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近年麥道MD11客機事故

2020-11-25 央視網

  中新網3月2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24日綜合外電報導,麥道MD11型是3引擎大型寬體航機,初時開發為載客航機,可載300至400名乘客,1991年正式投入服務,但由於耗油量高,面對波音和空中巴士新型客機的威脅,後期逐漸從載客機隊中引退,目前已不用作載客,主要用作貨機。該款飛機以往亦涉及過多宗著陸時翻側事故,不少機師批評它難以駕馭。

  1999年8月 中華航空一架麥道MD11型客機在風暴中降落香港時,機身反轉著火,造成3死逾200人受傷

  1999年4月 韓國大韓航空一架麥道MD11型貨機在上海墜毀,跌落到一個地盤和民工臨時房屋上,造成9人死亡,包括地面5人

  1998年9月 瑞士航空一架麥道MD11型客機原定由紐約出發前往日內瓦,結果在加拿大對出大西洋墜機,機上229人全部罹難

  1997年7月 聯邦快遞一架麥道MD11型貨機在新澤西州紐瓦克機場硬著陸,飛機從機尾翻側,一邊機翼折斷,最後滑出跑道變成火球,5名機組人員全部及時爬出機艙窗口安全脫險

  1997年6月 日本航空一架麥道MD11型客機準備進入日本中部名古屋機場跑道時,機身劇烈搖晃,造成12人受傷,當中4人情況嚴重。

責編:王玉西

相關焦點

  • 背景資料:麥道MD83系列客機
    >資料圖:阿爾及利亞航空麥道MD83客機  簡介:  麥道MD-83型客機遠程型,裝兩臺JT8D-219渦扇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72575千克,載155名乘客可飛行4635公裡。至此,加上過去已交付的976架DC-9和106家麥道90,該系列飛機共生產了2252架。  麥道MD-83型客機 - 麥道MD80系列  MD81:基本生產型。
  • 三個發動機中最大的客機,98年在上海迫降成功,MD11與中國的緣分
    上月我寫了一遍文章,是關於在上海飛機製造廠生產組裝的一架麥道82飛機,一個月內被劫持兩次的故事,算是我國最倒黴的一架飛機,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麥道11與中國的故事。當麥道公司在4年後推出DC-8客機時。已經失去了很多機會。
  • 追蹤在中國的麥道飛機 揭開中國航空安全真實一面
    9時40分,中國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CJ6136麥道客機在機艙失火後,墜入大連附近的海域,機上旅客和機組人員共112人全部遇難。  這次事故發生前僅22天的4月15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飛往韓國的CA129航班客機已在韓國釜山不幸墜毀,機上166名旅客和機組人員中,僅有38名旅客和機組人員倖存。
  • 737 Max不會成為下一個協和 波音也不會是另一個麥道
    波音737 Max下一個協和式客機?歷史上,曾發生了一次空難讓一架二十多年來從未發生過事故的飛機臭名昭著,從而永遠退出歷史的舞臺。這就是曾今聲名遠播的協和式客機。於是,有人將波音737MAX8的命運與協和客機聯繫起來,認為這兩次致命的空難事故會導致737MAX8提早退出歷史舞臺,成為波音史上退出最快的客機。但深究其原因會發現,影響737MAX8的命運走向和協和客機提前退役的原因存在諸多不同點。目前大眾將埃航事故原因聚焦在技術問題上,即波音新增的機動特性增強系統是導致此次事故的罪魁禍首。然而協和客機的退出則存在許多歷史原因。
  • 高齡麥道客機發動機失效 遠東航8026事件簡析
    7月2日,臺灣遠東航空公司一架麥道MD82客機,執行從臺灣馬公飛往臺北松山的FE-8026航班,飛機在松山機場最後進近階段一臺發動機失效,最終飛機安全著陸,機上165人無人員受傷。  事發飛機麥道MD82機齡22.7年,裝備兩臺普惠JT8D型發動機,於1996年1月首次飛行,曾服務於臺灣瑞聯航空、越南太平洋航空,2004年11月開始由臺灣遠東航空運行,最近一次維修紀錄檢查(A檢)為2018年4月19日。
  • 國內最後一架麥道飛機退役
    與上海結緣近30年麥道飛機在中國共有MD-11、MD-82和MD-90三種機型。民航人士介紹,MD-11是由原美國麥道公司生產的大型三引擎民用飛機。而MD-82和MD-90都是雙引擎民用飛機。這三種麥道機型與上海有著多年情誼。
  • 縫翼非指令放出,東方航空583航班1993年二等事故調查始末
    在事發前的一個月,該機根據麥道公司的服務通告和美國聯邦航空局的適航指令在上海飛機製造廠(當年上海飛機製造廠和麥道公司有合作維護在中國大陸地區運營的麥道客機的協議)進行改裝,改裝內容包括更換駕駛艙內的襟翼/縫翼手柄。飛機機械狀態適航,沒有保留維修項目,因此因為機械故障導致險情的可能性被排除。
  • 從DC-1到MD-95,從日出到日落,麥道公司在追趕中逐漸迷失自我
    新成立的麥道公司可謂是幹氣沖天,於1970年向波音公司發起了新一輪的行業內競賽,推出了自己的中遠程寬體客機——DC-10和MD-11型,相當於基本型和加長型兩種型號,採用雙通道客艙設計,商載能力250-380座,航程能力在6000-12000km,不過發動機布局卻是三發設計,除了機翼下方各吊掛一臺渦扇發動機之外,在垂尾根部額外配置了一臺發動機,看來的確是走出了一條麥道風格的寬體客機路線
  • 違規進近手腳慌,記東方航空5398航班93年義序事故調查始末
    MD-82型客機(民航註冊編號B-2103,1985年8月從麥道公司的長灘飛機總裝廠出廠,出廠序列號49355,同年10月7日交付給中國民航上海管理局第五飛行大隊執管,1988年中國民航改制後被分配給了由民航上海管理局改制而來的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機隊。
  • ARJ21走不出的陰影—麥道的翻版,但事實並非如此
    2020年的南昌飛行大會,ARJ21-700客機進行了精彩的飛行表演,對飛機性能進行全方位展示。然而,對這款支線客機而言總有擺脫不了的陰影。不少網友都認為,ARJ21就是當年下馬的麥道82的翻版。但事實並非如此,現在的技術水平遠非當年可比,商飛公司的運營能力也是那時候的中航所不具備的。
  • 香港快運發生嚴重事故 兩客機「機頭撞機尾」
    海外網8月12日電據香港東網12日報導,因管理不善而在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榜中跌出三甲的國泰航空,其附屬的廉航香港快運,發生飛機碰撞的嚴重事故網上流傳多張照片顯示,有兩架香港快運的客機「機頭撞機尾」。香港快運在回覆中承認事故,但無人受傷。據報導,相關照片顯示,一架註冊編號為「B-LEF」的香港快運客機,其左邊機尾的機翼,與另一架香港快運客機的機頭緊貼在一起,而且相關機翼的末端更疑似向上屈曲。現場停機坪有多人戒備。翻查網上資料,該輛註冊編號為「B-LEF」的客機型號為空中巴士A321,最多可戴客236人。
  • 近年航空事故頻發,為何民航飛機不能像戰機那樣配備降落傘?
    近年航空事故頻發,航空公司不願意配降落傘,是出於什麼考慮?民航客機一旦失事就是機毀人亡,死亡率幾乎為100%,那為什麼航空公司一直不給乘客配備降落傘,讓乘客跳傘呢,布武認為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1、並不是什麼飛行高度都能跳傘的,民航客機的飛行高度一般在7000-12000米,依照物理常識海拔高度越高,氣壓和溫度也就越低,這個時候民航客機飛行高度氣溫約在-50℃,同時氧氣含量也只有地面上的40%左右,再加上快速下降帶來的氣流,跳傘之後很快就會被凍死或者缺氧暈厥!
  • 從運7到新舟700,國產渦槳支線客機不斷進行改型,但前景並不樂觀
    支線客機項目,由中航工業旗下的西安飛機製造廠負責在運-7軍用運輸機基礎上改進而來,這款飛機進入到量產階段投放給國內航空公司進行商業使用,但當年就發生多起飛行事故,導致全系列機型全部被民航局停飛,項目也就不了了之了;第三個項目就是八十年代中期麥道82項目,美國麥道公司與上海飛機製造廠聯合生產MD-82型客機,這個項目進展還算是非常好的,之後又拓展到MD-90型客機的落地生產,可惜麥道公司被波音公司收購
  • 現代客機的開山之作,見證美國的強大
    ,早期的噴氣式飛機如果真這麼設計,那麼後來的事故是不會少的,比如最早期的彗星客機以及從轟炸機改的圖104客機,兩者都能稱為噴氣式客機的先驅,但都不能說成功或者成熟。有意思的事情是,早期波音707的競爭對手當中居然還有英國的彗星客機,之所以彗星客機經常出現在現在的很多資料中,甚至被很多親嚶的人稱之為經典,其實就是因為英國過分宣傳導致的。實際上早期波音707在競爭當中根本無視彗星客機,因為兩者不管在設計還是技術程度都不在一個層次,英國人只是名頭上的第一而已,實際意義太小。
  • 臺灣客機墜河:挑刺飛機大小沒用
    根據航空安全網站Airsafe.com的數據,ATR42/72系列的每百萬次飛行的致死事故率是0.61,比波音747的0.67更低 具體到這次事故主角ATR72客機上,該型客機已經獲得了歐盟民航安全管理機構(EASA)和美國聯邦航空署(FAA)的適航證,證明該機型安全性應有保證。
  • 中國近年橋梁坍塌事故一覽
    中國近年橋梁坍塌事故一覽近年來全國橋梁事故頻繁發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負面影響。本文總結歸納了近年來全國公開報導的重大橋梁坍塌事故,具體如下:廣昌河東大橋江西廣昌一大橋突然坍塌致2死2傷2012年8月8日,江西廣昌一大橋發生垮塌,八孔的橋梁其中六孔坍塌,橋梁坍塌時橋上有車輛和行人通過。4名傷者中2人因搶救無效死亡,另外兩名傷者無生命危險。據悉,事故大橋建於1981年,全長206米,是當地溝通盱江兩岸的主要通道之一。
  • 為什麼民航客機不為乘客配備降落傘呢?如果出事故怎麼辦?
    就從跳傘的條件來說,民航客機的高空事故中,降落傘根本救不了人。人類飛行史已經超過100年,但是到目前為止,只有9%的飛機事故是在巡航時發生的。然而,這9%事故基本是由於風切變或雷暴造成的。這種條件下跳傘,即使是跳傘專家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
  • 盤點:近年國內國際主要空難事故
    人,旅客58人  執行航班:長沙--廣州  傷亡情況:旅客25人遇難  事故簡介:  在廣州機場五邊進近飛行時,客艙冒煙,機組判斷為電器起火,切斷總電源,飛機落地採用緊急剎車,在聯絡道口處將飛機成功停穩,旅客開始從前艙門放下的工作梯開始撤離,但撤到第11名旅客時,艙內煙霧變濃,隨後轉為明火,大火最終在1小時後撲滅,飛機完全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