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海藻糖致病說法不靠譜

2021-01-18 新華網客戶端

2018年初,《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食品和保健品中經常添加的海藻糖會讓致病菌毒力倍增,或是「艱難梭菌」感染大爆發的幕後推手。文章引述海藻糖能防止食物成分變性以保鮮,被廣泛用在義大利麵、冰淇淋和碎牛肉等食物中。1995年以前,海藻糖的製造成本極高,但隨後新工藝讓成本降低至少100倍。2000年和2001年,美國和歐洲先後批准其作為食品添加劑,後在全世界(包括中國)得以普及。在2001年~2006年間,艱難梭菌在美國、加拿大和多個歐洲國家開始爆發。因此,科學家Collins等人的研究明確暗示,海藻糖可能是促進艱難梭菌感染爆發的罪魁禍首之一,並提醒「無害」的添加劑可能存在危險。

儘管多數人根本看不懂這個論文寫的啥,但鑑於《自然》雜誌的權威學術地位,不少人對此感到十分擔憂。海藻糖到底是啥?真的會讓我們得病嗎?

 

 

海藻糖被稱為「生命之糖」

海藻糖是從海藻來的嗎?海藻裡確實有海藻糖,不過很多微生物、大型真菌、植物和動物中也都有它的存在,比如酵母、乳酸菌、蘑菇、昆蟲等。實際上人類發現海藻糖已經100多年,最早是從一種叫麥角的真菌中發現的。

海藻糖是天然的雙糖(蔗糖也是雙糖),其甜度約為蔗糖的一半,可在腸道被分解為葡萄糖,但升糖指數較低。它最引以為自豪的能力是保護生物體的細胞和大分子的活性和功能,在動植物的耐寒、耐旱、抗凍方面有重要作用。2000年,《自然》雜誌曾發表評論,認為「對許多生物而言,海藻糖的有無意味著生死」,因此後來很多人將它稱為「生命之糖」。

 

海藻糖有防腐保鮮的作用

海藻糖無法人工合成,最早是依賴生物提取或發酵工藝。比如從100克活性乾酵母中可以用乙醇提取出10多克海藻糖。如果將產生海藻糖較多的酵母或其他微生物挑選出來,可以用澱粉、蔗糖等原料「飼養」它們,收穫海藻糖的溶液。荷蘭人甚至發明了通過轉基因技術讓甜菜和土豆產生海藻糖的技術。

不過真正讓海藻糖走向大規模應用的,其實是日本人發明的用生物酶直接將澱粉和糖轉變為海藻糖的技術。在這之後,海藻糖的市場價格降了數十倍。

海藻糖屬於安全無毒的物質,對動物幾乎沒有毒副作用。它的性質很穩定,不怕熱、不怕酸,很適合食品工業使用。2000年前後,美國、加拿大、歐盟、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紛紛批准海藻糖用於食品,有的是作為食品原料,有的是作為食品添加劑。2014年,中國也批准海藻糖作為食品原料,可以添加到各類食品中。

它的功能很多,例如在果蔬、肉類和乳製品的加工中,它可以輔助起到防腐保鮮的作用。在糖果、巧克力、口香糖和飲料中,它不僅可以調節甜味,且不易引發齲齒。此外,它可以延緩脂肪酸敗產生哈喇味,可以抑制或矯正魚肉、禽肉等食物中的腥味。

海藻糖在生物醫藥、農業、化妝品等領域的應用更廣泛。比如血液製品、疫苗、抗體、激素、重組白蛋白等生物活性物質可以添加海藻糖後製成粉末,無需冷藏,使用的時候加水溶解就能恢復活性。在農業領域,海藻糖能提高農作物種子和幼苗對惡劣環境的忍受力。

海藻糖不吸溼,且有一定的防輻射效果,因此可以用於保溼、防曬的化妝品,如唇膏、面霜、面膜等,也可以用於滴眼液預防和緩解乾眼症。此外,海藻糖還是雙歧因子,可促進腸道雙歧桿菌的增殖,因此也被保健食品廣泛使用。

 

「促進病菌感染」結論為時尚早

儘管研究顯示海藻糖和艱難梭菌感染之間有一定關聯,但這還遠不能得出「食品中添加海藻糖促進病菌感染」的結論。

首先,大多數艱難梭菌感染是在病人腸道菌群遭到抗生素破壞後出現的,健康的人不用太擔心。而且這些細菌本身就存在抗生素耐藥,因此合理用藥才是控制感染的關鍵。

其次,海藻糖在自然界中太常見,即使沒有添加也會吃到。例如和酵母有關的饅頭、麵包、啤酒等都有可能含有海藻糖,香菇、茶樹菇、平菇、金針菇等蘑菇中也普遍含有,甚至腸道菌群都有可能自己產生海藻糖。為何唯獨把責任放到添加的海藻糖呢?

 

作者: 鍾凱 [責任編輯: 童植]

相關焦點

  • 「生命之糖」-海藻糖的作用及應用
    加了海藻糖的蛋糕,更加甜美芳香,外觀上也更加細膩、鬆軟。蛋黃醬加了海藻糖,腥味明顯減少。蘋果片加了海藻糖,更不容易氧化變色。饅頭加了海藻糖,發酵得更蓬鬆,饅頭裡的氣孔也更少、更小。冰淇淋加了海藻糖,吃起來更加清甜、順滑,且融化速度變緩。
  • 海藻糖在化妝品、護膚品中的功效有什麼?
    海藻糖的性質非常穩定,不容易被破壞,在惡劣的環境中也能夠生存。上個世紀末,研究者們發現它在美容護膚方面有著很大的作用,於是便把它應用在此領域。海藻糖是一種穩定的非還原性雙糖,由兩個吡喃環葡萄糖分子與1,1-糖苷鍵連結而成。
  • 白砂糖和海藻糖,有何區別?讓食俠虹七公來告訴你
    ▲虹七公旨在打造不將就的美食江湖隨著虹七公一口雪酥在各銷售平臺的熱賣,越來越多客戶問問到有關海藻糖的問題,關於該產品中所採用的海藻糖,虹七公今天就在這答答疑解解惑。海藻糖是什麼?聽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覺得它和海藻密不可分,其實海藻糖是從可食用菌類、海藻類、豆類等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糖類,1832年由Wigger從黑麥中首次提取出來。它也是一種糖度和的優質糖,目前一些高端甜點、巧克力、糖果、飲料採用海藻糖來製作。海澡糖對身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它不僅具有恰當的甜度,還能避免蛋白質變性,所以海藻糖就被用作調味品使用了。
  • Science Signaling:海藻糖可能治療脂肪肝
    雖然減肥能夠減少脂肪在肝臟中的積累,但該病還沒有藥物療法。在最新發表於《Science Signaling》的論文中,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在小鼠中進行的研究表明,一種被稱為海藻糖(trehalose)的天然糖,能夠防止果糖(fructose)進入肝臟並且觸發清除肝細胞內多餘脂肪積累的細胞管理過程。果糖被認為是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因素。
  • 膳食海藻糖增加流行性艱難梭菌的毒力
    2018年1月10日/生物谷BIOON/---艱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流行病的爆發頻率和嚴重性的增加與廣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海藻糖相關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在實驗室測試和動物模型中,海藻糖增強了在病人感染中佔主導地位的流行性艱難梭菌譜系的毒力。
  • 俄媒:海藻糖或可損傷腸道
    但是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16日報導,這種常見的物質,一旦在加工食品中轉化,其威力足可以把你的普通的腸道有害細菌感染致命的細菌。嚴格來說,有多種物質共同形成「糖」類:支撐我們身體運行的葡萄糖是,以及蔗糖食糖。其次是一種複雜的糖,海藻糖。從化學方面來說,它是由堅固的葡萄糖苷鍵連接的兩個葡萄糖分子。海藻糖是有益的,在很多化妝品,醫藥中都有使用,當然,食物中也有。
  • 食研所丨白糖不健康,海藻糖、椰子糖呢?一篇文章搞清各種「糖」
    商業上廣泛使用的一種甜味劑,常出現在汽水、果汁飲料、甜品等食品中。 所以,血脂高、尿酸高的人,都應該戒甜飲料。(參見果糖說明) 一些烘焙食品中使用海藻糖,主要還是因為它能夠改善產品的品質。
  • 經常吃到的海藻糖竟會讓高毒力致病菌毒力...
    再說回Britton教授,他的團隊在整理資料時發現,2000年,FDA批准海藻糖可以被添加到食品中,第二年,歐洲也批准了。但是正如我們前面所說,2001-2006年間,艱難梭菌感染就大爆發了,Britton教授認為這並不是一個巧合。
  • 酵母發酵的小秘密——海藻糖解析
    為什麼要說海藻糖?可能很多釀酒師見都沒見過海藻糖這個詞,但它對酵母來說極其重要。不如說它對生物都很重要,如果當我告訴你,這種二糖其實存在並能產生於除了脊椎動物外的幾乎所有生物中時(不存在於病毒,且病毒是否是生物仍有爭議),你想必能感覺到,它會是個很重要的東西。直言不諱地說,乾酵母之所以能做成「幹的」,就是因為有海藻糖。
  • 魚油養護心臟說法不靠譜
    視頻中,一名女子拿著楊梅在水龍頭下反覆搓洗擠捏,最後在手上留下了一些膠狀物。女子提醒消費者買楊梅時要謹慎:「你們看看這是什麼東西,摸都摸不動,是膠呢,你們買楊梅一定要注意了。」        另外,市面上還流傳著「每個楊梅都有蟲」「泡不出蟲的都噴了藥」「吃進去的蟲子/卵會在體內繁殖」等流言。
  • 雞蛋致病午睡早死紅肉致癌?這些科研也太不靠譜了
    就這個例子來說,作者通過調查問卷搜集了一些人群的自己認為數據,數據質量本就不高;然後對這些數據進行歸納分析,發現問卷中自稱吃雞蛋多的人,後續患糖尿病的機率「恰好」更高。+不靠譜的媒體傳播。要知道,最新研究顯示,中國成年人中,每 2 人就有 1 人處於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狀態。雖然這個結論同樣來自觀察性研究,但是糖尿病真的不得不防!白米飯真的不建議放開吃!
  • 【科技前沿】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團隊解析了海藻糖轉運蛋白複合物...
    在細菌中,5'-三磷酸腺苷(ATP)結合盒(ABC)轉運蛋白對於攝取營養物質(包括非還原性二糖海藻糖,該代謝物對幾種人類病原體(包括結核分枝桿菌)的存活和致病性至關重要)至關重要。 SugABC是一種ABC轉運蛋白,可將海藻糖從周質脂蛋白LpqY轉運到分枝桿菌的細胞質中。
  • 為什麼說用TDS筆檢測水質不靠譜?!
    節目中,採用經由水質檢測中心檢測過的符合國標的三種水質:自來水、純淨水、礦泉水,進行實驗檢測。現場實驗員分別用TDS筆對已備好的自來水、純淨水和礦泉水進行檢測,檢測結果的數值顯示為,自來水:232,純淨水:1,礦泉水:293。
  • 10個最不靠譜的夏季驅蚊方法
    原標題:10個最不靠譜的夏季驅蚊方法   夏天,除了吃西瓜、吹空調的美好記憶,還有不得不提的「人蚊大戰」。尤其盛夏時節,蚊子出沒,擾人又吸血。   網上流傳不少驅蚊偏方,用驅蚊草驅蚊、維生素B1驅蚊、吃鹼性蔬菜驅蚊……這些真的靠譜嗎?《生命時報》為此採訪專家,為你盤點關於防蚊的種種謠言,並逐一粉碎。
  • 食品安全專家批駁「轉基因食品改變人類基因」說法
    今日(11月11日)上午,在第六期微訪談中,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一部主任徐海濱指出,轉基因食品改變人類基因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有網友認為:「轉基因產品是完全違背自然規律、由實驗室和工廠生產出的一種讓商家謀利的食品,」「讓人吃了在短期內不會造成太大的危害,但長期吃吃多了,就會使人體細胞發生質的變化,產生變異細胞,從而危害人類生育及子孫的健康。」
  • 智能光譜儀玩轉健康飲食 靠譜不靠譜?
    "地溝油"、"轉基因食品"、"三鹿奶粉"、"蘇丹紅"、"人造雞蛋"等字眼相信大家並不陌生,生活中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飲食健康,每年都有不少"黑心"商家被曝光,在利益的驅使下,仍然會有不法分子鋌而走險。為此,如何保護家人享有安全、健康的飲食,已經成為困擾眾多家庭的一大難題,人們對便攜食品檢測設備的需求呼之欲出。
  • 人工合成甜味劑用途的食品添加劑有9種,安全性靠譜嗎?
    代糖甜味劑是多種具有甜味的食品添加劑的統稱,主要代替蔗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澱粉糖漿、葡萄糖漿、果葡糖漿等糖類物質的甜味,這些糖類可為人體提供能量,但也容易使人發胖。在製作代糖食品過程中,代糖甜味劑的作用非常重要。代糖甜味劑具有熱量低甚至不產生熱量的特點。
  • 完全是不靠譜的
    完全是不靠譜的牙膏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生活用品,而且我們也不能離開它,我們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會用到,因為我們每天要刷牙,刷牙可以保持我們的口腔健康,從而保護我們的牙齦,市面上很多牙膏分為很多種。有的牙膏具有一定的清潔作用,有的牙膏可以預防牙齒腫脹和疼痛,有的牙膏可以幫助我們的牙齒美白,當然還有很多牙膏的用途都是不一樣的。
  • 不節食、不運動減肥真的靠譜嗎?
    廣告宣傳中稱「臺灣大學醫學院在科研中發現了這麼一個現象:夜間是女性雌激素大量分泌的時間,雌激素分泌過多時,脂肪合成加快。基於這個發現,中藥肚臍貼自研發初期,就定位為夜間貼敷,可以在脂肪合成高峰期有效阻斷脂肪合成。同時使人體在睡眠狀態下,擴大脂肪的分解、排出,從而在睡眠中輕輕鬆鬆減掉肥膘。」  張瑀認為,這種說法不具有科學道理。雖然雌激素分泌過多時,脂肪合成會加快。
  • 關於安全期,「前7後8」的說法靠譜嗎,真的不會懷孕嗎?想得美
    關於前七後八的說法流行得還是挺廣的,但要我說,這個非常不靠譜,很多寶寶就是因為這個說法意外的到這個世上的,所以千萬不要太大意哦!兩個人不死心,繼續使用這種方法,好景不長,過不了多久又再次中招,沒辦法,只能把結婚日程提前,奉子成婚,這就是安全期帶來的後續。 前七後八的避孕法靠譜嗎? 這個方法是非常不靠譜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懷孕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只要精子和卵子沒有遇上就沒有機會結合,也就不會懷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