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聽聞腦血管造影
許多患者總會望而卻步
因為讓人第一個想到的
不是診斷「金標準」帶來的益處
而是術後數小時的臥床及血栓等併發症
別擔心
這樣的難題已被禪醫神經內科攻克!
近日,神經內科龍赤副主任醫師、吳錫驊主治醫師成功開展多例經手腕處的橈動脈穿刺行全腦血管造影術,該技術有著舒適性高、安全度高、無需臥床等優點,讓患者有了更多的選擇,同時也標誌著禪醫神經內科介入診療水平再上新臺階。
案 例
患者陳伯因手腳不靈活入院,院經檢查結果提示因腦血管狹窄導致的急性腦梗塞,為進一步明確血管病變部位及狹窄程度,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後決定行全腦血管造影術。
通常情況下,腦血管造影術常規經股動脈穿刺進行,但因術後需要股動脈穿刺點加壓包紮,所以需臥床24小時,造成患者活動不便,舒適度差及耐受性差,經過神經介入團隊經過評估後,決定為陳伯實施經橈動脈穿刺行全腦血管造影術,手術過程順利,並且已經明確病變部位。「術前還有點緊張,但術中感覺很好,結束後我也可以馬上下地活動了。」陳伯為這次手術點讚。
腦血管造影的三維圖像
DSA——腦血管疾病診斷的「金標準」
DSA,又稱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是神經內科腦血管疾病明確病因的一種常用檢查方法。它是先選一入路動脈,一般選用股動脈(常規),亦可選擇橈動脈入路(新技術)。通過股動脈或橈動脈放置一動脈鞘,通過該動脈鞘管選用不同導管,在導絲引導下,選進所要顯示動脈,注入含碘造影劑。造影劑所經過的血管軌跡連續攝片,通過電子計算機輔助成像為腦血管數字減影造影(DSA),可以探知到諸如血管狹窄、血管閉塞、血流動態、動靜脈畸形和動脈瘤等腦部血管異常,是目前腦血管檢查的「金標準」。
作為「全國級卒中中心」,禪醫神經內科自開展此項技術以來,已為眾多腦卒中患者明確病因,並為部分患者成功實施血管內介入治療如頸內動脈支架成形術、顱內動脈栓塞擴張術等治療,完美實現腦卒中一級及二級預防,為患者解除「致殘、致死、復發」等不良後果及後顧之憂。
「經橈動脈冠狀血管造影」優勢
經橈動脈冠狀血管造影在心臟介入領域普遍應用,已成為冠狀造影的首選入路途徑。由於腦血管解剖複雜,迂曲多。因此,經橈動脈全腦血管造影術在手術技術方面難度大,對醫生操作要求很高。禪醫神經內科開展經橈入路造影,體現了精進、精準、卓越的理念,為腦科卒中中心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禪醫腦科本著「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精神,在診療過程中希望患者能得到更舒適、更安全的醫療服務。
禪醫精準腦科中心
禪醫精準腦科中心是融合了神經內科、神經康復科、神經外科為一體的專業學術團隊,其中,神經內科是「廣東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重點學科」,佛山市「十三五」重點專科,佛山市醫學專科人才培訓站和技術指導站。2018年獲得國家臨床藥物研究機構GCP評審,是中國卒中學會、中國卒中中心聯盟辦公室認可的「國家級卒中中心」。
腦科中心不僅可以診治神經科常見病、多發病,如:腦血管病、帕金森病、癲癇、神經病變疾病、脊髓病變、脫髓鞘疾病、頭痛頭暈等,還以現代腦立體定向技術為核心,以攻克難治性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病、難治性癲癇、腦癱、腦外傷後遺症、腦中風後遺症、成癮性腦病、難治性精神病等為己任。
名醫介紹
龍赤 神經內科副主任
副主任醫師,佛山市神經內科協會委員,從事神經內科的臨床工作近30年,發表多篇論文,擅長腦血管病的急症治療,頭痛、頭暈、電線、痴呆、帕金森病等。
吳錫華 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廣東省卒中學會醫療質量管理與促進分會委員,從事神經內科專業多年,具有紮實的基礎理論和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能熟練處理神經專科的突發病、常見病和疑難病。擅長腦血管病及腦血管介入等。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