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普百科|雲也是有重量的
當熱空氣冷卻下來時,它無法承受水蒸氣的重量,一些水蒸氣便圍繞塵埃微粒聚集,形成微小的水珠,這些微小的水珠就組成了雲。當熱空氣遇到山體被迫上升,或吹過水麵和其他較冷的表面時,都可以形成雲。夏季,熱溼氣流上升並迅速冷卻,形成暴風雲。雲看上去是白色的,那是因為水珠反射光線。當凝聚的水珠使雲朵變得又溼又重時,它就會呈現出黯淡的顏色,因為光線無法從其間透過。
-
「看雲識天氣」,看到這些雲你可以安心出門辦事
,這樣就產生了雲的外觀。俯視雲層天上的雲可以形成各種的形狀,也因在天上的不同高度而分成低雲(高度2000米以下)、中雲(高度2000至另外,根據云的形態可以分為許多種類,而且有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天空中不同形態的雲,從而來判斷天氣,做做天氣預報。
-
「金邊日食」今日現身,成都能不能看到?氣象局回應了……
因為太陽整個圓面將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太陽剩下的一圈金邊兒會非常細,所以本次「日環食」也被稱為「金邊日食」。成都氣象局:蓉城今天看日環食「懸」得很這一次的日食,在四川的居民,都可以「見」到。可惜天公不作美,很多清晨起床的小夥伴已經感受到來自陰天的深深「惡意」。
-
北京現帶狀雲 專家:為透光層積雲 無關地震(圖)
北京現帶狀雲 專家:為透光層積雲 無關地震(圖) 2014-07-23 04:11:16拍者高志星 「京城出現地震雲,我要注意我家狗狗的反映是否異常。」昨日,不少京城網友表示看到了成片的帶狀雲,並紛紛上傳圖片,驚問這是不是地震雲。 昨日,北京市氣象臺臺長喬林解釋,大家看到的「怪」雲叫做透光層積雲,跟地震無關,出現此雲意味著近日天氣溼熱,但不會出現強降雨。 網友: 這片怪雲是地震雲嗎?
-
一朵雲能有多少種模樣?在這裡,每一朵雲都有自己的故事
,這些愛好拍攝雲朵的網友都有一個身份——「捕雲者」。「然而在北風肆虐後的某天傍晚,看到宛如新生世界的布滿晚霞的天空,那種擊中內心的美好,徹底驅散了霧霾帶來的壓抑和絕望,從那一刻開始便深深的喜歡上了雲彩。發現這樣純粹的美好,會有一種神奇的治癒能力。」2016年,盧滄龍就創辦了「在雲間」社群。在這裡,網友們互相分享拍到的雲,盧滄龍說,現在的微信群和郵箱每天大概能收到百來張雲圖,如果當天雲特別好看的話,比這還能更多。
-
石家莊看到了「地震雲」?對不起,你想多了!這種雲,你見過嗎?
網上目前闢謠地震雲的文章、微博、帖子有很多,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有這麼多的雲都算地震雲。有一條一條的捲軸雲,有點點點點的魚鱗雲,還有一層一層的波浪雲,大家都信誓旦旦地說,這是地震雲!
-
九寨溝地震前又現「地震雲」,你是不是差點就信了
今天我們回頭看,儘管年代久遠,照片模糊不清,但依舊可以辨認出這些「地震雲」,其實在雲的科學分類中都有對應種屬,而且很常見。比如「條帶狀地震雲」,其實是莢狀層積雲或者莢狀高積雲。當年拍攝的「條帶狀地震雲」(《初論地震雲》,自然雜誌,1986年)再比如「輻射狀地震雲」,其實是輻輳狀高積雲。
-
看日食戴墨鏡不安全,正確的方法是這樣
這幾天,你可能已經看到過這樣的消息:本周日14時至17時 本世紀最美「金邊日環食」上演十年一遇 6月21日超級日環食將至2020年最期待的日環食來了……看到這裡,你第一反應是不是,「糟糕!來不及買日食眼鏡了!」日食應該怎麼看,日食眼鏡是不是必需品?
-
南京現疑似"地震雲" 專家稱其是"濃積雲"[組圖]
南京現疑似"地震雲" 專家稱其是"濃積雲"[組圖] 2008年07月08日 09:35與此同時,不少市民也在網絡上上傳圖片,稱看見「地震雲」了。市民劉小姐撥打快報熱線96060,通過彩信向記者發了一張疑似「地震雲」的照片,照片上明亮的天空中飄著很大的一朵雲,就像花椰菜一樣,雲朵鑲著白邊,中間呈火紅的顏色;奇怪的是,在這片紅彤彤的雲彩後面,還疊著另外一層雲,呈放射狀,像北極光一樣。 那麼,前天晚上南京上空出現的異常雲彩是不是傳說中的「地震雲」?
-
一半藍天一半雲!福建各地的雲,最近都好奇怪……
不少網友就好奇了這些是不是地震雲啊?也有不少好奇的朋友要問了:這些雲背後有沒有什麼氣象知識?咳咳,小編來給大家說一說 1、「魚鱗雲」 其實是「高積雲」的一種 ,主要是透光高積雲 ,呈現出波狀、絮狀、魚鱗狀等。主要在3000-5000米左右的空中有較為穩定而溼潤空氣發生波動所形成。雲有塊狀、片狀等,雲體有時分散孤立,有時聚集成群、成行,好像田壟或波浪。
-
「看雲識天氣」,看到這些雲你應該考慮躲雨了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雲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地理事物。那麼什麼是雲呢?雲是大氣中水汽凝結(凝華)成的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或者它們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也就是說雲的主要成分是水汽,還有少量的凝結核也就是塵埃。
-
說好的最美「金邊日環食」 為什麼我看到的卻是日偏食?
來不及買日食眼鏡了!」日食應該怎麼看,日食眼鏡是不是必需品?哪些地方是最好的觀測區域,你所在的地方能看到嗎?還有最重要的,這次日環食到底有何魔力,被冠以十年一遇、金邊日環食,令無數天文愛好者不顧一切的千裡追日?我會在下面的內容裡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
2020年「超級日環食」來了,這些地方可以看到
這次日環食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可以欣賞到。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你就要再等10年,才能在中國境內看到。以西藏阿里地區為例,初虧大約將出現在13時02分,食甚14時45分,16時29分復圓。而在東部地區,例如廈門,初虧大約為14時43分,食甚16時10分,復圓要在17時24分。什麼是日環食?
-
雲是怎麼形成的?雲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雲是怎麼形成的?雲的形成原因有哪些?時間:2016-08-22 14:02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雲是怎麼形成的?雲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明代學者洪應明曾在《菜根譚》中留下千古名言: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
雲旅行、雲抗疫…當代年輕人的雲生活太正了!
在視頻的彈幕中,有隔空感謝阿福和教授的,有為武漢和中國加油打氣的,面對突發的國際公共衛生事件,「雲抗疫」的網友們此刻不分國籍,彼此心連心! 02 雲看展 線上觀展,體驗文化年 疫情當前,利用VR全景技術讓人宅在家裡也可以「雲看展」,體驗不一樣的文化年。
-
《雲邊有個小賣部》:「你看到雲沒有,那些都是天空的翅膀啊。」
《雲邊有個小賣部》《雲邊有個小賣部故事主要敘述了在那個遙遠,美好的雲邊鎮。劉十三,一個從小與外婆相依為命的青年,真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一心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大學遇到了那個想要去照顧一輩子的女孩,牡丹。但牡丹不珍惜劉十三,最後牡丹還是離開了劉十三。劉十三為此一蹶不振,他心灰意冷,以酒清愁,還是外婆王鶯鶯來看他時,把他拖上拖拉機拉回了雲邊鎮。在這裡,劉十三又一次遇到了小時候的玩伴一一程霜。
-
天上是什麼雲?雲的三族十屬
有縫隙!!如果間隙太大,你可以看到一朵一朵的雲,它就是高積雲了。高積雲小編覺得中雲內部的分類是最簡單的了!如果已經知道雲底高度,判斷出是中雲,那麼很容易分辨出它是高層雲還是高積雲。如果把高層雲和層雲(低雲中那個層雲)放在一起,就很難清了,畢竟非專業人士的目測雲高通常有問題。所以小編看圖的時候會特地注意雲高,再去不同族裡找對應。比如大氣探測學的一張圖:這直接觀察只能知道它是層雲,不能目測出高度啊!倘若我們能推測出雲高就很好辦了。
-
貴陽天空出現「地震雲」? 專家:這是高積雲
貴陽上空出現難得一見的雲彩 徐其飛 攝 14時,記者在觀水路附近看到,貴陽市上空出現一朵朵類似貝殼狀的雲彩,在陽光的照射下,很是壯觀。隨後,有市民將此奇異雲彩照片發到了微信朋友圈。不少網友看到後,稱這些雲是「地震雲」,並擔心「難道要發生地震?」 對此情況,貴陽市氣象局基準站薛副站長介紹,貴陽出現的奇怪雲是高積雲,在沒有低雲的晴朗天氣中,較為常見。這種雲的出現,預示著當日天氣較好。貴陽昨天天氣較好,沒有低雲出現,我們就直接看到了高雲。在高空大氣的運動下,雲朵被吹成了「棉花狀」或者「貝殼狀」。
-
說好的最美「金邊日環食」,為什麼我看到的是日偏食?
看到這裡,你第一反應是不是,「糟糕!來不及買日食眼鏡了!」 日食應該怎麼看,日食眼鏡是不是必需品?哪些地方是最好的觀測區域,你所在的地方能看到嗎?還有最重要的,這次日環食到底有何魔力,被冠以十年一遇、金邊日環食,令無數天文愛好者不顧一切的千裡追日?我會在下面的內容裡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
陰陽眼是不是迷信,小孩子真的可以看到大人看不到的東西嗎
而且在很多人的認知裡面,尤其是老年人認為小孩子是未開過天眼的,所以他們可以看到成人看不到的東西,就是我們常說的陰陽眼,那麼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呢?小時候,晚上帶著孩子出門,孩子偶然會說,爸爸,那邊有一個人,可是爸爸回頭一看什麼都沒有,又或者孩子說,那邊有一個人一直看著我什麼的,可是大人怎麼看都沒有,可是經過孩子這麼一說,大人也會更加的害怕。到底三歲以前的孩子,陰陽眼的東西是不是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