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vs熟成:中國人和美國人吃牛肉的差別咋這麼大呢

2021-01-11 騰訊網

牛肉是中國人餐桌上的最重要的肉類之一,中國人吃牛肉的方法五花八門,紅燒、清燉、炭烤、火鍋……無論哪種吃法,新鮮是必不可少的前提。這其中,潮汕人更是新鮮吃牛的極致,一頭牛宰殺之後,迅速分割,不同的部位,口感不同,什麼胸口油、五花腱、吊龍、肥胼、背筋、嫩肉……種類繁多、細緻入微。所有的分類的前提是新鮮現殺,為了新鮮二字,潮汕人幾乎算得上爭分奪秒。很多聰明的潮汕商人甚至在視頻平臺上貼出現殺牛肉跳動的視頻以證明自己的新鮮活力,然後依靠大數據推送給熱愛吃牛的老饕們。很多潮汕火鍋店還打出了一天只吃一頭牛的字樣,以證明自己絕對不會提供過夜的牛肉。

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卻不同,他們也愛吃牛,牛肉的分類同樣五花八門,什麼西冷、肉眼、菲力。可是他們卻不愛吃新鮮的,那裡的牛肉,在宰殺之後,要冷靜冷靜,多則百天,少則半月,美其名曰——熟成

在美國的高級西餐廳裡點牛排,吃到的幾乎都是熟成牛肉(Dry-aged beef),這幾乎已成為高價牛排的主流。

牛在剛被宰殺的幾個小時內雖然肉質是鬆弛的,但是過後又會變得僵硬,這時其實並不適合食用。通常這個時間會持續10天。在度過這個階段之後,牛肉進入成熟階段,肉類中的酶開始工作。鈣蛋白酶和組織蛋白酶使肌原纖維降解為小片狀,使膠原纖維變得鬆弛,於是肉質變得柔軟起來;酶們還將蛋白質分解為胺基酸,將ATP分解為IMP(肌苷酸),將肝糖分解為葡萄糖,為肉類帶來更複雜美妙的風味。

牛肉的熟成分為乾式熟成和溼式熟成。一般超市買到的屬於溼式熟成牛肉,是利用牛肉在冷藏運銷時的真空密封狀態保持水份,並在袋內以本身自帶的酵素熟成,由於這樣的方法經濟又便利,因此也是進口的美國牛肉普遍採用的熟成方式。

溼式熟成

乾式熟成則是將屠宰後的牛隻大份切塊,吊掛或放置在恆溫、恆溼的冷藏熟成室中21~45天不等,在這段期間裡,外層的肉和表皮會漸漸風乾、硬化而形成保護膜,使內部的水分不會散而能維持鮮嫩;而牛肉本身的酵素與微生物則同時分解肌肉纖維,使肉質變得軟嫩,也讓水份更容易滲透到肉中,增加牛肉的甜度及多汁性。並且,在熟成過程中牛肉會失水減重,在熟成後還要削去表面風乾變硬的部分,所以重量損失可達30%。於是,同一種牛肉經過乾式熟成後價格通常會大幅高於未熟成時和溼式熟成後的價格。

乾式熟成

當一塊乾式熟成的牛排吃到嘴裡時,除了口感柔軟細嫩之外,其餘物質被分解出來的各種細小分子,也會令我們在進食時,出現吃到「牛肉味」以外的各種反應,比如果偏瘦的部分會有果木香味、堅果香味,偏肥的部位甚至會有芝士的香味。

對眾多西餐廳料理師傅來說,這種集細緻口感以及層次分明的複合味道於一體的乾式熟成牛肉,是他們的唯一選擇。

這些年,熟成牛肉逐漸走進中國,並以它獨特的風味引發越來越多的關注。

今年,在北京的一家專做熟成牛肉的牛排店就榮獲了米其林餐盤獎,他們的牛排普遍熟成28天,還有熟成60天甚至120天的極品。店裡擁有火力可以高達千度的烤爐,超高的溫度可以迅速的讓一塊牛肉的外表發生美拉德反應,形成焦化層,所以內部的肉質水分充盈,並可以隨意控制成熟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嘗試一下熟成的風味。

其實,並非只有牛肉有熟成這道工序,其他肉類也有。在日本,魚生也有熟成的環節。

一般體重超過3公斤的魚類,大多都需要熟成。而且,魚的部位不同,熟成的時間也差別很大。以鯛魚為例,熟成6-12小時的肉味道要比新鮮的好很多。魚腹部,也就是所謂的大腩,是最容易腐敗的部位,熟成時間不宜過長,6小時足以。而魚尾則時間更久。如果說現殺的魚生給予顧客的是新鮮,那麼熟成的魚生給予顧客則是美味。

在美食製作越來越精細、食材越來越講究的現在,熟成這種食材儲存發酵的步驟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食材的本味、熟成的風味、烹飪的調味……缺一不可。

小編碼字不容易

喜歡就請點個【在看】吧

如轉載請註明來源版權,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轉載請註明來源:東方文化雜誌(ID:dfwh-hk)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吃豬肉,美國人吃牛肉,非洲人吃它,讓人毛骨悚然
    非洲人也是一個神奇的一群人,他們吃的很多東西都是我們中國人不敢想像的,只不過他們商業沒有中國的那麼繁榮,所以消耗的沒有那麼大中國從古至今豬肉無疑是吃的最多的一種了,豬肉生長周期短,長肉快,肉質鮮美,全是都是寶,而且飼養方便,餵食一些我們平常剩下的廚餘垃圾
  • 中國人吃的碘鹽是美國人的滅華陰謀?孩子,你腦洞咋這大呢?
    原標題:中國人吃的碘鹽是美國人的滅華陰謀?孩子,你腦洞咋這大呢? 最近微信圈裡瘋狂轉發一條有關碘鹽的消息,稱中國碘鹽強化使用【碘酸鉀】是美國人的陰謀,還煞有介事的提到一個絕密的【滅華I3050工程】。
  • 韓國人吃活章魚,美國人吃血牛肉,看到中國的「它」,老外跪服!
    比如中國人喜歡用筷子吃飯,而西方國家的人喜歡用刀叉,印度人和非洲人卻喜歡用手抓著吃飯。除了吃飯的方式不同之外,吃的食物也有很大的差別,中國人的主食就是麵食和大米。美國人喜歡吃牛肉和麵包,可是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網絡和交通也變得比較便利啊,旅遊業也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到處旅行。通過旅行的方式把各國的特色美食,帶到自己的國家,因此減小了各國之間的飲食差異。
  • 中餐裡的飲食智慧,吃新鮮的牛肉不需要考慮熟成
    我們去西餐廳點牛排,通常會被問到要幾分熟的,但是中國菜裡的牛肉很少涉及熟成。除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歷史際遇,造就了不同的飲食習慣外,很大程度上還在於中國人對於保持肉類新鮮和口感的方法,以及烹飪技巧太多了。什麼是熟成?是指將新鮮的牛肉類放在指定的溫度、溼度下自然發酵,使其更具有風味、更柔軟易嚼。
  • 一斤牛肉炒到上萬元,王思聰高呼:吃不起!日本和牛憑啥這麼貴?
    01要不大家總說「富人門前是非多」呢,前一段時間,王思聰只不過是和朋友一起吃了一頓飯,就搞出來一個大新聞:一頓讓王公子破費了15708元的高端料理,卻被王思聰怒打一星差評。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這頓天價料理是一家名為「鮨·初雲」的日料店所售,其賣點就是食材,據說,店裡所用的都是從日本空運而來的新鮮高端食材。然而,王思聰表示,這家日料店所用的食材其實相當一般,完全沒有其宣傳的那麼高端大氣上檔次。「這是我最近一兩年吃過最難吃的日料」——王思聰如是說。不過,我猜王公子還有一句潛臺詞沒有說出來:我都花了這麼多錢,你們竟然還不給我上真正的好東西!
  • 美國野豬泛濫成災,損壞農作物嚴重,為啥美國人不抓去食用呢?
    看過一些視頻就發現一個問題,美國人打野豬就是玩,並不是為了吃肉,而且即便是他們打到一些麋鹿啥的,內臟通通不要,回歸自然了……亞洲鯉魚等等,這類物種泛濫成災,讓國內一些人很不解,為啥他們打野豬為了除害,並不是吃呢?
  • 美國人真的比中國人富?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中美購買力差距
    美國牛肉價格在45元人民幣一斤左右,澳洲牛肉在60元一斤,那麼只要中國牛肉市場不是封閉的,大概率不會高於60元一斤。風子一查,果然!韓國人均GDP大約是中國的三倍,人均牛肉消費量是三倍弱。這麼看來,既然世界市場物價接近,那麼美國人拿著美元,我們拿著人民幣,這虧吃得不小啊!附中美超市食品價格對照表,2016年搜集(左:紐約,右:北京,右邊是價格差距)。
  • 圖解|中國將恢復進口美國牛肉,你之前吃的洋牛肉都是哪兒的
    中國人最喜歡買澳洲的進口牛肉根據OEC的貿易數據顯示,2003年之前,美國曾是中國第二大牛肉出口國。1999年,中國進口美國牛肉的金額佔當年全球牛肉進口總額的44%,僅比中國進口澳大利亞牛肉的金額低了2個百分點。
  • 牛肉和南瓜能一起吃嗎 牛肉可以這樣吃
    牛肉想必大家都吃過吧,一般在菜市場或者超市都是有的賣的,那麼大家知道牛肉能和南瓜一起吃嗎?牛肉不能和什麼一起吃呢?女人吃牛肉有什麼好處呢?感興趣的朋友就請看下面的內容吧。牛肉和南瓜能一起吃嗎可以一起吃的,具有補脾益氣、解毒止痛,可以防治糖尿病、動脈硬化、胃及十二脂腸潰瘍等病症。牛肉不能和哪些食物一起吃一、韭菜牛肉是中國人消費的主要肉食之一,其銷量僅次於豬肉,牛肉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其不僅口感絕佳,還具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的功效,相比之下,多吃韭菜,則具有增強脾胃之氣,有益肝功能。
  • 吃牛排必懂知識點!牛肉的乾式熟成與溼式熟成
    什麼是牛肉的乾式熟成 熟成後的牛肉,比普通牛肉要貴許多,不只是因為預處理所耗費的人力、工序較多,還因為熟成後的牛排會造成一定比例的損耗。許多人只會選擇牛肉中間呈酒紅色的那一部分,損耗接近超過三成也在情理之中,但口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因酶的關係,乾式熟成牛肉在烹飪時更容易上色,並產生酥脆外皮,達到外脆內嫩的口感。
  • 為什麼美國人歐洲人愛吃牛肉,而中國人愛吃豬肉?人類起源有關係
    美國人、歐洲人對比中國人,其實就是東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網絡上也流傳這很多說法,除了飲食習慣的因素之外,還有宗教、市場等等因素,甚至還有人類進化角度的原因,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整下這些理由:1.先說一個比較靠譜的理由:宗教影響歐美人的生活被宗教影響比較大,不吃豬肉也主要是受到
  • 非洲奢侈的美食,土豪天天吃,中國人看見就說吃夠了!
    非洲奢侈的美食,土豪天天吃,中國人看見就說吃夠了!泡麵作為素食,在生活中被人們廣泛接受,特別是在月底的時候簡直拯救了萬千吃土上班族人的生活,但你知道嗎?在我們這一塊錢一包的方便麵到了非洲,卻成了土豪們說話的美食。
  • 美國人是不吃海參的,海參在美國特別便宜,在美國生活的華人有福了
    美國人是不吃海參的,海參在美國特別便宜。在美國生活的華人如果喜歡吃海參,就很幸福了。 在美國十年以上野生的海參很輕易就可以見到,有時候來到美國有些海邊,經常可以見到衝到岸上的海參,個頭非常的大,而且都是野生的,但卻幾乎無人問津。
  • 歐巴馬忌憚的災難「不該讓中國人過上美國式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震驚世界的「歐巴馬中國災難言論」2010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到五眼聯盟之一的澳大利亞訪問,說過一段震驚全世界的一段話:「如果讓十幾億的中國人過上與美國人和澳洲人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一場悲劇和災難」「原來大哥說只有我們五個本家可以吃牛肉,中國人想吃牛肉不能給,是這麼個說法啊!」於是也斷供中國牛肉三,歐洲和俄羅斯也震驚了。「哇,美國佬不想讓中國人吃牛肉,邏輯還一套一套的!」四,中國人也震驚了,不過中國人震驚得很奇怪,不關「牛肉」的事。
  • 1斤滷牛肉40元,比生牛肉還便宜,能吃嗎?這才是商家的「秘密」
    1斤滷牛肉40元,比生牛肉還便宜,能吃嗎?這才是商家的「秘密」 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1斤滷牛肉40元,比生牛肉還便宜,能吃嗎?這才是商家的「秘密」!』
  • 臺灣人很愛吃美國牛肉?民調專家:寶島有800萬美國牛肉愛好者
    臺灣決定明年元旦起,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引起各界反彈,後來更因臺灣發言人丁怡銘引爆「牛肉麵風波」,讓戰火延燒到美國牛肉,使牛肉也成為各界熱議的話題之一。對此,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表示,若從民調結果來看,臺灣人相當喜歡吃美牛,喜歡吃牛肉的人當中有半數喜歡美牛。
  • 土豆不能和牛肉一起吃?營養師闢謠:營養彼此促進,今晚就吃一碗
    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中國人都堅信「食物相剋」的原理,有些老人甚至整理出表格貼在冰箱上。反覆提醒子女,什麼和什麼不能一起吃,什麼和什麼一起吃會中毒,甚至致癌。比如有人認為,土豆和牛肉不能一起吃。在營養師眼中,這些所謂的「食物相剋」都毫無道理,今天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就跟大家聊聊:土豆不能和牛肉一起吃?闢謠:營養彼此促進,今晚就吃一碗。土豆又叫馬鈴薯,是很常見的一種蔬菜,由於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在很多地方也被當作主食來吃。新鮮土豆含有1.5%~2.0%的蛋白質,按乾重算大約是6%~8%,和大米差不多,也是一種補充植物蛋白的來源。
  • 白色蝦皮和紅色蝦皮哪個營養更高?原來差別這麼大,不要選錯了!
    蝦皮我們都吃過,別看它長得那麼迷你,卻有著天然鈣庫的美譽,每100克的蝦皮中就有991毫克的鈣物質,真正闡釋了啥叫濃縮就是精華!除了營養價值以外,味道更是讓人喜愛,我最愛吃的就是素餡餃子裡的蝦皮,格外的鮮蝦皮這種東西十分常見,海鮮市場有,超市也有,那麼愛吃蝦皮的小夥伴一定知道蝦皮有兩種顏色,一種是白色的一種是紅色的,兩者有何區別呢?
  • 鯨魚可以吃嗎?為什麼中國人不吃鯨魚?
    說到吃貨其實大家都知道的這些人啊幾乎就是看到吃的就走不動路了,給人的感覺就是只要能吃的吃貨們都愛吃,最近小編有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日本人吃鯨魚是比較常見的,但是中國人好像不怎麼吃鯨魚,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吧!
  • 一斤生牛肉能滷出多少熟牛肉?怪不得滷味店愛賣滷牛肉
    豬肉、雞肉、牛肉、羊肉等等這些肉類之中,要說營養價值最好的當屬牛肉了,牛肉是紅肉中的佼佼者,也是大家經常會購買的肉類之一。品質好的牛肉賣得價格相對昂貴一些,放在以前的時候,很多家庭別說是想要吃牛肉就算只是想吃豬肉也得斟酌著來,紮緊褲腰帶使勁熬著才能在年關的時候吃到點兒豬肉解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