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度對雞的孵化條件有什麼影響

2021-01-11 銀庫說三農

溼度

1.溼度與胚胎發育的關係

溼度對家禽的胚胎發育也有很大作用。

(1)溼度與蛋內水分蒸發和胚胎的物質代謝有關孵化過程中,如溼度不足,則蛋內水分加速向外蒸發,從而破壞了胚胎正常的物質代謝。因為孵化期中蒸發過快將導致尿囊絨毛膜複合體變幹,阻礙了胚胎代謝產物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氣的吸入。而尿囊和羊膜腔的液體失水過多,會因滲透壓的增高而破壞其正常的電解質平衡。相反,溼度過高會阻礙蛋內水分正常蒸發,同樣也會破壞胚胎的物質代謝,此時因尿囊絨毛膜和兩層殼膜含水過多而妨礙胚胎的氣體交換。

(2)溼度有導熱的作用孵化初期適當的溼度可使胚胎受熱良好,而孵化末期可使胚胎散熱加強,因而有利於胚胎的發育。

(3)溼度與胚胎的破殼有關出雛時在足夠的溼度和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能使蛋殼的碳酸鈣變為碳酸氫鈣,蛋殼隨之變脆,有利於雛雞啄殼。因此為了胚胎正常的生長和發育,孵化器內必須保持合適的溼度。

2.如何掌握溼度

孵化器的相對溼度應經常保持在53-57%,開始出雛時,提高到70%左右。空氣中的相對溼度一般用千溼球溫度計測定。幹球記錄的是通常所說的空氣溫度。溼球溫度計是在普通溫度計的球部蓋有水溼的紗布條,當空氣流過球部及紗布條時就會由於水的蒸發而產生製冷作用。蒸發越強烈,記錄到的溼球溫度也越低。因為孵化器和出雛器內空氣的溫度保持在變幅很小的範圍之內,所以有些溫度計可直接表示氣溫37.5℃(99.5F)時的相對溼度。

3.如何處理溼度與溫度的關係

在胚胎發育期間,溫度與溼度之間有一定的相互影響,溫度高則要求溼度低,而溫度低則要求溼度高。現代化的孵化器將可獲得最佳孵化率的最適溫度固定下來,所以只能對溼度進行調節。如果在孵化的最後兩天(20或21天)內要增加溼度,那麼就必須降低溫度。如果未實行這一點,那麼無論對於孵化率還是對於出殼雛雞的品質都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因為不同日齡的胚胎和雞都不能同時既耐受高溼度又耐受高溫度。

(三)通風

雞蛋在孵化初期,需要的氧氣很少。可能是通過接觸酶的活動從蛋黃中獲得氧氣,而後利用卵黃囊、尿囊循環與蛋殼上的氣孔進行氣體交換,最後利用氣室內的空氣進行肺呼吸。胚胎每小時消耗氧氣的量,從孵化初期的0.51立方釐米增加到第17天的17.34立方釐米。在整個孵化期間的氧氣消耗總量約4000-4500立方釐米,排出的二氧化碳約為30005000立方釐米,雞胚自發的呼吸運動開始於孵化第14天,這對胚胎吞食混有蛋白的羊水起了很大作用。孵化第16天,胚胎呼吸次數增加到4次/分,第17天增加到8次/分,第18天為25-50次/分。而有規律地呼吸是在小雞的啄破蛋殼之後,即第20天中期,呼吸次數為50-55次/分,可見孵化期間,特別在孵化後期,通風換氣的重要性。一般要求在孵化機內應經常保持有足夠量的氧氣,含量不能低於20%,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應保持在0.3-0.6%,不能超過1%。二氧化碳量多時會產生畸形,體弱,孵化率降低,從解剖死胎測定其氣室內的氣體含量,發現有50%的死胎蛋,氣室內二氧化碳量遠遠超過3%,而氧氣的含量卻低於10%。

電孵機的保溫和通風是個矛盾,一方面要使電孵機保溫性能良好,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通風換氣裝置,加大進出氣孔的面積,位置合理妥善布局,並加上良好的啟閉裝置,就可以解決這一矛盾,而使孵化得到良好的效果。

採用電孵機以外的其他孵化方法,如平箱孵化、溫室孵化、攤床孵化等,蛋經常直接暴露於室內空氣中,就應特別重視孵化室的通風換氣,保持孵化室內有新鮮的空氣和足夠量的氧氣。

相關焦點

  • 對流傳的《不同溼度風速條件下的體感溫度》的質疑!
    在網絡中傳播著、在各種飼養手冊和培訓課程中引用著一份《不同溼度風速條件下的體感溫度》的資料。通過比較和分析,雖然說這份資料在國外有它的實驗依據,但是我還是懷疑其準確性。並且,這份數據並未告訴我們它適用於哪一雞種的哪一日齡體重。   從數據變化來看。在風速和溼度呈線性變化的情況下,體感溫度的變化缺乏一定規律的曲線趨勢,因此,我們了解其因果關係,卻沒有專業人員提供風速、溼度、環境溫度、日齡對體感溫度的影響參數,更沒有人提供這些參數之間的函數關係。
  • 鱷魚蛋獨特的繁殖秘密,孵化是公還是母?用電熱毯加溼器就能控制
    母鱷產下的蛋一窩能有50枚,鱷魚蛋埋在沙窩裡。我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鱷魚蛋的孵化溫度在32~34℃時,鱷魚蛋孵化出來的一般是公鱷。當鱷魚蛋的孵化溫度在31℃以下是,鱷魚蛋孵化出來的一般是母鱷。因為鱷魚蛋往往埋在沙坑裡孵化,這是因為鱷魚蛋的孵化溼度在70%~80%之間,所以我們將鱷魚蛋放到電熱毯和棉被中孵化中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鱷魚蛋的孵化溼度條件不滿足,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在室內放置加溼器,通過加溼器將鱷魚蛋的孵化溼度控制在70%~80%之間。
  • 如何建造鱉的孵化器,順利孵化出健康的中華鱉呢?
    目前,常用的人工孵化方法有:(1)孵化場孵化。甲魚人工孵化場的特點是產卵量最大,適合數千個大批量最多的繁殖和生產。選擇地勢高、排水條件好的地方建設,面積取決於養殖稚鱉的生產規模,一般為4-8平方米。孵化室的樣式為矩形,長寬比為2:1或4:1。
  • 孵化注意事項
    產卵、孵化是構成龜養殖生產過程的主要環節,它上承親龜培育,下接幼龜養成,是基礎性的關鍵環節。
  • 螞蚱剛孵化出吃什麼?螞蚱的養殖方法介紹
    蚱蜢剛孵化出該吃什麼。如果幼蟲若蟲吃得很小,而且喜歡吃鮮嫩的植物,這段時期蝗蟲很弱,應該注意防雨,防止溺死若蟲。另一方面,蚱蜢喜歡吃嫩的植物,如甘薯、捲心菜、捲心菜和其他更厚的葉子。蝗蟲繁殖方法這裡主要介紹了新孵出的幼體管理方法:1.最適溫度為25-30℃,光照大於12小時,溼度約為15%,在此條件下,蝗蟲最活躍,最愛吃東西,有利於蝗蟲的生長。
  • 空氣溼度含量對人身健康有什麼影響
    空氣溼度是什麼呢?它表示房間空氣乾燥的程度,在一定的溫度下空氣裡含有的水分越少,則空氣越乾燥;水分越多,則空氣越潮溼。房間空氣的乾濕程度叫做「溼度」。過高或者過低的空氣溼度都會影響人體的身體健康。過低的空氣溼度會導致身體的疾病,溼度過小時,汗液蒸發加快,乾燥的空氣易奪走人體的水分,使人皮膚乾裂,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現口渴、乾咳、聲啞、喉痛等症狀,極易誘發咽炎、氣管炎、肺炎等病症,孩子對低溼度的空氣環境極為敏感,過低的空氣溼度會使得孩子極為不適。室內溫溼度多少人體感最舒適呢?
  • 甲魚的養殖,甲魚卵的孵化,各種孵化知識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甲魚養殖知識,甲魚卵的孵化,野外自然孵化,我國孵化甲魚卵的方式,可根據孵化規模和當地的氣候條件以及各養殖戶的經濟實力,可分為野外自然孵化、室內常溫孵化和人工控溫孵化等三種採用這種孵化方法的養殖戶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的廣東、海南、廣西的東部一帶,這是因為那兒是我國比較熱的地方,在自然環境下的溫度也比較高,可以充分滿足甲魚卵在自然條件下孵化的需求了
  • 了解到這些,你才能知道如何更好的,讓蝸牛卵成功的孵化出來
    在這一整年當中,蝸牛它們基本上是都可以產卵的,蝸牛的卵孵化起來並不是特別的容易,因為有很多的因素都會影響到它們的孵化。今天我要給大家帶來的就是,能夠更好的讓蝸牛的卵孵化的概率提高的一些辦法。希望在看完這些之後,各位朋友們都能夠知道應該如何更好的去提高了蝸牛的卵孵化的概率。
  • 農場想添幾隻鴨 雞媽媽不負眾望孵化9隻小萌鴨
    浙江在線04月26日訊有句常言說「龍生龍鳳生鳳」,可是,在北侖一家農場裡卻發生了一件比較有趣的事情,經過27天的孵化期,農場裡一隻母雞成功孵化出9隻小鴨寶寶,而且雞媽媽還視如己出地關照著每一隻鴨寶寶。來看看這和諧的一幕。
  • 直播:「與你同養一批雞」之數據在肉雞養殖中應用——溫溼度、體重...
    2、本批雞體重相對偏小,與雞苗重量略微偏小有一定關係,但是與溫度/溫度走的偏高有三個表現:在分籠之前育雛的中層籠及分籠後到18天之前上層籠張張口比例達到了30%以上,多的時候能達到40%甚至更多。18天之前實際溫度比設定的目標溫度高1度以上。溼度經常高於70%,溼度高了體感溫度也會高。(順便提一下:溼度也是衡量通風量大小的重要指標,以55—65%為宜) 3、雞的出欄重量直接影響收益。
  • KFC原料雞從孵化出到上桌只要30天,顧客紛紛質疑,員工給出回復
    KFC原料雞從孵化出到上桌只要30天,顧客紛紛質疑,員工給出回復現在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我們知道有很多跨國公司都開始將自己的市場開拓到海外。不過肯德基當中的一些原料食材,不管再怎麼變,它的食用肉類大體上幾乎全部都是雞肉的漢堡,也幾乎只有雞肉漢堡,小食拼盤也都是以雞肉和土豆為主,可是有調查稱,肯德基裡邊所用的原料雞,從孵化出來的小雞蛋到最後上桌成為我們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只需要30天,很多顧客看到這個時間之後都紛紛質疑,時間這麼短的一個小雞仔,真的沒有問題嗎?該不會使用了什麼激素讓它快速生長的吧?
  • 揭秘我國第一例無殼孵化實驗
    向未來》節目近日向觀眾揭秘了一次特別的無殼孵化小雞實驗的過程。塑料杯中,盛有對小雞孵化沒有任何影響的、無色無味的抑菌水,以提供必需的溼度條件;一塊包裹乳酸鈣和重蒸水的透氣保鮮膜「環抱」著種蛋,被杯口託起,形成與真實蛋殼相同的立體結構和弧度。「雞蛋寶寶」連同自己的「新家」一起被放在38攝氏度的孵化箱裡。21天後,一隻特別的小雞出生了,被取名「小茶缸」。
  • 溼度究竟會不會影響流感的傳播?溼度大到底能不能預防流感?
    當下正值流感季節,可最近有新聞報導稱: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當室內溼度達到40%-60%時,就可以預防流感。但與此同時,網絡中也有人認為,流感病毒在各種溼度水平下依然具有傳染性。溼度大到底能不能預防流感?對此,我們採訪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秦堃博士,請他給我們科普一下相關知識。 首先,秦老師肯定地回答了我們,通過人季節性流感流行病學研究及實驗室條件下豚鼠傳播試驗,結果表明:溫度和溼度是北半球流感季節流感病毒傳播的兩個重要因素。
  • 甲魚蛋孵化秘籍
    主人,你好,我叫龔老漢甲魚蛋,小名:蛋蛋!1.在我們的孵化屋內鋪上3-5釐米的沙子;2.把蛋蛋的白色圓點朝上放在沙子上面;3.然後再蓋上沙子將蛋蛋淹沒;4.將盒子蓋蓋好,一定要留好透氣孔,以供蛋蛋孵化時氧氣供應;5.日常維護:打開蓋子進行水份補充,保持蛋蛋孵化時所需水分。
  • 南京紅山首隻人工孵化食火雞破殼
    這隻小食火雞出生於7月1日凌晨,是紅山森林動物園首隻人工孵化的食火雞寶寶。因為第一眼見到的是飼養員閆濤,小食火雞不認別人,只把閆濤當「親爸」。  據介紹,食火雞的繁殖是一項世界難題,2016年國外僅有4隻食火雞的繁育記錄,不過在紅山森林動物園,去年曾一胎成功繁育4隻;今年6月又有3隻陸續破殼,其中1隻為人工孵化。
  • 溫度和溼度對嫁接成活的影響
    一、溫度嫁接後,砧、穗間形成層的活動和愈傷組織的形成,只有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才能進行。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愈傷組織形成的速度,甚至完全不長出愈傷組織。不同樹種,愈傷組織形成的最適宜溫度也不同。在生產實踐中,檢測各個樹種嫁接最適宜的溫度的方法是將同等粗度的接穗下端削成馬耳形的削麵,分別放在盛有溼土的燒杯中,每個燒杯放3~5個接穗,用玻璃蓋嚴杯口,以防止溼土乾燥,影響愈傷組織的生長。然後將燒杯分別放在10℃、15℃、20℃、25℃、30℃、35℃、40℃七個恆溫箱內。12天以後,每穗上切1cm的愈傷組織稱重,其中接穗所長愈傷組織平均重最大值的溫度,即是嫁接成活最適宜的溫度。
  • 中國首個無殼孵化小雞誕生了!
    我們知道,小雞在破殼那一瞬間是最美的,但是人們更想知道的是,在小雞孵化的21天裡,生命在蛋殼裡到底經歷了怎樣曲折的變化過程。就在前幾天,一個名叫「小茶缸」的小雞在朋友圈迅速走紅。之所以取名叫「小茶缸」是因為它在塑料杯中誕生,它採用的是一種「無殼」孵化方式,透過塑料杯,「小茶缸」的生長變化一目了然,人們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小生命在這21天是怎麼一步步成型的,一解人們多年的疑惑。「小茶缸」的問世得益於實驗人員的細心呵護。無殼孵化小雞在中國是史無前例的,實驗人員自然是怠慢不得,這個實驗看似簡單,但是實際操作卻是困難重重。
  • 妄想山海寵物蛋孵化方法及條件說明
    妄想山海寵物蛋怎麼孵化?在遊戲中我們捕捉各種怪物的時候有機率獲得「寵物蛋」,我們可以對寵物蛋進行孵化,但是要滿足一定條件。下面帶來妄想山海寵物蛋孵化方法介紹,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妄想山海寵物蛋孵化方法首先想要孵化寵物蛋,必須擁有【孵化巢】這個建築,在【合成】-【簡易造物】-【雜物】界面,第一個建築就是孵化巢。製造條件,是解鎖【息壤能力】-【育靈】裡面的孵化巢,家園等級3級消耗100貝幣+40纖維即可。
  • 在農村經常有人問,自然界中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達爾文告訴你
    在農村,經常有人問,自然界中是先有雞,還是先有雞蛋?其它是一個古老的問題,在生物學家達爾文的物種進化論問世之前,這個問題,卻成了千古之謎,千古無人能夠正確解釋清楚的歷史性問題。在達爾文的物種進化論出現後,這一古老的世界性萬古之謎,終於掲開了它那神密的面紗,被世人詮釋知曉,真向大白。
  • 新思維養殖:如何正確把控雞舍溫、溼度和雞體感溫度
    雞舍的溫度和溼度是影響肉仔雞生長發育的兩個重要環境因素,溫、溼度的控制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肉雞的生長發育。    (二)雞舍溼度控制一般情況下,相對溼度對雞群的影響並不太大,以保持乾燥為宜,可以防止細菌繁殖和感染,但相對溼度不宜低於40%。育雛前2周應保持在60%--70%,以後在50%--60%。在育雛初期過於乾燥時,可適當用水噴灑地面或四周牆壁,也可在熱源上放水盆蒸發水汽,以增加舍內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