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美日曆:把日子過成詩!

2020-12-02 騰訊網

北來南去幾時休

人在光陰似箭流

翻開2020年的新日曆

我們已經踏上新的徵程

馮驥才說:「喜歡日曆每一頁後邊的『明天』的未知,還隱含著一種希望」。

其實,流傳至今的「日曆」也有著一段長長的歷史。中國的傳統日曆,並不僅僅是一個日曆,它還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價值。

中國始有曆法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證明殷代的曆法已具有相當的水平,這一頁甲骨歷是全人類最古老的曆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曆。

圖:甲骨歷

日曆對應的當然是曆法。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曆法的國家之一,而曆法的形成,正與中國古人長期從事農業活動有關,那些曾被掛在牆上的泛黃紙張,集合了天文學、氣象學等知識,對古代百姓的農業活動有巨大的指導作用。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活動與封建王朝的穩定息息相關,所以從周王朝開始,就已經設立了專門用來掌管曆法、天文、天象的各種官職。秦漢時期為太史令,唐代稱之為太史局,後改名為司天台;宋元又改名為司天監;明清年間則稱之為欽天監。

圖:欽天監使用工具

真正的日曆產生,大約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順宗永貞元年,皇宮中就已經使用皇曆。最初一天一頁,記載國家、宮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曆分為十二冊,每冊的頁數和每月的天數一樣,每一頁都註明了天數和日期。

到了明朝年間,曆書已經成為了百姓家中必不可少的家用書籍,因此專門掌管天文立法的機構欽天監,每年都會編選、印刷、頒發《大統歷》,以供百姓使用。

圖:《大統歷》

在清朝之前,每日「十二時為一百刻」,到了清朝則改為了「每日九十九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個小時為4刻鐘,這種計時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天。民國時期的曆書直接使用了「曆書」這個名稱,並分為了通行本和單行本兩種制體,其編書機構為中央觀象臺。民國日曆已經具備現代日曆的版式和內容。

民國日曆

我們今天用的日曆一年12個月,平年365天,閏年366天。日曆與日程任務緊密相連,密不可分。日程計劃一般以日曆形式展示最為方便,明確每日的日程和任務主題。

這種精心構築的關於時間流逝的儀式感,大概就是日曆能歷久彌新的主要原因——它不僅能幫助我們整理和計劃事務,更寄託著我們對每一個平凡日子的希冀與熱忱。

而對於不少人來講,日曆已經成為迎接新一年的標配,用它捋清每天的to-do list,做好時間管理。

當親手撕下日曆一頁時,「滋拉」一聲的瞬間,就像是在和舊日自己作小小的告別,在快節奏的生活裡感知到時間流逝的痕跡。

新年伊始 好禮相送

2020已經悄然到來

陝旅君為大家準備了一份走心的禮物

——新鮮出爐的「2020陝旅日曆」

接下來讓我們一睹其真容吧!

2020

無論人生遠行

還是自我提升

願我們只爭朝夕 不負韶華

每一個日子都能 翩遷起舞

RECOMMEND

相關焦點

  • 「2020日曆大賞」翻過2019,期待2020~
    大家的日曆都快撕到底了吧?別著急,小陌已經為大家準備好了2020年日曆種草清單!新的一年,依然要有生活的儀式感呀~《故宮日曆》故宮「小紅磚」,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過。每次看著這本「小紅磚」,總能讓人想起故宮朱紅色的宮牆和金色的琉璃瓦。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故宮日曆》也將為紀念紫禁城六百周年而特別呈現。
  • 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 被譽「中國最美日曆」
    原標題: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 被譽「中國最美日曆」   《故宮日曆》2020年版出爐   中國最美日曆讀懂600年紫禁城滄桑   2020年《故宮日曆》新鮮出爐了!
  • 2019年最美的日曆
    ——《東邪西毒》不知你是否也有著關於日曆的記憶,從牆上漂亮的風景、明星掛曆,家中長輩用的手撕老黃曆,到各式各樣的萬年曆、月份牌、檯曆,小小的「歷」,寫滿今日宜忌,物候節氣,寄託著中國人對一年平安順遂的嚮往。一頁頁翻過,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人也一天天長大,那樣默默陪伴過中國人一年又一年的日曆,也仿佛成為了時代的記憶,慢慢被我們拋在了身後。
  • 《物種日曆》:366個有趣科普小故事,點亮2020每一天
    ①2020年的物種日曆,嘖嘖,那叫一個美!物種日曆是由果殼網策劃出品的一款非常精美的日曆。它的顏值之高,令人咋舌,就像我一樣,拿到手裡,嘖嘖稱讚不已。首先,它的外形就像一本稍窄的書籍,熱愛詩歌的我更願意把它比作詩集。不過,或許把它看作一本便籤更恰當。我的這本封面、背面都是很耐看的中國紅,如此喜慶的顏色領著我跨入新的2020年,心裡有按捺不住的激動。
  • 2020年日曆來了,裡面藏著百科全書
    記者 | 趙曉嬌12019的餘額已不足20%,2020年日曆已經來了。2020年日曆除了上市時間早之外,功能上也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和互動性,並且還有許多新晉品牌加入了這場日曆大戰,比如最近很紅的敦煌研究院,以及公眾號 「十點讀書」,今年也都推出了自己的日曆,而像故宮日曆、知乎日曆等老牌常青日曆今年也繼續知識普及的路數。
  • 你是最美的詩篇:詩人寫給孩子的詩
    「謝謝你光顧我的小怪物,你是我寫過最美的情書」,每一個孩子都是落入凡間的天使,都是上天給父母最好的禮物。對於詩人來說,孩子就是自己最美的詩篇。兒童節到來,一起看看那些詩人寫給孩子的詩歌吧!你的小車子放在一邊Sam你不認識我了我離開你太久的時間我離開你是因為害怕看你我的愛像玻璃是因為害怕在臺階上你把手伸給我說:胖你要我帶你回家在你睡著的時候我看見你的眼淚你手裡握著的白色的花我打過你
  • 2021年的主題日曆書是時候買起來了
    不知不覺,這跌宕起伏的2020年即將進入最後一個月:2021近在眼前了。你桌上的日曆書準備好了嗎? 感覺日曆書的風似乎沒有前幾年吹得那麼「猛烈」了,但質量和出品還算穩定,類型也齊全。在購書網站輸入「日曆書」三個字:詩詞、養生、藝術、旅行……總能找到適合你的主題。
  • 2017年最美日曆:想和你這樣一起「雕刻時光」
    最近,各式的創意日曆火了,萬萬沒想到,那些被遺忘的老黃曆轉身一變,成了最新的時尚潮流。不管是會過日子的傳家日曆、物理小百科果殼日曆,還是歷史悠久的故宮日曆……不管是古典風、炫酷風、蠢萌風、文藝風、清新風……總有一款會是你心中所愛。我們為您傾心收集了2017年極具收藏價值的最美日曆,新的一年就想和你這樣一起「雕刻時光」。
  • 360首古詩串起一年360天 南昌一文學愛好者5年編寫古詩日曆
    為何不結合農曆的每一個日子,對應一首古詩呢?這樣既可以發揚中國的詩歌文化,也可以喚起人們對農曆和傳統文化的關注與興趣,何樂而不為?  苦心鑽研5年多 用掉卡片近萬張  如何才能將靈光一閃的想法迅速付諸實踐?年近半百的吳蘭俊用了五年多時間,翻閱了大量古詩集。
  • 《獨喜·中國日曆2020》開售
    在滿城桂花香的時節,浙江攝影出版社隆重推出《獨喜·中國日曆2020》,為珍惜時間的你,早早預定好下一年度的獨家風景。 北有「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壯麗,南有「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的旖旎,西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東有「長空橫海色,斷岸落潮聲」的開闊…… 《獨喜·中國日曆2020》正是融九州美景於方寸之間。每個月、每個節氣,都以中國各地的美景風物予以詮釋。讀者可通過這小小的一本日曆,神遊祖國的名山大川,讓囿於繁忙生活的身心,馳騁於更廣闊的的天地間。
  • 打開2018年的正確姿勢:最值得入手的那些日曆們
    這幾年,復古的紙質檯曆紅得發紫,說是文藝範也好,儀式感也罷,這都側映著人們希望過好每一天的簡單夙願。然而在這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日曆的狗血日子裡,僅有一張辦公桌的上班狗們到底該如何從中抉擇呢?今天聰聰就來盤點一下目前 最火的六款2018年高顏值日曆 ,幫助文藝範的小夥伴們克服選擇困難。
  • 一山行盡一山青,2020唐詩宋詞日曆,伴你度過新的一年
    這本《唐詩宋詞日曆》便是人生旅途不該錯過的風景。 《唐詩宋詞日曆》已與大家相伴走過了兩年。2018年主題是:春去夏猶青;2019年主題為:一年燈火要人歸;2020年迎來重磅回歸之作——「一山行盡一山青」。
  • 2020日曆比拼,這些公司腦洞真大
    順便說一句,當當網也選擇了丁香醫生的這款健康日曆,定製成為自家公司的2020日曆,看來「每日一句大實話,生活從此不糾結」說到了很多人的心坎兒裡。【BOSS直聘】職得日曆,專為職場人士打造。你看,日曆的四個部分是以Q1、Q2、Q3、Q4命名,就是為了讓你向著KPI衝鴨。
  • 時間消逝日曆
    作者:黎荔新近在淘寶上買了一個時間消逝日曆。那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呢?是一款可以查看日期的年曆,以極簡風格直觀地表現出一年之中所擁有和已經失去的時間。只有黑白二色,象徵著世間的日子就在暗淡與明亮中交疊輪迴。
  • 文創日曆成「爆款」!2019年來了,你的新年曆買了嗎?
    但在今年,新的紙質日曆正崛起,西西弗2019惜福日曆賣斷貨,《豆瓣電影生活工作日曆》不到一周的時間被搶光,丁香醫生日曆、果殼日曆、單向街日曆,甚至微博網紅寵物的萌寵日曆等以單本50元~100元的零售價,創造了不菲的戰績。近日故宮出版社稱,《故宮日曆》《單向歷》等熱門產品都被盜版。默默無聞紙質日曆,是要翻起什麼浪花?
  • 《健康日曆 2020》來了!
    出於好奇,上周我們盤點了在過去兩年中,健康日曆和粉絲們之間都發生過怎樣的故事。本想發自肺腑的跟大家談談感情,沒想到,你們只想和我們談錢!圖片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我們不僅說大實話,還說得明白,說得好玩「每天一句大實話,生活從此不糾結」這是我們當初做健康日曆的初心,三年沒變過。我們希望日曆可以成為正確健康知識傳播的載體,讓大家少上當。智商稅少繳一些,餘額就能多存一點。
  • 2017年日曆登場 《故宮日曆》成「網紅」酷似「紅磚頭」
    比如舉行大典時皇后佩戴的嵌珠貂皮朝冠,極盡後宮之主的雍容華貴;還有勤勉高產的乾隆皇帝御筆親繪的花鳥圖,以及皇帝把玩過的玉杯,滿足讀者穿越回古代的想像。此外,這本日曆中還有各種禽鳥圖案的藏品,南朝的雞頭壺,唐代的綠釉生肖雞俑,清代的金鶴式香薰,康熙年間的五彩雉雞牡丹紋瓶,以及徐悲鴻畫的《竹雞軸》,林林總總的圖案帶領讀者走進雞的世界。
  • 2020《國家地理》日曆:遠方不遠,世界很美
    宇宙星辰、深海高峰、草木生靈,這些遠離日常的風景,常常能喚起我們對生活的想像,成為平淡日子裡的「心靈養料」。在探索世界、尋找遠方這件事上,《國家地理》絕對是佼佼者。《國家地理》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官方雜誌,從1888年創辦至今連載了足足131年,在攝影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美國國家地理學會,世界上最大的非贏利性科學和教育組織之一。
  • 懷北的詩:祭香魂
    ●陝西 懷北這時候,我也想說端午但馱著屈大夫魂魄的端午已經被風吹散清香的艾草走出農曆五月以另一種方告慰著心酸的風聲用清涼的鷓鴣聲為草木招魂楚辭裡,美人漸漸遲暮夜晚的雨,清洗過石頭也讓多年後的華夏詩苑風清氣正
  • 2017,日曆也瘋狂
    日曆當然不是今年的發明。但日曆煥發新生,年輕化、審美化和趣味化的文藝日曆以暴增之勢橫掃市場,掀起一股現象級的消費浪潮,卻是今年出版界值得關注的一件大事。 時至年末,又是一年日曆發行時,2017年,又有什麼「新的驚喜」在等待著文藝日曆的擁躉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