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田家瑋教授當選國家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2020-12-05 金臺資訊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日電 日前,由國家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暨中關村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北京醫師協會介入專科醫師分會、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微創介入醫學專家委員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主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等承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微創介入醫學學術大會(2020 CMIC)暨微創診療新技術培訓班、聯盟年會和第四期全國腫瘤消融治療技術高級培訓班」在北京召開。會上召開了「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介入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副會長、國際婦產超聲學會(ISUOG)中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超聲醫學科主任田家瑋教授當選介入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超聲醫學科腹部介入組組長邸郅欣副教授當選委員。

第十二屆中國微創介入醫學學術大會(2020 CMIC)暨微創診療新技術培訓班、聯盟年會和第四期全國腫瘤消融治療技術高級培訓班開幕式。

據了解,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是國家一級社團法人機構,聯盟由國家科技部批准並管理,2013年在民政部註冊法人單位,國家對社團機構的註冊全國只開了一個註冊地,所有全稱之前加了「中關村」。

鄭加生主席和謝丹秘書長與介入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主要成員合影。

微創聯盟主席鄭加生教授(左)為田家瑋教授(右)頒發主任委員證書。

田家瑋主任委員表示,介入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在全國介入超聲醫學領域制定介入超聲行業規範和操作標準,引領學術發展。專委會將以此次大會為新起點,在聯盟的領導下,依託於聯盟的平臺優勢,在全國範圍內深入交流合作、積極培養專業人才,開展專業性的學術交流大會,努力推廣普及先進技術,建立我國介入超聲精準微創診治的規範化、標準化及多學科協作的診療一體化模式,持續提升全國超聲微創介入精準診療水平,繼而推動我國介入超聲精準微創治療不斷邁向新臺階。

田家瑋主任委員(中)同黑龍江省各位委員合影。

據悉,2020年初,此專委會的籌委會受中關村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主席鄭加生教授的委託,由田家瑋教授牽頭,包括鄭榮琴教授、梁萍教授、徐輝雄教授、於傑教授、於明安教授、程文教授等作為起草人,制定了超聲影像引導微創手術室配置標準,目的是規定超聲影像引導微創手術室的組成及設備配置要求,使超聲影像引導微創標準化、規範化。該標準編號為T/ZGCMITT 003-2020,已在全國標準團體信息平臺發布,並於2020年7月1日起實施。

田家瑋教授在大會上作《甲狀腺囊實性團塊熱消融治療》專題講座。

在本次中國微創介入醫學學術大會上,針對我國醫療健康事業發展的熱點問題、限制性醫療技術的質控、科研技術創新的轉化轉移、人工智慧、基因檢測、第三方認證機制引入、電子病歷的收集與共享、學科建設、臨床各項微創技術的應用和學術進行了探討和交流。會議內容豐富、形式創新,線下與網絡會議交相呼應、有序銜接,集中和分散有機結合,主會場與分會場、雲會場相得益彰,有近3.8萬人通過現場和線上參與了本次大會。(焦洋、李華虹、曹玥)

圖片由哈醫大二院提供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二院召開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
    為全面提升黑龍江省眼科疾病診療技術及科學研究水平,搭建省內眼科同行深入交流平臺,促進黑龍江省眼科醫師同質化發展,11月27-28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爾濱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醫大二院共同承辦的「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暨哈爾濱市眼科學術會議」在哈爾濱市召開。
  • 哈醫大二院成功為八旬結直腸腫瘤患者實施手術
    但家屬卻不願輕易放棄,選擇來到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九病房(結直腸腫瘤外科)放手一搏。最終,劉明教授帶領團隊以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治療方案,成功為老人切除了直徑4釐米的右半結腸腫瘤,解決了腸梗阻的症狀,術後老人各項指徵平穩,直接轉回普通病房。術後,已經將近三個月沒有好好吃過飯的老人終於有了胃口,主動要求吃飯,並且排便正常。
  • 哈醫大二院啟動腫瘤內科「日間病房」 簡化就醫流程降低住院費用
    人民網哈爾濱7月29日電 近年來,腫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患病人數逐漸增多,對於絕大多數惡性腫瘤患者來說,儘早進行抗腫瘤治療,才是唯一挽救生命的辦法。近日,為切實解決腫瘤患者的住院難題,縮短等候時間,簡化就醫流程,降低住院費用,並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哈醫大二院正式啟動腫瘤內科「日間病房」。
  • 哈醫大四院溫曉斐博士當選國際醫學期刊MMR首屆青年編委
    經過嚴格的簡歷初審及專家委員會遴選,哈醫大四院青年人才、介入血管外科/分子影像研究中心溫曉斐博士成功當選該期刊首屆青年編委。 青年編委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介入微創專業委員會 委 員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粒子治療分會 委 員 黑龍江省慢性病管理學會腫瘤熱療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黑龍江省中西醫結合醫學會腦卒中會腦血管疾病介入組
  •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
    12月4日,「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授牌儀式暨學術交流會」在哈醫大二院舉行。會上,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中心主任許迅教授向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主任、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院長、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授牌。授牌儀式現場。
  • 哈醫大四院神經內鏡技術治療泌乳素腺瘤實現生物學指標治癒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嶽金鳳)近三個月來,43歲的王女士突然閉經了,而且「看東西模模糊糊的」,到當地醫院檢查被告知頭部鞍區「長了東西」,在哈醫大四院微創神經外科二病房求治,經激素水平測定、核磁共振檢查、視力視野檢查和王宏偉主任會診後,診斷為泌乳素腺瘤伴瘤卒中。
  • 哈醫大二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成功為高齡老人「卸掉」2斤重的「包袱」
    人民網哈爾濱9月15日電 近日,84歲的孫大爺(化名)在女兒的陪同下走進了哈醫大二院,一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原來,孫大爺的頸部上鼓了一個形似「柚子」的大包,怒張的血管清晰可見。由於腫物巨大,切除風險太高,孫大爺一家輾轉了多家醫院都沒能進行有效的治療,他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了哈醫大二院。
  • 哈醫大二院成功完成納米碳導航下的外陰癌腹腔鏡下腹股溝淋巴結...
    人民網哈爾濱1月13日電 近日,哈醫大二院婦產科一病房張宗峰教授團隊在納米碳的導航下,成功為一名外陰癌患者實施了高難度的腹腔鏡下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及廣泛外陰切除術,手術更加精準、安全,保證了切除的徹底性,減少手術併發症的發生,恢復快,有效地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生活質量。
  • 化療患者靜脈點滴進去不 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護士巧用PICC技術搭建...
    東北網4月29日訊(通訊員 李華虹 楊嘉安 記者 楊金光)輸液,看似一個簡單的護理操作,但對於患乳腺癌7年的張阿姨來說,長期的輸液注射導致外周血管條件極差,輸液通路遇阻,治療遇到了瓶頸。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一病房護士長李沙沙利用PICC(即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技術,用一根軟性的導管從患者的頸外靜脈直達心臟上方的血流主幹道上腔靜脈,為張阿姨搭建一條「生命通路」,張阿姨又可以繼續與癌症鬥爭了。自2015年9月至今,李沙沙護士長成功完成1100餘例PICC置管。李沙沙護士長為picc置管患者換藥。
  • 哈醫大一院率先開展基因甲基化早期腫瘤篩查技術
    人民網哈爾濱4月19日電(方圓)4月18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了大型基因檢測腫瘤篩查義診活動。通過與權威專家面對面交流,數百名哈爾濱市民了解到更多腫瘤預防、治療等相關知識。據了解,哈醫大一院是全國首家開展DNA甲基化檢測全身癌症早期篩查技術的醫院,這項世界先進的檢測技術將讓發現早期乃至超早期癌成為可能,為更多龍江百姓造福。 據了解,4月15日至21日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據統計,2015年中國新增癌症病例高達429.2萬,相當於每天平均確診近1.2萬例癌症病例。
  • 哈醫大二院PCR實驗室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急危重症患者的檢測
    4月20日,哈醫大二院全面開展住院患者疫情篩查,全部住院患者和陪護人員都需進行抗體及核酸檢測,這項舉措對醫院檢驗設施和檢驗人員提出了巨大挑戰,接到任務的哈醫大二院臨床基因擴增檢測實驗室(簡稱「PCR實驗室」)迅速反應、快速落實工作方案,晝夜不休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急危重症患者的檢測任務。
  • 用納米技術治療腎癌腫瘤抑制率提高3.2倍
    經過兩年的努力,日前,哈醫大四院徐萬海教授研究團隊與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合作的研究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在國際上首次利用納米技術提高了腎癌的化療療效,有望將腫瘤抑制率提高3.2倍。該項成果近期被國際頂尖期刊《先進材料》收錄並已在線發表,同時申請了相關發明專利。
  • 哈醫大四院順利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2020...
    哈醫大四院順利召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研製項目2020年度交流會2020年12月11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儀器項目 「多核素同步一體化腫瘤分子成像儀器研製」項目2020年度交流會在哈爾濱市松北區敖麓谷雅酒店召開。
  • 哈醫大二院專家:警惕「偽裝」成高度散光近視的圓錐角膜
    哈醫大二院眼科曲利軍主任醫師提醒,出現上面這些情形,往往可能與一種令患者煩惱、令醫生頭疼的眼病有關,即「圓錐角膜」。圓錐角膜是一種以角膜擴張為特徵,致角膜中央部向前突出、變薄呈圓錐並產生高度不規則散光的角膜病變。曲醫生表示:「如果把眼球比作一個房子,那麼角膜就是它的窗戶,角膜是否透明直接決定房子裡是明亮還是黑暗。」 出現高度散光近視?小心圓錐角膜!
  • 喜報:武漢大學健康產業聯盟名譽會長王小凡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喜報: 武漢大學健康產業聯盟名譽會長王小凡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院公布2017
  • 中國鈹產業技術 創新戰略聯盟成立
    原標題:中國鈹產業技術 創新戰略聯盟成立   10月10日,中國鈹
  • 152公斤胖到「窒息」曲靖市二院微創減重手術讓「胖媽」重獲新生
    4月10日,來到市二院肝膽一外科住院治療,經過各項檢查,她的體重指數達50.4kg/㎡,遠遠超過了正常值24.5 kg/㎡的界限,屬於重度肥胖,因肥胖又合併了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肺心病、高血壓、肥胖相關性腎病、低蛋白血症……集如此多的慢性疾病於一身。經過市二院肝膽一外科方登華教授及其專家團隊討論,擬定了個體化減重治療方案。
  • 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與安醫大二附院籤署新一輪合作協議
    》有關精神,4月14日,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與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安醫大二附院」)籤訂了新一輪的戰略合作協議,安醫大二附院黨委副書記高長林、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院長王宏志分別代表雙方籤字。   王宏志表示,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從開診第一位患者的收治到現在日均近200名在院腫瘤病人,一路走來都離不開安醫大二附院的支持與幫助,以陳振東教授為首的合作專家團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守,不僅讓腫瘤醫院的醫療技術和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更是讓數千名腫瘤患者得到了最為合適的治療。
  • 巔峰實戰 中歐專家線上分享頂尖技術 哈醫大一院 北京安貞...
    本報訊(徐旭王定宇)8月27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柳景華教授、哈醫大一院副院長李悅教授和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城市醫院Simon J.李悅教授團隊在進行手術演示和交流與會專家包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呂樹錚教授、吳錚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喬樹賓教授、吳永健教授、錢傑教授,哈醫大一院李為民教授、周立君教授、楊樹森教授和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江西省人民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和空軍醫科大學唐都醫院等數十位國內
  • 江蘇省腫瘤醫院馮繼鋒教授當選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周威)2020年11月15日,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舉行換屆選舉大會,經過民主選舉,江蘇省腫瘤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馮繼鋒教授當選為新一屆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徐瑞華教授當選為候任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