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泥機械化堆肥工程中料倉與貯存系統

2021-01-1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堆肥是以多種固體物料混和物為介質的生物反應過程,並且物料來源非連續,甚至部分物料來源存在季節性,因此合理設置貯存系統,可以保障整個工藝系統運行的穩定性,並且可以降低運行成本。傳統堆肥工程對於貯存系統的考慮較為粗放,常採用堆場、堆棚等設施。在機械化堆肥系統中,貯存系統主要指用來存放散狀物料的料倉系統。以汙泥為目標介質,闡述了料倉分類、料倉的流動性及影響因素、料倉的設計與選型、起拱現象的防範措施,最後給出在汙泥機械化堆肥系統中應用料倉系統應注意的六個問題。

0.前言

完全意義上的機械化堆肥工程要求全部工藝過程由機械設備自主完成,這對於臭氣汙染控制和操作人員的職業健康安全十分重要。實現上述目標需要三道工序和八個目的不同但相互關聯的機械子系統配合完成,工序包括:受料、混料、好氧發酵;子系統包括:混料系統、翻堆與轉倉系統、進出倉系統、曝氣系統、除臭系統、物料輸送系統、計量系統、貯存系統。上述工序與子系統關係如下圖所示。

圖0.1 全機械化堆肥流程子系統與工序對應關係圖

貯存系統是除好氧發酵工序外,物料堆置儲存設備、設施的統稱。堆肥是以多種固體物料混和物為介質的生物反應過程,並且物料來源非連續,甚至部分物料來源存在季節性,因此合理設置貯存系統,可以保障整個工藝系統運行的穩定性,並且可以降低運行成本。

傳統堆肥工程對於貯存系統的考慮較為粗放,常採用堆場、堆棚等設施,且必須以裝載機等工程機械與車輛配合方能實現物料的進出;也有部分項目採用封閉車間作為貯存設施,但總體上無法擺脫有人操作和作業環境惡劣的窘境,並且存在爆燃隱患。

1.機械化堆肥工程貯存系統概述

在機械化堆肥系統中,貯存系統主要指用來存放散狀物料的料倉系統,在生產線中主要起中轉儲存、緩衝處理量和均衡作業等作用。以汙泥堆肥項目為例:上述散料一般指脫水汙泥(含水率75%~85%)、熟料(堆肥產物,含水率30%~50%)、乾料(秸稈、花生殼或蘑菇渣等,含水率10%~30%)以及由它們按比例攪拌形成的待發酵混合物(含水率50%~60%)等;根據承載物料不同,料倉一般可分為汙泥料倉、熟料料倉、乾料料倉等;根據工序位置不同,料倉可分為受料料倉、配料料倉、貯存料倉;需要指出的是,在生產線外,對於季節性物料(如秸稈、稻殼等)和特殊物料(如事故汙泥等),傳統堆場、堆棚在機械化堆肥項目中仍有應用空間,相對於貯存料倉具有經濟、靈活、貯存量大等優勢。

圖1.1汙泥機械化堆肥系統貯存子系統流程示意圖

2.料倉分類

機械化堆肥系統生產線包括受料、混(配)料、布料、好氧發酵、出料等連續運行的直接生產系統,若想實現生產線全機械化,貯存系統目前的最佳選擇就是料倉。料倉一般包括由殼體、進料、卸料、控制、計量、分配和除塵等設備組成,存放容易起拱的物料時還需要破拱裝置,存放易燃物料的則需要防火防爆裝置。

機械化堆肥系統中的料倉基本都屬於固體料倉(註:汙泥屬於半固體,性質介於固液之間。),固體料倉是儲存固體鬆散物料的容器,它區別於儲存氣體、液體的容器:氣體充滿於容器內,以自身壓力對整個容器壁產生均勻作用力;液體盛裝在容器裡,液柱靜壓對液面以下不同高度的壁面產生不同的作用力。鬆散的固體物料盛裝在容器裡,對物料面以下的容器壁,產生垂直壓力、水平壓力、在物料流動的情況下對壁面還產生摩擦力。所以設計固體料倉時除要考慮容器的共性外還要考慮到它的特殊性。

料倉按平面形狀可分為矩形倉(包括方倉)、圓倉等;這些不同平面形狀的料倉即可獨立布置,又可或組合成單列倉和多列群倉。按其結構計算方法可分淺倉與深倉兩大類,當倉壁計算高度與圓形筒倉內徑或矩形筒倉短邊之比大於或等於1.5時為深倉,小於1.5時未淺倉;深倉多用於貯存物料(如脫水汙泥、乾料等),淺倉一般用於卸料、受料、配料與給料等中間工序。按殼體材料可分為鋼筋混凝土倉、金屬倉與砌體倉。料倉按照底部形式可分為錐底料倉和平底料倉。傳統料倉一般為錐底料倉,隨著卸料滑架技術的產生和發展,平底料倉的使用越來越多。

上左圖:煙臺萊山汙水廠汙泥堆肥項目乾料料倉(鋼質圓形錐底)

上右圖:鄭州八崗汙泥處理廠熟料/輔料料倉(鋼質矩形錐底)與汙泥料倉(混凝土矩形錐底)

下左圖:瀋陽城市汙泥處理項目料倉組(鋼質矩形平底帶滑架)

下右圖:唐山城市汙泥處理項目料倉組(鋼質矩形錐底/平底帶滑架)

圖2.1國內汙泥堆肥代表項目料倉應用現場圖

3.料倉的流動性及影響因素

正常情況下物料在料倉內部靠自重從卸料口卸出,但堆肥物料性狀複雜,在料倉中經常遇到物料流動不穩定的問題。實踐中發現,部分料倉排料不暢,易出現起拱堵塞現象;有的形成管鬥,料倉中大部分料無法排出,致使有效容積降低。根據散裝固體物料在料倉內的流動特性,可將料倉內的物流流態分為三種類型:

(1)漏鬥流

漏鬥流料倉卸料時,沿倉壁有部分物料靜止不流動,其特點是:①先進後出的流動順序。因為倉壁附近的物料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不易流動,所以先進倉的物料有可能後出來。②可能產生管鬥。由於出現漏鬥流,如果物料有足夠的黏性,倉壁附近的物料可能無法依靠自身重力自主流出,形成所謂管鬥,要到停產時人工清倉方能清除。③不均衡流動。漏鬥流料倉中,四周的物料是靠超過物體本身的休止角而塌落下來的,因此卸料不均衡,此外塌落料的衝擊力會進一步壓實料倉出料口的物料並產生起拱現象。④湧流。如果所儲存的物料粒度極小,塌落時會氣化,其流動性能接近流體,從料倉出口湧出。⑤分層。由於漏鬥流料倉卸料時中部和四周物料不規則分層交替流出,此時投料將使上述分層問題加劇。

(2)整體流

整體流料倉卸料時,料倉中所有物料同時流動。其特點是:①料倉壁陡且光滑。②先進先出的流動順序。先卸出的物料是先放入料倉的物料。③卸料時,物料從側壁和中部一道卸出,使物料再混合,可使料倉投料時產生的分層現象得到減輕。④由於物料流經料倉時所受到的壓實程度相同,所以出口處物料的容重和流動速率幾乎恆定。

(3)擴散流

擴散流料倉是將整體流料倉的一些優點和漏鬥流料倉的經濟性結合在一起。在底部是整體流料倉,將整體流擴展到上部漏鬥流區域中,以克服漏鬥流料倉形成管鬥的趨勢。

影響料倉流動性的主要因素有:

(1)散裝固體物料的性質是影響料倉流動性的最主要因素,具體包括:

①穩定流動時物料內部的摩擦力大小。通常黏性大的物料就容易形成起拱、管鬥,例如在相同粒徑條件下蘑菇渣的黏性大於稻殼。

②散狀固體物料開始滑動時的內部摩擦情況。

③散狀固體與倉壁材料的摩擦係數。

④壓實性,與料倉內儲存物料的高度有關。

⑤透氣性,如果物料顆粒很細時,物料透氣性變差,物料在倉內形成負壓,在料倉出口處易產生起拱現象。

(2)錐鬥的影響

①錐鬥的傾角的影響。錐鬥的傾角較大時,料流的速度較快,流動的形態主要是整體流或整體流與漏鬥流的混合狀態。錐鬥的傾角較小時,料倉流出的速度也較慢,尤其是靠近倉壁處速度可能為零,形成漏鬥流。

②錐鬥出料口的影響。出料口越小,料倉下部接近料鬥處起拱越嚴重,料倉的流速也越小,並有可能產生起拱現象。

③錐鬥出口的形狀的影響。錐鬥出口的形狀也是影響物料流動性的一個因素,圓形的出口比長方形出口更容易起拱。

4.料倉的設計與選型

料倉設計主要參照NBT47003.2-2009《固體料倉》、《貯倉結構設計手冊》、JB/T4735-1997《鋼製焊接常壓容器》及SH3078-1996《立式圓筒形鋼製和鋁製料倉設計規範》等標準。

設計中,料倉的流動性是機械化堆肥系統中最優先考慮因素。為實現物料流均勻地從倉口排出,儘量避免漏鬥流和起拱現象的發生,我們可以從下列幾方面加以考慮:

(1)料倉下部結構要採用合理的角度。一是錐鬥角度:為確保倉內物料排空,錐鬥角度應儘量大,以保證倉內流態為整體流;但這樣會影響料倉的有效容積,因此應根據是承載物料實際情況合理確定錐鬥角度。二是倉壁角度:傳統料倉倉壁與地面成90度角,為防止形成管鬥現象,倉壁與地面夾角可略小於90度(如下圖所示)。

圖4.1料倉倉壁角度示意圖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從洛陽汙泥兩期工程設計看中國汙泥堆肥技術變遷與發展趨勢
    該項目次由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國產堆肥系統完整替代進口系統,同時也是唐山城市汙泥處理工程後國產SACT系統又一應用範例。洛陽汙泥一、二期工程時間跨度近10年,設計均由機科發展公司承擔,這也從設計意圖根源上為數據分析與經驗積累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 如何貯存牛糞便?如何進行牛糞堆肥?
    如何貯存牛糞便?如何進行牛糞堆肥?牛糞便貯存方式因糞便的含水量而異。(1)堆糞場。建在地包上,倒梯形,用水泥、磚等修建而成。堆糞場適用於幹清方式清糞或固液分離處理後的固態糞便的貯存。[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2)貯糞池。
  • 中持汙泥處置「神器」:SG-DACT®滾筒堆肥反應器
    SG-DACT®滾筒堆肥反應器是什麼?汙泥處置,並不是個新鮮的話題,眾多行業中的老戰士們,已然在這個領域深耕已久,如果當下我們百度「汙泥、處置」兩個關鍵詞,會即刻出現一千萬個話題等待被點擊。我們知道,面對越發複雜的汙泥處置現狀,只有更有效的方法才是有價值和應被關注的。
  • 汙泥堆肥項目中除臭技術的選擇與設計
    摘要:通過介紹汙泥堆肥(生物幹化)項目臭氣治理現狀,闡述了除臭問題是制約汙泥堆肥技術推廣應用的關鍵。對比各種除臭技術,分析汙泥堆肥臭氣成份後,得出結論:化學生物組合除臭工藝與植物液除臭工藝相結合是適合汙泥堆肥項目的選擇。最後介紹了除臭系統設計選型主要參數,並且指明在汙泥處理工藝設計中考慮除臭系統將節省投資和運行成本。
  • 汙泥有機質含量高 堆肥土地釋放重金屬
    我國汙泥中重金屬含量及變化趨勢   我國汙泥中重金屬含量變化範圍較大,數據較為離散,但總體而言高於美國和歐盟。尤其是部分地區由於汙水處理系統尚不完善,存在工業汙水與生活汙水混合處理的情況。同時,由於我國不同區域地理氣候特點、工業布局、經濟發展水平各不相同,導致汙水組成和汙水處理系統設置差異明顯,並對汙水汙泥中重金屬含量產生影響。研究表明東南方地區的城市汙泥中重金屬Zn、Cu、Cd、Cr、Ni含量均處於較高水平,這可能與該地區工業密集程度高及人類活動開發程度高有關。
  • 常用的三種汙泥堆肥廠除臭工藝分享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泥堆肥廠臭味氣體處理方法一般主要有三類:物理方法(吸附、吸收、濃縮等)、化學方法(化學洗滌、熱氧化、催化氧化、臭氧氧化等)和生化方法(生物過濾、生物洗滌、生物滴濾等)。在生物除臭工藝中,生物濾池、生物洗滌和生物滴濾池是應用最廣泛的三種反應器。下面對這三種反應器做簡要介紹。
  • 汙泥處理處置: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和汙泥項目 /生物汙泥密...
    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泥拉來後,通過破碎—篩分—高溫焚燒,產生的殘渣進入生料配料系統成為水泥原料;產生的廢氣進入分解爐在880—900攝氏度的高溫區域內進行徹底無害化後排入大氣中,實現了生活垃圾和生活汙泥的變廢為寶。
  • 汙泥熱水解+厭氧消化技術將佔據汙泥處理工程「C」位?
    汙泥熱水解技術作為汙泥厭氧消化主要的預處理技術之一,能夠實現汙泥的破壁、有機物的溶出和病原體的殺滅,在實際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本文在綜述汙泥厭氧消化和高溫熱水解技術特徵的基礎上,對當前工業中主流的裝備進行了分析,並結合實際案例對裝備運行效能進行了分析,以期為實際汙泥厭氧消化設施的運行提供技術支撐。
  • 環境工程|固體廢棄物堆肥過程中氮素轉化、損失因素、機理、控制策略
    但餐廚垃圾中富含營養元素,是一種潛在的資源。城市汙泥是在汙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未經過合理處置的汙泥如直接進入環境中,會給環境帶來二次汙染。同時,汙泥中的有機質和氮、磷、鉀等營養元素如能被合理地開發使用,不但可以解決環境汙染問題,還能將其轉化為有用的資源。而好氧堆肥可將上述兩種城市固廢進行無害化、資源化,其不但操作簡便,而且能夠有效穩定汙泥與餐廚垃圾中的有機質。
  • 汙泥處理與處置技術分析!
    (3)汙泥堆肥汙泥堆肥是利用汙泥中的好氧微生物進行好氧發酵的過程,它是一種自產熱過程,可以消除病原體並產生一種類似腐殖土的物質,一般可分為汙泥單獨堆肥、汙泥與垃圾混合堆肥兩種。汙泥在焚燒前,一般應先進行脫水處理和熱幹化,以減少負荷和能耗。汙泥焚燒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並已達到了工業規模的程度。焚燒處理的特點:大大減少了汙泥的體積和重量;殺死一切病原體;汙泥處理速度快,不需要長期貯存;可以回收能量。但是另一方面其較高的運行成本和煙氣處理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汙泥焚燒工藝的主要因素。
  • 汙泥生物瀝浸及資源化利用技術
    目前,汙泥壓濾還有一種方法,即化學法加入鐵,汙泥含水率也可降低到60-70%,但是這樣處理以後,汙泥中無機質含量比較多,堆肥效果不太好。此外,汙泥的pH較高,亦不適合堆肥。生物瀝浸技術處理的汙泥可以做到減容,但有機質含量沒有減少,因此用於堆肥,是其優勢之一。
  • 汙泥脫水設備技術比較與分析
    關鍵詞:汙水處理廠;汙泥脫水;設備;離心脫水機引言:汙泥脫水處理是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處理中的重要環節,經濃縮脫水處理後的汙泥,其體積和含水率大幅降低,不但實現了汙染「減量化」,也降低了後續汙泥幹化焚燒或填埋等處置方法的難度和成本。汙水處理廠設計應用中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 汙泥處理技術路線四大趨勢
    通常認為厭氧反應可以實現汙泥減量化、穩定化。通過厭氧反應,汙泥中有機物去除40%-60%,有害病菌減少。此外,厭氧消化提高汙泥脫水穩定性,讓焚燒等後續處理減少35%以上的能耗。2、厭氧消化成本較低。此外,我國缺乏沼氣利用的激勵機制,設備的投資費用高,系統運行較為複雜不易掌握。不過採用鹼解處理、熱處理、超聲波處理、微波處理等方法對汙泥進行預處理,可以提高汙泥水解速率,改善汙泥厭氧消化性能。並通過項目經驗的積累,企業也逐步掌握了較為全面的操作技能。汙泥厭氧消化技術會是未來的一個主流方向。
  • 汙泥幹化系統運行安全性及危險預防措施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汙泥幹化使得汙水處理廠「水、氣、渣、泥」得到全面達標,是實現汙泥穩定化、減量化、無害化的重要手段,得到了人們的接受和認可。但由於幹化事故的頻發,使得汙泥幹化的安全性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重心。該文通過對汙泥幹化系統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論述,提出保障系統運行安全性的措施建議,為汙泥幹化系統設計中安全性的問題,提供借鑑和參考。
  • 戴曉虎:汙水處理廠汙泥中病毒的賦存特性及處理處置過程中暴露風險...
    Scheuerman等也發現與厭氧消化(0.33log10/d)相比,汙泥好氧消化(0.77log10/d)對病毒的滅活率更高。3 汙泥處理處置中病毒的傳播及暴露風險3.1 汙泥處理處置環節中病毒的傳播和暴露我國汙水處理廠汙泥處理系統包括汙泥貯存、濃縮、調理、脫水/幹化、存儲、運輸等環節。
  • 汙泥的機械脫水
    《室外排水設計規範》中第7.4.1條規定:汙泥機械脫水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1.汙泥脫水機械的類型,應按汙泥的脫水性質和脫水要求,經技術經濟比較後選用;2.汙泥進入脫水機前的含水率一般不應大於98%;3.經消化後的汙泥,可根據汙水性質和經濟效益,考慮在脫水前淘洗;4.機械脫水間的布置,應按本規範第5章泵房中的有關規定執行,並應考慮泥餅運輸設施和通道
  • 趙由才 及其弟子們的英文著作:城市汙泥,生活垃圾焚燒,工業建築廢物汙染控制,生活垃圾衛生填埋, 兩性金屬危險廢物處理
    (深圳市環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3、汙泥高幹脫水和熱解炭化組合工藝的應用何光亞,程俊,汪國成,龔幸,張二揚(安徽省通源環境節能股份有限公司)14、ATAD自熱式好氧消化技術介紹楊淑霞,魏迅國美(天津)水技術工程有限公司15、槽機械化堆肥概念廠——對中國堆肥技術發展方向的探討王濤1
  • 國際汙泥處理方法大匯總!
    「生物固體」是一個常用於汙水工程出版物和當地水務部門公共關係工作的術語,當汙泥經過適當的處理過程後,他們希望將重點放在汙水汙泥的再利用上。事實上,生物固體被定義為有機廢水固體,可在穩定過程(如厭氧消化和堆肥)後重複使用。 「生物固體」一詞是由水環境聯合會於1998年在美國引入的。
  • 未來汙泥處理的主流技術是什麼
    此外,我國缺乏沼氣利用的激勵機制,設備的投資費用高,系統運行較為複雜不易掌握。不過採用鹼解處理、熱處理、超聲波處理、微波處理等方法對汙泥進行預處理,可以提高汙泥水解速率,改善汙泥厭氧消化性能。並通過項目經驗的積累,企業也逐步掌握了較為全面的操作技能。汙泥厭氧消化技術會是未來的一個主流方向。
  • 盛大環境 | 汙泥處理處置技術綜述
    摘要:汙泥的處理與處置已成為現代汙水處理系統運行中最複雜、且花費最高的環節,如何妥善處置汙泥問題是社會和行業的焦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