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頸椎病是「百病之源」,看完此文,你就知道這話並非誇大。
脖子上接大腦,保證血液充沛供給;下接脊柱,是大腦中樞神經的延伸,所以頸椎又有人體「第二大腦」之稱。
有了頸椎病,如果不及時應對,不僅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嚴重的話還可能引發中風、癱瘓等多種嚴重病症。
頸椎病能引起多種病症
中風
01
2016年解放軍醫藥雜誌的一篇《頸椎病變和缺血性腦血管病相關學說的創立與實踐》研究文章指出,發生頸椎病時,如果頸椎關節出現錯位,使椎動脈受到牽拉和擠壓,可能會誘發頸源性缺血性腦卒中。尤其在體位、頭位發生變化等情況下,更易誘發腦卒中(中風)。
失去平衡易摔倒
02
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陳書連在2012年4月健康時報的一篇文章中表示,頸椎增生的骨質壓迫椎動脈,可能會使人突然扭頭時,身體失去平衡而摔倒,不伴昏迷,但多伴有劇烈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
如果出現走路就像踩在棉花上,或者感覺走路時地面不穩、不平,這種情況排除了腦梗塞、腦出血外,還應想到是脊髓型頸椎病的可能。
四肢麻木、癱瘓
03
2019年上海中醫藥報的一篇《脊髓型頸椎病可導致癱瘓》中介紹,脊髓型頸椎病是由於椎間盤突出、後縱韌帶骨化或頸椎管狹窄等因素壓迫神經根或者脊髓, 出現四肢麻木、無力、走路不穩、大小便異常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癱瘓。
耳鳴、耳聾
04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範德輝在2018年11月健康時報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當耳鳴一直不好,需要考慮是否是頸源性耳鳴。頸源性耳鳴的機理主要是頸椎椎體發生錯位,壓迫了相應的神經根和血管,使內耳血液循環出現障礙,因而引起耳鳴聲。
杭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陳志凌則在2014年3月接受浙江在線採訪時表示,頸椎病還可能會引起突發性耳聾。
面癱、面痛
05
很多頸椎病患者因椎動脈痙攣、栓塞而誘發為面部肌肉萎縮、面癱。2018年按摩與康復醫學雜誌的一篇《調理頸椎在周圍性面癱治療中的重要作用》文章指出,不同類型的頸椎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均有可能成為周圍性面癱的誘因之一。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疼痛科翁澤林在2012年2月健康時報的一篇文章中表示,頸椎或頸部軟組織的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還會引起頸源性頭面痛。
失眠
06
2020年醫學綜述雜誌的《頸源性失眠的中醫藥治療研究進展》中介紹,頸椎病引起的疼痛、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以及椎動脈供血不足等,會導致入睡困難、睡眠時間不足、睡眠質量差等症狀。
肩周炎
07
2019年新中醫雜誌的《頸源性肩周炎發病與推拿治療機制研究概況》中指出,頸椎病引發的頸神經根、竇椎神經和交感神經受刺激,影響肩關節及其周圍軟組織的正常代謝,產生炎症反應,是頸源性肩周炎的發病機制。
咽喉問題
08
2016年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的《頸咽症候群誤診誤治分析》中指出,部分頸椎病患者以頸咽症候群的形式出現,除疼痛之外,患者還有諸多咽部異常感覺。
高血壓、血壓不穩
09
武漢市中心醫院心內科何兵在2016年5月健康時報的一篇文章中介紹,如果頸椎間盤或頸椎增生物長期突出,直接或間接刺激交感神經節,所支配的血管壁的舒縮運動功能發生改變,則會引起血壓波動不穩,服用降壓藥物效果並不明顯。
胸悶、心慌
10
上海仁濟醫院脊柱外科沈洪興在2017年2月健康時報文章中表示,臨床上出現心慌、胸悶症狀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頸心症候群」,其實是頸椎問題,表現為胸背像有繩子捆在一起,胸口悶緊,心跳快,甚至血壓高、頭暈等。
乳房疼痛
11
有些女性乳房疼痛,是頸椎問題所致。中大醫院脊柱外科中心吳小濤在2015年8月的健康時報文章中介紹,由於平時的睡覺姿勢或者是長期的頸椎部的勞損等原因,壓迫頸部神經,引發頸椎退變等,結果引起頑固性的乳房疼痛,多為慢性疼痛。
白髮、脫髮
12
脫髮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就是頸椎病。上海瑞金醫院麻醉科王祥瑞在2017年9月15日健康時報文章中表示,頸椎病能引起大腦神經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的供給不足,頭髮的營養供應受到阻礙,導致白髮、脫髮的發生。
視力下降
13
有些人低頭看手機久了視力模糊,以為是光線或看屏幕太久等原因,殊不知問題就出在頸椎上。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骨科楊增敏2015年接受揚子晚報採訪時介紹,頸椎過度彎曲壓迫椎動脈,導致頭暈眼花等症狀。
記性差
14
記憶力的下降,不要一味認為是「老年痴呆」,還可能是頸椎病作祟。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骨科柏立群在2012年9月健康時報文章中說,頸椎病尤其是椎動脈型頸椎病,極易造成頸部通過的血流量減少,引發腦供血不足,讓患者出現頭暈、健忘等「偽痴呆」症狀。
一個頸椎問題,會導致10多種相關病症的發生,你還覺得說頸椎病是「百病之源」誇大嗎?
保護頸椎,是一輩子的事!
頸椎很脆弱,但又很重要,保護頸椎,應該是一輩子需要做的事。分享幾個保護頸椎的簡單小方法:
1
抬頭看天、左右轉頭
長期低頭伏案工作的人,往往會造成頸肩部慢性疼痛。首先應避免長時間低頭。江西省人民醫院骨科肖強在2014年3月的健康時報文章中建議,不妨抬頭看看天,然後低頭夠胸,左右轉頭,轉頭時要看到自己的肩膀。每隔1~2個小時做三至五次。
2
不要讓頸部受涼
頸椎病和受風、受寒有很大關係。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神經外科趙紅宇在2016年5月健康時報上發文表示,如果夏季空調溫度開得很低,很容易使頸背肌肉受寒,引起肌肉組織痙攣、疼痛,從而誘發頸椎病。頸部應注意保暖。
3
選個合適的枕頭
選個合適的枕頭對保護頸椎很重要。解放軍空軍醫學特色中心(空軍總醫院)康復科王海榮在2013年7月健康時報的一篇文章中建議,蕎麥皮枕頭的自然鬆軟度很好,可以根據頸椎的曲線適度調整頭頸部的舒適度,對緩解頸椎肌肉疲勞有幫助。
4
不要在車上打瞌睡
乘坐快速的交通工具,遇到急剎車,頭部向前衝去,會發生「揮鞭樣」損傷。因此,不要在車上打瞌睡。
來源:健康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點亮「在看」 「點讚」 | 堅持原創不容易,以示鼓勵 | 讓我們一起努力,一起奮鬥 |點擊「分享」給您的朋友,一起為健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