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鋇餐造影危害

2020-12-06 介入血管李大夫
消化道鋇餐

上消化道鋇餐造影檢查的危害多是由於口服鋇餐和放射線造成的,一般都是可以耐受的。檢查使用的是藥用硫酸鋇不會被胃腸黏膜吸收,又不溶於水也不溶於胃酸,所以對人體基本上沒有毒副作用。但因個體差異和個別患者精神緊張可能會有噁心、嘔吐、燒心、腹瀉等消化系統症狀,也有心、肝、腎功能嚴重障礙者會有嚴重不良後果,所以不建議這類人群做鋇餐造影檢查。另外對碘劑過敏和精神類疾病患者也不宜做鋇餐造影檢查。還有檢查是在X線下進行的,患者可能吸收少量放射線,不會對人體產生太大影響的,不必過於擔心。

上消化道鋇餐造影后注意日常飲食,禁止太多刺激性食物,選擇易消化食物,保持一段時間治療,身體就會恢復的快。要保持良好的心情。

相關焦點

  • 內鏡能否KO鋇餐,二者優缺點比較不含糊
    目前,傳統X線鋇餐造影對人類胃腸道疾病的診斷和防治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現階段,較多醫院臨床上的內鏡檢查有取代傳統鋇劑造影的趨勢。但臨床普遍認為,應用X線鋇餐造影可觀察消化道大體形態、各部分收縮功能以及容易觀察到黏膜下或胃外壓性病變的部位,如龕影或壓跡。
  • 歡迎關注「超聲造影」
    眾做周知,消化道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如果出現胃、十二指腸方面的不適,一般到醫院會進行的輔助檢查有:鋇餐、胃鏡、CT等。因超聲波的物理特性(超聲波最怕腸胃氣體的幹擾),所以消化道空腔臟器(如食管、胃、十二指腸、結腸)疾患的診斷,是無法直接通過超聲進行檢查的。
  • 醫訊:超聲科胃腸超聲造影檢查試運行 本院職工及家屬可免費檢查
    6月15日至6月30日,州人民醫院超聲科胃腸超聲造影檢查正式試運行。試運行期間,超聲科特邀請胃腸超聲檢查資深專家為本院職工及家屬提供胃腸超聲造影免費諮詢和檢查,有需求者可前來門診三樓預約中心登記,待正式運營後,將按照物價部門規定收費,諮詢電話0743-2110317。
  • 消化道憩室無症狀?你可千萬不要小瞧了它
    憩室是開口於中空臟器(例如腸或膀胱)上的異常的囊袋,從體腔或管道中突出的盲管或囊。 消化道憩室即突出於消化道管腔外的原型或橢圓形囊樣膨出。消化道憩室可見於消化道任何部位,多無典型症狀,常於鋇餐造影或內鏡檢查時偶然發現。
  •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影像學檢查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ccult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OGIB)是指常規消化道內鏡檢查未能查明出血原因的反覆或持續性的消化道出血,佔消化道出血的3%~5%,其中75%以上的出血病灶來源於小腸,可表現為顯性或隱性出血,出血前三位病因依次是血管發育異常、炎症和腫瘤,此外還包括息肉、憩室、腸重複畸形等
  • 鋇餐透視和胃鏡檢查各有何優缺點?
    一般概括的講,X線鋇餐檢查對胃大體形態、收縮功能、黏膜下或胃外壓性病孌以及病變定位較好。而胃鏡檢查則對觀察胃黏膜改變、病變大小、形態等較好,特別是可以直接進行活檢,取得病理學診斷,並且直觀,假陰性和假陽性率極低,這是胃鏡檢查的獨待優點。
  • 56歲心臟病患者,要求複查造影,醫生講完造影的危害,馬上拒絕!
    門診有位56歲男性患者,直接要開一個檢查單,說要複查一個造影。我說:第一造影得住院,第二您具體什麼問題,說說看,看有沒有必要複查造影?我說:如果沒有不舒服,沒有特殊情況根本不用造影,因為第一沒必要,第二造影本身是有創檢查,是有風險的。經過詳細解釋,這位患者才放棄自己的」特殊要求「。那冠心病患者哪些情況需要造影?如果不造影都應該複查哪些項目呢?
  • 消化道出血該如何就醫
    5.血管造影 通過數字剪影技術,血管內注入造影劑觀察造影劑外溢的部位。 6.放射性核素顯像 近年應用放射性核素顯像檢查法來發現活動性出血的部位。其方法是靜脈注射鎝膠體後作腹部掃描以探測標記物,從血管外溢的證據,可初步判定出血部位。
  • 認識消化道軟斑病
    消化道軟斑病的發病年齡一般在6周~8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7.54歲,兒童很少發病。在全世界範圍內均有發病,無明顯的地域及種族差異。消化道軟斑病在兒童常與免疫功能不全狀態相伴隨,如肺結核、白血病、營養不良及乳糜瀉等,在成人多與結腸腺息肉、腺癌、炎症性腸病、HIV感染、酗酒、代謝症候群、接受化療及器官移植相關,也可發生於正常人。
  • 如何定義「中消化道」的概念?
    (Treitz)韌帶為標誌,屈氏韌帶以上稱為上消化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腸組成;屈氏韌帶以下稱為下消化道,由空腸、迴腸和大腸組成。隨著醫學的發展及對消化道定位越來越精確的要求,近年來有學者提出將消化道分為上消化道、中消化道及下消化道,並在多篇文獻中有所報導。中消化道的定義較為模糊,有稱為「中腸」、「中腸道」等。2006年,德國E11等在《Endoscopy》雜誌提出了「中消化道」這一概念。在國內,張發明教授於2011年在《消化道支架》一書中介紹了中消化道這一名詞。
  • 預防胃癌這些體檢項目比鋇餐管用!
    第二,有沒有伴隨腸化和異型增生,因為重度的腸化和中重度的異型增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癌前病變,真正的離胃癌只有一步之遙。 第三,是否定期複查。 林森表示,早期胃癌的治癒率可達到100%,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尤為重要。很多人在體檢時會選擇做鋇餐,但通過鋇餐發現一般就到了中晚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