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財氣之人,不用找錢,錢自然會找你;無財氣之人,你也找不到金錢錢不會找你。總聽人說「走狗屎運」,其實就是財富之神眷顧你;為什麼有人為了追求財富屢戰屢敗,說白了就是「無財氣」。而一個人的財氣,始於兩方面。
01、財富來源於腦袋。一個人最值錢的東西,不是口袋裡的金錢,而是腦袋裡的只會。俗話說:「腦袋空空,錢袋空空」就是這個意思。換句話說,只要腦袋富有,即使現在一貧如洗,也會有裝滿財富的一天。
對於是充實口袋還是充實腦袋,窮人和富人有不同的認知。窮人總是死死盯著口袋,掙到一筆錢會開心,丟失一筆錢會沮喪。在富人看來,這種小家子氣的行為是愚蠢的,因為在他們意識中財富來源於腦袋,腦袋富有了,還怕錢袋空空嗎?
李嘉誠剛開始到香港的時候,一窮二白,舅舅介紹他到自己的鐘表店當學徒,在這期間,他堅持學習,懂得察言觀色、見機行事。
之後,李嘉誠辭去鐘錶修理工,開始在香港闖蕩。在不斷地學習中,李嘉誠豐富了自己的商業知識,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商業頭腦,並且建立了優厚的人脈資源。同時,在做「推銷」的工作中,李嘉誠還學會了與人處世之道,這為他創業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顯然,李嘉誠能形成龐大的商業帝國與他堅持不懈學習充實腦袋有關。如果腦袋貧窮,李嘉誠可能連基本的交流都困難;如果腦袋貧窮,李嘉誠就不可能有豐富的商業知識,在生意場上縱橫。
所以,一個人最富有的不是家財萬貫,而是富有的腦袋。換言之,窮人和富人相比,卻的不是金錢,而是缺少賺錢的頭腦。一個人最大的「財氣」,不是千金,而是腦袋裡的富人思維。
02、你有多自律,就有多富有。財氣,往往和自律掛鈎,因為自律的人,容易得到財富。自律之所以很難,是因為外面的誘惑太大,例如躺著玩手機、刷短視頻等,可這短暫的歡愉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懲罰。
巴菲特就是自律的代表,在他風光的背後,隱藏著苦行僧般的自律。巴菲特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熱水,然後開始一天的工作。每天保證閱讀500頁書籍,寫下觀後感。
這個習慣保持了幾十年,以至於在他通過投資成為世界級富豪時也沒有丟棄。他說:「我之所以這麼富有,除了閱讀之外,還有極度自律。」
誠然,巴菲特的財富令人羨慕,但是哪有什麼運氣所言。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財富之神來臨之前,咬牙堅持。巴菲特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才積累了這麼多財富,你短短幾天或者幾個月的積累就想成為富人,憑什麼?
前段時間一個富二代的話語火了,他說:
幾代人的努力,憑什麼輸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
的確如此,你羨慕別人擁有的財富,可曾想過別人為了這份財富「卑躬屈膝」。你看到的是富二代風光無限,那是因為別人的努力你看不到。你所謂的「投胎好」,不過是別人付出了足夠的努力,才降臨到他頭上。
只有一個人走了足夠多的路,能力積累到一定高純度,才能擁有「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