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氮氣的中空光纖使得雷射的光譜可調製到紅外波長的範圍

2020-10-19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來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新的可以調製雷射光譜到紅外的波長範圍的新技術,使用充滿氮氣的中空光纖來傳輸比輸入的雷射脈衝要短的光學脈衝,可以實現高的空間質量的傳輸。而現有的超快雷射技術,要麼不能,要麼不太容易在紅外波長範圍內實現調製,需要非線性的工藝、階段和/或部件來轉移發射的波長。


來自位於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國立科學研究院(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INRS)的研究人員在近日為大家展示了一種新的可以調製雷射光譜到紅外的波長範圍的新技術。同國際合作者共同攻關, Luca Razzari 領導的項目攻關小組使用充滿氮氣的中空光纖來傳輸比輸入的雷射脈衝要短的光學脈衝,可以實現高的空間質量的傳輸


而現有的超快雷射技術,要麼不能,要麼不太容易在紅外波長範圍內實現調製,需要非線性的工藝、階段和/或部件來轉移發射的波長。


實驗所用的裝置及其主要的研究結果


通常來說,中空的光纖包含單原子氣體,例如氬氣,來對稱的拓寬雷射的光譜和重新將其壓縮成壓縮的光學脈衝。研究人員的結果展示,儘管充滿氮氣的毛細管光纖可以具有實現拓寬雷射光譜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的光譜的轉移仍然 在紅外波長範圍內活力不足。其原因在於氣孔分子的旋轉所造成的非線性反應。這意味著科學家可以非常容易的在光纖中控制氣體的壓力。


雷射光學脈衝(紅色)從左邊進入充滿氮氣(紅色分子)的中空光纖,沿著傳播,經歷一個光譜拓寬實現更長的波長(橘黃色)


圖解:這一非線性的現象是拉曼光譜的效應所造成的,在這一過程中伴隨著氣體分子在雷射場中的旋轉,這一過程在底部的平板中進行了示意。當光束加寬後(進入到紅外波長),研究人員過濾輸出的光譜來保留所需要的光譜。在這一過程中能量轉換成近紅外的波長範圍內,其效率同在一個脈衝中的光學參量放大器(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 (OPA))所取得的效率的輸入雷射的三倍還要短。


光學參量放大器(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 (OPA))是一個比較成熟的工具,可以非常容易地移動到紅外窗口,並且光學參量數放大器(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 (OPA))系統可以額外地拓寬可以調製地範圍。光學參量放大器(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er (OPA))系統比較複雜,但經常由多功能和特徵明顯地階段所組成。


在極端拉曼光譜紅色偏移背後物理現象


這一新的辦法既不需要外部裝置也不需要額外的脈衝後壓縮系統來實現相應地功能。


相似的研究,曾經使用一個工藝來通過鏡子壓縮中空的光纖,從而保留調節寬帶脈衝的相,從而代替光譜的過濾工藝。通過在系統中紅外的消減造成的偏移和並沒有如同加拿大的研究結果一樣極端,其得到的脈衝非常短。新的雷射脈衝的強度可以使得它比較適宜阿秒和強場物理領域中的應用。


在發現了他們的這一現象的相似性之後,這兩個研究小組匯集了他們的專業知識 。第三個研究小組,在 Aleksei Zheltikov 的領導下,在莫斯科,發展了一個理論模型,旨在解釋這一結果。


光譜的拓寬,光譜的光纖輸出


這三個研究團隊相信,新的辦法可以幫助實現滿足長波長超短脈衝光源在雷射和強場領域的應用。強場物理領域的應用,包括雷射為基礎的應用、 高次諧波產生、光電光譜學、等離子物理以及微加工等。研究團隊識別了建立在Yb為基礎的雷射技術以及其他領域應用的工業級別的可調製系統。


在HCF之後在內孔直徑不同時的脈衝壓縮結果


光譜在過濾外部葉後的瞬時時間表徵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期刊《Optica》上。


文章來源:Extreme Raman red shift: ultrafast multimode nonlinear space-time dynamics, pulse compression, and broadly tunable frequency conversion ,Optica Vol. 7, Issue 10, pp. 1349-1354 (2020) •https://doi.org/10.1364/OPTICA.397685

相關焦點

  • 將雷射調諧到紅外波長的創新方法
    美國國家科學研究所(INRS)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經濟有效的方法,可以將雷射的光譜調到紅外波段,這對許多雷射應用都很有意義。
  • 光纖光譜儀在雷射領域的典型應用
    光譜測量可廣泛應用於許多不同的領域,如顏色測量、半導體領域裡的測量、化學成分的濃度測量等。光譜測量的核心是物質輻射或散射、透射或反射的光攜帶了該物質的屬性和條件的信息,如化學和物理成份等參數。光譜儀在雷射領域主要有雷射波長測量、雷射誘導擊穿光譜和電弧等離子體光譜診斷幾個典型應用。
  • 雙波長飛秒光纖啁啾脈衝放大系統獲進展
    位於不同光譜範圍的兩個同步強脈衝雷射在非線性光學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利用價值。例如,利用同步雙波長雷射脈衝差頻產生長波中紅外(5-20μm)雷射輻射源。該系統可以輸出平均功率最高為2.3W,重複頻率為65MHz,譜峰分別位於1025和1085 nm的同步飛秒雷射脈衝。在預放大器的種子光注入端,研究團隊採用了O/E LAND公司特製的啁啾光纖光柵作為帶阻濾波器(中心波長1055 nm,阻帶寬度60nm)對波長進行選擇,替代了之前使用複雜的分立光柵器件配合凹陷濾波器得到雙波長種子光光源的方案。
  • 超快光纖雷射技術:皮秒中紅外全光纖摻鉺光纖雷射器
    基於可飽和吸收體的中紅外(Mid-IR)脈衝全光纖雷射器具有很多應用。比如,水在2.94 ?m處有很強的吸收峰,因此該波段雷射很適用於雷射手術和材料處理;同時,這類雷射器也可用於遙感,因為所發射光譜可以激發許多大氣汙染物(例如甲烷)的基本旋轉振動共振。
  • 矽雷射器輸出中紅外雷射
    Boyraz的研究結果表明,矽中一階拉曼效應的峰值波長在1675nm處。通過級聯的拉曼效應可以將輸出波長拓展到中紅外波段(見圖1)。在二氧化矽光纖和微腔中已經展示了級聯的拉曼效應,但是光纖在中紅外波段損耗較大。相比之下,矽在中紅外波段不但拉曼增益較高,而且損耗很小。
  • 使用結構緊湊的中紅外光源的雷射來探測溫室效應的氣體
    這一團隊使用一個商業的光纖雷射器並將其整合進一個波導的晶片中來可靠的產生波長在中紅外波段的光波。可以方便的攜帶至野外進行作業。 一個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所研發的系統,由一個標準的雷射和光子晶片所組成,使用中紅外的光源來探測溫室效應的氣體和其他氣體。這一團隊使用一個商業的光纖雷射器並將其整合進一個波導的晶片中來可靠的產生波長在中紅外波段的光波。
  • 超快光纖雷射技術:波長在1.76微米的全光纖摻銩光纖雷射器
    最近,很多研究組已對NIR-III窗口中1700nm附近的雷射源進行了深入研究,以實現更深的穿透深度,用於高解析度光學成像,例如三光子顯微鏡(3PM)和光學相干層析成像。3PM需要高能超快脈衝,以促進NIR-III區域中的三光子吸收;另外,需要波長可調以增加可利用的螢光團的數量。
  • HBr光纖氣體雷射器實現4μm波段中紅外雷射輸出
    導讀中紅外波段雷射波長涵蓋了大多數分子振動吸收峰,在軍事、生物醫療及大氣通信等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國防科技大學王澤鋒教授課題組首次將HBr氣體充入空芯光纖中,以自行搭建的窄線寬可調諧2 μm摻銩光纖放大器為泵浦源,室溫下實現了連續波4 μm波段的中紅外雷射輸出。
  • Nature子刊:使用結構緊湊的中紅外光源的雷射來探測溫室效應氣體
    一個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所研發的系統,由一個標準的雷射和光子晶片所組成,使用中紅外的光源來探測溫室效應的氣體和其他氣體。這一團隊使用一個商業的光纖雷射器並將其整合進一個波導的晶片中來可靠的產生波長在中紅外波段的光波。
  • 新型中空光纖:在某些重要波長上比實心纖維更加清晰
    打開APP 新型中空光纖:在某些重要波長上比實心纖維更加清晰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 發表於 2021-01-11 09:15:48
  • ZBLAN光纖雷射器跨越可見光到中紅外範圍
    nm),而亞利桑那大學研究小組的小分隊已經展示其連續波(CW)中紅外ZBLAN光纖雷射器,波長2.8μm。儘管這兩種雷射器所需的光學元件和泵浦差異較大,但它們都使用ZBLAN光纖,具有稀土摻雜光纖雷射器技術的寬波長範圍特性(見圖)。
  • 短波紅外雷射在光電偵察與反偵察中的應用
    其中固體雷射器又可分為基於光學非線性波長變換的固體雷射器和由雷射工作物質直接產生短波紅外雷射的固體雷射器兩種。半導體雷射器以半導體材料作為雷射工作物質,其輸出雷射波長由半導體材料的禁帶寬度決定。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可通過能帶工程對半導體材料的能帶進行各種精巧的裁剪,將雷射波長擴展到更寬的範圍。因此,用半導體雷射器可獲得多個短波紅外雷射波長。
  • |「光譜技術在半導體領域中的應用」Q&A集錦——拉曼、橢圓...
    原理上是一樣的,都屬於光致發光光譜,區別在於:MicOS光譜儀所採用的光譜儀焦距長度跟拉曼光譜儀不一樣,光譜解析度也不一樣;拉曼光譜儀主要是為了拉曼測試而設計,它的探測器CCD通常覆蓋到1000nm左右,有些型號的拉曼光譜儀不能拓展光譜範圍到近紅外波段,而MicOS可以靈活方便地拓展光譜範圍從紫外到近紅外
  • 超連續譜雷射光源研究進展
    超連續譜的產生通常是指窄帶雷射入射到非線性介質後,入射雷射在多種非線性效應( 如調製不穩定性、自相位調製、交叉相位調製、四波混頻、孤子自頻移和受激拉曼散射等) 和色散的綜合影響下,光譜得到極大展寬的現象。
  • 雷射加工可改善中紅外半導體核心光纖性能
    中紅外波段半導體光纖具備實現二氧化矽玻璃光纖所不能實現功能的潛力,例如固有光檢測和光發射等。光電探測可以通過III-V族和IV族半導體完成,而光發射可以使用III-V族半導體完成。日前,來自挪威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製由III-V族和IV族半導體組成的光纖,並通過使用CO2雷射加工改進其性能。這些設備可在紅外波段光傳輸矽(一種IV族半導體)光纖中將那些極具潛力的銻化鎵(GaSb,III-V半導體)光發射器進行融合。
  • 中紅外量子級聯雷射器覆蓋更寬光譜
    QCL是當今最常用的中紅外(mid-IR)雷射器之一(也是太赫茲輻射領域的潛力光源),因為它遠比像光參量振蕩器(OPO)和光參量放大器(OPA)這些中紅外光源更緊湊、更堅固。因此,對於那些在IR分子「指紋」光譜區使用的光譜儀器,以及表1中列出的許多其他應用而言,QCL是最為合適的光源。如果需要的話,這類儀器可以做成小型、電池供電且耐用的儀器,可在野外使用。
  • 光子晶體光纖改變超短脈衝的波長
    Uwe Brinkmann當一個飛秒脈衝通過一段光纖傳輸時,輸出脈衝通常和輸入脈衝有很大不同。超快脈衝固有的光譜很寬,在光纖中傳播會出現常規色散;而且,雷射場被強有力地限制在光纖纖芯內,由此導致的高強度脈衝峰值將引發非線形光學效應。例如,高強度會改變折射,引發自相位調製的累積。
  • 塑料微粒的雷射直接紅外(IR)光譜的快速化學分析
    然而,這一技術的應用分析能力範圍雖然比較廣,但卻比較費事,尤其是在大規模分析或者常規高通量測試的時候,如在需要對環保法規進行調製的時候,這一技術就顯得力不從心了。採用更加先進的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和顯微技術,也許可以克服這一弊端和現有技術的限制。
  • 近紅外與中紅外光譜分析的區別
    根據紅外輻射在地球大氣層中的傳輸特性,通常分為近紅外(0.75μm到3μm)、中紅外(3μm到30μm)、遠紅外(30μm到1000μm)。   主要區別是波長不同,應用領域不同。   紅外吸收光譜法是定性鑑定化合物及其結構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生物學、化學和環境科學等研究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 基於光子晶體光纖Sagnac環的超寬帶全光波長轉換開關
    (a)信號光和泵浦光同時輸入後產生的四波混頻光譜圖;(b)只有泵浦光輸入的光譜圖;(c)帶通濾波器濾出的閒頻光光譜;(d)使用示波器測量的泵浦光和閒頻光的時域脈衝;  在Sagnac環的輸出埠,使用光譜儀和示波器同時觀測實驗結果。通過優化實驗系統中的三個PCs,可使得輸出光譜的FWM效應達到最佳狀態,結果如圖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