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腦血管疾病發生率不降反升?看看哈醫大四專家怎麼說

2020-11-26 瀟湘晨報

龍頭新聞訊(嶽金鳳 王海嬌)夏季屬於腦血管疾病相對低發的季節,因為在這個季節,人的血管處於舒張的狀態。但是,近日哈醫大四院神經內科馬學玲教授在出門診時,卻發現新發急性期的腦血管病的患者較往年同期有所增多,而且大半患者以頭暈、噁心嘔吐、走路不穩為主要表現的腦後循環缺血症狀。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夏季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不降反升?首先我們不難想到近日的伏天高溫狀態,人們出汗量增加,水分流失增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受阻,對氧氣需要量增加,腦血液供應減少,會增加缺血缺氧,從而誘發腦血管疾病;對糖尿病患者而言,天氣炎熱,運動量減少,再加上夏季新鮮水果的誘惑,這「管住嘴邁開腿」口號就拋之腦後,而引起血糖升高;對高血壓患者而言,夏天溫度增高,血管會一定程度的擴張,引起血壓不穩定,再加上炎熱的夜晚睡眠不佳,也會引起血壓的波動。

由於今年疫情限制,好多人在冬春兩季外出戶外活動明顯減少,而隨著近期疫情有所控制,市民戶外活動逐步增加,外出活動後大量出汗,但是由於佩戴口罩,喝水時有些人覺得脫摘口罩很麻煩,因而好多人在活動時飲水量較前減少,導致體內水分大量流失,血管收縮使血液變粘稠,容易形成血栓。血粘度增高勢必導致血流速度減慢,若再合併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就會導致腦血栓形成。此外,由於腦血栓患者大多數是老年人,他們的汗腺萎縮、不能很好的通過排汗來降溫,體溫調節中樞的調節能力減弱,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調節自身的體溫。夏季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吃了不潔食物後腹瀉,也會誘發腦血栓的形成,這些都會引起體內液體流失,電解質離子失衡,造成血液粘稠,加重了腦血栓的風險。腦內後循環對缺血缺氧耐受能力差,一旦出現腦部供血不足時率先表現出相應的臨床表現,頭暈、耳鳴,噁心嘔吐、走路不穩,甚至出現視物雙影,飲水嗆咳。

那麼問題來了,夏季如何預防腦血管病呢?首先我們應該避免暴曬中暑,外出時儘量選擇早上或傍晚相對涼爽時候,當長期在高溫環境下工作運動時,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最重要的就是得多喝水,至少每天保證液體量1500ml,這樣才有助於腦血管系統的有效循環;同時要注意維持好原有的基礎疾病的藥物治療,例如控制好血壓、血糖等;此外應該避免溫差過大,室外過熱,室內吹空調比較涼爽,吃冷飲比較多,這種冷熱的變化對腦血管是不利的,合理降溫解暑,避免過激;高血壓、糖尿病人群都得按時吃藥,避免血壓大幅波動及血液粘稠;最後還要注意起居有節,保證足夠睡眠,清淡飲食,調整好心態,生活規律。

【來源:生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從入院檢查到治療不超一小時 哈醫大四院腦卒中中心為患者開通綠色...
    哈醫大四院腦卒中中心開通由急診科、介入放射科、神經內科等多學科合作模式的「綠色通道」,為患者進行緊急救治,從入院檢查到治療,不超過一小時。  疑似腦卒中的患者被送進醫院後,會立即安排患者進入綠色通道做進一步的檢查,同時啟動救治方案,所有相關科室人員待命,若患者經檢查有溶栓治療可能,醫務人員會立即為患者進行溶栓、取栓等治療。
  • 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專家:早產寶寶的發育過程不可忽視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宋薇)糖糖(化名)是一名七個月大的寶寶,在36周就迫不及待的從媽媽的肚子裡出來了,隨著糖糖的成長,媽媽發現孩子各方面的發育都比同齡的孩子晚,於是慕名來到哈醫大四院兒童康復中心諮詢,經過周大勇主任的評估與檢查,發現糖糖目前月齡應該會坐但是糖糖還不會坐,並且存在右側肢體不愛動
  • 哈醫大二院召開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
    然而,由於先天遺傳因素、年齡因素、用眼過度、眼外傷等,很多人飽受各類眼科疾病的困擾,苦不堪言。為全面提升黑龍江省眼科疾病診療技術及科學研究水平,搭建省內眼科同行深入交流平臺,促進黑龍江省眼科醫師同質化發展,11月27-28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爾濱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醫大二院共同承辦的「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暨哈爾濱市眼科學術會議」在哈爾濱市召開。
  •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
    人民網哈爾濱12月4日電 日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通過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認定,成為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系全省首家,標誌著哈醫大二院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邁向新裡程。
  • 哈醫大四院溫曉斐博士當選國際醫學期刊MMR首屆青年編委
    經過嚴格的簡歷初審及專家委員會遴選,哈醫大四院青年人才、介入血管外科/分子影像研究中心溫曉斐博士成功當選該期刊首屆青年編委。 溫曉斐,哈醫大四院介入血管外科/分子影像研究中心醫學博士,博士後,碩士研究生導師 Military Medical Rearch (SCI期刊)
  • 如何快速方便就診 哈醫大一院多科室專家...
    龍頭新聞訊(徐旭 劉航 記者霍營)「我是從外地來的,提前預約掛了神經內科的第一號,想早點到醫院排著,沒想到專家7點半就來了,一上午連檢查都看完了。」6日,一名海倫的患者一上午就在哈醫大一院完成了就診、檢查、開藥等流程,醫生指導她回家用藥3個月後,通過網際網路門診複診,省得再跑一趟了。據悉,為了滿足廣大患者就醫需求,從7月6日起,哈醫大一院每日開放出診專家號源4500個,12個患者比較多的科室提前半小時開診,周末全面開診,為患者帶來方便。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當下,去醫院如何才能更方便的就診?
  • 女子每天鍛鍊半小時,甘油三酯不降反升,主任:1種食物是禍根!
    這讓鄭女士可一下子傻了眼,難不成血脂濃度越運動還越升高不成?首先,要對甘油三酯有一個準確的了解,何為甘油三酯過高?其實,甘油三酯是血脂的一種。血脂包括甘油三酯,膽固醇,磷脂。它們是人體所必須的物質,但是血脂水平過高會引起很多疾病。血脂中甘油三酯過高會引起冠心病和腦梗塞以及動脈粥樣硬化性等疾病。
  •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獲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
    11月27日,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推進會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行,公布了首批全國21家分中心依託單位,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溫州醫科大學校長呂帆向分中心單位授牌。
  • 哈醫大四院「智慧醫院」咋使用?記者幫你探探路
    ↑ 刷臉支付A 醫保自助服務機上線," 自助式 " 服務今年年初,哈醫大四院引進醫保自助查詢機,黑龍江省省直職工、省內異地參保人員、哈爾濱市城鎮職工、哈爾濱市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卡密碼修改、密碼重置可以在醫院實現。
  • 哈醫大二院成功為八旬結直腸腫瘤患者實施手術
    但家屬卻不願輕易放棄,選擇來到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九病房(結直腸腫瘤外科)放手一搏。最終,劉明教授帶領團隊以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治療方案,成功為老人切除了直徑4釐米的右半結腸腫瘤,解決了腸梗阻的症狀,術後老人各項指徵平穩,直接轉回普通病房。術後,已經將近三個月沒有好好吃過飯的老人終於有了胃口,主動要求吃飯,並且排便正常。
  • 哈醫大四院健康體檢中心1月2日、3日正常開放
    哈醫大四院健康體檢中心1月2日、3日正常開放哈醫大四院為了緩解目前健康體檢的緊張狀況,滿足廣大市民及各體檢單位人員節日健康體檢的需求,哈醫大四院健康體檢中心1月2日、3日正常開放!體檢地點: 哈醫大四院5號樓一樓體檢中心(哈爾濱市南崗區頤園街37號) 諮詢電話:0451-82576757哈醫大四院健康體檢中心位於哈醫大四院5號樓一層,獨立面積近2000平方米,承擔著省、市機關、大專院校的幹部教師,企業、團體、個人等體檢任務。
  • 「愛眼日」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專家走進校園義診
    東北網6月6日訊(鄭立南 記者 姜姍姍) 在第二十四屆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6日下午,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高維奇教授一行9名專家聯合黑龍江省醫學會科普學會,共同走進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開展了愛眼護眼科普宣教、眼病諮詢義診活動。合影。
  • 哈醫大四院松北C-14尿素呼氣試驗室可...
    近期,哈醫大四院松北院區消化門診來了這樣一些患者,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戴著口罩跟你交流時還遮遮掩掩,同時還有一個共同的主訴:口臭!哈醫大四院松北院區消化科孫德榮醫生通過詳細的病史採集和因素分析,判斷他們的口臭可能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的,立即為他們做了「C-14尿素呼氣試驗」,結果無一例外呈陽性反應。
  • 哈醫大二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成功為高齡老人「卸掉」2斤重的「包袱」
    人民網哈爾濱9月15日電 近日,84歲的孫大爺(化名)在女兒的陪同下走進了哈醫大二院,一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原來,孫大爺的頸部上鼓了一個形似「柚子」的大包,怒張的血管清晰可見。由於腫物巨大,切除風險太高,孫大爺一家輾轉了多家醫院都沒能進行有效的治療,他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了哈醫大二院。
  • 哈醫大一院眼科專家教你如何守護爸爸的眼睛
    在父親節來臨之際,為增強大家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關注父親的身心健康,哈醫大一院推出父親節專題,科普男性常見疾病。 哈醫大一院眼科一病房主任張弘教授表示,有些眼病,會更加青睞男性,因此,用心呵護父親眼睛健康,守護那雙充滿愛的眼睛。 乾眼症:吸菸是元兇 現今社會,吸菸的爸爸不佔少數,而吐出的煙霧會直接損傷眼表,破壞淚膜成分,從而導致嚴重的乾眼症。
  • 哈醫大一院率先開展基因甲基化早期腫瘤篩查技術
    通過與權威專家面對面交流,數百名哈爾濱市民了解到更多腫瘤預防、治療等相關知識。據了解,哈醫大一院是全國首家開展DNA甲基化檢測全身癌症早期篩查技術的醫院,這項世界先進的檢測技術將讓發現早期乃至超早期癌成為可能,為更多龍江百姓造福。 據了解,4月15日至21日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據統計,2015年中國新增癌症病例高達429.2萬,相當於每天平均確診近1.2萬例癌症病例。
  • 哈醫大二院專家:警惕「偽裝」成高度散光近視的圓錐角膜
    有時還會聽到醫生說:「你的角膜太薄了,不適合做近視眼準分子雷射手術。」 哈醫大二院眼科曲利軍主任醫師提醒,出現上面這些情形,往往可能與一種令患者煩惱、令醫生頭疼的眼病有關,即「圓錐角膜」。圓錐角膜是一種以角膜擴張為特徵,致角膜中央部向前突出、變薄呈圓錐並產生高度不規則散光的角膜病變。
  • 哈醫大一院檢驗科關潔獲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演講比賽一等獎
    哈醫大一院檢驗科主任關秀茹教授在會上舉辦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和免疫學檢驗論壇。檢驗科關潔榮獲2020年《戰「疫」故事》演講比賽一等獎,邢銀婷獲《青年學術成長》演講比賽三等獎。第十六次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和免疫學檢驗論壇由哈醫大一院檢驗科關秀茹教授主辦並擔任論壇主席。
  • 即日起,市民可到哈醫大眼科工程免費中心免費驗光|率先享受新科技...
    3日,在哈醫大雲智醫學驗光配鏡中心啟動儀式上,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院長劉平說。據悉,該中心是哈醫大眼科工程中心的成果轉化基地,在這裡,眼病患者不僅能體驗到專家們研發的高科技,還能免費進行醫學驗光。劉平院長介紹,為緩解暑期診療高峰期間眼科看病難的情況,該中心將在8月舉辦為期一個月的義診活動,前來義診的專家全部為哈醫大醫院眼科醫院和哈醫大眼科工程中心的專家。
  • 哈爾濱:網傳「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不實
    近日,由於哈爾濱市再次出現確診病例,在對外公開確診病例行動軌跡中,包含其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的經歷,隨後,一則「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醫護人員被緊急隔離」的消息在網絡和微信朋友圈瘋傳,引發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