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使用結構緊湊的中紅外光源的雷射來探測溫室效應氣體

2021-01-16 江蘇雷射產業創新聯盟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Nature Communications》報導,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了了一個標準的雷射和光子晶片所組成,使用中紅外的光源來探測溫室效應的氣體和其他氣體。這一團隊使用一個商業的光纖雷射器並將其整合進一個波導的晶片中來可靠的產生波長在中紅外波段的光波。可以方便的攜帶至野外進行作業。

一個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所研發的系統,由一個標準的雷射和光子晶片所組成,使用中紅外的光源來探測溫室效應的氣體和其他氣體。這一團隊使用一個商業的光纖雷射器並將其整合進一個波導的晶片中來可靠的產生波長在中紅外波段的光波。

圖解: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提出一個新的中紅外光源,該光源可以探測溫室效應的氣體和其他氣體以及人們呼吸的分子等

光纖雷射會發射出一定波長範圍內的雷射。雷射束直接通過一個直徑大約為1 μm (0.001 mm)和在長度上只有二分之一毫米的光波導來穿過。光波導管可以在光通過的時候改變光的頻率。研究人員對系統的關鍵部位的設計進行了優化,包括光波導管的形狀和材質以及原始雷射源的波長等,來發展一個系統以實現簡單且有效和結構堅固結實。研究團隊可以通過調節光波導管的形狀來調節光的波長。

這一交鑰匙的,高效的且結構緊湊的中紅外光源提供了足夠有效的功率水平來用於光譜學的應用場合。作為對概念的驗證,研究團隊使用研發的系統進行了探測乙炔,這是一個無色和高度易燃的的且可以被光譜吸收的一類氣體。

採用結構緊湊的雷射源來探測汙染物

圖解:圖中的人物分別為: 從左到右排列: Eirini Tagkoudi, Camille Brès和 Davide Grassani。

這一系統產生的雷射位於中紅外光譜的範圍內,可以保留原始信號強度的30%。在實驗中,團隊展示了光波導管泵浦在一個2-μm fs光纖雷射中可以達到的光譜範圍區域在3-到 4-μm的範圍,高達35%的功率轉換效率和mW水平的輸出功率。

這一裝置在效率上為我們設置了一個新的基準,Davide Grassani說到,這是第一次任何人可以創造出一個完全集成的光譜學雷射光源。這一設備的問世使得我們不再需要費心的來排列傳統雷射系統中的所有的部件

實驗裝備的設置和色散波的產生

圖解: a實驗方案的設置 . HWP: 半波片, QWP: 四分之一波片, M :鏡片, MMF:多模光纖.左邊插入的圖片是晶片和輸入的耦合鏡片, 而右邊的圖片則是輸出的光波導片,該光波導片取自頂部的相機 。兩個照片均取自同一泵浦的狀態 . b 輸入和輸出的光譜在功率為13.6mW平均功率且耦合在1100 nm寬度的光波導時所得到的實驗結果(陰影部分)和數值模擬(固態線和點線)的結果 . 光譜 (c) 和時域 (d) 泵浦脈衝的演化 (dB 尺度) 在輸入的脈衝為110fs,波長為 2090nm,且頻率啁啾 C=1000fs2/2π。

直到今天,IR雷射系統一直存在應用時有傳輸困難的問題,這是因為他們包括複雜的,易受損的硬體。目前這一先進的進展將使得額外的微型化的中紅外技術——波長的範圍為科學家以前很少進行工作的範圍。一旦研究人員進一步的發展這一系統,我們將會看到在晶片上集成的探測器可以讓科學家非常容易得攜帶至野外進行使用。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頂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文章來源:Grassani, D., Tagkoudi, E., Guo, H. et al. Mid infrared gas spectroscopy using efficient fiber laser driven photonic chip-based supercontinuum. Nat Commun 10, 1553 (2019).

相關焦點

  • 使用結構緊湊的中紅外光源的雷射來探測溫室效應的氣體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據悉,據《Nature Communications》報導,來自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了了一個標準的雷射和光子晶片所組成,使用中紅外的光源來探測溫室效應的氣體和其他氣體。
  • 《Nature》子刊:研究發現可以使用紅外雷射來探測測量氣體中的分子
    這一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量子級聯雷射器(Quantum cascade lasers (QCL))在產生中紅外雷射方面具有革命性的變化。然而,超快的攜帶傳輸在中紅外的量子級聯雷射器到目前位置還認為在形成超短脈衝信息時還存在明顯的障礙。
  • 《Nature》子刊:跨越UV到THz的相干光的高亮度光源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的科學家在《 Nature Photonics》上報導了一個新穎的技術用於高亮度的相干光和較少周期源的跨度自UV到THz中的7個光學倍頻程。論文研究成果的藝術渲染圖分析光學的辦法對於現代光學來說非常重要,這是因為他們使得快速和安全的識別固態,氣體或者液體中的物質。這些辦法主要依靠光同這些物質的相互作用來區分出在不同部分中的物質的光譜。
  • Nature子刊:空氣光放大,空芯光纖新紀錄
    封面圖:基於氣體布裡淵效應的空芯光纖光放大圖源: EPFL Group for FibreOptics有別於傳統的氣體雷射器,該氣體雷射器是首次基於光聲相互作用的,並可以工作於任何波長(從真空紫外到中紅外範圍)。
  • 科學網—新型相干光源緊湊亮度高
    在產生脈衝的電場背景下,中紅外脈衝頻譜的藝術圖像。圖片來源:ICFO 分析光學方法對現代社會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可以快速和安全地識別固體、液體或氣體中的物質。這些方法依賴於光與這些物質在光譜的不同部分發生不同的相互作用。例如,紫外光譜可以直接訪問物質內部的電子躍遷,而太赫茲對分子振動非常敏感。 這些年來許多技術開發實現了高光譜和成像,允許科學家觀察諸多現象。
  • 《Nature》子刊:雷射直接測繪阿秒脈衝的電子動力學
    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日出版的Nature子刊《Nature Photonics》上。 (a) 雷射測繪阿秒電子動力學;(b) 相位空間和角分布 ▲圖解:(c) 從等離子鏡子中從不同的噴射次數中同反射的雷射脈衝的頂點發射出電子 最近
  • 新型相干光源緊湊亮度高
    分析光學方法對現代社會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可以快速和安全地識別固體、液體或氣體中的物質。這些方法依賴於光與這些物質在光譜的不同部分發生不同的相互作用。例如,紫外光譜可以直接訪問物質內部的電子躍遷,而太赫茲對分子振動非常敏感。
  • 美科學家開發出中紅外雙頻梳雷射光譜儀
    圖為桌山測試設施(Table Mountain Test Facility)中,科羅拉多大學的紅外雷射器(來源: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Sean coburn)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的獨立研究團隊公布了兩項使用雷射頻率梳探測天然氣洩漏的新技術
  • Nature子刊:大連光源照透最小冰立方
    然而,由於冰的結晶過程非常迅速並且難以控制,精確解析微冰結構和形成機制仍是一個巨大的科學難題。研究水分子如何一步步成長為水分子團簇、液態水和冰的過程,對理解冰的微觀結構和形成機制至關重要。紅外光譜是研究物質結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然而,與離子團簇不同,中性水團簇由於缺乏電荷、難於探測而實驗研究甚少,因此,實現質量選擇的中性水團簇的紅外光譜研究是科學家們長期以來的夢想。
  • 中紅外量子級聯雷射器覆蓋更寬光譜
    量子級聯雷射器(QCL)是人類智慧的證明,通過一種創新的方式將物質結構化(包含數百層重複順序材料的超晶格,形成一系列多量子阱異質結構),從而克服了看似不可改變的材料屬性(雷射波長由體材料組分決定)。
  • 人造視網膜快來了!南大成果接連登上Science子刊、Nature子刊
    在人腦處理的信息中,超過80%都是通過眼睛獲得的。人眼不僅可以進行信息的探測和同步處理,而且整體功耗極小(遠小於20瓦)。因此,構建一個可以媲美人眼、具備同步進行信息探測和處理功能的類腦視覺傳感器是人們一直追求的夢想,對於智能工業、自動駕駛、智能安防等應用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 超連續譜雷射光源研究進展
    1970 年,美國 Alfano 等首次報導了超連續譜的產生,利用皮秒雷射泵浦固體非線性介質( BK7 光學玻璃) ,獲得了光譜範圍覆蓋 400 ~700 nm的超連續譜光源。早期超連續譜的產生主要集中在固體、氣體和液體等非線性介質中,不僅需要極高峰值功率的入射雷射,而且由此獲得的超連續譜光束質量較差,應用也受限。
  • 基於紅外傳感器的CO2氣體檢測電路設計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工業生產規模也迅速擴大,但同時導致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成倍增長,如溫室效應,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速等,嚴重影響並破壞著人類的生存環境。
  • 科學家研發新型高亮度相干光源
    在產生脈衝的電場背景下,中紅外脈衝頻譜的藝術圖像。圖片來源:ICFO/L.Maidment, U. Elu & J.Biegert 分析光學方法對現代社會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允許快速和安全地識別固體、液體或氣體中的物質。這些方法依賴於光與這些物質在光譜的不同部分發生不同的相互作用。例如,紫外光譜可以直接訪問物質內部的電子躍遷,而太赫茲對分子振動非常敏感。
  • 短波紅外雷射在光電偵察與反偵察中的應用
    正是由於短波紅外雷射的以上特徵,使其已經成為雷射軍事應用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尤其是隨著微型鉺玻璃雷射器和小型摻鉺光纖雷射器技術的日益成熟,短波紅外雷射在光電偵察與反偵察中的應用必將會越來越廣泛。根據短波紅外雷射產生機理的不同,有三大類的短波紅外雷射器,分別是半導體雷射器、光纖雷射器和固體雷射器。
  • 雷射氣體分析儀能解決哪些問題
    ZYG-6000雷射氣體分析儀採用的是半導體雷射光譜吸收技術,也叫TDLAS技術,其是一種高解析度的光譜吸收技術。半導體雷射穿過被測氣體的光強衰減可用朗伯-比爾(Lambert-Beer)定律表述式中,IV0和IV分別表示頻率V的雷射入射時和經過壓力P,濃度X和光程L的氣體後的光強;S(T)表示氣體吸收譜線的強度;線性函數g(V-V0)表示該吸收譜線的形狀。
  • 到底什麼是溫室氣體和溫室效應?
    溫室氣體也是一種氣體,它也是由分子構成的。最常見的溫室氣體是二氧化碳、水蒸氣、甲烷、一氧化氮和臭氧。一些溫室氣體天然地存在在大氣中,但是一些溫室氣體則是因為人類的活動而被排放到大氣中的。人類向大氣排放最多的氣體就是二氧化碳。比如,開車、燒飯都會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許許多多的工廠更是二氧化碳最大的來源。
  • HBr光纖氣體雷射器實現4μm波段中紅外雷射輸出
    導讀中紅外波段雷射波長涵蓋了大多數分子振動吸收峰,在軍事、生物醫療及大氣通信等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國防科技大學王澤鋒教授課題組首次將HBr氣體充入空芯光纖中,以自行搭建的窄線寬可調諧2 μm摻銩光纖放大器為泵浦源,室溫下實現了連續波4 μm波段的中紅外雷射輸出。
  • 基於雙光源發明專利技術的二氧化碳傳感器
    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CO2在空氣中的含量已從三十年前的280ppm左右上升至約410ppm。一方面,過高的CO2濃度引起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氣溫逐年升高,而且室內CO2濃度過高會影響人們呼吸的舒適性甚至身體健康;另一方面,CO2在智慧農業、化工等行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成為農業和工業生產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 人造視網膜快來了!南京大學團隊取得重要進展,成果接連登上Science子刊、Nature子刊
    在人腦處理的信息中,超過80%都是通過眼睛獲得的。人眼不僅可以進行信息的探測和同步處理,而且整體功耗極小(遠小於20瓦)。因此,構建一個可以媲美人眼、具備同步進行信息探測和處理功能的類腦視覺傳感器是人們一直追求的夢想,對於智能工業、自動駕駛、智能安防等應用的發展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