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問題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尤其是在現代生活中,很多白領都是離不開電腦,經常在電腦面前做一天,還有的手機族,整天的低頭玩手機。長期以往這樣的話,頸椎病自然就找上門了。頸椎病是會引起腦供血不足的,這該怎麼辦呢?小編給大家講講頸椎病的那些事。
頸椎病引起的腦供血不足怎麼辦
一、牽引適應證
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有些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採用。頸椎牽引的方法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姿位:體位可採取坐位或臥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幹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
要求病人充分放鬆頸部、肩部以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病人感覺舒適,如有不舒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病人前傾角宜有些小,脊髓型頸椎病病人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二、推拿作用與適應證
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時間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不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疼的作用。推拿適用於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對於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會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導,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三、理療
理療能夠有所改進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痙攣肌肉,緩解症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
四、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的作用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
1、通過頸部各酚行的放鬆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忍埒,放鬆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症狀。
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有所改進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覆發作。治療頸椎病引起的腦供血不足還有很多方法,例如:神經阻滯療法、藥物療法、心理治療等等,患者應該多徵求醫生的意見,聽從醫生的叮囑,再進行恢復治療。
得了頸椎病怎麼辦
1.藥物治療
藥物對頸椎病的治療有著輔助對症治療作用,可擴張血管,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給。可選擇應用鎮靜劑、止痛劑、維生素如B1、B12,對頸椎病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2.運動療法
所說的運動療法就是通過運動進行治療,對於各型頸椎病症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症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注意頸椎病急性發作期,要注意局部休息,不要增加運動,以免受到刺激。
3.牽引治療
牽引療法在過去治療頸椎病時雖然有著一些效果,但是在這幾年我們發現,許多頸椎病患者在使用牽引之後,特別是那種長時間使用牽引的患者,頸椎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牽引不但不能促進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相反牽引拉直了頸椎,反而弱化頸椎生理曲度,故頸椎病應慎用牽引療法。
4、按摩療法
對於頸椎病的治療可以通過按摩來緩解症狀,這可以有效緩解頸肩肌肉、韌帶的緊張、痙攣,改善頸部的血液循環,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的粘連而達到緩解頸椎病的症狀的治療目的。一般而言,推拿按摩治療頸椎病,以每天一到兩次次為宜。
如何預防頸椎病
1、糾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防止慢性損傷
頸肩部的軟組織慢性的勞損,是頸椎病的病理基礎,生活中不良的姿勢是形成慢性勞損的主要原因,因此,糾正不良的姿勢,對預防頸椎病是很重要的。
2、合理用枕
枕頭是頸柱的保護工具,一個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是6-9小時,也就是每天有1/4的時間是睡眠,所以枕頭一定要適合頸部的生理要求。
3、嚴防急性頭,頸,肩外傷
頭頸部跌扑傷,碰擊傷,都會造成頸椎和其周圍軟組織的損傷,直接或是間接導致頸椎病,所以要積極的預防,一旦發生要及時的檢查治療。這是頸椎病的預防方法之一。
4、老年人的預防
50歲以上的老人,脊柱大多數有退行性的改變,因此要重視預防脊柱病的發生。枕頭必須選用合乎個人規格的。不要過度的扭屈頸部。要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防止因為姿勢不良導致此病。
5、防止頸部受風受寒
積極治療頸部的外傷、感染、結核、淋巴結炎和椎間盤炎等疾病是預防頸椎病必須要做到的。如風寒會導致肌肉痙攣、僵硬,從而造成落枕、頸椎小關節紊亂和肌肉纖維織炎。
結語:頸椎病患者若是在檢查時出現由於頸椎病而引起腦供血不足的情況的話,要及時的尋找治療的方法。日常生活中,若是出現頸椎病的情況,要及時的醫治,避免出現併發症。糾正不良的姿勢、防止頭部受傷以及避免頸部受涼等,都是預防頸椎病發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