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您的假期餘額已不足。
時光如梭,一眨眼就到了十一假期的最後一天。(小編:這過得也太快了吧!)
今天朋友圈裡,出現最多的話,除了假期過得太快,還有「寒露」這個節氣刷滿了屏,小編早起也頓時體感微「寒」。
2020年10月8日3時55分,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寒露時節,全國各地冷暖不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北方層林盡染,南方蟬噤荷殘,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寒露帶來的更是色彩濃重的秋意,正是五彩斑斕的深秋時節。
01 寒露 · 物候
古代有記載,寒露有三候,一是鴻鵠來賓,二是雀入大水為蛤,三是菊有黃華。
一是鴻雁來賓
古有云:鴈以仲秋先至者為主,季秋後至者為賓。
天空中的鴻雁成群結隊地往南飛,時而排成個一字,時而排成個人字,成為天空中最有代表性的秋天的符號。
二是雀入大水為蛤
古有云:雀入大海為蛤。蓋寒風嚴肅,多入於海。變之為蛤,此飛物化為潛物也。
什麼意思呢?
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而海邊卻突然出現很多殼紋及顏色與雀鳥相似的蛤蜊,古人不解,以為是雀入大水變成了蛤蜊。
(小編:這想像力也是厲害啊)
三是菊有黃華
古有云:草木皆華於陽,獨菊華於陰,故言有桃桐之華皆不言色,而獨菊言者,其色正應季秋土旺之時也。
深秋時節,也正是遍地菊花開的時候。
02 寒露 · 習俗
霜葉紅於二月花 · 賞楓葉
寒露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有賞楓葉的習俗。小時候常常念的古詩詞:「霜葉紅於二月花」,也正正是說這個季節的楓葉。據小編觀察,最具口碑的賞紅葉地點是在北京香山。
寒露時節到香山賞紅葉,早已成為北京市民的傳統習慣與秋季出遊的重頭戲。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地區觀賞紅葉的最佳時期是10月15日至30日,香山位於北京市西北郊的西山東麓,方圓數萬畝坡地上紅豔似火,遠觀以為它是一片片花瓣,近看才辨清是一片片橢圓的樹葉。
據了解,香山觀賞紅葉絕佳處是森玉笏峰小亭,從亭裡極目遠眺,遠山近坡,鮮紅、粉紅、猩紅、桃紅,層次分明,小路蜿蜒曲折,置身其中,仿佛紅霞繚繞,情趣盎然。
寒露吃芝麻 · 養陰防燥
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往往與養生、食療掛鈎,寒露自然不在話下。「寒露」,是天氣由涼爽向寒冷的轉折點。芝麻,在《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等醫藥學專著裡都享有很高的評價,從古至今,都廣泛應用於食療。於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習俗。
芝麻分為白芝麻和黑芝麻。說到吃的,行膳餐飲研究院提醒您,食用以白芝麻為好,藥用以黑芝麻為好。諺語說:「嚼把黑芝麻,百歲無白髮」,意思是說黑色芝麻養黑髮。
還有諺語說:「芝麻綠豆糕,吃了不長包。」這道出芝麻與綠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此外,由於寒露與重陽節往往相近,人們在這個時節還要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寒露喝菊花茶 · 應時潤燥
每個季節都有適合它精神氣質的花。寒露三候中的「菊始黃華」,指的正是菊花此時普遍開放。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處處可見到它的蹤跡。
在寒露這一天,古人有時還要取井中的水用來浸造滋補五臟的丸藥或藥酒,而今天大家則喜歡多飲枸杞菊花茶。古時人們會用寒露後新上的枸杞泡澡,這樣做可以使人精神煥發。而現在的我們,泡上一壺菊花茶,每天堅持喝,也能起到「和顏悅色」的作用。
秋釣邊 · 蝦蟹魚
寒露時節,在江南地區,人們除了賞菊花,還有吃螃蟹、釣魚的習俗,甚至有「秋釣邊」的說法。其含義就是,每到寒露時節,氣溫快速下降,深水處太陽已經無法曬透,魚兒便都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遊去,便有了人們所說的「秋釣邊」。
寒露前後,蝦蟹繁多。老南京人有寒露節氣蒸螃蟹的習慣。俗話說:「寒露髮腳,霜降捉著,西風響,蟹腳癢。」
此前,吃貨小編也有報導過今年的蟹是更肥了,時至寒露,此時雌蟹卵滿、黃膏豐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行膳餐飲研究院溫馨提醒您,不妨趁著這個時候,進食幾隻肥蟹來滿足自己的舌尖味蕾。
作為最會吃的中華民族,在溫州,人們除了飽嘗鮮活美味的肥蟹之外,更喜歡醉制別有風味的河蟹或江蟹。有的用米酒來醉,有的用鹽水來嗆,更有的把鮮蟹醉後再將裡面膏汁挑出來單獨存放,以便招待親朋好友時品嘗。
鬥蛐蛐 · 童趣十足
蛐蛐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蛐蛐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鬥蛐蛐兒的高潮期。
03 寒露 · 養生
每個節氣的意義不僅僅是為了農忙存在,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節氣養生節奏。
早睡早起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載:「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早臥以順應陰精的收藏,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達。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每到氣候變冷,患腦血栓的病人就會增加,分析原因和天氣變冷、人們的睡眠時間增多有關,因為人在睡眠時血流速減慢,易於形成血栓。
果然不貪睡,不晚睡,一直都是養生哲學。
潤肺益胃
潤肺益胃當然離不開吃的,說到吃的,小編最在行了!
從中醫角度上說,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等。
寒露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食品,應多喝菊花茶,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百合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注意添衣
寒露過後,晝夜溫差增大,小編溫馨提醒您,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別要注意腳部和胃部保暖。
結語
在這深秋時刻,小編溫馨提示您:寒天露重,望君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