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召開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

2020-12-02 騰訊網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 對人體而言至關重要。然而,由於先天遺傳因素、年齡因素、用眼過度、眼外傷等,很多人飽受各類眼科疾病的困擾,苦不堪言。為全面提升黑龍江省眼科疾病診療技術及科學研究水平,搭建省內眼科同行深入交流平臺,促進黑龍江省眼科醫師同質化發展,11月27-28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爾濱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醫大二院共同承辦的「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暨哈爾濱市眼科學術會議」在哈爾濱市召開。

開幕式現場

開幕式上,黑龍江眼科發展史紀念館建成並落戶哈醫大二院。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眼科醫院院長姚克教授,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學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亞太眼科學會主席王寧利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眼科學與視光科學系主任孫興懷教授,黑龍江省衛生健康管理服務評價中心書記兼黑龍江省醫學會秘書長馬玉傑教授為大會致辭,哈醫大二院院長焦軍東教授致歡迎辭,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院長、哈醫大二院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致開幕詞,開幕式由哈醫大二院眼科副主任孫大衛教授主持。據悉,根據防疫要求,本次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國眼科領域22個省市自治區7041名專家、學者雲集線上,共襄盛會, 累積3.2萬餘人次線上觀看會議直播。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眼科醫院院長姚克教授為大會致辭

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亞太眼科學會主席王寧利教授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眼科學與視光科學系主任孫興懷教授為大會致辭

原慧萍教授介紹,隨著黑龍江省眼科醫生隊伍不斷壯大,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在黑龍江省醫學會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已成立了13個專業學組,並成立了黑龍江省青光眼聯盟。龍江眼科各專業帶頭人不斷進取,在國內的影響力逐步提高,目前進入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各學組的龍江眼科專家18名,達歷史最多,這些成績離不開歷代龍江眼科人的拼搏奮鬥。「黑龍江省眼科發展史紀念館」的建立旨在記載黑龍江省眼科發展歷史,凝聚現代龍江眼科人對前輩的緬懷和感激,激勵龍江眼科人繼承和發揚老一輩人開拓創新和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

原慧萍教授強調,今年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術會議的主題為「抵疫前行光明護航 凝心聚力築夢龍江」。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始終秉承「傳承創新,交流融合」的理念,關注臨床研究、聚焦科學問題、分享創新成果,同時遍邀國內頂級專家,為龍江眼科學者傳遞新的學術觀點,帶來新的臨床見解,助力龍江眼科的發展,造福廣大的龍江眼科患者。

黑龍江省衛生健康管理服務評價中心書記兼黑龍江省醫學會秘書長馬玉傑教授為大會致辭

哈醫大二院院長焦軍東教授致歡迎詞

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院長、哈醫大二院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致開幕詞

哈醫大二院眼科副主任孫大衛教授主持開幕式

學術交流中,邀請全國及省內眼科領域近50名頂尖級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專家們的學術思想和觀點瞄準眼科臨床診療及眼科基礎研究,既關注近視眼、青光眼、白內障、黃斑病變、葡萄膜炎、玻璃體視網膜疾病、眼外傷等多個眼科亞專業等疑難病例的前沿治療策略,也有聚焦時下眼科熱點如疫情後時代眼科疾病防控難點與對策。線上線下參會的眾多眼科專家及青年醫師紛紛表示「這樣高水平學術會議,給龍江眼科醫生們搭建了交流學習的平臺,獲益良多,我們將把參會所學新知識和新技術運用到臨床工作中,以便於更好地服務於龍江眼病患者。」

與會人員合影

黑龍江省眼科發展史紀念館落戶哈醫大二院

相關連結: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眼科組建於1954年,在幾代醫護人員的努力下,率先在東三省形成專科特色,設立了青光眼、白內障、眼底病、斜視與弱視及小兒眼科、眼整形與淚器病、角膜病、眼外傷等專業組和專病診室,並有視光學(準分子雷射近視眼治療中心、屈光診室、隱性眼鏡診室)、眼部假體開發與製造診室以及眼科輔助檢查中心等。

目前,哈醫大二院眼科的建設規模、醫療服務、學術水平、人才培養和醫療設備等方面均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020年獲批成為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哈醫大二院眼科將在現任主任原慧萍教授的帶領下,充分利用哈醫大二院的多學科優勢和優質醫療資源,實現與省內各級醫院深度對接,發揮大型三甲醫院的輻射能力和龍頭作用,滿足區域臨床醫學科技創新需求,優化眼部疾病臨床研究資源配置,推動黑龍江省協同研究、學術研究、人才培養和成果轉化應用,廣泛開展業務合作,提升全省眼部疾病臨床診治水平及科學研究能力,促進黑龍江眼部疾病診療能力規範化、同質化發展。

來源:哈醫大二院

作者:李華虹 楊嘉安 張潔

責任編輯:賈玉飛

相關焦點

  •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
    人民網哈爾濱12月4日電 日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通過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認定,成為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系全省首家,標誌著哈醫大二院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邁向新裡程。
  • 哈醫大二院田家瑋教授當選國家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CMIC)暨微創診療新技術培訓班、聯盟年會和第四期全國腫瘤消融治療技術高級培訓班」在北京召開。會上召開了「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介入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副會長、國際婦產超聲學會(ISUOG)中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超聲醫學科主任田家瑋教授當選介入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超聲醫學科腹部介入組組長邸郅欣副教授當選委員。
  • 哈醫大二院PCR實驗室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急危重症患者的檢測
    4月20日,哈醫大二院全面開展住院患者疫情篩查,全部住院患者和陪護人員都需進行抗體及核酸檢測,這項舉措對醫院檢驗設施和檢驗人員提出了巨大挑戰,接到任務的哈醫大二院臨床基因擴增檢測實驗室(簡稱「PCR實驗室」)迅速反應、快速落實工作方案,晝夜不休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急危重症患者的檢測任務。
  • 哈醫大四院順利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2020...
    哈醫大四院順利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2020年度交流會2020年12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項目 「多核素同步一體化腫瘤分子成像儀器研製」項目2020年度交流會在哈爾濱市松北區敖麓谷雅酒店召開。
  • 黑龍江省醫促會召開眼科分會成立大會 哈醫大一院張紅教授任首屆...
    東北網8月19日訊(關韻 張新浩 記者 葛金鑫)日前,由黑龍江省醫促會、哈醫大一院主辦的黑龍江省醫促會眼科分會成立大會在哈爾濱融創萬達嘉華酒店舉行,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胡志仁、副秘書長張旗濤及黑龍江省眼科同道90餘人出席會議。
  • 哈醫大二院啟動腫瘤內科「日間病房」 簡化就醫流程降低住院費用
    近日,為切實解決腫瘤患者的住院難題,縮短等候時間,簡化就醫流程,降低住院費用,並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哈醫大二院正式啟動腫瘤內科「日間病房」。 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一病房副主任楊宇(右2)為患者閱片並制定治療方案。
  • 哈醫大二院成功為八旬結直腸腫瘤患者實施手術
    但家屬卻不願輕易放棄,選擇來到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九病房(結直腸腫瘤外科)放手一搏。最終,劉明教授帶領團隊以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治療方案,成功為老人切除了直徑4釐米的右半結腸腫瘤,解決了腸梗阻的症狀,術後老人各項指徵平穩,直接轉回普通病房。術後,已經將近三個月沒有好好吃過飯的老人終於有了胃口,主動要求吃飯,並且排便正常。
  • 哈醫大二院專家:警惕「偽裝」成高度散光近視的圓錐角膜
    哈醫大二院眼科曲利軍主任醫師提醒,出現上面這些情形,往往可能與一種令患者煩惱、令醫生頭疼的眼病有關,即「圓錐角膜」。圓錐角膜是一種以角膜擴張為特徵,致角膜中央部向前突出、變薄呈圓錐並產生高度不規則散光的角膜病變。曲醫生表示:「如果把眼球比作一個房子,那麼角膜就是它的窗戶,角膜是否透明直接決定房子裡是明亮還是黑暗。」 出現高度散光近視?小心圓錐角膜!
  • 哈醫大二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成功為高齡老人「卸掉」2斤重的「包袱」
    人民網哈爾濱9月15日電 近日,84歲的孫大爺(化名)在女兒的陪同下走進了哈醫大二院,一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原來,孫大爺的頸部上鼓了一個形似「柚子」的大包,怒張的血管清晰可見。由於腫物巨大,切除風險太高,孫大爺一家輾轉了多家醫院都沒能進行有效的治療,他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了哈醫大二院。
  • 哈醫大二院成功完成納米碳導航下的外陰癌腹腔鏡下腹股溝淋巴結...
    人民網哈爾濱1月13日電 近日,哈醫大二院婦產科一病房張宗峰教授團隊在納米碳的導航下,成功為一名外陰癌患者實施了高難度的腹腔鏡下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及廣泛外陰切除術,手術更加精準、安全,保證了切除的徹底性,減少手術併發症的發生,恢復快,有效地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生活質量。
  • 2020年寶雞地區眼科學術年會順利召開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11月29日,由寶雞市醫學會主辦,寶雞市醫學會眼科分會、寶雞市人民醫院承辦的2020年寶雞地區眼科學術年會順利召開。 學術會邀請到陝西省眼科醫院嚴宏教授、北京同仁醫院盧海教授等多位眼科學術大咖進行學術講座。
  • 哈醫大一院檢驗科關潔獲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演講比賽一等獎
    9月24-25日,中華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檢驗醫學學術會議在青島舉行。哈醫大一院檢驗科主任關秀茹教授在會上舉辦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和免疫學檢驗論壇。檢驗科關潔榮獲2020年《戰「疫」故事》演講比賽一等獎,邢銀婷獲《青年學術成長》演講比賽三等獎。
  • 哈醫大四院溫曉斐博士當選國際醫學期刊MMR首屆青年編委
    雜誌於2014年創刊,已被SCIE、Medline、PubMed、SCOPUS、DOAJ等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2020年獲得首個影響因子2.325,位於Q2區。 經過嚴格的簡歷初審及專家委員會遴選,哈醫大四院青年人才、介入血管外科/分子影像研究中心溫曉斐博士成功當選該期刊首屆青年編委。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大事記(2020年10月)
    一、重要會議 13日 省政府召開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啟動實施《黑龍江省直播電商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會議通過《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的實施方案》《黑龍江省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工作指導意見》《黑龍江省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實施意見
  •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獲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
    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獲國家眼耳鼻喉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單位。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黨支部書記張弘獲選黑龍江省眼科臨床醫學研究分中心主任。
  • 哈醫大一院舉辦眼科人工智慧與醫工聯合高峰論壇
    (徐旭)6月4日,由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主辦、黑龍江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協辦的眼科人工智慧與醫工聯合高峰論壇在哈爾濱市成功舉辦。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黨支部書記、黑龍江省眼庫主任張紅教授擔任大會主席。
  • 化療患者靜脈點滴進去不 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護士巧用PICC技術搭建...
    東北網4月29日訊(通訊員 李華虹 楊嘉安 記者 楊金光)輸液,看似一個簡單的護理操作,但對於患乳腺癌7年的張阿姨來說,長期的輸液注射導致外周血管條件極差,輸液通路遇阻,治療遇到了瓶頸。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一病房護士長李沙沙利用PICC(即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技術,用一根軟性的導管從患者的頸外靜脈直達心臟上方的血流主幹道上腔靜脈,為張阿姨搭建一條「生命通路」,張阿姨又可以繼續與癌症鬥爭了。自2015年9月至今,李沙沙護士長成功完成1100餘例PICC置管。李沙沙護士長為picc置管患者換藥。
  • 哈醫大一院率先開展基因甲基化早期腫瘤篩查技術
    據了解,哈醫大一院是全國首家開展DNA甲基化檢測全身癌症早期篩查技術的醫院,這項世界先進的檢測技術將讓發現早期乃至超早期癌成為可能,為更多龍江百姓造福。 據了解,4月15日至21日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據統計,2015年中國新增癌症病例高達429.2萬,相當於每天平均確診近1.2萬例癌症病例。
  • 哈醫大一院眼科教授劉平榮獲全國助殘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哈醫大一院眼科教授劉平榮獲「全國助殘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大會表彰了167名「全國自強模範」、100個「全國助殘先進集體」、100名「全國助殘先進個人」、100個「殘疾人之家」和33名「全國殘聯繫統先進工作者」。據悉,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每五年舉辦一次,是中國給予殘疾人事業戰線突出貢獻者及集體的最高褒獎。
  • 哈醫大四院「智慧醫院」咋使用?記者幫你探探路
    ↑ 刷臉支付A 醫保自助服務機上線," 自助式 " 服務今年年初,哈醫大四院引進醫保自助查詢機,黑龍江省省直職工、省內異地參保人員、哈爾濱市城鎮職工、哈爾濱市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卡密碼修改、密碼重置可以在醫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