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孕婦指南惹爭議:孕期多做家務,分娩前備好飯菜,別餓著老公

2021-01-19 布穀媽媽

韓國首爾有個"懷孕分娩信息中心",主要是給懷孕的準媽、準爸們提供一些建議。這本來沒什麼,只不過,近期有網友發現,建議中很多內容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因而引發大家爭議。

這些建議包括:

懷孕19周的時候,也不要拖延做家務。

孕35周,也就是進入分娩期,要檢查生活必需品如牙膏、肥皂、紙巾等的用量,以免讓在家的人不方便。

還要清理冰箱、為家人備好小菜、準備速成食物,這樣孕婦即使住院分娩,丈夫也能很快上手。

這些"建議"一出,韓國網友們坐不住了:"這是首爾新出的獎勵不結婚政策?""就這樣誰還願意生孩子?"

從這些建議來看,確實沒有給孕婦帶來便利,反而是在說:"你懷孕生孩子可以,但家務活不能耽誤了。還不能給家裡人帶來麻煩,尤其是老公,不能餓著他。"

難怪有網友說:"看了這建議,我還以為韓國生孩子的是男人呢。"

就在引起民眾強烈反感後,這些"建議"很快被刪除。

我們都知道,懷孕期間,準媽媽要多休息不能過度勞累。很多家務活,尤其像提重物這樣的活動不能做。妻子懷孕,丈夫就要更多地承擔起照顧家庭、照顧孕媽的責任。把這些任務留給走路、呼吸、進食都困難的孕婦,確實不合理。

那麼,在懷孕期間,準爸爸可以為孕媽做哪些事呢?

一:分擔煩惱

媽媽的情緒,會直接影響肚裡的胎兒,但爸爸不會。所以,如果孕媽遇到了生活上的煩惱,準爸爸就要多分擔,儘可能地把勞累的家務活以及耗費心神的事做了。另外,像外出採購這樣需要來回折騰的事,還是交由準爸爸做比較好。

家庭和睦友愛,孕媽心情好,肚裡的寶寶自然也會感受到快樂的情緒。等他出生後,他也會是個快樂的寶寶。

二:體諒孕媽的不適感

懷孕初期,很多孕媽會出現妊娠反應,嗅覺特別靈敏。哪怕再細微的味道,都可能引起她噁心想吐。如果孕媽嫌棄你身上的味道,你不要覺得她在故意找茬,要多諒解她的不適感。

經常換衣服、勤刷牙,少吃有刺激味道的東西,這些都能幫到孕媽。另外,儘可能不要讓孕媽下廚,因為她可能受不了廚房的油煙味道。

這時候孕媽的口味還特別刁鑽怪異,突然特別想吃的東西,你費勁心思做好,她可能又不願意吃了。多體諒她,如果不是懷個寶寶,孕媽也沒有這麼難伺候。

三:多一些耐心

懷孕期間,孕媽不僅口味變奇怪了,脾氣還變得有些莫名其妙。可能一會情緒低落,一會又急躁愛發脾氣。

懷孕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很多孕前能做的事、能吃的東西,孕媽都不能碰,而且還要承受身體變化帶來的痛苦。特別是到了孕晚期,很多孕媽呼吸都困難,晚上也睡不好。如果生活上再遇上煩心事,孕媽也變得容易發怒。

準爸爸要多給孕媽一些耐心,沒事可以陪孕媽散散步、聊聊天,讓妻子保持一個好的情緒。

四:多讚美

女性懷孕後,不僅要遠離化妝品、高跟鞋、美美的衣服,身材還在一天天走樣。這讓很多孕媽都感到焦慮,生怕在別人眼中,特別是在自己老公眼裡變得不漂亮了。

像之前郎朗的妻子吉娜,懷孕6個月在鏡頭面前還大秀"螞蟻腰身材"。雖然引發吐槽,但可以看得出,不管是普通人還是明星,在懷孕後都很在意自己的身材。

這時候寶爸要多給孕媽信心,不要打擊她,而是要多讚美。孕媽懷孕後,身體變胖、走路笨拙都是自然現象。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美,多誇誇她,給她信心。

五:多和胎兒溝通

照顧寶寶是兩個人的事,雖然懷孕的人是妻子,並不代表準爸爸就不能參與進來。

之前有位準爸爸和妻子肚裡的寶寶對話,就感動了不少人。他和寶寶"約法三章":有事要好好商量,不能惹媽媽生氣;乖乖地長大,平安地到來;記住不管發生什麼,爸爸媽媽都永遠愛他。

雖然胎寶寶在媽媽的肚裡,但他能聽得見外界的聲音。如果在孕期,爸爸能和寶寶多說話,寶寶便能記住爸爸的聲音。那麼等他出生後,就不會對爸爸有陌生感,能更快地建立起親密關係。

而且爸爸在和胎寶寶說話或胎教的同時,其實也是在陪伴孕媽。孕媽感覺到自己和肚裡的孩子被準爸爸深愛著,幸福感也會更強烈。

六:照顧家裡的其他孩子

懷孕時如果要照顧家裡的其他孩子,真的既充滿挑戰,又很累人。

看到一個孕媽,帶著大寶在遊樂場玩,大寶非要她抱。但媽媽大著個肚子,身體還有些不舒服,坐在那起不了身。大寶就在旁一直哭,媽媽也跟著掉眼淚,看得人直揪心。

在孕期,很多時候孕媽自己都行動不便,如果還要帶其他孩子,難免會心有餘力不足,大人小孩都傷心。而且,孕媽精力有限,很容易就感到勞累。

為了照顧孕媽,也為了避免大寶鬧脾氣,寶爸要儘可能地承擔起照顧孩子們的職責。告訴大寶,媽媽現在肚裡又懷了一個小寶寶,暫時不能陪他玩。但爸爸會陪著他,並且遇到問題,爸爸會幫忙解決。

爸爸也可以讓大寶加入到照顧媽媽的隊伍中來。不把孩子排除在外,大寶也更容易接受小寶的到來。

布穀媽媽說:

孕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會情緒不穩定,而且也需要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幫助。準爸爸需要多關心、愛護自己的妻子,儘可能多地承擔家裡的責任。即使孕媽分娩生完孩子,也記得第一時間去看望在產床的妻子,不要冷落了她。

對於韓國孕婦指南給出的"建議",你有什麼想說的?

每日一篇科普原創,解決育兒路上百種難題,喜歡就關注吧~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

相關閱讀推薦:

寶寶智商高不高,不用等長大,嬰幼兒期就能看出來,家長多留心

相關焦點

  • 分娩前給老公備好菜餚成「孕婦指南」?你咋不上天!
    近日韓國首爾發布一則孕婦指南,指導孕婦:住院分娩前替丈夫準備好飯菜和3-7天換洗衣物——「以免家人感到不便」。港真,都給我氣樂了。全社會都在說「女性獨立」。但如果獨立就是穿了「馬甲」的「女德規範」:「什麼都得自己幹,什麼都得幫別人幹」。那麼,去他的女性獨立,女性還不夠獨立嗎?我們最該提倡的,難道不是「男性獨立」的概念?
  • 噴吧| 「孕婦產前指南」!生育前還要給丈夫準備衣物、菜餚?你咋看?
    1月13日《朝鮮日報》報導,最近韓國首爾市妊娠生育信息中心網站發布的孕婦產前指南因包含勸導懷孕35周的臨產女性做家務的內容引發民眾強烈不滿。指南中針對即將臨盆孕婦這樣寫道:「扔掉放了很久的食物,提前準備三、四道小菜作為家人的食物;準備好速食咖喱等速食食品,這樣不擅長料理的丈夫可以方便地食用」。
  • 孕期做這項檢查前別看「必過攻略」,僥倖「通關」,坑的是自己!
    如果說「大排畸」的「必過攻略」只是讓孕媽少受點折騰,並不會對檢查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影響,那麼今天我們要討論的這項檢查,在做之前千萬別看什麼「攻略」,這項檢查就是「糖篩」。在國內外產科界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糖篩」是所有孕婦都要做的一種檢查,同時也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產前檢查項目。雖然,妊娠糖耐量異常或妊娠期糖尿病(GDM)並不會給準媽媽帶來很明顯的不適症狀,但妊娠期糖尿病在沒有控制的情況下,無論對孕媽媽還是胎寶寶,都可能產生諸多不良影響,更會危害孕婦和胎兒往後的生活。所以,孕期篩查必不可少。
  • 孕晚期,這4種易刺激宮縮引發早產的美食,孕婦再「饞」也別亂吃
    發育穩定的胎兒突然早產,都是「嘴饞」惹的禍懷孕9個月,發育穩定的胎兒突然早產了,都是孕婦「嘴饞」惹的禍同事婷婷懷孕9個月,再過兩周胎兒就要足月了,為了後期的分娩順利,婷婷趁著公司淡季做好了工作交接,一心一意為分娩做準備。本以為一切都會非常順利,誰知發育穩定的胎兒卻突然早產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都是「嘴饞」惹的禍。
  • 孕期膳食營養及運動,孕婦不可或缺的孕期健康指南
    營養作為孕期最關鍵的一個環境因素,對孕婦及胎兒的健康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對於糖尿病患者,應該通過調整飲食行為,形成合理的飲食習慣,一方面來保證孕婦和胎兒的營養需要,另一方面又能使血糖維持在正常的範圍內,而且不發生飢餓性酮症。平衡膳食和適度的身體活動是維持孕期體重適宜增長的基礎,身體活動還有利於愉悅心情和自然分娩。
  • 分娩前還要做檢查?會做哪些檢查?
    臨近預產期的孕婦,產科醫生都會安排再做一次全面的產前檢查。為什麼整個孕期已經做了各式各樣的產前檢查,在分娩前還要再做一次大檢查呢? 這是因為隨著妊娠月份的增加,孕婦身體各項機能不斷發生變化,易發生孕晚期的各類妊娠併發症。
  • 收藏丨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完整版
    孕前保健和孕期保健是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併發症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減少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通過規範化的孕期保健和產前檢查,能夠及早防治妊娠期合併症及併發症,及時發現胎兒異常,評估孕婦及胎兒的安危,確定分娩時機和分娩方式,保障母兒安全。
  • 健康的準父母是備孕第一關(13-準爸爸在整個孕期應該做什麼?)
    5次產前檢查(孕早期1次,孕中期2次,孕晚期2次);2、有異常情況孕婦酌情增加次數;3、做好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陪伴分娩丈夫的撫觸、按摩,對孕婦緩解疼痛非常重要;緩解孕婦緊張焦慮情緒,減少不適感,提高痛閾;學習1、孕婦學校準爸爸學習班;2、主動了解孕期及產後相關知識,與醫務人員、其他準爸爸交流經驗,消除恐懼心理孕早期環境對胚胎的影響
  • 北京延慶婦幼保健院孕期建檔指南
    北京延慶婦幼保健院孕期建檔指南  一、建立《母子健康檔案》  懷孕6周後(按末次月經第一天算),孕婦本人持醫院檢查的血/尿妊娠化驗結果到戶口所在地或居住地(外地戶籍孕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保健科建立《北京市母子健康檔案》(簡稱「建冊」)。
  • 產婦15分鐘順產7斤寶寶,被稱「教科書式分娩」,只因孕期這樣做!
    而在前兩天,依依媽的一個朋友,在生完寶寶後的第一時間,就給我發來了好消息,母子平安,最為關鍵是她的分娩用時,僅僅只用了15分鐘的時間,就生下了7斤重的寶寶,沒有側切、輕微撕裂,就連醫生都稱之為是"教科書式分娩",讓人羨慕的同時,也感慨產婦和產婦,怎麼就那麼不一樣呢?
  • 做四維的最佳時間是多少周?最新《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告訴孕媽
    規範而合理的產前檢查,能夠及早發現、及早防止妊娠合併症及併發症,及時發現胎兒異常,評估孕婦及胎兒的安危,確定分娩時機和分娩方式,保障母子安全。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建議產前檢查次數至少8次,根據我國《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年)》,推薦孕婦分別在孕周:6-13周+6、14-19周+6、20-24周、25-28周、29-32周、33-36周、37-41周(每周一次)。接受產前檢查,共7-11次。經醫生評估,如果是高危孕婦,請根據醫生建議,酌情增加產前檢查的次數與內容。
  • 醫生開講 | 懷雙胞胎的孕婦朋友,孕期該注意些什麼?
    「懷雙胞胎的孕婦朋友,孕期該注意些什麼?,主要是為了早點發現雙胎輸血症候群,一旦有雙胎輸血症候群,有些孩子是需要做宮內治療的。那如果是雙卵雙胎,我們會建議你每個月做一次超聲的檢查,孕婦朋友們懷了雙胞胎之後要增加營養,孕期的體重也要更加的管理好,一般來說,會比單胎要增加多一些,雙胎一般是增加16到25公斤,如果是很瘦,可以增加多一點,很肥的稍微增加少一點點。
  • 有這些情況的孕婦,需要做孕期染色體檢查!
    現在越來越多的孕媽媽都會積極的到醫院進行產前檢查,特別是對於有胎停育、習慣性流產等經歷的女性來說,孕期染色體檢查就顯得尤為重要。那很多人會問,哪些孕婦需要做孕期染色體檢查呢?染色體數目變化或結構改變所導致的一類疾病叫染色體病。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孕婦不願意產檢?三個原因很戳心,不只是因為錢
    在大環境影響下,人們習慣了不產檢,在家分娩。 現在,你敢在家分娩嗎?既然不敢,又為什麼敢不產檢呢? 01、為什 麼越來越多的孕婦,不願意產檢?
  • 孕期有了這幾個特徵,很可能懷了男寶寶,孕婦別不相信
    然而還是有一部分孕婦想知道孩子的性別,並不是因為只喜歡男孩子,而是好提前給寶寶買一些東西。那麼到底是男孩還是閨女呢?我就給大家講下如果懷孕男寶寶都會有什麼表現呢?當然這個也是根據大多數人以往的經驗總結而來,並沒有實際的科學依據。不過為了滿足孕婦的好奇心,小編總結了這麼三個特點。
  • 29歲媽媽摔死雙胞胎孩子 原因竟是婆婆跟老公造成的
    29歲的吳女士,因為懷的是一對雙胞胎,所以孕期比一般孕婦要辛苦的多,不過好在孕期婆婆和老公對她挺好,準媽媽再辛苦也是幸福,甜蜜的。辛苦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準媽媽生了一對雙胞胎女兒,這本來是天大的福氣,可是重男輕女的婆婆認為都是女兒,而且又不能生二胎了,瞬間變臉了,對寶媽態度冷淡,對孩子也是不聞不問,其老公也整天忙工作,忙應酬,沒時間幫忙,在月子裡,都是寶媽自己一個人照顧兩個孩子。寶媽多次向老公表示,忙不過來,身體吃不消,老公卻沒有當回事,覺得嬰兒睡眠多,哪有那麼辛苦。
  • 孕期該做哪些檢查,查什麼?
    今天有個女孩諮詢,孕六個月,吃不下飯怎麼辦,我想正規體檢的,應該肝腎功能都查過,再一問,僅僅做個超聲。原來不知道孕期該做什麼檢查。今天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孕期該做哪些檢查。下面講的不包括異常情況額外做的檢查。懷孕要40周280天,醫學上分了三段,早孕:發現懷孕到孕12+6周。
  • 孕期玩手機會導致胎兒畸形嗎?答案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別忽視
    記得之前看過一則新聞,一名孕婦世界盃期間熬夜看球導致流產。這樣的新聞並非危言聳聽,因為熬夜對孕婦確實有很大的危害。孕期熬夜,孕婦容易身體疲勞,情緒緊張、興奮,很容易引起宮縮導致胎兒流產或者早產;同時孕婦的新陳代謝緩慢,內分泌失調,還會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輕則胎兒發育遲緩,重則胎兒宮內畸形,甚至胎兒流產早產!
  • 孕期增重60斤!株洲「重磅」孕婦順產生娃,醫生、護士累到手發抖
    孕期足足增重60斤 連走路都直喘氣29歲的易女士懷孕前就有180斤,雖然嘗試了各種辦法減肥,但效果都不理想。發現自己懷孕後,她便不再控制飲食。因為是頭胎,長輩都看得重,媽媽和婆婆輪番上陣,各種燉湯進補。易女士每餐則要吃兩碗飯、喝一碗湯,每天吃不少於5種水果,西瓜一次能吃半個。
  • 孕期補充Ω-3長鏈脂肪酸能降低孕婦早產風險
    近日,一篇發表在Cochrane Library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孕婦在孕期增加Ω-3長鏈脂肪酸的攝入會降低後期早產的可能性,孕婦大多數妊娠會持續38周至42周,但如果嬰兒在37周之前出生,其健康狀況惡化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在澳大利亞,每12個嬰兒中就有1個嬰兒會在37周之前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