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霍營)近日,哈醫大二院骨外科七病房成功為一名頸椎管內佔位並不全癱的患者成功施行了手術,及時解除了患者的病痛。對此,醫生提醒廣大市民,生活中如出現頸肩腰腿不適、四肢麻木、行走不穩、頭暈胸悶等症狀時,不一定是頸椎病,一定要儘早到正規醫院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今年45歲的周女士,早在五六年前,就出現了四肢麻木的症狀。據周女士的家人回憶,起初周女士以為自己手腳發麻,是頸椎病帶來的,聽說周圍不少人都有頸椎病也沒有什麼事,自己也就沒往心裡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周女士的症狀逐漸加重——四肢越來越不靈活,走路不穩、雙手笨拙、胸悶、上不來氣,甚至一度出現大小便失禁。這時家人慌忙帶著周女士到當地各大醫院就醫,竟查出在周女士的頸椎管內長了一個巨大的腫瘤,然而因為手術難度大風險高被醫院拒之門外。幾經輾轉,一家人找到了哈醫大二院骨外科七病房的吉光榮教授。
吉光榮教授介紹說,「核磁共振結果顯示,周女士的腫瘤位於頸1、2水平頸椎管內,在脊髓腹側有一個巨大的佔位,把脊髓壓迫的十分嚴重,腫瘤幾乎佔據椎管容積的90%,像這種位於高位脊髓腹側的腫瘤手術難度和風險都十分巨大,在摘除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僅僅是癱瘓的風險,更嚴重的是如果高位脊髓激惹嚴重,甚至可出現呼吸、心跳驟停而危及生命。」然而面對患者一家對生命的渴望和對醫生的信任,吉光榮教授決定接受挑戰,為患者實施手術。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周女士的手術如期進行。整個手術歷時4個多小時,術後經測量顯示,切除下來的腫瘤病灶有鵪鶉蛋大小。經過幾天的恢復,目前患者神經功能良好,四肢活動自如,周女士狀態逐漸轉好,籠罩在患者家屬臉上的陰霾也被笑容所取代。
據了解,高位頸椎管內腫瘤、寰樞椎和顱脊交界區的手術在整個脊柱手術中,難度都是數一數二的。顱脊交界區腫瘤因病變位置高,易壓迫高位頸髓甚至波及呼吸心跳中樞,極易出現高位癱瘓及呼吸心跳驟停等情況,所以手術風險極大,對術者的技術要求很高,因此這種手術必須在有條件的大醫院才能開展。
此外,吉光榮教授指出,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對於包括頸椎、胸椎、腰椎等脊柱手術一直存在認識誤區,認為脊柱手術風險高,不敢輕易接受手術治療。「如今脊柱手術已經很成熟,常見的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症及椎管狹窄症等各種脊柱退變疾病,如果診斷明確且選擇正確的手術方案,一般都會收到滿意的效果。」吉光榮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