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久見!分娩前給老公備好菜餚成「孕婦指南」?你咋不上天!

2021-01-19 崔玉濤的育學園

崔玉濤的育學園

常見的疾病問題這裡都有答案,點上方藍字關注。

這個社會是怎麼了?一方面要求女人獨立,一方面又要求女人顧家賢淑。

近日韓國首爾發布一則孕婦指南,指導孕婦:住院分娩前替丈夫準備好飯菜和3-7天換洗衣物——「以免家人感到不便」。

港真,都給我氣樂了。

全社會都在說「女性獨立」。但如果獨立就是穿了「馬甲」的「女德規範」:

「什麼都得自己幹,什麼都得幫別人幹」。

那麼,去他的女性獨立,女性還不夠獨立嗎?我們最該提倡的,難道不是「男性獨立」的概念?男人們沒有女人,就不吃不喝不生活了?

01

結婚後,女人活成了一座孤島

這兩天,石家莊一對確診夫妻的流調報告曝光,撕開了中國婚姻最驚心的秘密,惹哭近3000萬媽媽。

這是一對年輕的夫妻,妻子26歲,丈夫25歲。

在這份2020年12月19日到2021年1月10日的流調報告裡,妻子去過30多處公共場所,幾乎全部都和家庭、孩子有關:給兒子看病、母嬰店購物、買文具、買包子、買菜、買水果、修手機……一直在操勞。

與此同時,她的丈夫,孩子爸在幹啥呢?6天在上網、6天宅在家,好像自己不是家庭中的一員。

報告背後,我們不知道這個丈夫是否真的在家庭中如同隱形人。

但一個女人瑣碎而雞毛的一天,卻讓我們落了淚:

男人不管妻子孩子沒事,女人要是不管老公孩子就是天理難容。

不要誇讚一個女人的十項全能,那是對「不作為丈夫」的最大諷刺!

因為你指望不上,所以我只能逼自己強大。

02

好像是女性,就天然要在職場和帶娃間做選擇題

說一說我的朋友酉酉媽。

「狼狽,孤獨,無助,焦慮,迷失……「是她當三年媽媽後,給自己的關鍵詞。

「狼狽一定是第一位的。」她強調。

但生孩子之前,她可是閃閃發光的新女性:心態陽光情緒健康。大部分時候,生活狀態就一個字:爽。

生娃後,她面臨的第一個(也是到目前為止三年間)最大的問題:孩子沒人帶!

她要反反覆覆在職場和帶娃方面做單選題,無比折磨,痛苦又壓抑。

可是男性,好像天然不需要做選擇。

我們帶娃,完全是母性使然,不期待自己的犧牲,能夠換來什麼。

我們只希望「作為孩子爸爸,他能懂我的犧牲,珍惜我的犧牲。」

「很多對生活失望的時刻,是孩子讓我不得不堅持,堅持也有意義。」更多時刻,女性被迫選擇,咬著牙微笑,放過自己,跟生活和解。

所以你看,如果用世俗觀念來看,有些女性因為種種原因,真的,在孩子小的這幾年沒有辦法有所謂的「獨立」。

我們只能儘量保持相對獨立的人格,隨時準備接受重回職場的考驗。

那麼,角色互換一下呢?男人選擇在家帶娃會怎樣?

03

網紅奶爸帶娃一年離婚收場:誰帶娃,誰弱勢

抖音上有個全職奶爸叫小強,帶娃一年後和妻子領了離婚證。

咋回事呢?

2019年5月21日,因為心疼妻子帶娃辛苦,小強決定讓妻子重返職場,自己回家當一名全職寶爸。

「挺有信心」的小強,當天就切身體驗了帶娃第一關:「睡不好」

「23:20、00:10 、3:20、5:30……「一次次被娃的「飢餓鬧鐘」叫醒,慌慌張張迷迷糊糊,還沒咋睡,天亮了。

接下來,這位奶爸領略了帶娃的N道關口。

超費神:沒有老師,只能靠自己摸索「孩子是出廠不帶說明書的產品,是個逆天的存在,超長待機,耗電量驚人。而且完全不按照書上套路走。」

時間緊:每天像陀螺,一刻不停轉「餵奶、哄睡、換洗尿布、哄娃、帶娃放風、給娃洗澡、買菜、做飯、洗衣服、拖地、收拾房間……每天工作約21個小時。忙得不可開交,洗衣做飯是日常消遣。」

失去自己:沒有自我,只有家庭和孩子「看上去很正常,實際在崩潰的邊緣感覺身體被掏空,快不行了。」

沒有社交圈:只有隨時要面對的「婆媳矛盾」「寶寶這麼小,一個人躺在床上多可憐。你們不抱,我抱。」(說著抱起寶寶就一直搖晃。)

「怎麼,我親生的孫子還不能親了?」

沒收入沒尊嚴:不好意思伸手要生活費「老婆,你看看我的口袋?(潛臺詞:空了)「

「嗯,不錯,衣服洗的挺乾淨的,繼續加油!「

「我……那個……我……我……直說好了……生活費沒了「

抑鬱不自信:脫離職場,感覺自己一無所長「以全職寶爸身份去老婆公司,感覺不太自信了」

從精神抖擻的「帥小夥」到黑眼圈成標誌的「黃臉大叔」,從自信的職場白領到卑微怕被拋棄的家庭婦男……沒錯,你只差一個娃。

這不是娃的錯。奶爸小強的經歷揭露了一個現實:當代社會或者說多數男性,習慣性忽視女性的付出,認為帶娃就是享樂,在職場衝鋒陷陣的男人才是家庭的英雄。

家庭地位唯收入論,似乎成為隱性規則。

所以女性才感嘆:

家是兩個人的,責任是兩個人的。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誰強誰弱。

有誰還記得,當初婚禮上含淚對彼此說出的誓言:

我們自願結為夫妻,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上孝父母,下教子女,互敬互愛,互信互勉,互諒互讓,相濡以沫,鍾愛一生! 今後,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富有還是貧窮,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青春還是年老,我們都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同甘共苦,成為終生的伴侶!我們要堅守今天的誓言,我們一定能夠堅守今天的誓言。

生兒育女贍養老人必須是兩個人的事,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不是儀式結束了,婚姻就不需要經營了。恰恰相反,儀式結束,婚姻才真正開始。

小編說

今天,我們不是要歌頌女性多麼偉大,作為男性你就該對撫育幼崽的女性俯首叩謝。

而是提醒各位男性,不要覺得有什麼是【理所應當】。問問自己:

你知道怎麼換尿不溼嗎?

知道寶寶便便都有什麼顏色嗎?

知道妻子一天晚上起夜多少次嗎?

知道她如何面對隔代育兒矛盾嗎?

……

如果答案是no,就別動不動質問:「為什麼你會變成這樣」。

多年夫妻成兄弟。

是,好的婚姻就是處成兄弟。但兄弟最重要是什麼,講究江湖義氣。

問問自己:你對「兄弟」講義氣了嗎?

而對咱女性自己來說,也不必用受害者的姿態心理暗示自己。人生總要取捨:

高跟鞋是生活,口水巾是生活,雞飛狗跳是生活,有經濟實力請人解決雞零狗碎也是生活,香水還是尿不溼都是選擇。

既然選擇了,就努力在新的領域讓自己更好。

在家庭角色裡,如果願意,我們照樣可以追求「獨立」:做好人生的OKR(目標管理),統籌規劃,學會處理和平衡多方關係,也能維持相對獨立的自我並讓自己加速成長。

這可是比職業經理人還要酷的工作,每個「潛力股」麻麻,我看好你!

【今日福利】

安撫一下

相關焦點

  • 韓國孕婦指南惹爭議:孕期多做家務,分娩前備好飯菜,別餓著老公
    還要清理冰箱、為家人備好小菜、準備速成食物,這樣孕婦即使住院分娩,丈夫也能很快上手。這些"建議"一出,韓國網友們坐不住了:"這是首爾新出的獎勵不結婚政策?""就這樣誰還願意生孩子?"從這些建議來看,確實沒有給孕婦帶來便利,反而是在說:"你懷孕生孩子可以,但家務活不能耽誤了。還不能給家裡人帶來麻煩,尤其是老公,不能餓著他。"
  • 噴吧| 「孕婦產前指南」!生育前還要給丈夫準備衣物、菜餚?你咋看?
    1月13日《朝鮮日報》報導,最近韓國首爾市妊娠生育信息中心網站發布的孕婦產前指南因包含勸導懷孕35周的臨產女性做家務的內容引發民眾強烈不滿。指南中針對即將臨盆孕婦這樣寫道:「扔掉放了很久的食物,提前準備三、四道小菜作為家人的食物;準備好速食咖喱等速食食品,這樣不擅長料理的丈夫可以方便地食用」。
  • 懷孕40周,孕婦打過催產針後等待生產,卻看見老公躺在產床上
    於是小王來到了走廊上,溜達了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等她回到病房時卻看到自家老公躺在產床上,帶著孕婦小王的眼罩,四仰八叉的呼呼大睡。看到這一幕的小王頓時氣急,怒喊到:你躺在這裡是要替我生嗎?看我生完,揍不揍你。這位老公的做法真的是讓人佩服佩服,自己的妻子懷孕40周了,都沒有生孩子的動靜,而且醫生剛剛給她打完催產針,這時肯定宮縮疼的不行,你還有心情大睡,要是你,你不發火嗎?
  • 「放空」指南,別說你會!
    「一條」視頻特別為你我拍攝了一條「放空」指南臺灣優人神鼓教你如何心無旁騖,放空……放空……▲ 鼓點與寧靜形成反差,旋轉與寧靜形成反差,交錯與寧靜形成反差,所有「動」的瞬間,都有「靜」的匯聚。▲「時間之外」之「千江映月」,當下只有月和你兩者合二為一
  • 上天嗨!香港、臺灣、日本滑翔傘指南
    但是愛好高空運動的人,不會吝惜這看似繁雜的前期準備,更何況若幸運遇到一個好天氣,可以一直飛行至太陽下山前,高空欣賞夕陽殷紅一座城的體驗。鳥人航空安全指南沒有任何一項運動是完全安全的,但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以確認的路線飛行,並做好飛行前裝備檢查,是可以安心進行這項運動的。
  • WIFI有輻射,會傷到胎兒你得關掉,鄰居:你咋不上天呢
    懷孕期間很多媽媽都會表現出極其敏感的姿態,責任心爆棚,不允許有任何不利於寶寶成長發育的因素出現,有些準爸爸忍不住抽了一根煙被孕媽媽聞出來,二話不說直接趕出家門,吹一個小時風再進來。孕期謹慎當然非常重要,現在的社會環境各方面的汙染都比較嚴重,想要孩子健健康康的發育就得多考慮考慮。
  • 23世紀太陽系旅行指南 就是要上天
    每當跟人吹牛到最後被丟給一句「你咋不上天呢」想必你也是沒招兒的,其實不少人都公布了花錢不多的火星登陸計劃和星際旅行計劃,上天在未來也並不算件難事,23世紀太陽系旅行指南來了 ,乘坐它去探索木星的大紅斑吧到23世紀,或許你不再需要攢老婆本買鑽石了,土星上下的雨都是鑽石;土星上的強閃電可把甲烷變成煤灰型態的碳,煤灰在沉降的過程中固化成石墨,然後在高溫高壓的作用下變成鑽石
  • 電視劇「三十而已」,鍾曉芹意外懷孕,老公不要孩子,該不該離婚
    因此,從優生優育的角度來講,鍾曉芹雖然是意外懷孕了,孩子不在計劃之內,但是,這個孩子應該生下來。因為,孕婦打胎或是流產對女孩的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影響很大,打胎後醫生都會叮囑你,要休養一年,一年後再考慮懷孕,而懷孕沒能生下自己的骨肉,可能嘴上不說,但是可能做媽媽的會自責一生,可能會因此得憂鬱症。一年內還不宜再懷孕,這意味著,想要再次懷孕,得到32歲了。
  • 「寶寶去哪兒了」後續解讀:雙胎變單胎 這不是沒可能
    近日,揭陽市人民醫院出現了「寶寶去哪兒了」的一則醫療糾紛,從媒體報導中了解到,一 產婦懷孕期間接受 B 超檢查顯示為「雙胎妊娠」,臨產後在揭陽市人民醫院接受剖腹產後僅產下一男嬰,產婦及其家屬難以接受,他們懷疑醫護人員私藏另一胎兒或胎兒已死亡被丟棄,並調出手術監控視頻打算把醫院告上法庭。
  • 直擊分娩生殖器變化(圖)
    第6頁:6 第7頁:7   越接近預產期,媽媽開始有「我快要生了!」在分娩期間要怎麼做才會讓生產更順利?如果你事先知道你會遇到哪些情況,那麼在分娩的過程中,你會鎮定許多,這也正是你在分娩關鍵時刻最需要的。……分娩前後生殖器的變化!
  • 分娩前還要做檢查?會做哪些檢查?
    臨近預產期的孕婦,產科醫生都會安排再做一次全面的產前檢查。為什麼整個孕期已經做了各式各樣的產前檢查,在分娩前還要再做一次大檢查呢? 這是因為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孕婦身體各項機能不斷發生變化,易發生孕晚期的各類妊娠併發症。
  • 指南針┃妊娠前、妊娠期、產後肥胖管理——國際婦產科聯盟指南(下)
    強烈推薦++++  問:對肥胖孕婦預防子癇前期是如何建議的?  答:在最近發表的指南中,Poon等人建議所有孕婦在妊娠後的前3個月內接受子癇前期篩查,至少使用平均動脈壓和產婦風險指標[27]。肥胖,特別是BMI≥35,被認為是子癇前期孕婦的中等危險因素[86]。
  • 順產分娩時,產婦要經歷側切或撕裂,了解其中利弊,孕婦謹慎選擇
    對於孕婦分娩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較為自然的順產,分娩時主要靠孕婦的努力和醫護人員的幫助。而另一種是剖腹產,分娩時是人為控制的臨床上的分娩手術。所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順產分娩對於孕婦來說,存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更多。
  • 不浪漫便是罪名!前TVB小花不滿老公送垃圾桶當作生日禮物
    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了解最新TVB資訊本文編輯劇透社:Jackson前TVB小花楊洛婷近日現身於九龍塘某商場,為出席聖誕節活動。楊洛婷表示:「今年會跟老公留在香港過聖誕節,到明年3月份老公開騷,到時候再請父母來港探望孫女。」問到可會叫老公準備聖誕禮物?楊洛婷隨即大爆Dear Jane主音老公Tim不解風情,經常做錯事惹自己生氣,甚至還試過送垃圾桶給她當作生日禮物。
  • 指南針┃妊娠前、妊娠期、產後肥胖管理——國際婦產科聯盟指南(上)
    強烈推薦+  B.4.11應在分娩前對BMI≥40的孕婦進行麻醉評估。  條件推薦+  B.4.12建議對BMI≥35的孕婦在分娩活躍期進行電子胎兒監護。分娩評估時可應用宮腔內導管和胎兒頭皮電極。  問:在非洲,孕婦肥胖率高嗎?  答:在不同的非洲國家,孕婦肥胖的患病率各不相同,在妊娠的前3個月為17.9%,後3個月為6.5%~50.7%[4]。  問:監測孕產婦肥胖的標尺是什麼?  答:許多國家沒有常規監測妊娠期的體重增加。
  • 這幾樣「神助攻」要備好,為媽媽順產加一把勁
    對於一個孕婦來說,分娩就是一場硬仗。不僅需要時間,還消耗體力。是由於一些孕婦的體力天生就比較差。往往在生產的過程中,就會出現體力耗盡的情況。 所以,很多醫生都會在產前建議家屬給產婦提前準備些有利於提高產婦精神狀態,補身體力的食物。防止在生產中突然沒有體力,有沒有食物進行補充。
  • 孕婦夢見吃西瓜子預示著什麼 孕婦夢見吃西瓜子是什麼意思
    孕婦夢見吃西瓜子預示著什麼 孕婦夢見吃西瓜子是什麼意思夢見吃西瓜,預示你去海邊會獲得成功。孕婦夢見吃西瓜,預示著要生多子或者是龍鳳胎。夢見吃西瓜,出國能發大財。病人夢見吃西瓜,會困難重重。
  • 等待開宮口的這段時間,你老公在幹啥?網友:好得太好,慘得太慘
    許多孕媽媽奔著「愛情」結婚,可直到分娩前,才看清自己精心挑選的另一半是多麼的不靠譜;也有很多準媽媽平日裡吐槽老公木訥不浪漫,可真到了關鍵時刻,對方的一舉一動都能讓自己感到溫暖無比。不久前,兜媽在網上看過一張動圖,一位孕婦即將分娩,在她被推進產房的路上,丈夫緊緊拽著妻子的手,緊張的情緒和對妻子的擔憂讓一個男人哭得稀裡譁啦。
  • 「專題-矮行星」你所不知道的矮行星—妊神星(Haumea)
    宇宙的年齡估計為138億年,地球或形成於45億年前,智人是經過40萬年慢慢進化而來,而人類最早的文明出現在9000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中國發現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自文明之初,人類就開始了在這廣袤大地上的無盡探索。
  • 孕婦睡覺太痛苦,姿勢難受還睡不著,更怕遇到一個無良老公
    文 | 齊麗娟孕婦在什麼時候感到最煩躁?不是孕吐的時候,不是胎動的時候,也不是上廁所的時候,讓孕婦感到最為煩躁的一件事,就是睡覺!可能有人會問了,睡覺不正常睡就行了嗎?為什麼會感到煩躁呢?其實孕婦睡覺和常人不一樣,尤其是孕中期開始睡姿就要固定,不能亂動,這就更加令人難受了。試想一下,晚上睡覺的話,一定要擺一個自己感覺舒服的姿勢才行,如果姿勢不對的話,怎麼睡都睡不著,渾身難受,就更不用說一個姿勢不能動的孕婦了。有個孕媽說,孕期一直左睡,後期到生完後左跨、左腿、左膀子都是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