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做了腦電圖,為什麼還要做核磁共振檢查呢?

2020-12-04 癲癇管家

這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患者和家屬的提問!

據我國流行病學調查,我國癲癇患者約有900萬之多,每年約有40萬新的發患者,癲癇的發作形式多種多樣,上期我們講了根據發作類型和症候群分類選擇藥物是治療癲癇的基本原則,所以如果懷疑癲癇發作,應到專業門診就診的。

正確的診斷是成功治療的第一步。 就診時最重要的是向醫生詳細講述發作時的情況(利用癲癇日記規範記錄能讓醫生快速全面了解病情-有視頻資料最好),這是任何檢查都不能代替的,輔助檢查中最重要的是腦電圖。

下面就講講癲癇患者需要做哪些檢查?

腦電圖(EEG)

腦電圖是癲癇診斷和鑑別中最重要的 一項檢查工具, 儘管高解析度的解剖和功能影像學在不斷的發展,但腦電圖始終 是其他檢測方法所不可替代的。大多數情況下是確診癲癇所必需的,需要注意的是腦電圖的技術性很強,很多時候要做長程腦電圖,一般要包括清醒-睡眠-清醒的全過程,所以做一次大概需要3-4小時,這樣做能提高診斷率。對於一些疑難或發作不典型的病例,同步記錄發作時的視頻和腦電圖非常有意義,這也是我們常說的視頻腦電圖。

神經影像學

磁共振成像(MRI)對於發現腦部結構性異常有很高的價值。比如腦電圖中出現的同一部位的異常腦電,引發的原因可能是不一樣的,即可以是外傷造成的,也可以是腦腫瘤的結果,這兩個疾病的治療方向是不同的,所以有時為了查明引起異常腦電圖的原因,醫生會需要患者腦部精確的圖片,核磁共振或CT可以了解腦的內部結構。

所以如果有條件,建議常規進行頭顱 MRI 檢查。頭部 CT 檢查在顯示鈣化性或出血性病變時較 MRI 有優勢。某些情況下,當臨床已確診為典型的特發性癲癇症候群(如兒童良性部分性癲癇)時,可以不進行影像學檢查。

血液檢查

包括血常規、血糖、電解質、肝腎功能、血氣、丙酮酸、乳酸等方面的檢查,能夠幫助查找病因。定期檢查血常規和肝腎功能等指標還可輔助監測藥物的不良反應。

臨床懷疑中毒時,應進行毒物篩查。已經服用抗癲癇藥物者,可酌情進行藥物濃度監測。

尿液檢查

包括尿常規及遺傳代謝病的篩查。

腦脊液檢查

主要為排除顱內感染性疾病,對某些遺傳代謝病的診斷也有幫助。

心電圖

對於疑診癲癇或新診斷的癲癇患者,多主張常規進行心電圖檢查。這有助於發現容易誤診為癲癇發作的某些心源性發作(如心律失常所致的暈厥發作),還能早期發現某些心律失常(如長 QT 症候群、Brugada 症候群和傳導阻滯等),從而避免因使用某些抗癲癇藥物而可能導致的嚴重後果。

基因檢測

目前已經成為重要的輔助診斷手段之一。既往利用一代測序技術,可以逐一檢測已知的癲癇致病基因,僅適用於臨床高度懷疑的某一種癲癇症候群,例如 Dravet 症候群等。目前,基因檢測不作為常規病因篩查手段,通常是在臨床已高度懷疑某種疾病時進行。

大家也可到癲癇管家管理平臺進行諮詢,有任何想要了解的問題都可通過留言來提問,我們會有專業醫生幫您解惑。

相關焦點

  • 癲癇癲癇病病人為什麼要做腦電圖?
    癲癇是現在日常生活中多見的頑疾,而致使癲癇病的因素也有許多,所以,關於癲癇病要儘快的進行檢查。那麼,癲癇癲癇病病人為什麼要做腦電圖?癲癇是現在日常生活中多見的頑疾,而致使癲癇病的因素也有許多,所以,關於癲癇病要儘快的進行檢查。那麼,癲癇癲癇病病人為什麼要做腦電圖?下面就來聽聽**們對相似類容的解答:  腦電圖來自於現代電子信號技術,通過電信號感應裝置採集人腦電活動的信號,將信號放大並記錄在紙上就形成腦電圖描記圖。
  • 做核磁共振時,為什麼醫生讓家屬留下而醫生自己卻出去呢?
    其中,核磁共振算是被誤解最深的檢測項目了。如果是患者的情況比較嚴重,有時候醫生會讓一些醫護人員,或者是家屬留在檢查室內陪著患者,而這個時候醫生往往會離開時檢查室,然後在工作室裡對患者進行核磁共振檢測。於是,就有人認為醫生這樣做是很不負責任的體現,讓家屬和患者遭受輻射,自己卻離開了。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十分無知的。
  • 幽閉恐懼症,為什麼不能做核磁共振(MRI)檢查?
    今日門診遇到一名患者,說自己不敢做磁共振,已經努力嘗試過很多次,每次都是緊張、害怕到不行,根本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甚至還出現了小便失禁,無奈只好先暫時放棄檢查。為什麼會害怕做磁共振?難道是「磁共振恐懼症」?
  • 神經科醫生:為什麼我要你做核磁共振MRI而不是CT
    神經科醫生:為什麼我要你做核磁共振MRI而不是CT 趙桂憲/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2017-02-20 11:00 來源
  • 經常做腦電圖對大腦會有刺激嗎
    癲癇病患者需要經常和腦電圖打交道,要做好各方面的檢查才好對症下藥,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疑問,具體的有哪些以為大家一起看看:  1.懷疑癲癇為什麼要做腦電圖?  2.為什麼癲癇患者需要反覆做腦電圖檢查?  臨床上常常遇到有些癲癇患者的發作表現不典型,單憑臨床表現難以確診是否癲癇發作,這時腦電圖檢查就顯得特別重要。而有時在發作間歇期一兩次腦電圖正常又不能**排除癲癇,這就需要反覆檢查腦電圖。據統計,國外有些學者為確診是否癲癇,曾反覆做幾十次腦電圖檢查,後**發現有癲癇波。
  • 做核磁共振時,為什麼家屬在裡面,醫生卻出去了?
    去醫院做核磁共振時,為什麼醫生讓患者家屬在裡面陪同,而自己卻出去了呢?做檢查的時候,做核磁共振的那間屋子被厚厚的大門緊閉著,並且上面還寫著「危險」的字樣,這就讓人心生害怕了,不是說核磁共振沒有輻射的嗎,為什麼還用那麼厚的大門擋著,上面還寫著「危險」,並且醫生自己出去,卻留患者家屬在這裡陪同呢?
  • 核磁共振非常清楚,副作用又小,為什麼還要做對人體傷害的CT?
    既然會同時存在臨床上面的使用,那麼CT和核磁共振一定是各有優勢的。我們換一句話說CT 一定有磁共振無法替代的優勢。 通俗的來講磁共振主要是在看神經、看血管、看軟組織方面確實是比CT更好,我們可以通俗理解為同樣是在做影像學的檢查,拍X光是站在大樓外面看一整座樓的大體的形態。
  • 在化療期間,為什麼還要做一堆檢查,腫瘤會轉移嗎?答案出乎意料
    經常有患者會問,我們做完手術了,正在化療,為什麼還要做一大堆的檢查。化療期間,腫瘤還會出現進展和轉移嗎?非常遺憾,確實會有這種可能的,不管是何種惡性腫瘤,在化療期間都是有可能出現轉移的,這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為什麼化療期間,腫瘤還會轉移嗎?
  • 為什麼要你做核磁共振(MRI)而不是CT?
    來華山醫院神經內外科門診就診的患者,頭痛、頭暈的不在少數,有一些患者是真的顱內或脊髓有病灶,有的偏癱、截癱,講話口齒不清,有的走路不穩,眼球不能動等等,這些患者中有很多沒做過影像學檢查,或只做了一張顱腦CT或頸椎CT或腰椎CT的,經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和體檢檢查,為了確定或排除某些疾病,我經常開出磁共振(MRI)。
  • 癲癇做腦電圖檢測需注意哪些?
    ,很多患者對於檢查比較排斥,感覺告知一下醫生發作症狀就可以對症用藥了,殊不知癲癇是人的大腦神經出現異常狀況,不是簡單的了解一下症狀就能準確的判斷出病症的實際情況的,那麼腦電圖就為醫生提供了一個患者病情情況的依據和輔助。
  • 得了腦血栓,為什麼要做腦血管檢查?如何正確選擇?
    為什麼要做腦血管檢查?臨床上,得了腦血栓的患者,醫生會建議做完頭部CT,排除顱內出血以及顱內佔位等情況後,還需要做核磁彌散,以確定是否是先發血栓,以及血栓栓塞的部位。同時我們還要建議患者做腦血管檢查。有很多家屬不理解,已經知道了是腦血栓,為什麼還要做腦血管檢查?
  • 已經做了CT檢查,為什麼還要再做一個增強CT,醫生告訴你真相
    小王三年前通過檢查,發現了肺上有個結節,大約6mm左右,在醫生的安排下,定期做隨訪檢查CT。今年小王又來醫院複查,做一個CT檢查。做完CT以後,醫生看了一下CT片子,結果發現肺結節變大了,也變實了,醫生建議小王再做一個增強CT檢查。
  • 分娩前還要做檢查?會做哪些檢查?
    臨近預產期的孕婦,產科醫生都會安排再做一次全面的產前檢查。為什麼整個孕期已經做了各式各樣的產前檢查,在分娩前還要再做一次大檢查呢? 這是因為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孕婦身體各項機能不斷發生變化,易發生孕晚期的各類妊娠併發症。
  • 做核磁共振檢查不得不知這5件事
    提到核磁共振檢查相信不少小夥伴都有所了解它是醫生診斷患者病情越來越常見的檢查手段之一但很多人在做核磁共振前內心都有點忐忑核磁共振主要應用於腦、脊髓、心臟、血管、腹部、生殖系統、肌肉和骨骼等的檢查。在做核磁共振檢查前,最好了解以下5件事:1.檢查前應摘掉所有的飾品檢查過程中強大的磁場,會吸附所有的金屬物件,這可能會導致被檢查者受到傷害,所以在檢查前,須摘掉身體上配戴的所有首飾,包括頭部和腳上的飾品。
  • 憑什麼做核磁共振時,醫生讓家屬留下自己卻出去?輻射太大了?
    男子陪別人檢查,卻被吸入核磁共振儀後喪命!《印度快報》曾報導過一出發生在醫院的慘劇,一名男子陪同親戚做核磁共振檢查,當他帶著一個打開的氧氣瓶進入掃描室的一瞬間,就被一股強大的磁力吸入儀器內。被搶救出來之後發現,由於吸入過多的純氧,該男子已經死亡。當時男子的親戚也在場。
  • 為什麼有人一焦慮就會頭痛,是得了焦慮症嗎?要不要做核磁共振?
    要不要到醫院做一些核磁共振,今天醫生就來和大家好好地聊一聊這個話題。為什麼一焦慮就頭疼?到底是什麼原因,要不要做核磁共振?臨床上我們一般把這種因為焦慮緊張的情緒,出現的頭部疼痛叫做緊張型頭痛。有些人擔心自己的頭疼事,其他的一些慢性病或者是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於是便想要做一些核磁共振,來看看究竟怎麼回事,不過醫生建議大家發生頭疼的時候,不一定急著要去做核磁共振,我們首先應該先去找相關的內科醫生進行診療,判斷到底是哪些疾病引起的頭痛,如果說是因為繼發性疼痛,也就是一些其他的疾病導致的症狀,有可能需要做一些
  • 做核磁共振可以帶隱形眼鏡嗎?做核磁共振要注意什麼?
    ,雖說核磁共振沒有輻射,但在檢查時如果沒有做好注意事項,會導致檢查結果錯誤。而有很多人對核磁共振檢查不了解,甚至有些在檢查時會佩戴隱形眼鏡,又擔心隱形眼鏡會帶來影響,但其實帶隱形眼鏡檢查沒有什麼影響。  做核磁共振可以戴隱形眼鏡嗎?
  • 核磁共振檢查很實用,遺憾的是,這4類人不能做,檢查時注意兩點
    由於核磁共振在檢查時會運行磁場,所以不會帶來輻射,也不會造成傷害,也正因此很多人認為身體有問題時就可以做核磁共振,卻不知以下這幾類人要避免做核磁共振,以免帶來傷害。哪些人最好避免做核磁共振1、帶有心臟起搏器的人對於這類特殊人群來講,他們心臟中有起搏器,如果進行核磁共振會導致體內的機器出現移位。一旦機器移位造成的傷害不可估量,不僅是導致結果錯誤,還會造成致命危險。
  • 關節置換後能做磁共振檢查嗎?人工關節置換後能否做核磁共振?
    由於接受該手術的患者,在術以後常常由於各種原因不得不接受一些檢查評估,其中常常會涉及磁共振檢查。由於對於假體金屬材料成分的不確定以及對於人工假體在磁場中反應的擔心,很多醫院對於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較為謹慎。因此,常常有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抱有疑問:我到底可以不可以做磁共振檢查?
  • 做完心臟支架,到底能不能做核磁共振?為什麼大部分醫院都不給做
    那麼支架本身是金屬的,而做核磁的時候又不能帶金屬,這可怎麼辦?核磁檢查時,患者接受檢查的環境是一個大的磁場。顧慮:金屬材質的支架可能會在血管內移動,或者支架產生的電流在傳導中產生的熱量會燒傷血管。這種簡單的思維是可以理解的,可實際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