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醫大二院PCR實驗室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急危重症患者的檢測

2021-01-20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訊(李華虹 方若冰 記者 霍營)疫情防控中,有一批特殊的幕後英雄,他們雖然沒有衝鋒在病房的最前沿,但卻仍然要身著三級防護,長期工作在危險的實驗室,他們就是基因檢驗團隊。4月20日,哈醫大二院全面開展住院患者疫情篩查,全部住院患者和陪護人員都需進行抗體及核酸檢測,這項舉措對醫院檢驗設施和檢驗人員提出了巨大挑戰,接到任務的哈醫大二院臨床基因擴增檢測實驗室(簡稱「PCR實驗室」)迅速反應、快速落實工作方案,晝夜不休順利完成第一階段急危重症患者的檢測任務。

4月20日,科研實驗中心、醫務部得到任務,迅速對醫院科研大樓內部的PCR實驗室進行改造,利用原有結構和通風措施,建設負壓實驗室,設置間隔區、緩衝間、防護門等,達到生物安全2級以上標準。4月23日,僅三天時間,PCR檢驗團隊正式進入實驗室開展工作。

據哈醫大二院科研實驗中心主任張淑雲介紹,哈醫大二院科研中心PCR實驗室是黑龍江省首批國家驗收的PCR實驗室,6名檢驗人員具有PCR實驗室資格證。為迅速開展危重症患者入院的核酸及抗體檢測,十多天來,6名檢驗人員都沒有回家,24小時不間斷工作,輪流上崗開展檢驗。張淑雲介紹,在樣本量最多的兩天,工作人員最長進艙時間長達9小時,工作結束時幾乎已經虛脫。「早一天完成檢測樣本,就能早一天豎起醫院的安全屏障,降低院內感染的機率。」張淑雲解釋。

據了解,新冠病毒等口咽傳播的病毒樣本具有較高危險性,檢測人員需三級防護開展樣本分離、檢驗等操作,PCR實驗極為敏感,稍有疏忽碰到試管,就會影響試驗結果,無形中為檢驗工作增加了較高難度和風險。從標本處理、核酸提取到上機擴增與報告,整個過程耗時約3—5小時,在長達6個多小時的防護服的嚴密包裹下,一批標本檢測下來,檢驗人員往往是汗流浹背,渾身溼透。在他們奮戰下,哈醫大二院目前每天檢測抗體、核酸樣本逐日增加,為哈醫大二院患者的入院安全、醫院的感染防護做出了重要保障。

哈醫大二院院長焦軍東表示,PCR實驗室的檢驗人員忘我地投入工作,承擔全院患者的核酸和抗體檢測任務,在哈爾濱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為醫院的良性運轉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醫院已經調集檢驗科、內分泌實驗室、放免實驗室、血液實驗室等各實驗室檢測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增派人力物力支援PCR實驗室,以備進一步提高檢測能力,做好防疫檢疫工作。

相關焦點

  • 哈醫大二院成功為八旬結直腸腫瘤患者實施手術
    但家屬卻不願輕易放棄,選擇來到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九病房(結直腸腫瘤外科)放手一搏。最終,劉明教授帶領團隊以最快的速度、最精準的治療方案,成功為老人切除了直徑4釐米的右半結腸腫瘤,解決了腸梗阻的症狀,術後老人各項指徵平穩,直接轉回普通病房。術後,已經將近三個月沒有好好吃過飯的老人終於有了胃口,主動要求吃飯,並且排便正常。
  • 化療患者靜脈點滴進去不 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護士巧用PICC技術搭建...
    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一病房護士長李沙沙利用PICC(即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技術,用一根軟性的導管從患者的頸外靜脈直達心臟上方的血流主幹道上腔靜脈,為張阿姨搭建一條「生命通路」,張阿姨又可以繼續與癌症鬥爭了。自2015年9月至今,李沙沙護士長成功完成1100餘例PICC置管。李沙沙護士長為picc置管患者換藥。
  • 搶救新冠患者的日日夜夜 ——訪阜陽市二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危重...
    搶救新冠患者的日日夜夜 ——訪阜陽市二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危重症病區主任孫偉 2020-02-21 15:46:11
  • 哈醫大二院啟動腫瘤內科「日間病房」 簡化就醫流程降低住院費用
    人民網哈爾濱7月29日電 近年來,腫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患病人數逐漸增多,對於絕大多數惡性腫瘤患者來說,儘早進行抗腫瘤治療,才是唯一挽救生命的辦法。近日,為切實解決腫瘤患者的住院難題,縮短等候時間,簡化就醫流程,降低住院費用,並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哈醫大二院正式啟動腫瘤內科「日間病房」。
  • 哈醫大二院召開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
    為全面提升黑龍江省眼科疾病診療技術及科學研究水平,搭建省內眼科同行深入交流平臺,促進黑龍江省眼科醫師同質化發展,11月27-28日,由黑龍江省醫學會主辦,黑龍江省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爾濱市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哈醫大二院共同承辦的「2020年黑龍江省眼科學術會議暨哈爾濱市眼科學術會議」在哈爾濱市召開。
  • 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落戶哈醫大二院
    12月4日,「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授牌儀式暨學術交流會」在哈醫大二院舉行。會上,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中心主任許迅教授向國家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黑龍江省分中心主任、哈醫大二院五官醫院院長、眼科主任原慧萍教授授牌。授牌儀式現場。
  • 哈醫大二院成功完成納米碳導航下的外陰癌腹腔鏡下腹股溝淋巴結...
    人民網哈爾濱1月13日電 近日,哈醫大二院婦產科一病房張宗峰教授團隊在納米碳的導航下,成功為一名外陰癌患者實施了高難度的腹腔鏡下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及廣泛外陰切除術,手術更加精準、安全,保證了切除的徹底性,減少手術併發症的發生,恢復快,有效地減輕了患者的痛苦,提升了生活質量。
  • 精準為先,競速有道-急診檢驗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應用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潘世揚教授擔任大會上半場主席並表示:檢驗結果是臨床醫生做出診斷和治療決策的主要依據,而急診檢驗處於急診診療第一線,是搶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環節。加強急診實驗室能力建設能進一步提升急診科救治水平,讓急診檢驗價值得到充分發揮,更好滿足臨床和危急重症患者的需要。大多數起病急、症狀重、病情複雜多樣的患者往往首診於急診科,使急診科成為急危重症聚集的科室。   急診檢驗是急救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檢驗項目、準確快速的檢驗報告是急診患者在黃金時間窗內得到有效救治的重要保障。
  • 【直擊】走進河北醫大二院:一枚小小咽拭子如何檢測新冠病毒
    怎樣才能及時準確提供檢測結果?出具檢測結果報告需要多長時間?帶著這些問題,1月7日晚,筆者走進河北醫大二院檢驗科,直擊核酸檢測樣本檢驗現場。「檢測人員進入實驗室前,需要穿著防護服,戴防護口罩、護目鏡等防護裝備。」河北醫大二院檢驗科副主任王鑫介紹,由於新冠病毒屬於高致病性微生物,因此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布局相較其他實驗室尤為嚴格。
  • 「直擊」走進河北醫大二院:一枚小小咽拭子如何檢測新冠病毒
    怎樣才能及時準確提供檢測結果?出具檢測結果報告需要多長時間?帶著這些問題,1月7日晚,筆者走進河北醫大二院檢驗科,直擊核酸檢測樣本檢驗現場。「檢測人員進入實驗室前,需要穿著防護服,戴防護口罩、護目鏡等防護裝備。」河北醫大二院檢驗科副主任王鑫介紹,由於新冠病毒屬於高致病性微生物,因此核酸檢測實驗室的布局相較其他實驗室尤為嚴格。
  • 哈醫大二院口腔頜面外科專家成功為高齡老人「卸掉」2斤重的「包袱」
    人民網哈爾濱9月15日電 近日,84歲的孫大爺(化名)在女兒的陪同下走進了哈醫大二院,一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原來,孫大爺的頸部上鼓了一個形似「柚子」的大包,怒張的血管清晰可見。由於腫物巨大,切除風險太高,孫大爺一家輾轉了多家醫院都沒能進行有效的治療,他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了哈醫大二院。
  • 哈醫大二院專家:警惕「偽裝」成高度散光近視的圓錐角膜
    哈醫大二院眼科曲利軍主任醫師提醒,出現上面這些情形,往往可能與一種令患者煩惱、令醫生頭疼的眼病有關,即「圓錐角膜」。圓錐角膜是一種以角膜擴張為特徵,致角膜中央部向前突出、變薄呈圓錐並產生高度不規則散光的角膜病變。曲醫生表示:「如果把眼球比作一個房子,那麼角膜就是它的窗戶,角膜是否透明直接決定房子裡是明亮還是黑暗。」 出現高度散光近視?小心圓錐角膜!
  • 從入院檢查到治療不超一小時 哈醫大四院腦卒中中心為患者開通綠色...
    哈醫大四院腦卒中中心開通由急診科、介入放射科、神經內科等多學科合作模式的「綠色通道」,為患者進行緊急救治,從入院檢查到治療,不超過一小時。  疑似腦卒中的患者被送進醫院後,會立即安排患者進入綠色通道做進一步的檢查,同時啟動救治方案,所有相關科室人員待命,若患者經檢查有溶栓治療可能,醫務人員會立即為患者進行溶栓、取栓等治療。
  • 哈醫大二院田家瑋教授當選國家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會上召開了「腫瘤微創治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介入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副會長、國際婦產超聲學會(ISUOG)中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超聲醫學科主任田家瑋教授當選介入超聲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超聲醫學科腹部介入組組長邸郅欣副教授當選委員。
  • 12份免疫血漿,黑龍江3名患者已接受輸注治療
    記者從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獲悉,目前,該中心已陸續收到12份免疫血漿,3名患者已經接受了輸注治療,下一步,醫院將會根據不同患者的炎症指標,針對性地進行輸注治療。19日凌晨,我省首批採集的「恢復期血漿」製備完畢並通過病毒檢測,已送至承擔全省重症治療任務的哈醫大一院群力分院,開始應用於臨床救治,24日,在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首位接受新冠肺炎恢復期患者免疫血漿治療的危重症患者,經過5天的臨床觀察,狀態有所好轉,自我感覺良好。
  • 【突發】20家大醫院停診,全球疫情進入第二階段
    ;在完成現有預約存量(已預約且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的患者)檢查後,門診有創檢查將全部暫停。除急危重症患者收治及手術外,暫停非急診或非必須住院患者的收治。 2.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大醫二院星海灣院區及鑽石灣院區門診暫停開放。放療科普通門診限號開放(每診次限號30)。
  • 全球最先進分子影像學檢查設備PET/MR將落戶哈醫大一院頂尖技術...
    去年10月,在國家衛健委《2019年甲類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許可》名單中,哈醫大一院作為黑龍江省區域醫療龍頭單位,獲得全國28家正電子發射型磁共振成像系統(PET/MR)配置許可單位之一,也是黑龍江省唯一一家,標誌著哈醫大一院核醫學專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哈醫大一院率先開展基因甲基化早期腫瘤篩查技術
    人民網哈爾濱4月19日電(方圓)4月18日,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了大型基因檢測腫瘤篩查義診活動。據了解,哈醫大一院是全國首家開展DNA甲基化檢測全身癌症早期篩查技術的醫院,這項世界先進的檢測技術將讓發現早期乃至超早期癌成為可能,為更多龍江百姓造福。 據了解,4月15日至21日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據統計,2015年中國新增癌症病例高達429.2萬,相當於每天平均確診近1.2萬例癌症病例。
  • 漠河市核酸檢測PCR實驗室進入調試檢測階段
    漠河市核酸檢測PCR實驗室進入調試檢測階段 2020-05-28 04: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