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預產期的孕婦,產科醫生都會安排再做一次全面的產前檢查。為什麼整個孕期已經做了各式各樣的產前檢查,在分娩前還要再做一次大檢查呢?
這是因為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孕婦身體各項機能不斷發生變化,易發生孕晚期的各類妊娠併發症。
為確保分娩的安全,分娩前有必要,也必須再做一次全面的臨產檢查。
孕婦臨產前需做哪些檢查?
1. B型超聲檢查
用於了解臨產前胎兒在孕婦體內的健康狀況,評估生產方式。
判斷臨產時胎兒的胎位,以確定合適的生產方式;觀察胎兒是否有臍帶繞頸,以及胎兒心跳頻率,判斷胎兒有無宮內缺氧。
2. 血常規、尿常規、生化檢查
檢查血液的各項指標是否正常,如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及分類以及肝腎功能是否正常。
尿液檢查主要是通過尿蛋白、尿比重、尿潛血等檢查確定是否有腎臟病變或高血壓表現。
根據以上各項檢查的指標,用於判斷孕婦有無妊娠晚期的併發症。
3. 測量體重
用於評估孕婦的營養狀況。
4. 心電圖檢查
通常是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婦需要做此檢查,比如心功能不全的孕婦,心電圖用於檢測孕婦的心臟狀況,判斷孕婦心功能是否能耐受高強度分娩。
5. 測量子宮底高度及腹圍
子宮底的高度及腹圍的大小都是反映胎兒生長發育的情況。
如果宮底過高,腹圍過大,可能是巨大兒,多胎妊娠或者羊水過多等原因;宮底過低,腹圍較小者,可能提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
6. 測量血壓
血壓檢查用於判斷孕婦是否有合併妊娠期高血壓,以便醫生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7. 宮頸及陰道檢查
根據孕婦宮頸的軟硬程度,宮頸長度和位置,以及宮頸口的擴張情況和胎先露的位置,來判斷孕婦是否即將臨產。
並且查看有沒有無臍帶脫垂、胎膜早破等情況,還包括對骨盆的測量,骨盆大小及形狀直接決定胎兒是否能順利經陰道分娩。
8. NST檢查(每周一次)
NST指的是無刺激胎心監護,用於在胎動時觀察胎心率的變化,可以了解胎兒的儲備能力。
該檢查有兩種結果,反應型和無反應型。胎兒受刺激時,NST呈反應型,提示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良好。反之,提示胎兒有窒息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
小檸溫馨提醒:
分娩前的各項檢查是必要的,因為胎兒不斷生長,孕婦身體新陳代謝隨之增加,身體負擔也隨之加重,極易超出身體的耐受力,臨產前檢查能夠及早發現問題,以便醫生及時採取措施,以確保孕婦及胎兒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