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啟動腫瘤內科「日間病房」 簡化就醫流程降低住院費用

2020-11-27 人民網黑龍江站

人民網哈爾濱7月29日電 近年來,腫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患病人數逐漸增多,對於絕大多數惡性腫瘤患者來說,儘早進行抗腫瘤治療,才是唯一挽救生命的辦法。近日,為切實解決腫瘤患者的住院難題,縮短等候時間,簡化就醫流程,降低住院費用,並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哈醫大二院正式啟動腫瘤內科「日間病房」。

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一病房副主任楊宇(右2)為患者閱片並制定治療方案。哈醫大二院供圖

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一病房副主任楊宇教授介紹,隨著越來越多的「高效力、低毒力」的化療藥物的出現,一些惡性腫瘤患者的化療方案也從傳統的入院持續性靜點化療藥物變成每2-3周單次靜點化療藥物,其他時間在家口服用藥或靜養,一種先進的腫瘤治療模式——腫瘤內科「日間病房」應運而生。這種模式主要適用於一些年紀較輕、身體狀況較好、併發症較少,診斷明確、治療手段規範、治療後不需長時間留院觀察的患者。

在腫瘤「日間病房」,患者可以進行門診化療、免疫治療、全身各部位腫瘤穿刺活檢、實體腫瘤射頻消融,以及胸腔、心包、腹腔積液放液注藥治療等,患者在一天之內就可以完成入院、治療、出院的全過程,還可以享受和住院患者一樣的醫保報銷政策。目前,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日間病房」已順利運行半月餘,這種「省時」「便利」「高效」的日間治療模式已成為越來越多腫瘤患者的就醫新選擇。

醫生為患者進行腫瘤穿刺活檢。哈醫大二院供圖

「這種方式實在是太好了,我昨天掛的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的日間化療門診,在門診就把入院前的一些檢查做完了;今天按照和醫生約定好來做化療。再觀察一會,我就能回家了!」剛剛做完胸腔灌注化療的患者趙先生(化名)高興地說。今年40歲的趙先生是一名惡性胸膜間皮瘤的患者,以往他每個化療周期需要先辦理入院後再進行相關檢查,結果出來後進行抽取胸腔積液、灌注化療藥物、在院觀察、釋放藥物等環節,從入院到出院需要3-5天的時間。如今他只需要在日間化療門診完成一系列化療前檢查和評估後,按照約定時間到醫院接受灌注化療,24小時內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治療並出院。

楊宇教授介紹,腫瘤內科「日間病房」的開放是哈醫大二院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為腫瘤患者提供的一種全方位、優質化、快捷又便利的醫療服務,不僅極大程度地縮減患者的等候時間,降低患者和陪護人員額外的生活開銷,更能減輕患者在心理和精神上的負擔,利於病情恢復,既保證了惡性腫瘤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又切實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和獲得感。(焦洋、李華虹、楊嘉安) 

(責編:王思迪、王豔)

相關焦點

  • 化療患者靜脈點滴進去不 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護士巧用PICC技術搭建...
    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一病房護士長李沙沙利用PICC(即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技術,用一根軟性的導管從患者的頸外靜脈直達心臟上方的血流主幹道上腔靜脈,為張阿姨搭建一條「生命通路」,張阿姨又可以繼續與癌症鬥爭了。自2015年9月至今,李沙沙護士長成功完成1100餘例PICC置管。李沙沙護士長為picc置管患者換藥。
  • 哈醫大二院成功為八旬結直腸腫瘤患者實施手術
    人民網哈爾濱11月24日電 腸梗阻、右半結腸惡性腫瘤、慢阻肺、心功能不全、肝功能異常、腎功能異常、重度營養不良,當這些病症同時出現在一位81歲高齡、體重僅有66斤的張奶奶(化姓)身上時,很多醫院都拒絕冒風險為其手術。
  • 哈醫大二院PCR實驗室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急危重症患者的檢測
    龍頭新聞訊(李華虹 方若冰 記者 霍營)疫情防控中,有一批特殊的幕後英雄,他們雖然沒有衝鋒在病房的最前沿,但卻仍然要身著三級防護,長期工作在危險的實驗室,他們就是基因檢驗團隊。4月20日,哈醫大二院全面開展住院患者疫情篩查,全部住院患者和陪護人員都需進行抗體及核酸檢測,這項舉措對醫院檢驗設施和檢驗人員提出了巨大挑戰,接到任務的哈醫大二院臨床基因擴增檢測實驗室(簡稱「PCR實驗室」)迅速反應、快速落實工作方案,晝夜不休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急危重症患者的檢測任務。
  • 如何快速方便就診 哈醫大一院多科室專家...
    6日,一名海倫的患者一上午就在哈醫大一院完成了就診、檢查、開藥等流程,醫生指導她回家用藥3個月後,通過網際網路門診複診,省得再跑一趟了。據悉,為了滿足廣大患者就醫需求,從7月6日起,哈醫大一院每日開放出診專家號源4500個,12個患者比較多的科室提前半小時開診,周末全面開診,為患者帶來方便。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的當下,去醫院如何才能更方便的就診?
  • 哈醫大二院成功完成納米碳導航下的外陰癌腹腔鏡下腹股溝淋巴結...
    人民網哈爾濱1月13日電 近日,哈醫大二院婦產科一病房張宗峰教授團隊在納米碳的導航下,成功為一名外陰癌患者實施了高難度的腹腔鏡下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及廣泛外陰切除術,手術更加精準、安全,保證了切除的徹底性,減少手術併發症的發生,恢復快,有效地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生活質量。
  • 山醫大二院腫瘤科上演爆款電影現實版——病房裡,醫生給病人送上...
    山醫大二院腫瘤科上演爆款電影現實版——病房裡,醫生給病人送上一朵小紅花 2021-01-10 2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哈醫大二院田家瑋教授當選國家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日電 日前,由國家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暨中關村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北京醫師協會介入專科醫師分會、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微創介入醫學專家委員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主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等承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微創介入醫學學術大會
  • 哈醫大二院召開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
    為全面提升黑龍江省眼科疾病診療技術及科學研究水平,搭建省內眼科同行深入交流平臺,促進黑龍江省眼科醫師同質化發展,11月27-28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爾濱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醫大二院共同承辦的「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暨哈爾濱市眼科學術會議」在哈爾濱市召開。
  • 哈爾濱:網傳「哈醫大一院耳鼻喉科被封」不實
    14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李慧軍教授。對此,他表示,網上流傳的消息不實,疫情以來,哈醫大一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始終都在堅持臨床工作,並根據疫情形勢變化結合專科特點參與了省耳鼻咽喉專科防疫指導工作。
  • 哈醫大四院「智慧醫院」咋使用?記者幫你探探路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智慧醫院上線後,網上掛號、網上查看檢驗結果、刷臉支付等智能措施為市民就醫打造了一個更加便捷、快速的就醫環境。↑ 刷臉支付A 醫保自助服務機上線," 自助式 " 服務今年年初,哈醫大四院引進醫保自助查詢機,黑龍江省省直職工、省內異地參保人員、哈爾濱市城鎮職工、哈爾濱市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卡密碼修改、密碼重置可以在醫院實現。
  •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
    人民網哈爾濱12月4日電 日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通過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認定,成為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系全省首家,標誌著哈醫大二院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邁向新裡程。
  • 哈醫大二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成功為高齡老人「卸掉」2斤重的「包袱」
    人民網哈爾濱9月15日電 近日,84歲的孫大爺(化名)在女兒的陪同下走進了哈醫大二院,一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原來,孫大爺的頸部上鼓了一個形似「柚子」的大包,怒張的血管清晰可見。由於腫物巨大,切除風險太高,孫大爺一家輾轉了多家醫院都沒能進行有效的治療,他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了哈醫大二院。
  • 四肢麻以為是頸椎病一查卻是腫瘤在作怪
    本報訊(記者霍營)近日,哈醫大二院骨外科七病房成功為一名頸椎管內佔位並不全癱的患者成功施行了手術,及時解除了患者的病痛
  • 從入院檢查到治療不超一小時 哈醫大四院腦卒中中心為患者開通綠色...
    哈醫大四院腦卒中中心開通由急診科、介入放射科、神經內科等多學科合作模式的「綠色通道」,為患者進行緊急救治,從入院檢查到治療,不超過一小時。  疑似腦卒中的患者被送進醫院後,會立即安排患者進入綠色通道做進一步的檢查,同時啟動救治方案,所有相關科室人員待命,若患者經檢查有溶栓治療可能,醫務人員會立即為患者進行溶栓、取栓等治療。
  • 哈醫大二院專家:警惕「偽裝」成高度散光近視的圓錐角膜
    人民網哈爾濱1月10日電 在眼科門診,經常會聽見患者提出這樣的疑問:「醫生,我已經20多歲了,上班後再沒像上學時那麼玩命用眼看書,為什麼我的視力還是越來越不好?」或者「醫生,為什麼我做完雷射近視矯正手術,術後視力還是不好,而且還在加重呢?」
  • 哈醫大一院率先開展基因甲基化早期腫瘤篩查技術
    人民網哈爾濱4月19日電(方圓)4月18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了大型基因檢測腫瘤篩查義診活動。通過與權威專家面對面交流,數百名哈爾濱市民了解到更多腫瘤預防、治療等相關知識。據了解,哈醫大一院是全國首家開展DNA甲基化檢測全身癌症早期篩查技術的醫院,這項世界先進的檢測技術將讓發現早期乃至超早期癌成為可能,為更多龍江百姓造福。 據了解,4月15日至21日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據統計,2015年中國新增癌症病例高達429.2萬,相當於每天平均確診近1.2萬例癌症病例。
  • 哈醫大雲智醫學驗光配鏡中心揭牌儀式暨眼科醫療隊暑期惠民義診...
    人民網哈爾濱8月4日電 8月3日,哈醫大雲智醫學驗光配鏡中心揭牌儀式暨哈醫大一院眼科醫療隊暑期眼科惠民義診活動舉行。哈爾濱醫大醫工谷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景文,哈爾濱醫科大學科技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孫俊強,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院長、眼科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主任劉平教授,眼科日間病房主任呂嘉教授等眼科醫護人員等14人組成的醫療隊,進行了科普按宣教、免費義診等活動,共免費診治患者130餘人。 揭牌儀式上,董事長曹景文,院長劉平對哈醫大雲智醫學驗光配鏡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並共同為中心揭牌。
  • 新冠肺炎期間結直腸癌患者個體化治療的就醫流程
    結直腸癌的患者的就醫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以下我們分享一下新冠肺炎期間結直腸癌患者接受個體化治療的就醫流程。 1初診患者 建議在地方醫院完善診斷需要的相關檢查(如腸鏡、病理檢查等)後,可通過網絡問診的方式諮詢病情,明確後續治療方案後,再根據醫院診療安排決定行程,減少長途奔波的勞累、檢查等待時間等,降低感染風險。
  • 從住院、手術到出院,只要一天!你了解「日間手術」嗎?
    原創 日間手術中心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從住院、手術到出院,只要一天?是的,你沒聽錯。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醫療流程的優化以及快速康復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目前,「日間手術」已經越來越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