵浦功率需要高能量和必不可少的自由空間體光學元件等缺點(圖2)。
  • 光纖雷射器與YAG雷射器在切割領域中對比分析
    一、光纖雷射器  1.原理:  光纖通常是以SiO2為基質材料拉成的玻璃實體纖維,主要廣泛應用於光纖通訊,其導光原理就是光的全內反射機理。多模光纖:中心玻璃芯較粗(50um+1um),可傳多種模式的光,但其模間色散較大,傳輸的光不純。  2.優點:  光纖雷射器具有體積小、能耗低、壽命長、穩定性高、免維護、多波段、綠色環保等特徵,它以優越的光束質量、穩定的性能、超高的光電轉換效率,贏得了眾多雷射業內人士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