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9 1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時隔三年,常德石門縣再現「中國最美小鳥」藍喉蜂虎,石門首次記錄這種小鳥是在三年前,2015年、2016年後,連續三年沒有記錄。這次記錄地點是在石門縣楚江街道荷花社區後面的山頭,也和前些年記錄的地點基本相同。
2015年暑假的一天,筆者與藍喉蜂虎不期而遇,驚詫於它的精緻美麗,自此每遇好天氣必去與它們約會,直到它們離去。經過半年的等待,2016年又陪伴它們在石門度過了一個完整的夏季,是年冬,它們經常活動的那片山地開始了一項浩大的工程,工程機械一直隆隆響到2019年,也因此三個夏季的守望再也不見它們的蹤影……
今天趁天氣不錯,帶著一絲僥倖的心理再次去它們活動地的周邊觀鳥,高高的電線上火斑鳩、灰卷尾、黑卷尾依次在上面停歇,正在我思忖為何黑卷尾體型比灰卷尾小很多並懷疑黑卷尾身份時,電線遠端一隻熟悉的身影突然蹦進鏡頭視野——啊,藍喉?趨步向前,不分角度就立刻咔嚓了幾張,回放,放大,不錯,正是藍喉蜂虎!久違了三年多的老朋友!
我屏住激動的心情,儘可能地移步至最近處,仰著頭,默默地觀察著它的一舉一動,它也時不時地看看我,到底是老朋友了,它居然沒有飛走的打算。不一會,空中又飛來了三隻!齊刷刷地朝我這邊望了一會,然後才掉轉頭,開始它們的空中捕食活動……
真好,又可以與它們一起度過這個夏天了!
小檔案:藍喉蜂虎(學名:Merops viridis,英文名:Blue-throated Bee-eater)是佛法僧目蜂虎科蜂虎屬鳥類,體長26~28釐米。佛法僧目的鳥,因其鳴叫聲聽起來像日語「佛法僧」的發音而得名。
藍喉蜂虎頭頂至上背慄紅色或巧克力色,過眼線黑色,腰和尾藍色,翼藍綠色,腰及長尾淺藍,中央尾羽延長成針狀,明顯突出於外。頦喉藍色,其餘下體和兩翅綠色。嘴細長而尖,黑色,微向下曲。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4年評估。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即「三有保護」)。
電線是它們最喜歡停歇的場所。它們「左顧右盼」是在觀察空中的飛蟲,即使只有一隻蟲子也會引起它們的注意。
觀察同伴的活動。又有好吃的啦?我怎麼沒看見啊!
看到了嗎?它打「哈欠」了……
瞄準目標,出擊!「嘴」到擒來!
看到了嗎?我抓了一隻蛾!就當是小點心了……
小知識:藍喉蜂虎常單獨或成小群活動,多在空中飛翔覓食,休息時多停在樹上或電線上。遷徙時間春季在4~5月,秋季在9~10月。主要以各種蜂類為食,也吃其他昆蟲。喜立於樹枝或電線上等待過往昆蟲,偶爾也會從水面或地面捕食昆蟲。藍喉蜂虎以藍喉為特佂(還有慄喉、黃喉、綠喉等蜂虎),極具觀賞價值,被譽為「中國最美小鳥」。
原標題:《時隔三年,「中國最美小鳥」藍喉蜂虎重返石門!它屬於佛法僧目》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