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真正「看透」一個人,從這3個方面就夠了

2020-12-05 新咖聊情感

作者:新咖聊情感

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說出故事。

俗話說:「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想要真正看透一個人,其實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若沒有有效方法,想要完全了解一個人,需要極其漫長的過程。

但從心理學上來說,其實想要真正「看透」一個人,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複雜,只要從這3方面入手,就夠了。

言行舉止

若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言行舉止就是內心想法的映射。除去少部分言行舉止被人刻意偽裝或隱藏之外,一個人大多數的言行舉止,其實都來自於潛意識。

因此想要看透一個人,從言行舉止這方面,可以輕易做到。

從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可以看出其人品。一個人說話,做事是否文明,是否經過深思熟慮,或者只是隨便口無遮攔,行事毛毛躁躁,其實一目了然。綜合他說話與各種做事方法,手段,接人待物的態度,很輕易便能知道其人品如何。

就比如,若一個人總喜歡說打擊別人,或者總是幸災樂禍,冷嘲熱諷的話,而且經常做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那麼說明這個人人品並不怎麼樣。

可若是一個人說話,做事,都充滿正能量,喜歡鼓勵別人,幫助別人,那麼就能從中知道,這個人人品很不錯。

這些品質和細節,很多時候是根本無法掩飾的,是否發自內心,其實也很容易看出來。

想要了解一個人,就多觀察他的言行舉止,從這方面入手,能更快,更準確地了解一個人。

不需要太漫長的時間,也不需要太複雜的方法和過程。言行舉止,就是一個人內心想法真實的映射,騙不了人。

性格脾氣

德·穆迪:「性格是一個人看不見的本質」,想要看透一個人,得從他性格脾氣這方面去觀察。

其實性格與脾氣,就是一個人的全部。性格脾氣如何,往往就代表了這個人是個怎樣的人,八九不離十。

還有人說:「習慣形成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千萬別小看性格,它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觀察一個人的性格和脾氣,能得出對其人品判斷最有效的結論。

一個人做事有沒有原則,嚴謹或隨便,勤奮或懶惰,有志或無志,性格都會完完全全告訴你。

而他對人溫柔或暴躁,急切或拖沓,計較或不計較,衝動或沉穩,有沒有耐心,脾氣都會告訴你。

所以從性格脾氣這方面入手,可以說是比較方便,也比較快速能了解一個人的好方法。通過各種各樣的小事,就能知道其性格與脾氣如何,從而通過這些,來對他進行深刻剖析。

在心理學上,一個人的性格脾氣,也是屬於潛意識的一種,很難去刻意控制。所以表現出來的,往往都是最真實的脾氣秉性,也是最真實的個人形象。

興趣愛好

有句話叫:「興趣是不會說謊的」,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無一例外。無論是什麼,無論是好的壞的,總會有那麼一樣。

即便有些人喜歡睡覺,喜歡吃東西,這也是一種愛好。而且也能從中得到一個人的各方面信息,從而能讓你真正了解他,走近他。

每個人都有興趣愛好,只是有些人會表現得很明顯,而有些人則沒有那麼明顯。還有些人可能會把興趣愛好當成一種重要的東西去刻意培養,而有些人只是讓他順其自然。

不管是哪種,興趣愛好絕對都佔據了他生活的大部分。

你可以理解為,這些興趣愛好,其實就涵括了他無數的信息。

就比如在你接觸一個人時,他無意間跟你提起,很喜歡吃某某地方,某間餐廳的食物。而且還跟你說,因為他在附近上班,所以經常會抽時間去吃。

那麼從這麼一句話中,你便能得到許多信息:第一,他在大概哪個地方上班,甚至得出他的職業是什麼;第二,知道了他喜歡的食物,以及大概什麼時候會有時間去享受美食;第三,知道了對方的生活態度。

這些其實都是你了解對方的關鍵信息。

其實從一個人的興趣愛好之中,真的可以了解到一個人的大部分信息,甚至是全部信息。

若有些人把興趣愛好當成是生活全部的話,那麼他的所有,其實都跟這個興趣愛好有關係。

就比如某些把興趣愛好當成娛樂,當成事業,當成夢想的人,他的生活往往都跟這個興趣愛好息息相關。

想要真正看透,了解一個人,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只要你找對方向,細心觀察,分析,就很容易能做到。

—END—

話題互動:你們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真正「看透」一個人,只看這3個方面就足夠了!
    心理學專家指出:想要真正「看透」一個人,其實只看這3個方面就足夠了! 3、個人習慣 所謂個人習慣,就是一個人經過重複練習而鞏固下來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
  • 心理學:如何看透一個人的本性?觀察這3個細節,十之八九不會錯
    本文由心理學與人際關係原創很多人對心理學有這麼一種誤解,那就是學了心理學就可以看透他人的思想。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人的思想非常的複雜,多變,並不是可以輕易看透的。比如如果你想知道一個人的本性,可以重點關注這3個細節。觀察對方在壓力下的反應很多人都會偽裝自己的內心,因此想要看到一個真實的對方很難。不過,但人們面對很大的壓力時,往往會無暇顧及偽裝,因此會很容易被看透。
  • 心理學:看明白一個人,這三點就夠了
    心理學不是讀心術,我們無法用心理學的理論來當場「透視」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但卻可以用心理學的知識分析一個人行為背後的心理活動。今天我們就用心理學的知識結合個體的行為分析怎麼樣更好的認識一個人,怎麼樣看明白一個人,只有「讀懂」、認識、了解對方,我們才能更好的與其交往。
  • 心理學:注意這5個生活中的小細節,讓你輕易地看透他人的性格
    研究行為和性格的關係一直是心理學中比較熱門的話題。如何從一個人的日常行為中看透他的性格呢?看看心理學家們的研究成果吧。(1)從吃飯來看人們在吃飯的時候,往往心情上是比較放鬆的,此時的心理戒備比較低,所以更容易反映出一個人的真實性格。
  • 心理學:一個人能不能深交,看這三點就夠了
    但是現實生活中因為交友不慎而「翻車」的例子屢見不鮮,人的心理現象很多時候和行為表現是不一致的,所以擇友、交友也變得很困難,今天我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下判斷一個人能不能深交的三個因素,以供大家參考。這就是為什麼在當今社會,信用變得越來越重要的原因,在網際網路經濟中,信用被量化,可以享受越來越多的經濟紅利。因為誠信乃是我們的立身之本。而一個不誠信的人,一旦與你發生聯結,你的社會關係就有可能被其損害,你也會變得不誠信,被你的朋友貼上負面標籤,從而對你的人際關係產生破壞作用。
  • 心理學:一個人是否厲害,不是取決於智商,而是這三個方面
    一個人是否厲害,與多方面的東西相關,心理學發現,一個人厲害智商並不是決定性的,反而是其他方面,比如我們的潛能,正確的方法,以及多元的智力息息相關。維也納大學艾克諾摩博士策曾經做過一個估算,人類的腦神經細胞數量約有1500億個,腦神經細胞受到外部的刺激,會長出芽,再長成枝(神經元), 與其他腦細胞結合併相互聯絡,促使聯絡網發達,於是開啟了資訊電路,然而人類有95%以上的神經元處於未使用狀態,這些沉睡的神經元如果能被喚醒,幾乎人人都可以變成」超人」。要相信自己的潛能,給自己信心和勇氣,那樣才會有所作為。
  • 心理學: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暴力傾向?只需要看這4個方面
    從心理學角度看,在所有心理問題中暴力傾向帶來的傷害是最嚴重的。被施暴者不管是在身體還是心理都會受到嚴重的摧殘。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暴力傾向尤為重要。有暴力傾向的人都是有跡象的,可以從下面這四個方面判斷。
  • 心理學:一個人是否真的聰明不取決智商,而是看有沒有這3個特質
    心理學:一個人是否真的聰明不取決智商,而是看有沒有這3個特質真正聰明的人,不一定是在於他的智商有多高,現實中我們研究證明,擁有這三個特質的人,不僅聰明而且人緣很好,而事實上,一個聰明的人在是在隨著社會不停變化的。一個人聰不聰明,也和他的心理變化息息相關。
  • 心理學:20個讀心術技巧,教你快速看透人心,簡單又實用
    其實,就是學會心理學讀心術的方法,去看透人心。然而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到呢?下面列舉一些常用的讀心術,能夠大大的提高你辨別人心的能力。舉止行為—大致判別他人內心界的變化興趣愛好,可以說是人的潛意識的最好的流露。
  • 心理學:你痛苦是因為你沒看透愛的兩個真相
    心理學:你痛苦是因為你沒看透愛的兩個真相文,王彥輝(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歡迎留言探討)一位網友說:明明知道相思無用,還是想念他;明明知道自己受傷了、受騙了,還是不肯回頭。我知道是我陷得太深了,期待有個朋友把我罵醒吧!
  • 心理學: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聰明,看這件事就夠了
    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有害的狹隘心理,它也影響著我們在無形之中的本性。衡量不成熟和智力的標準就是這個小東西。一般來說,一個人越成熟,他或她對待批評的態度就越平和。聰明人也是如此。他們經常聞到並享受它,這是他們變得強大的關鍵。只有不成熟的人和愚蠢的人,在面對批評時,才會很容易反彈,這是一種很幼稚的表現。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接受批評和反對。
  • 用心理學去研究一個人,可取嗎?
    很多人喜歡用書本上學到的一些知識,用心理學去給別人畫像,那麼我們接下來談談用心理學的標準去評判別人到底可不可取?心理學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從出生家庭,生長環境,到一個人成年後的種種境遇,他都是我們研究一個人,研究一種行為背後的依據。
  •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自尊心是高是低?心理學家:主要看這三點
    那麼,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自尊是高是低呢?法國著名心理學家克裡斯託夫·安德烈和弗朗索瓦·勒洛爾在《恰如其分的自尊》這本書裡指出,自尊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自愛、自我觀和自信,他們是構成自尊的三大支柱。想要了解他人或自己的自尊水平,可以從這三個方面著手觀察和自省。
  • 心理學:其實毀掉一個人,根本不需要暴力,3種小手段就夠了
    我們為什麼聽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人生?看了很多勵志書籍也不能複製成功?因為我們沒能真正地把他人的道理與經歷成功地復刻到自己的行為當中到底是什麼阻礙我們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我們的人格鑄就了我們的命運,不要讓這些行為毀掉我們的一生。
  • 從不說這3句話的人,是真正見過世面,有眼光的人
    而隨著見識和閱歷的增長,這是會有看山不是山的想法,能對事物有了獨到見解,能夠看透事物表面直擊核心。到了最後,看山還是山,在脫離了錯綜複雜的生活後,想法和思維都到達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對事物的觀點已經是看破不說破,風吹雨打勝似閒庭信步。
  • 解讀心理學:教你如何看懂一個人,這4種方法你學會了嗎
    1、看一個人的心,要看他的眼神。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是人之日月。眼神顧盼不定之人,多為賊,窮者喜盜,富者善妒。與人交談,頻繁斜視之人,心性不定, 智淺之象。眼神堅定,不浮不露,能成一業。看一個人的眼神,就能看透一個人。觀察眼神就在一瞬間,看懂一個人也在這一瞬間。2、看一個人的性格,要看他寫的字。一個人的筆跡往往代表一個人的性格和心理狀態,代表了這個人。字體端正,為人正直,行事光明,自我克制能力強,重名譽,知規矩。偏左的字體,為人進取心強,有反抗個性,太過偏左,為人欺詐。
  • 微表情心理學:這3個微表情動作你一定遇到過
    觀察一個人的基本手勢基本含義,如果他的語言和他手勢代表的意思相悖,他就很可能在說謊。觀察對方眼神,辨別對方對你的態度當你走向人群時,真心喜歡的朋友會挑起他們的眉毛(或將眉毛彎成拱形),相反,那些不太友好的人會輕輕地斜視我,那是一種一旦察覺就永遠也忘不掉的眼神。當你靠近他們時,他們會馬上改變表情。
  • 心理學家教你如何根據眼神看透一個人
    那麼從眼神就能看透一個人,這個說法是真的嗎?眼神究竟能帶來多少信息呢? 第二個方面是眼珠乾淨,乾淨的眼珠沒有紅血絲,眼白較白,與黑眼珠形成對比會更亮。 第三個方面是眼睛水潤度,用眼過度或衰老都會導致眼乾,沒有水光。 第四個原因是瞳孔比例,眼珠是人身上唯一不會變大的器官,但是眼眶會。這就會導致眼白露出變多,會反射光的黑眼珠相對變小。
  • 心理學教授:真正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是情商,而非智商!
    一個人的的智商再高,如果有一個自卑,脆弱,承受能力差的心理,當面對挫折時他也很艱難,成功的機率會縮減過半。簡單來說,情商是識別和理解自己或者他人的情緒狀態,並利用識別出來的信息做判斷、做決策,並調節合理支配自己的行為,是種綜合處理情感信息並行動的能力。
  • 心理學:一個人思想境界越高,越是會拒絕這3件事情!
    我們不難發現,一個人思想境界越高,他們越是會拒絕這3件事情!侄兒在這裡上了3個月班,有什麼問題都跟他爸說,他爸又來找我讓我解決,礙於一家人情面我能安排到位就安排了,結果因為侄子工作出現了個重大失誤影響到了部門進度,公司把他開了,他還背後說我無情,又不是我開的你,你自己失誤還怪我?這年頭真是好人做不得。」回覆:還缺侄兒嗎?聽話不鬧事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