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腦血栓,為什麼要做腦血管檢查?如何正確選擇?

2020-12-06 董巖醫生

為什麼要做腦血管檢查?

臨床上,得了腦血栓的患者,醫生會建議做完頭部CT,排除顱內出血以及顱內佔位等情況後,還需要做核磁彌散,以確定是否是先發血栓,以及血栓栓塞的部位。同時我們還要建議患者做腦血管檢查。

有很多家屬不理解,已經知道了是腦血栓,為什麼還要做腦血管檢查?而且檢查完之後,也並沒有新的治療方法,還是一樣的藥物治療。似乎有一些多此一舉,沒有必要。

實際上並非如此的。因為腦血管病,就是腦血管出現問題。如果能全面檢查評估患者的腦血管情況。對腦血管病的治療,以及預後的評估,都是很有幫助的。通過腦血管檢查,我們可以知道什麼部位,出現血管的斑塊和狹窄,以及狹窄的嚴重程度,後期再得腦血栓的風險大小如何?也可以指導我們臨床更有效的應用藥物治療。

所以全面的了解患者的腦血管情況,非常有助於患者病情的評估與判斷,可以指導治療,指導用藥的。做腦血管檢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腦血管檢查都包括什麼項目?各有什麼優缺點?

腦彩超:腦彩超是利用超聲都卜勒效應,測定顱內血管血流的檢查方法,具有簡便實用,價錢較低。臨床應用廣泛,是臨床篩查的主要手段。缺點是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需要專門的培訓。

頸部血管彩超:頸部血管彩超,既可以利用超聲都卜勒效應測量腦血流頻譜,又可以顯示血管的二維結構。可以更加直觀地顯示頸部血管有沒有斑塊,有沒有狹窄以及狹窄的程度。缺點是設備成本比較高。

核磁共振MRA:核磁共振MRA是核磁共振檢查的一個序列,是利用血液流動特性,與周圍的組織形成對比而顯像的一種技術方法。是一種無創血管檢查,可以動態顯示血管的三維結構。可以清楚地顯示血管存在狹窄的部位,以及狹窄的程度。其優點,既是無創檢查,又沒有輻射,對人體沒有傷

害。缺點是檢查時間可能稍長。有的患者可能堅持不了,會不自主出現活動,而使圖像出現模糊,而不能完成檢查。有的時候會出現假陽性。對狹窄的判斷並不十分理想。

以上三種檢查方式都是無創檢查。也就是沒有損傷的。下面介紹的兩種檢查方法是有創血管檢查。

CTA: CTA是CT下血管成像的英文縮寫簡稱。是通過往靜脈裡點滴注射造影劑,造影劑隨血流,流經全身,流經腦血管的時候,會分別形成動脈期血管影像和靜脈期血管影像。 CTA檢查也是具有一定風險,相對風險要小,不用麻醉即可操作,其缺點是在CT下成像,具有一定輻射性,檢查時間越長,輻射劑量會累積越多。

DSA: DSA是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的英文縮寫,通過血管內打入造影劑,利用兩次成像技術,減除顱骨,腦組織等多餘的組織影像,從而完整地動態地顯示出血管影像。這可以顯示血管的斑塊與狹窄,又可以動態的顯示血流的代償情況,以及側支循環開放情況,可以全面的評估腦血管的供血情況。這是腦血管檢查的金標準,也就是最準的。缺點是,這是有創的檢查,是需要往動脈裡打藥,需要有高壓注射器的配合,具有一定的風險。具有一定損傷。費用較高。

如何選擇做腦血管檢查?

上述幾種腦血管檢查方法,既有有創的檢查,也有無創的檢查。費用有高有低。臨床上我們是如何進行選擇的呢?

首先建議先從無創的腦彩超,頸部血管彩超開始做起。發現有問題再進一步往上升級。逐步需要做核磁MRA或者是CT A,或者是DSA。

需要醫生掌握好各種檢查的適應症。結合患者的具體病情,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充分的交流溝通。再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

由於腦血管包擴顱外血管,和顱內血管兩個部分。因此在檢查上可能就會出現多種的組合。

腦彩超和頸部血管彩超,這是最常用的篩查組合。也是應用最多的。

顱內核磁MRA和頸部血管彩超,這是臨床上最常用的組合。既兼顧有效性又兼顧費用成本。是臨床最佳組合。

DSA是有創血管檢查,也是成本花費最高的。這是腦血管檢查的終極手段,堪稱腦血管檢查的金標準。

了解了上述這些內容,你對做腦血管檢查還有疑惑嗎?

相關焦點

  • petct能檢查哪些癌症 這4種人群要做PET-CT檢查
    能發現早期癌症的PET/CT是目前診斷癌症的一個有效的方式,那麼PET/CT到底能檢查出哪些疾病。哪些人要做這種檢查呢?做這種petct檢查之前患者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pet-ct能檢查出哪些疾病與傳統的影像學檢查相比,petc具有靈敏度高、解析度好、圖像清晰等特點。
  • 腦血栓的前兆有哪些十種徵兆要警惕
    話說回來,腦血栓、腦梗塞來得那麼突然,難道發病前一點徵兆都沒有嗎?小九請教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內科博士後龍友明教授。「腦中風通常分為缺血性腦卒中(腦梗塞)和腦出血兩種。腦血栓形成是腦梗塞的最常見類型,多在安靜或睡眠中發病,發病突然,其實許多患者在發病前並非毫無徵兆。只不過,由於不了解或不重視,才導致嚴重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 醫生總結:腦血栓的7個信號,6類人需高度警惕!
    而,動脈粥樣硬化,是腦血栓發作的根源! 誘發腦血栓病因有哪些 1、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如果腦血管內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那麼就會使得血管變得狹窄,使血管表面會變得粗糙不平,那麼最終就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出血,最終會激活體內的血液凝固系統形成血栓。 2、血液粘稠。
  • 腦梗塞、腦血栓、腦出血有什麼區別?如何預防?本文分別為你說清
    腦梗塞、腦血栓、腦出血都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也都是一旦發病都比較嚴重的腦血管病,死亡率高,預後往往也會造成肢體行動障礙、語言障礙等這樣那樣的問題,如果說這三個問題有沒有區別,其實從腦血管疾病概念來說,需要治療幹預的腦梗塞、腦血栓、腦出血,都屬於腦卒中的問題,前兩種屬於缺血性的腦卒中
  • 腦血栓病人吃什麼好 腦血栓病人飲食注意事項
    腦血栓是一種心血管疾病,想要腦血栓病人恢復得更快,日常飲食應多加以調理,那麼腦血栓病人吃什麼好呢?哪些食物有利於腦血栓病人健康恢復?一起來了解下。  腦血栓病人吃什麼好?  大蒜、洋蔥:這兩種食物都有降血脂的功效,並有增強纖維蛋白活性、抗血管硬化的作用,腦血管病人可以常吃。  蕎麥:蕎麥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粗糧,裡面富含的蛋黃酸和賴氨酸可以維護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軟化血管,降低腦血栓疾病對人威脅。
  • 夏季腦血管疾病發生率不降反升?看看哈醫大四專家怎麼說
    龍頭新聞訊(嶽金鳳 王海嬌)夏季屬於腦血管疾病相對低發的季節,因為在這個季節,人的血管處於舒張的狀態。但是,近日哈醫大四院神經內科馬學玲教授在出門診時,卻發現新發急性期的腦血管病的患者較往年同期有所增多,而且大半患者以頭暈、噁心嘔吐、走路不穩為主要表現的腦後循環缺血症狀。
  • 經常有這4種表現的人要警惕腦血栓,趕快去做腦部CT!
    不過想要知道大腦情況,就需要做腦部CT,但由於CT帶有輻射,所以不能隨便進行。讓很多人感覺到焦慮,什麼情況下能做腦部CT,其實當身體出現這些情況時,就要做腦部CT來確診問題。身體出現哪些情況需要做腦部CT確診問題?
  • 腦血栓病人吃什麼好?「兩條腿走路」
    醫生並鼓勵張阿姨堅持治療,還是有望恢復部分能力,心裡也很是捉急,腦血栓病人吃什麼好得快,血塞通的作用和副作用又是什麼,為啥出院了還要吃藥,真的能恢復?腦血栓發生突然,並且致殘率高,對於很多腦血栓患者來說,毫無預兆地從一個正常人變成一個連上廁所都需要幫忙的人,急切想知道腦血栓病人吃什麼好,好儘快康復。腦血栓病人吃什麼好?先來了解一下腦血栓。
  • 人到中年後,了解這7種檢查方法,解決腦血管疾病小菜一碟!
    — 當出現了腦血管的症狀,如頭痛、頭暈、神經功能障礙不適,應該如何做檢查? 接下來要說說腦科檢查「三兄弟」 CTA、MRA、DSA 是不是乍一看傻傻分不清?
  • 腦血管堵住了,頭部會有反應,當異常頻繁出現時,或要抓緊看醫生
    人體的一切動作和行為都依靠大腦來發出指令,如果腦部血管被堵住,指令就不能向外發送,身體各器官和四肢就不能正常進行工作,若是不加以緩解,整個人都會面臨癱瘓,可能會出現腦血栓、心梗、心臟病等疾病,嚴重威脅生命健康。但是很多患者在症狀來臨時卻不知道是危險信號,以至於發現得遲了,出現不能挽回的後果。
  • 身體有6個表現,可能腦血管「堵」了!少做3事,血管不易堵
    若本身就血壓高的人,每天眩暈超過5次,2天還不見好的,就要注意發生腦血管疾病的可能會很大。血壓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時,是形成腦血栓的前兆。   腦血管疾病多見於50-60以上 有動脈硬化史的人。若出現以上情況之一,警惕腦血管可能堵塞了,及時去醫院治療。
  • 得了甲狀腺癌。需要做全身檢查嗎?
    那麼得了甲狀腺癌需要做全身檢查嗎? 答:確診甲狀腺癌的同時,醫生會評估轉移風險,並決定是否需要做徹底的全身檢查來明確轉移情況。如果醫生判斷遠處轉移風險較低,就沒必要做全身檢查,臨床上大多數患者都屬於這一類。但一些轉移風險較高的患者,醫生可能建議做全身檢查,這對於選擇手術和綜合治療的方案非常重要。 具有以下幾種情況時,轉移風險較高!!!
  • 50歲男子洗澡突發腦梗,醫生提醒:腦血栓,最忌諱這件事
    老李今年50歲了,五年前檢查出來有點三高的毛病,家人都特別緊張,但是老李不大放在心上,平時沒事就去公園裡轉轉,所以五年來身體一直保持的還可以,家人也就慢慢放寬了對老李的限制,偶爾還同意讓他小酌兩杯。醫生告誡:腦血栓患者,最忌諱那就是酒後立即洗澡喝酒後,最好不要立刻去洗澡,主要是因為酒精在進入人體時,會直接刺激血管,導致甘油三酯合成過多,加重動脈硬化,再加上剛喝了就體溫過熱,如果在洗澡時水溫控制不當,血管急劇收縮,容易導致腦梗發作,造成悲劇的發生。
  • 腦血管堵塞時頭部4個「紅燈」頻亮,還不重視,當心「栓」報到
    腦血管堵塞也就是腦血栓,血液流通速度減慢、血液成分發生改變或血液黏稠度增加可形成血栓,導致血管閉塞。當腦血管阻塞時頭部會有明顯症狀,如頭痛、眼前發黑和不停地打哈欠等,必須引起重視,抓住治療的黃金期,以免引發後遺症。
  • 腦血栓要注意什麼?介紹四點注意事項
    腦血栓患者要積極配合治療,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並且要保證充足水分的攝入量,養成勤喝水的習慣,能起到降低血液粘稠的作用,並且能加快*新陳代謝,可以將體內囤積的廢物排出體外,並且要重視飲食結構的調理,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有助於疾病的治療,那麼腦血栓要注意什麼?
  • 手腕上「打針」,就能做全腦血管造影
    手腕上「打針」,就能做全腦血管造影 2020-10-29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懷疑自己得了冠心病該做哪些檢查?冠心病患者日常要注意的事情
    懷疑自己得了冠心病,該去醫院做哪些檢查: 1.心電圖 l常規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最簡便、常用的方法,尤其是患者症狀發作時是最重要的檢查方式。 l動態心電圖是一種可以長時間連續記錄並分析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的方法。
  • 為什麼有人一焦慮就會頭痛,是得了焦慮症嗎?要不要做核磁共振?
    這種頭疼往往伴隨著我們焦慮而來,患者通常會覺得,自己的頭部好像受到擠壓或者有一種鈍痛感,總之處於一種比較難受的狀態,出現這種疼痛,頭疼基本上都是一些青年或者是中年人,有些人還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焦慮症?要不要到醫院做一些核磁共振,今天醫生就來和大家好好地聊一聊這個話題。為什麼一焦慮就頭疼?到底是什麼原因,要不要做核磁共振?
  • 為什麼南方地區腦血栓(中風)患者很少,而北方人很多?
    無論是腦血栓還是動脈硬化,再或是其他心腦血管疾病,都存在一個讓人很難理解的特點,就是「南方的患病人數比北方要少」。其實,這件事很好理解,只是大家沒明白其中的相關奧秘;在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過程中,明確並幹預危險因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比如說「吃鹽過多」就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肥胖」就是腦血栓的危險因素,從根本上拒絕這些危險因素,才是預防疾病的根本「措施」。為何南方患腦血栓的人比北方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