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成世界最大半導體產地,憑什麼?中國做對了些什麼?

2020-11-26 騰訊網

近日,華爾街日報刊文指出,預計到2030年,中國大陸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工廠。

報導指出,隨著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的崛起,加上亞洲的大部分國家政府會為半導體廠商提供補貼激勵政策,以推動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並鼓勵廠商建廠擴產。

與此同時,相關半導體技術的外流,讓美國以外的半導體供應鏈不斷壯大,能夠操作高昂製造設備的熟練工程師隊伍也在不斷擴大。

美國半導體企業「外逃」

美國本土半導體製造業「外逃」一直是業內人士重點關注的話題,其中計算機硬體和消費電子產品領域最為嚴重。

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霸主,半導體市場的重心最早就紮根在美國,總體來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半導體產業在美形成規模;

第二階段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全球半導體重心從美國開始向日本擴散,形成了東芝、松下、日立等一批知名半導體企業;

第三階段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全球半導體重心從美國、日本開始向韓國及中國臺灣輻射,形成了三星、海力士、臺積電、日月光等一批知名半導體企業;

最後一個階段是當前正在進行的,半導體產業重心正在向中國大陸擴散,以海思、紫光展銳、中芯國際等企業為首的國內半導體廠商開始站上國際舞臺。

華爾街日報認為,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繼續發展下去,未來幾年中國大陸的產能迅速增長,而美國在半導體製造領域的份額將進一步縮小。

到2030年,中國大陸預計將成為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工廠。總體來看,半導體產業重心正在向中國大陸擴散。

報導中還提出了一個影響半導體產業回遷美國的重大原因,就是2020年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病毒。在新冠病毒肆虐下,目前美國累計確診逼近930萬例,累計死亡超23萬例,白宮新冠病毒應對工作組協調員德博拉伯克斯的答案是:美國正進入疫情「最令人擔憂、最致命」的階段。

像谷歌、優步、亞馬遜以及推特等知名美國科技公司均在近期宣布了「在家辦公」計劃,直到2021年7月,員工都可以用遠程辦公的方式來完成工作。

而半導體廠商不比這類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它們需要更密集的人工勞動力,新冠病毒對生產加工帶來的影響巨大,加上不少半導體廠商數十年在美國以外確立了自己獨有的半導體生態,絕不可能輕言放棄。

半導體產業重心轉移,為什麼發生在中國?

外媒的這種預測到底有沒有可能?目前來看可能性極大,從美國一直以來對中國半導體企業施加的監管和限制就能看出,美國自己也意識到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之勢。

半導體產業重心轉移為什麼發生在中國,這與多個方面的原因有關。首先是自身的需求,中國海關數據統計顯示,2015年以來我國集成電路進口數量和進口額呈逐年上升趨勢。2019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3040億美元,超過石油進口額,是最大宗的進口商品。

有了龐大的需求,就需要考慮解決需求的辦法,長期依賴進口不是辦法。而國內作為全球少有的製造大國,超過70%的智慧型手機、超過80%的筆記本電腦、超過75%的平板電腦都在中國製造。此外,物聯網、人工智慧、5G等新型技術的增長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大家還記得曾經「中興禁運」事件嗎?強敵環飼之下,國內半導體產業建設的大潮轟轟烈烈的開展起來,打造屬於中國自己的半導體生態迫在眉睫。

發展半導體,國內做了哪些準備?

一直以來,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重點以封裝測試為主,設計、製造業佔比較小。其中設計佔比 28.80%,製造佔比23.22%,封測佔比為 47.98%。

近些年來,不少國內半導體廠商脫穎而出,為國內半導體產業結構帶來了更加良好的生態佔比,「設計、製造、封測」產業逐漸形成「4-3-3」的產業結構。

其中,半導體設計業以海思、紫光展銳為首,海思2019年全年研發投入24億美元,登頂亞洲IC設計龍頭;

半導體製造業中,中芯國際為全球第五大晶片製造企業,目前也確認被美國貿易限制,未來發展前景或有坎坷;

半導體封測,以長電科技為首的大陸封測廠商也在全球市場佔有一定份額,並且躋身國際行列,其中長電科技佔比達到11.30%,排名全球第三,通富微電佔比4.40%,排名第五。

OFweek維科網整理

國內半導體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國內相關政策的扶持,從2014年以來就相繼出臺多項措施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OFweek維科網統計了歷年出臺的相關政策發現,近兩年的政策扶持的力度再次提高。

對於國內半導體廠商來說,技術創新是企業立命之本,那麼資金投入成本就是企業又快又好發展的基礎。國家政策也與半導體廠商的技術水平直接掛鈎,簡單來說,你做的半導體產品越先進,得到的扶持力度也就越大。

就在今年8月4日,國務院發布《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中就重點強調,為進一步優化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發展環境,深化產業國際合作,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發展質量,制定出臺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智慧財產權、市場應用、國際合作等八個方面政策措施。

在財稅方面的相關政策引起了業界極大關注,針對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根據工藝製程分別實行「十免」、「五免五減半」、「兩免三減半」的減稅免稅政策。

其中力度最大的一條是: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線寬小於28納米(含),且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或項目,第一年至第十年免徵企業所得稅,也就是所謂的「十免」。

此外,國家鼓勵的集成電路設計、裝備、材料、封裝、測試企業和軟體企業,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其中,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和軟體企業,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徵企業所得稅,接續年度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而在最近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要瞄準人工智慧、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

制定實施戰略性科學計劃和科學工程,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國家科研論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臺。

如今,集成電路產業已經成了國家戰略發展的重要一步,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資金、資源、技術坐落於此,「中國大陸將成世界上最大半導體產地」相信外媒的預測也絕不是空穴來風。

相關焦點

  • 2030 年 中國大陸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工廠
    原標題:2030 年,中國大陸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工廠   與非網 11 月 5 日訊根據外媒《華爾街日報》近日刊文指出,從全球半導體市場份額、研發投入
  • 收購安世半導體獲批!聞泰科技成中國最大的半導體上市公司!
    中國首次擁有世界級優質半導體資產安世半導體前身為恩智浦的標準產品事業部,擁有60多年的半導體行業專業經驗,於2017年初開始獨立運營。安世半導體為整合器件製造企業(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即IDM),相比於專注於單一環節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晶圓加工公司、封裝測試公司,其覆蓋了半導體產品的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的全部環節。目前安世半導體在英國和德國分別擁有一座前端晶圓加工工廠,在中國廣東、馬來西亞、菲律賓分別擁有一座後端封測工廠,並在荷蘭擁有一座工業設備研發中心ITEC,銷售網絡覆蓋全球主要地區。
  • 中國科學做對了什麼?-虎嗅網
    近年來,中國科學家在頂級期刊發表的論文數量快速增長,與此同時,其他一些指標也表明,中國科學在近年來取得了不容忽視的成就。但中國究竟做對了什麼才取得了如此成就?又做錯了什麼限制了自身的發展?而是基於國情,儘可能客觀地探討成就與問題,包括中國體制導致的一些制度性安排的優劣對中國科學的影響。在回答「做對了什麼」這個問題時,筆者當然也嘗試著回答「做錯了什麼」,並把它與全文的討論整體上融合在一起。在此處,本文所說的科學主要限於以學術發表為目的的基礎科研。技術應用為目標的研發進展,將是筆者另一姊妹篇文章「中國創新究竟做對了什麼?」討論的內容。
  • 中國芯利好!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聯手任正非,為麒麟晶片做後盾
    前不久,作為國內晶片製造龍頭企業,在國內整個半導體行業中地位非常重要的中芯國際,從美股退市後宣告進軍科創板。縱然上市還在進行中,但也帶動了滬矽、安集等半導體概念股的一波大漲。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大、製程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晶圓製造作為半導體國產化鏈條中的核心環節,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 全世界最大!中國首個!合肥憑什麼這麼牛!
    全世界最大!中國首個!就在合肥!由安徽省與中科院合作成立的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作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一號工程」,將承載中國首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實驗室。
  • 日報報導:中國半導體需求將持續擴大
    參考消息網8月10日報導日本《富士產經商報》8月9日刊文稱,中國大力推進培育未來產業的政策,未來5至10年,半導體投資不僅對半導體製造商而言是擴大規模的機遇,對擁有高技術實力的跨國半導體生產設備廠商而言也是機遇。
  • 從數據看中國半導體產業在世界版圖中的位置
    6%,排名世界第五;中國2018年3%,2019年上升到5%,排名世界第六。從營收上看,目前中國最大的半導體IDM公司是聞泰旗下的安世半導體,做二極體等分立器件,MOSFET等,2019年營業收入為103.07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為104.31億元;2019年淨利潤12.58億元,上年同期為13.40億元。不過安世半導體是從歐洲NXP的標準件部門收購而來,其實還是一家歐洲公司,晶圓生產分別位於德國漢堡和英國曼徹斯特。
  • 世界旅遊組織預測:中國將成世界最大旅遊接待國
    世界旅遊組織預測:中國將成世界最大旅遊接待國 2008年11月23日 11:05 來源:文匯報 發表評論   本月20日至23日在上海舉辦的2008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共有10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展臺及參展單位大比例提升,已發展成為亞洲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旅遊展會。
  • 什麼品種的兔子最大,世界最大兔子品種
    什麼品種的兔子最大    中國白兔:是我國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培育成的一個優良品種
  • 世界上有哪些半導體技術強國,中國的半導體技術如何?
    導電性能介入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半導體在集成電路、消費電子、通信系統、光伏發電、照明、大功率電源轉換等領域都有應用。可以說有點科技含量的產品都要用到半導體,哪個國家在半導體技術上取得領先就能站在世界生產的第一梯隊。
  • 中國在全球半導體價值鏈的地位
    我想強調的是,本文中提到的公司列表並非詳盡無遺,但我認為它提供了有關全球半導體價值鏈(不包括材料領域)的代表性概述。本文的目的是提供有關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概述,包括了很多較小規模的中國公司。對於美國和其他地區,只關注最大和最重要的公司。(i)表1:不同細分領域和地區的半導體公司銷售額如果我們查看五個細分領域的所有銷售數據,則整個半導體行業的總銷售額為5718億美元。
  • 尋找中國半導體
    直到著名學者李約瑟出面擔保,謝希德,這位後來的「中國半導體之母」才輾轉多地,回到祖國。相比之下,張忠謀的求學之路反倒沒有那麼順利。張忠謀出生浙江寧波,在麻省理工完成碩士學業後申請本校博士竟然被拒。年輕的他將之視為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站在沒有自己名字的榜單前,多年積累的自尊心、自信心倏忽消滅,十幾年讀書生涯戛然中斷,不知下一步何去何從,何以面對父母,何以面對新婚不久的妻子。
  • 尋找中國半導體
    年輕的他將之視為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站在沒有自己名字的榜單前,多年積累的自尊心、自信心倏忽消滅,十幾年讀書生涯戛然中斷,不知下一步何去何從,何以面對父母,何以面對新婚不久的妻子。一人滿懷期待,一人沉淪迷茫。從同一個校園出發的兩個人,最終都把一生獻給了半導體事業,把兩人截然不同的人生經歷拼接一處,就是整個中國半導體的故事。
  • 中國石英砂產地主要在哪兒?
    鳳陽石英砂產地最負盛名的,而阿湖鎮石英砂最為優質。中國不同種類石英礦資源佔比由於不同的石英礦成礦時代和地理位置不同,其成礦時期及代表礦床如表所示。根據石英礦的成礦時間和中國石英資源的分布及主要礦床,又可將石英礦資源劃分為8大成礦區。 1.遼-翼-豫石英(砂)巖分布區。從最北的吉林渾江經過遼寧、河北、北京、山西到河南方山,基本上呈北東向展布,並嚴格地受元古界及震旦系含礦層所控制,為我國主要含礦區。
  • 百年大變局:中國半導體將走向何方?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擺在半導體行業研究的一個根本問題是:中國半導體將走向何方?中國缺14/7/5nm先進工藝,但是中國同樣也缺90/65/55nm成熟工藝,從目前產業看,中國能實現光伏、LED、LCD面板的全面國產替代,成熟製程晶片能依靠國產設備、材料、工藝進行生產。美系廠商藉助根技術優勢將繼續打擊他國並把持高端製程、先進工藝的晶片製造,並且這種局面短期不會發生扭轉。我們預計,低緯度國產替代進程將持續下去,中國將從下而上把持泛半導體技術。
  • 中國將超越美國成世界最大煉油國
    中國將超越美國成世界最大煉油國 2020-11-29 1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願意做就是最大的成功
    早在2009年,許多人還不明白什麼是雲計算的時候,王堅便一頭扎進這個領域。前三年,人們不理解他在做什麼,甚至認為這個項目純屬「浪費資源」。2011年,在雲棲大會的前身——「阿里雲開發者大會」上,王堅還是篤定地認為:「雲計算與移動網際網路的結合,將形成蝴蝶效應,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變革。」而後來雲計算的發展證明,王堅的路走對了。
  • 諾亞方舟憑什麼該中國造?
    就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硝煙四起、群雄激辯之際,網絡上流傳著一則「瑪雅人有關2012世界末日預言」,稱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臨以後,12月22日的黎明永遠不會到來,並稱「因為瑪雅人的預言99%都變成了現實」云云。這似乎與正在熱播的電影《2012》不謀而合。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影中,最後拯救地球的諾亞方舟被赫然貼上了「中國製造」的標籤。
  • 中國半導體產業陷入死局 什麼辦法可以解救
    從以上兩點來看,GPU和AI加速器已經是許多獨立晶片或者與其他功能集成在一起的晶片的核心功能,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新應用出現,將推動半導體產業去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記者:手機製造商如華為、蘋果、三星都在開發自己的AI晶片,你們的技術和他們有什麼差異?
  • 中國預計到2030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基地
    中國預計到2030年成為世界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基地 e星球 發表於 2020-11-25 11:20:03 在首屆慕尼黑華南電子展上,探索科技(TechSugar)作為本屆展會的官方採訪媒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