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古詩詞中的長度單位,您了解多少?

2020-12-06 瀟湘晨報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

這些詩句

您一定都不陌生

但「藏」在詩句中的長度單位

您了解嗎?

在《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

曾有這樣一道題

「丈、仞、尋」

這三個出現在古詩詞中的長度單位

哪個更長?

往下看,一起來探索!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山」

「千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在《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

點評嘉賓蒙曼這樣解釋

在古代

「仞」和「尋」的長度差不多

據《說文解字》記載

「仞,伸臂一尋,八尺」

相當於一個人伸開臂膀的長度

尋也是一種長度單位

甲骨文「尋」字

甲骨文中

「尋」字像一個人伸開雙臂的樣子

作為長度單位

尋指伸開雙臂的長度

「白髮三千,緣愁似個長」

「丈」作為長度單位

更長一些

據《說文解字·十部》記載

「丈,十尺也,從又持十」

意為十尺就是一丈

在古代

尺還有一種測量方式

與人的身體有關

就是大拇指到中指之間的距離

男性的一拃指一尺

女性的一拃指一咫,稍短於尺

後來咫尺連用,表示距離短

比如「近在咫尺」

這些詩句中

也「藏著」長度單位

邵雍在《山村詠懷》中寫到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李白在《望廬山瀑布》中寫到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寫到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您還知道哪些與長度單位

有關的詩句

【來源:央視一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1、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認識釐米(一)
    那麼我們就選用同一種測量方式,都採用拃(zhǎ)來測量物體的長度。但是在測量的過程中,又發現不同的人一拃的長度不一樣。如圖,小學生測量一張課桌有5拃,而成人測量卻只有3拃。同樣是採用拃作為單位,但是成人和兒童的「一拃」大小不同,因此也不能很好地比較物體的長度。
  • 古代的這些長度單位到底有多長?
    也許大家都背過這首古詩詞: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查閱古漢語就會發現,「尋常」其實是兩個詞,而且都是長度單位,他們表示的長度其實是不一樣的。「尋」,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一尋。十六尺為「常」。「尋常巷陌」就是指大約16尺的小巷,非常窄的意思。至於後來,這個尺寸太常見,所以就引申為普通、平常。
  • 二年級長度單位——教案
    課題:長度單位(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單元第1課時)1.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統一單位的重要,認識刻度尺,掌握1cm的長度,知道刻度尺的作用,並能夠通過尺子測量物體的長度。2、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經過觀察,比較、發現、測量、應用等過程,認識長度單位「釐米」(cm),初步學會估測物體的長度。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動手能力、小組鄰交流能力,體驗學習知識帶來的快樂。
  • 小學二年級數學【長度單位】同步試題解析
    A.1米 B.1釐米 C.12釐米了解一拃的實際長度。(1)小明家到小紅家有多少米?  (2)每天上學,誰走的路多,多走多少米?   在解決問題中建立空間觀念,同時複習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
  • 成語典故中的長度單位
    成語解釋:毫、釐、絲、忽分別是古代「分」以下的四個小量值的長度單位,比喻極細微的事物。 連結度量衡:《辭海》注,毫「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釐「長度單位、重量單位、面積單位」,絲「長度單位、重量單位、容量單位」。但是《辭海》中對「忽」的註解僅為「長度單位」,且《孫子算經》載,「度之所起,起於忽」。
  • 六尺床的長和寬是多少?
    時間:2020-02-05 16:23:25 瀏覽:1次 在測量單位中,大家對於米、釐米、毫米這些常用單位是非常熟悉了,但是在這些單位以外。
  • 生活中常用重量長度單位
    生活中常用的重量單位,長度單位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大家一起來了解學習吧,免得在生活中因聽不懂而造成尷尬,這裡我只對生活中常用的進行了整理哦常用的有斤·公斤·兩·錢,克·千克·噸1磅約為0.9斤1磅=16盎司 長度單位:米·千米·裡·公裡 傳統中單位到目前還用有寸·
  • 第15p,計算機的進位與存儲單位,計算機底層理論知識(了解)
    大家好,我是楊數Tos,這是《從零基礎到大神》系列課程的第15篇文章,第二階段的課程:Python基礎知識:進位與存儲單位,詳解計算機底層理論知識。學習本課程,建議先看一遍:【計算機基礎知識】課程。一、計算機中的進位1、什麼是進位?
  • 漲知識了!「尋常」原來是個長度單位?
    今天螺螄君就來給大家增長奇怪的知識了,尋和常其實都是長度單位。《左傳·成公十二年》:「及其亂也,諸侯貪冒,侵欲不忌,爭尋常以盡其民。」 魏晉時期著名學者杜預這樣解釋「尋常」:「言爭尺丈之地,以相攻伐。」 近現代語言文學家楊伯峻則更直接寫明:「尋常意謂尺寸之地。」
  •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例題講解,老師:提前預習效果好。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2課時,將要學習的是《長度單位》。今天我們就來提前預習一下本課的內容,這樣會提升老師上課時吸收知識的效率。長度單位,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的。我們常用的長度單位是米,此外還有釐米、毫米、分米、千米等。在二年級數學上學期,我們主要是學習米和釐米這兩個長度單位。學習長度單位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長度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並且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看到的物體的長度是用什麼單位的表示的。這個知識點很重要,幾乎每次考試都會考到。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長度單位》測試題及答案
    一、單選題 1.下面三幅圖中,測量方法正確的是( )。 2.下面選項( )最接近下圖中鉛筆的長度。五、應用題 16.一根電線用去28米,還剩47米,這根電線原來長多少米? 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 A 【解析】A選項測量方法正確;B選項左端未和0刻度對齊;C選項被測物體的左端未靠近刻度尺。故答案為:A。
  • 誅仙手遊多少引等於一公裡 古代長度單位介紹
    誅仙手遊多少引等於一公裡?最近不少小夥伴在問小編這個問題, 那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解讀一下,那麼下面就和18183的小編微微一起來看看吧。
  • 小學數學知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的基礎測量和補習題
    一、基礎知識。1、長度的測量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長度指空間的尺度長度的國際單位是米(m),常用的單位有千米(km),分米(dm),釐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等。
  • 孩子背古詩詞沒用?錯,在古詩詞中徜徉的孩子,更明事理曉是非
    父母總是因為各種原因去阻止孩子背誦古詩詞,去對孩子背誦古詩詞的行為,表示批評的態度,全部把把它全盤否定,只認為他對于于孩子的發展是沒有促進作用的,而傳統文化知識傳統文化,根本就不能夠對於孩子的未來以及人生有任何的幫助作用。但是其實父母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背古詩詞對孩子發展來說是有極大的重要作用的。
  • 長度單位集會——我國常見的長度單位
    公制單位有:千米(公裡)、米(公尺)、分米、釐米(公分)、毫米。市制單位有:華裡、丈、尺、寸、分。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公制和市制單位之間關係
  • 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測試卷,長度單位如何學?做好3點
    那麼,在學習這個單元的新知識前,家長朋友們,可以幫助孩子們做哪些鋪墊呢?做好以下3點就可以了!第一點:使用物品,感知長度。長度單位的認識與了解,為小學生後面的學習,進行了一定的鋪墊和滲透。這個單元的學習,應當引起重視。
  • mm是什麼單位的 mm代表長度單位是
    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方便記憶,很多專有名詞都是用縮寫來代替。例如,廁所被稱為「WC」,而重量單位為「KG」,容積單位為「L」「ml」等。相信大家都知道mm,有著「妹妹」「美眉」的意思。但實際上,mm還是一個實用單位。那麼,mm是什麼單位的簡稱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物理試講】長度的單位和測量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長度的單位;2.能夠進行不同單位的換算;3.可以使用簡易測量工具進行測量。【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學習動手實驗,從而獲得所需數據的方法。環節二:新課講授一、長度的單位教師引導學生如何測量自己鞋子的尺碼,在學生回答出具體方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嘗試,在學生得出結果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物理中長度的重要性。 教師引導學生自學教材,自學長度的基本單位及常用單位,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回答長度的單位。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強調。
  • 重慶正常陰莖標準長度是多少?
    重慶男健醫院醫生提醒,正常陰莖標準長度是多少?陰莖短小這問題一直以來讓很多男性朋友揪心,陰莖短小有先天因素和後天兩種因素的,其大小及形態特點是要受遺傳基因的控制與影響的。如內分泌紊亂,男性激素不足,隱睪或陰囊腫脹所產生的陰莖「回縮」等,都是有可能造成陰莖短小。
  • 一個天文單位是多少 一個天文單位等於多少
    天文單位一詞出現於1903年。1938年以前,天文單位是指在沒有大行星攝動作用(見攝動理論)下,從地月系質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或者說地月系質心繞太陽公轉的無攝動橢圓軌道的半長徑。現在天文單位是天文學中計量天體之間距離的一種單位。以AU表示,其數值取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下面一起了解一下一天文單位是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