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半導體技術,就被中國列入緊急措施,為什麼還被卡脖子

2021-01-13 Science鋒芒

60年前半導體技術,就被中國列入緊急措施,為什麼還被卡脖子

當說到半導體的時候,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是很希望我國的半導體行業能夠發展得相當好的,但實際的情況是我國的半導體發展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好,那有人就會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在60年前半導體就已經列入了國家緊急措施,我們現在還會被其他國家卡脖子?

這其實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雖然說我國在60年前就已經將半導體列入國家的緊急措施,但是在60年前的中國不論是經濟還是在技術上都要落後於其他國家。

我們那時候是沒有能力去創新,就是創新出來之後的產品也是需要依靠其他國家的技術去將它生產出來,這就使得在早期我國的半導體只能夠借鑑其他國家的技術,我國不得不與其他國家交好。

其實與其他國家交好是非常不錯的,這至少可以讓我們處在一個和諧的環境當中,但總是有一些國家會從中擾亂一些正常秩序,從中挑撥離間讓其他的國家不與中國合作,讓我們的技術得不到提升。

或許你和我一樣會覺得我過近5年我國在半導體能上做出如此的成就,都是因為美國一而再再而三地對我國半導體行業進行技術上的限制,就算我們現在有了中芯國際,有了科技上的一些先進技術,但是我們還是沒有辦法擺脫其他國家對於中國的限制。

雖然60年前的緊急措施,讓我國對於半導體這個行業也更加的重視,讓我們在這個行業裡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金錢以及人才,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將這個行業列入到緊急措施之後,我們就會立馬取得成就。

所以就算經過了60年的發展,我們現在仍然存在不足之處,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一直奮力前進的原因,因為我們現在的半導體還是會受到其他國家掐脖子。

如果我們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在未來不受到其他國家的限制,那我們就必須在這一些行業上做得更好才可以。但這一個更好,只是慢慢的發展。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全球最快量產車記錄,售價1200萬元,超跑時速達508公裡!

好消息!臺積電或被批准向華為供貨,目前僅提供28納米工藝!

厲害!歐洲羅羅公司倒向中國,提出在華建廠,並願分享發動機技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60年前半導體列入國家緊急措施,現在我們還被卡脖子?
    ——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成立60周年的日子。在這家國字號研究機構的主頁中,是這樣介紹成立背景的:1956年,在我國 「十二年」 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中,半導體科學技術被列為當時國家新技術四大緊急措施之一。為了創建中國半導體科學技術的研究發展基地,國家於1960年9月6日在北京成立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開啟了中國半導體科學技術的發展之路。
  • 中國鈦合金技術有多強,奮鬥者號潛10909米,還可用於核潛艇
    中國鈦合金技術有多強,奮鬥者號潛10909米,還可用於核潛艇隨著我們各方面性能的提升,現在有了一些更好的發展,從之前被大家所看不起,到現在有了研製個能力,其實各方面都有了更多的一些發展可能的,我們技術能力上的提升,讓現代的發展存在了更多的可能,同時這樣的發展也在更大程度上帶給了大家不一樣的發展可能
  • 為什麼說科學院解決不了「卡脖子」的技術問題?
    原因很簡單:科學院擅長科學研究,但卡脖子的清單本質是技術、工程、產業問題,並不是一回事。1/ 脖子「卡」在哪?殷瑞鈺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曾經擔任工程管理學部主任委員。從十多年前開始,殷院士就反覆強調:科學、技術、工程和產業的不同。殷院士是從技術一線做起來的,從工段長、廠長、做到公司的總工、冶金部的總工。他說:在不同崗位上,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
  • 深度思考:晶片製造到底哪裡卡了脖子?
    最近,晶片「卡脖子」成了熱門話題,連中科院都搶先表態,要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學院的任務清單,並引來相關爭議和討論,中國第一所「晶片大學」,南京集成電路大學也在呼聲中成立……  但歸根到底,我們在晶片領域怎麼就被卡了脖子?晶片涉及從設計到應用一條相當長的鏈條,在各個環節上,究竟在哪個環節「卡脖子」?
  • 氣體「晶片」:中國95%氦氣靠進口,美國牢牢卡著脖子
    經不完全的測算,我國至少有三十五項技術會被「燈塔國」卡著脖子按在地上摩擦,大部分的技術壟斷多半都還是在高精尖技術上。 ,他們的技術和設備基本還是要從美國方面購買,因此實際上我國的氦氣資源進口依舊還是要被美國掐著玩,一旦對方漲價我們幾乎是沒有還手之力。
  • 中微突破了「卡脖子」技術,讓「上海製造」躋身刻蝕機國際第一梯隊
    打開APP 中微突破了「卡脖子」技術,讓「上海製造」躋身刻蝕機國際第一梯隊 發表於 2018-12-20 14:01:18
  • 晶片等35項關鍵技術被卡脖子,中科院這句話很關鍵!
    不只是光刻機,國內有35項關鍵技術被卡脖子此前不少網友表示華為被卡脖子,多半是因為沒有光刻機,畢竟全球高端光刻機都是被荷蘭ASML所壟斷,但是令人想不到的事,除了光刻機、晶片,將近有5項關鍵技術被卡脖子。
  • 原子筆筆頭和打火機墊片全靠進口,卡了誰的脖子?
    我們連打火機墊片都被人卡脖子!」這樣將高科技領域我國正在攻克的技術和生活必需品零部件相結合,進一步加強了「我們沒有希望追上發達國家,畢竟我們連小東西都解決不了」的輿論。 中國作為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過去幾十年全世界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如果這麼容易就「被卡脖子」,那這脖子也太不經卡了。
  • 60歲美籍博士毅然回國,赤手空拳發明中國專利半導體,打破壟斷
    在這種情況下,被卡脖子是常有的事。16年前,尹志堯已經60歲了,這個已經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積極響應祖國的號召當時,西方國家擁有半導體的壟斷權,中國所有核心技術都是依靠西方國家進口,為了能讓祖國擺脫這種情況,尹志堯和團隊開始了技術研發。
  • 到底是卡腳脖子還是頸脖子?
    討論這些問題,也許首先需要弄清到底卡的是什麼脖子。,中國的技術人員不可謂不努力,中國的科技投入不可謂不儘量,但為什麼仍有相當部分的核心技術領域在關鍵時候扛不住呢?從表面上看,卡的似乎都是技術,但如果你是一個真正幹過技術的技術人員,當一個問題最終歸結為純技術問題的話,你會覺得是問題嗎?從這一點看,技術問題充其量只是一個「腳脖子」問題,外人能卡我們的也只有「腳脖子」,儘管它可能會遲滯我們前行的步伐,但它不可能阻擋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們為什麼會被卡「腳脖子」呢?
  • 中國在氦氣上95%都依賴進口,技術上再次打破美國的壟斷
    經常有人說中國為什麼不用稀土來卡美國的脖子呢?加入就算中國能用稀土卡美國的脖子,那麼美國反過來也很有可能用氦氣來卡中國的脖子。 假設你去醫院做磁共振,液氦就是必須要用的一種東西,而中國95%的氦氣都嚴重依賴於進口,而且進口量還在逐年增加,價格也在逐年的上升,是一種極其容易被卡脖子的資源。
  • 中國獨步全球的鋰電池,可以卡住特斯拉脖子?
    存儲晶片、屏幕,這是韓國三星提供,對中國也沒什麼依賴。在電動車領域,電池的地位就相當於手機的晶片,具有核心關鍵作用。電動車的一些關鍵指標,比如續航、充電時間,都直接與電池相關。而電池產業,卻掌握在中國手裡。在電池終端方面,雖然還有日本的松下、韓國的LG,但是在更上遊的原材料、電芯等領域,中國卻具有最大的掌控力。特斯拉雖然也在自己研發電池技術,但是要實際商用至少還需要幾年。
  • 科學院善於解決卡脖子的技術問題嗎?| 郭朝暉
    關注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導讀科學院擅長科學研究,但卡脖子的清單本質是技術、工程、產業問題,並不是一回事。最近,科學院的領導表態,要把美國卡脖子的技術清單變成科學院的任務清單。原因很簡單:科學院擅長科學研究,但卡脖子的清單本質是技術、工程、產業問題,並不是一回事。 殷瑞鈺院士是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曾經擔任工程管理學部主任委員。從十多年前開始,殷院士就反覆強調:科學、技術、工程和產業的不同。
  • 為何我國是化工大國,卻有那麼多被卡脖子的技術?
    每每到這個時刻,那個問題一定又會冒出來:為什麼我們是化學大國、化工大國,卻從未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也許有人不屑於那個諾貝爾獎。但他們可能有所不知,目前國內化工產業中一批被卡脖子的技術,正是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們攻下來的。
  • 半導體製造行業,別只知道光刻機了,這些東西同樣能卡脖子!
    半導體技術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能力的標誌,而整個半導體行業,晶片製造又屬於重中之重,相對於傳統製造業屬於上遊,所以也就是典型躺著賺錢,比如大家所熟知的ARM,ARM只提供設計圖紙
  • 「中科院解決卡脖子問題」靠不靠譜?
    這些文章和網絡評論觀點大同小異,無外乎說科技、技術、工程是不同的概念,有不同的組織模式。卡脖子問題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應該依靠企業來解決,而中科院主要是搞基礎科學研究,將卡脖子清單變成自己的科研任務清單並不「靠譜」,有明顯「越界」之嫌。這個觀點看似有理有據,實則不太能經得起推敲。因為支撐這一觀點的理論已經滯後於創新實踐,論據粗略而有失偏頗。
  • 【芯觀點】懸在中國半導體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卡脖子光刻機能解決...
    在《光刻巨人》的書籍中可以了解到,ASML的一部分前身叫ASM,是一家荷蘭的從事半導體設備製造的科技公司,距離飛利浦只有60英裡。創始人德爾·普拉多成立了一家名字叫做「先進半導體公司(ASM)」的公司,準備在晶片材料和設備製造方面有所作為。ASM先是從銷售商和分銷商幹起,後來轉型為設備製造商。轉型之後,營收開啟了爆發式增長,到1978年,ASM的年收入已達1400萬美元。
  • C919再也不能被卡脖子了 國產動力正努力追趕LEAPX1C
    在這些我國尚不掌握的高科技領域中,成體系的其實只剩下三個,分別是半導體、民用客機的發動機、計算機軟體。其餘的都比較零碎無法構成完整產業。半導體和計算機軟體已經被納入封鎖內容,民用飛機的發動機暫時還未被列入制裁內容,但這可能只是暫時的。
  • Chiplet究竟能否解決我國卡脖子難題?
    Chiplet技術涉及的互連、封裝以及EDA等關鍵技術和標準逐漸成為學術界和工業界的研究熱點。10月22日,由中國計算機協會(CCF)主辦的計算領域年度盛會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在北京隆重召開,會議針對Chiplet技術特設了主題技術論壇。來自中科院、新思科技、摩爾精英等機構企業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Chiplet技術以及對未來晶片產業的影響。
  • 海思跌出全球半導體Top 15,為什麼中國走不出半導體巨頭?
    市場研究公司 IC Insights 日前發布簡報,預測 2020 年排名前 15 的半導體供應商排名,其中英特爾、三星、臺積電位居前三。 令人遺憾的是,上半年在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銷售排名第十位的海思已跌出了Top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