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南美白對蝦養殖鹽度應選擇多少?2016-03-03 15: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正大水產 瀏覽量: 26390 次 我要評論
春耕在望,受氣候影響,華南地區南美白對蝦養殖戶整體放苗比往年推遲了將近半個月。這給養殖戶留足了清塘曬塘、做好底質的時間。然而深受2015年水質影響,今年如何進水卻成為許多養殖戶的一大心結。到底今年用不用淡水井?鹹淡水的比例該多少為適?經過幾年的摸索卻越發糊塗,高鹽養殖區弧菌病泛濫,低鹽度區對蝦軟殼防不勝防。如何調控鹹淡水比例才能充分發揮優勢,在南美白對蝦健康生長的前提下縮短養殖周期?筆者通過長期走訪廣東陽西縣多位高位池養殖戶,觀察不同鹽度蝦塘南美白對蝦養殖情況,進而探討整個南美白對蝦養殖周期該如何進行鹽度調控。
所謂海水的鹽度是海水含鹽量的定量量度,鹽度的差異實則是水中無機離子含量的區別。南美白對蝦是廣鹽性的蝦類,對鹽度的適應範圍較廣,在鹽度為5‰-40‰的水體中均能正常生長,隨著淡化技術的推進,正大集團早幾年已經成功實現在淡水中養殖南美白對蝦。
去年12月,正大水產技術中心研究發現,在不同鹽度的水體中進行南美白對蝦養殖時,其存活率、生長周期、餌料係數等都有明顯差異,而其最適鹽度為15‰-20‰。造成這一差異的原因主要由對蝦自身生長習性所決定。南美白對蝦作為較低級甲殼類生物,其生長是通過蛻殼來實現的,蛻殼期體長快速增加,而蛻殼之後到下次蛻殼期的來臨前,其體長鮮有變化。南美白對蝦等甲殼類生物蛻殼需要大量的礦物質來進行表皮鈣化,而其對於礦物質的吸收則是通過滲透壓的調節來進行的。
當養殖水體鹽度小於10‰時,水體礦物質含量遠低於南美白對蝦生長的需要,使得蛻殼後表皮鈣化遲緩。此時對蝦失去保護屏障,容易遭受細菌感染。另外,滲透壓調節是生物耗能的過程,在水體鹽度過高時,蝦體與環境間存在巨大的濃度梯度差,因而其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來達到平衡,這使得其生長周期較長,餌料係數偏高。
同時,高鹽海域也是弧菌滋生的溫床,特別是高溫時節繁殖迅速周而復始,經常發生區域性致病,令人大傷腦筋。
近年來,沿海養殖區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海域的自我淨化能力與環境承載力受到極大挑戰,再加上全球變暖等因素,沿海高鹽度養殖區養殖慘敗,養殖戶紛紛尋求低鹽度養殖模式。由於時空的限制,沿海地區淡水資源稀缺,主要依靠地下水補給。而地下水在實際養殖過程中有諸多劣勢:
①重金屬離子含量高;
②營養鹽含量不高,鈣鎂離子比例失衡,有機質較少;
③溶解氧不足;
④pH變化幅度大,沿海區域常因有機酸含量高而造成pH值偏低。因而在實際使用中,筆者建議地下水應先經蓄水池沉澱解毒調pH值後方可進入養殖池,最好是在二級蓄水池與海水按比例混合,經曝氣後進入養殖池。另外在使用淡水養殖期間應多關注水體鈣鎂鉀等離子含量與配比,特別是大量蛻殼期前後。
基於上述種種問題,筆者建議春季多雨露放苗初期應「高鹽以保成數」,在蝦苗3公分左右逐步淡化「低鹽以促生長」並維持在最適鹽度15‰-20‰。若受條件限制,高鹽度海域應以穩為主,注意弧菌病防控,低鹽度海域應注重淡水質量,保證足夠的礦物質含量,切不可偏聽偏信。(正大水產第126期,作者:莊樹明)
資訊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