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有個"懷孕分娩信息中心",主要是給懷孕的準媽、準爸們提供一些建議。這本來沒什麼,只不過,近期有網友發現,建議中很多內容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因而引發大家爭議。
這些建議包括:
懷孕19周的時候,也不要拖延做家務。
孕35周,也就是進入分娩期,要檢查生活必需品如牙膏、肥皂、紙巾等的用量,以免讓在家的人不方便。
還要清理冰箱、為家人備好小菜、準備速成食物,這樣孕婦即使住院分娩,丈夫也能很快上手。
這些"建議"一出,韓國網友們坐不住了:"這是首爾新出的獎勵不結婚政策?""就這樣誰還願意生孩子?"
從這些建議來看,確實沒有給孕婦帶來便利,反而是在說:"你懷孕生孩子可以,但家務活不能耽誤了。還不能給家裡人帶來麻煩,尤其是老公,不能餓著他。"
難怪有網友說:"看了這建議,我還以為韓國生孩子的是男人呢。"
就在引起民眾強烈反感後,這些"建議"很快被刪除。
我們都知道,懷孕期間,準媽媽要多休息不能過度勞累。很多家務活,尤其像提重物這樣的活動不能做。妻子懷孕,丈夫就要更多地承擔起照顧家庭、照顧孕媽的責任。把這些任務留給走路、呼吸、進食都困難的孕婦,確實不合理。
那麼,在懷孕期間,準爸爸可以為孕媽做哪些事呢?
一:分擔煩惱
媽媽的情緒,會直接影響肚裡的胎兒,但爸爸不會。所以,如果孕媽遇到了生活上的煩惱,準爸爸就要多分擔,儘可能地把勞累的家務活以及耗費心神的事做了。另外,像外出採購這樣需要來回折騰的事,還是交由準爸爸做比較好。
家庭和睦友愛,孕媽心情好,肚裡的寶寶自然也會感受到快樂的情緒。等他出生後,他也會是個快樂的寶寶。
二:體諒孕媽的不適感
懷孕初期,很多孕媽會出現妊娠反應,嗅覺特別靈敏。哪怕再細微的味道,都可能引起她噁心想吐。如果孕媽嫌棄你身上的味道,你不要覺得她在故意找茬,要多諒解她的不適感。
經常換衣服、勤刷牙,少吃有刺激味道的東西,這些都能幫到孕媽。另外,儘可能不要讓孕媽下廚,因為她可能受不了廚房的油煙味道。
這時候孕媽的口味還特別刁鑽怪異,突然特別想吃的東西,你費勁心思做好,她可能又不願意吃了。多體諒她,如果不是懷個寶寶,孕媽也沒有這麼難伺候。
三:多一些耐心
懷孕期間,孕媽不僅口味變奇怪了,脾氣還變得有些莫名其妙。可能一會情緒低落,一會又急躁愛發脾氣。
懷孕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很多孕前能做的事、能吃的東西,孕媽都不能碰,而且還要承受身體變化帶來的痛苦。特別是到了孕晚期,很多孕媽呼吸都困難,晚上也睡不好。如果生活上再遇上煩心事,孕媽也變得容易發怒。
準爸爸要多給孕媽一些耐心,沒事可以陪孕媽散散步、聊聊天,讓妻子保持一個好的情緒。
四:多讚美
女性懷孕後,不僅要遠離化妝品、高跟鞋、美美的衣服,身材還在一天天走樣。這讓很多孕媽都感到焦慮,生怕在別人眼中,特別是在自己老公眼裡變得不漂亮了。
像之前郎朗的妻子吉娜,懷孕6個月在鏡頭面前還大秀"螞蟻腰身材"。雖然引發吐槽,但可以看得出,不管是普通人還是明星,在懷孕後都很在意自己的身材。
這時候寶爸要多給孕媽信心,不要打擊她,而是要多讚美。孕媽懷孕後,身體變胖、走路笨拙都是自然現象。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美,多誇誇她,給她信心。
五:多和胎兒溝通
照顧寶寶是兩個人的事,雖然懷孕的人是妻子,並不代表準爸爸就不能參與進來。
之前有位準爸爸和妻子肚裡的寶寶對話,就感動了不少人。他和寶寶"約法三章":有事要好好商量,不能惹媽媽生氣;乖乖地長大,平安地到來;記住不管發生什麼,爸爸媽媽都永遠愛他。
雖然胎寶寶在媽媽的肚裡,但他能聽得見外界的聲音。如果在孕期,爸爸能和寶寶多說話,寶寶便能記住爸爸的聲音。那麼等他出生後,就不會對爸爸有陌生感,能更快地建立起親密關係。
而且爸爸在和胎寶寶說話或胎教的同時,其實也是在陪伴孕媽。孕媽感覺到自己和肚裡的孩子被準爸爸深愛著,幸福感也會更強烈。
六:照顧家裡的其他孩子
懷孕時如果要照顧家裡的其他孩子,真的既充滿挑戰,又很累人。
看到一個孕媽,帶著大寶在遊樂場玩,大寶非要她抱。但媽媽大著個肚子,身體還有些不舒服,坐在那起不了身。大寶就在旁一直哭,媽媽也跟著掉眼淚,看得人直揪心。
在孕期,很多時候孕媽自己都行動不便,如果還要帶其他孩子,難免會心有餘力不足,大人小孩都傷心。而且,孕媽精力有限,很容易就感到勞累。
為了照顧孕媽,也為了避免大寶鬧脾氣,寶爸要儘可能地承擔起照顧孩子們的職責。告訴大寶,媽媽現在肚裡又懷了一個小寶寶,暫時不能陪他玩。但爸爸會陪著他,並且遇到問題,爸爸會幫忙解決。
爸爸也可以讓大寶加入到照顧媽媽的隊伍中來。不把孩子排除在外,大寶也更容易接受小寶的到來。
布穀媽媽說:
孕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會情緒不穩定,而且也需要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幫助。準爸爸需要多關心、愛護自己的妻子,儘可能多地承擔家裡的責任。即使孕媽分娩生完孩子,也記得第一時間去看望在產床的妻子,不要冷落了她。
對於韓國孕婦指南給出的"建議",你有什麼想說的?
每日一篇科普原創,解決育兒路上百種難題,喜歡就關注吧~
【圖片來自網絡,侵立刪】
相關閱讀推薦:
寶寶智商高不高,不用等長大,嬰幼兒期就能看出來,家長多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