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重力發電的新型液態電池

2021-02-15 未來一視界

       北京時間7月10日消息,據科技網站BGR報導,現有電池續航能力較差的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如果該技術在未來不能得到大發展的話,就根本無法滿足各行各業的需求。  因此,研究人員除了大力改進現有技術外,還在積極推動新型電池的發展。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就發現了一種有趣的方法,他們打造了一款液態電池,而為這塊電池提供電能的居然是無處不在的重力。  這個有才的點子最近還登上了《能源和環境科學》雜誌,研究人員將其稱為「低功耗無泵驅動重力液態電池。」  其實液態電池早就不是什麼新概念了,上世紀70年代研究人員就做出了這種電池的雛形。在這種電池中,傳統的正負極以液體形式存在並被薄膜分割開來,電池中的微粒通過在液漿中不斷運動來產生電力。不過,此前的液態電池都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需要一個複雜且昂貴的系統,以驅動電池內化學微粒不間斷的運動。  而麻省理工的重力液態電池就克服了這一缺點,原本複雜的泵系統被無處不在的重力替代。此外,只需調整電池的角度(控制液漿流動的速度),就能輕鬆控制發電的速率。  不過,與所有新鮮概念相同,這款重力液態電池暫時還處於早期研發階段,一時半會兒還無法在拯救各種缺電的「小夥伴們」。  「未來,我們會繼續簡化重力液態電池的系統和體積,引入模塊化設計並大大降低其成本,最終實現併網發電,」研發人員說道。「這種新技術將成為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等間歇性能源行業的有力補充。」  

相關焦點

  • 大任科技資訊|新型重力發電系統
    重力是物體受到地球萬有引力吸引垂直向下加速的力。重力發電與風力、地熱、太陽能、水力發電等都屬於可再生清潔能源。當然眼下流行的利用峰谷電價差,晚上低電價時抽水至水庫蓄水,白天放水發電獲取高電價,雖然也稱為重力發電,卻只能算是一種合算的生意,算不得可再生能源發電,某種意義上,還是一種社會資源的浪費。
  • 新型燃料電池直接利用生物質發電
    一種新型的太陽能誘導的直接生物質發電混合燃料電池可以使用像粉木一樣的燃料。燃料電池(如右圖所示)依賴於多金屬氧酸鹽(POM)催化劑(在樣品瓶中顯示),該催化劑在與光反應時會改變顏色。 喬治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型的低溫燃料電池,該燃料電池藉助太陽能或熱能活化的催化劑將生物質直接轉化為電能。
  • 利用陰影發電的太陽能電池
    能利用陰影發電的光伏電池問世了。4月15日,科學雜誌《能源與環境科學》報導了一款能夠利用「陰影效應」發電的光伏電池。一個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物理系的團隊創造了一種叫做陰影效應能量發生器(SEG)的裝置,它利用照明和陰影區域之間的照明對比來發電。
  • 利用明暗的對比來發電 新型太陽能電池有多厲害?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該電池利用明暗的對比來發電。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徽它通過在典型的太陽能電池材料矽上放置一層超薄的金塗層來工作。就像太陽能電池一樣,照在矽上的光會激發其電子。但是,通過添加金層,當設備的一部分處於陰影中時,陰影效應能量生成器會產生電流。
  • 盤點:12種新型電池技術 哪種最牛?
    在2008年太陽能飛機首航時,就使用了鋰硫電池,白天時,太陽能飛機上的光伏發電板僅為飛行提供能力,而且為其鋰硫電池充電,以維持晚上飛行所需的動力。4、固態鋰電池固態鋰電池與普通鋰離子電池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將傳統的有機電解液替換成固態電解質。
  • 全球最大液態空氣電池工廠開工建設
    世界上最大的液態空氣電池工廠開工建設,它將儲存可再生電力,減少化石燃料發電廠的碳排放。該工廠位於英國曼徹斯特附近,它將利用多餘的綠色能源將空氣壓縮成液體並儲存起來。當需求量較大時,液態空氣又被釋放成氣體,為渦輪機提供動力,將綠色能源重新投入電網。大力拓展風能和太陽能對解決氣候應急問題至關重要,但它們並不總是可用,因此,儲能是關鍵,液態空氣電池工廠項目將是抽水蓄能方案之外的世界上最大的項目。
  • 斯坦福研製新型高壓液流電池 基於鈉鉀液態金屬材料
    液流電池有助於大規模能量儲存,未來有望在可再生能源的備份利用上派上大用場,但目前仍有一些問題需要克服。 好消息是,史丹福大學的工程師們,剛剛打造了一種可在室溫下保持液態的金屬混合物,並將之用於一款新型液流電池 —— 其特點是可擴展、安全、高效、並且廉價。
  • 關於12種新型電池技術科普
    人類先後發明了鉛酸蓄電池、以NH4Cl為電解液的鋅—二氧化錳乾電池、鎘-鎳電池、鐵-鎳蓄、鹼性鋅錳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等。 隨著三星Note 7爆炸的話題不斷發酵,電池這一曾經的幕後功臣又重新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不免讓許多人擔心,我們是不是要與性能接近極限的鋰電池為伍很久很久?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實我們還有很多新型電池正在蓄勢待發打破格局。下面我們就來共同盤點一下新型電池技術。
  • 新型室溫液態金屬電池可能是未來的動力來源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考克雷爾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已經製造出一種新型電池 大多數電池都是由固態電極(如可攜式電子產品的鋰離子電池)或液態電極(包括智能電網的流動電池)組成。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他們稱之為「室溫全液態金屬電池」的東西,其中包括液態和固態電池兩種最好的材料。 固態電池具有強大的儲能能力,但它們通常會遇到許多問題,導致電池的性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效率也會降低。
  • 錫利用藻類的燃料電池發電
    錫利用藻類的燃料電池發電。(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3 分讀土耳其Firat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的研究表明,鍍錫銅可以利用「多陽極沉積物微生物燃料電池」(SMFC)從藻類中發電。燃料電池的高功率密度為2,965 mW/m。2 -迄今在SMFC技術研究中所報告的最高功率密度。燃料電池通過一對氧化還原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 美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在室溫下工作的新型液態金屬電池
    美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在室溫下工作的新型液態金屬電池 來源:科技日報 • 2020-07-10 17:20:58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在室溫下工作的新型液態金屬電池
  • 全新液態金屬電池問世:兼具固態和液態電池優點
    7月7日,據外媒報導,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明了一種兼具液態電池和固態電池優點的新型電池,這是首個能夠在室溫下工作的液態金屬電池,其性能遠超鋰離子電池。普通的液態金屬電池的電極是由液態金屬製成的,與固態電池相比其好處是不會形成析鋰而破壞電池。
  • 電池要革命:全新液態金屬電池問世!
    7月7日,外媒報導,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發明了一種兼具液態電池和固態電池優點的新型電池,這是首個能夠在室溫下工作的液態金屬電池,其性能遠超鋰離子電池。
  • 藉由「流汗」散熱,提高太陽能電池板發電效率
    眾所周知,制約太陽能發電效率的不只有陰雨天與夜晚,還有悶熱、高溫天氣。因此,在沙漠環境中環保地解決太陽能電池板散熱問題是當務之急,以免冷卻所需的電力比太陽能發電量還要高。據了解,太陽能電池結構基本上由P型與N型半導體結合而成,這種結構稱為PN接面。
  • 新國大研究團隊研發出新型發電裝置,利用陰影效應為電子設備供電
    而今,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新穎的發電方法——利用常見但往往被忽視的光學效應來發電,從而將陰影扭轉為積極的形象。這一新穎的概念開闢了一種供電新途徑:在室內照明環境下產生綠色能源為電子設備供電。
  • 你見過,同時利用光和陰影來發電的太陽能電池嗎?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該電池利用明暗的對比來發電。新電池利用明暗之間的對比度產生電流被激發的電子從矽躍遷到金。此外,與商用矽太陽能電池相比,SEG太陽能電池也更易於生產。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University)材料科學家,論文的主要作者Swee Ching Tan說:「發電過程要簡單得多,可以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產生能量,而不僅僅是在露天場所。」
  • 與太陽能電池板「背靠背」的夜間用溫差發電的新型發電機裝置出爐
    據外媒報導,太陽能電池板雖然環保高效,但其主要缺點是只能在白天發電,因此人們在使用的時候需要儲存多餘的能源以供夜晚使用。不過現在,來自加州洛杉磯分校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一種工作原理與之幾乎相反的原型設備--其在寒冷的夜空中收集能量進而為LED供電。
  • 重力儲能和氫氣儲能將打入鋰離子電池市場?
    在這一領域,鋰離子電池目前佔據主導地位。重力儲能除電化學電池外,還有大量的儲能系統,包括熱能、動能和重力勢能等。2018年11月,瑞士的Energy Vault公司推出了重力系統,這是儲能市場的最新進入者之一。
  • 我國科學家利用摩擦納米技術發明新型太陽能電池
    我國科學家利用摩擦納米技術發明新型太陽能電池 我們都知道太陽能電池板(Solar panel)是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輻射能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或間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所以,一直以來,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陰雨天它會變得很無能。
  • 紙能發電?索尼出用紙發電的生物電池
    紙能發電?索尼出用紙發電的生物電池 2011年12月23日 00:01作者:祝玉萍編輯:祝玉萍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