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 被譽「中國最美日曆」

2020-11-22 人民網

原標題: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 被譽「中國最美日曆」

  《故宮日曆》2020年版出爐

  中國最美日曆讀懂600年紫禁城滄桑

  2020年《故宮日曆》新鮮出爐了!2019年8月26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的2020年《故宮日曆》發布會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

  影響深遠

  累計發行300萬冊

  被譽「中國最美日曆」

  據透露,《故宮日曆·2020》的十二月主題分別為:一月:天開於子;二月:宮城肇建;三月:皇建有極;四月:家國天下;五月:中正仁和;六月:螽斯衍慶;七月:天年頤養;八月:慈壽康寧;九月:敬天法祖;十月:佛道同輝;十一月:文華武英;十二月:御苑萃賞。出版人為王亞民,由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陳麗華、器物部專家馮賀軍、劉嶽、韓倩和書畫部專家李湜編撰。

  《故宮日曆》是故宮博物院介紹故宮藏品、傳播故宮文化的普及讀物,是故宮博物院宣傳故宮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1933年至1937年,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當時的故宮曾推出過五期《故宮日曆》。2009年,《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2010年,《故宮日曆》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開始嘗試創新。2020年版是新版第11年。至今,《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經過不斷精益求精,《故宮日曆》以其「國寶日讀」的文化精神在社會中影響越來越大,被譽為「中國最美日曆」。

  特別呈現

  時值紫禁城建成600年

  一本日曆讀懂滄桑歷史

  2020年正值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對於故宮博物院來說,除了收藏有186萬餘件珍貴的文物藏品,紫禁城這座明清宮殿還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築群,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歷經明清兩代24位皇帝,見證了許多影響深遠的中國重大歷史事件。因此,2020年《故宮日曆》也是為紀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而特別呈現的。

  2020年,為庚子年,也為地支之始。2020年《故宮日曆》以表現紫禁城建築為主,除第一個月選取與生肖鼠有關的文物,此後各月以紫禁城建築布局為線索,展現出一幅有全景有細節、有歷史有文物、有人物有故事的紫禁城600年歷史畫卷。二月的主題是「宮城肇建」,詳細展示了紫禁城肇建的歷史脈絡,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四座城門以及角樓、護城河、宮牆等外部城池都各有體現,整體展現紫禁城的宏大氣象。除此以外,還有肇建紫禁城所涉及的建築構件、繪畫圖紙、結構燙樣等。十二月的主題為「御苑萃賞」,介紹紫禁城內四個皇家花園:御花園、慈寧宮花園、乾隆花園、建福宮花園,以很多難得一見的建築細節充分展示宮廷園林之美。

  一本日曆,盡賞紫禁城建築華章,讀懂紫禁城600年滄桑歷史,輝煌現在。一本日曆,與讀者一同開啟一次紫禁城600年的時空之旅,一場古今對話。

  出版規模

  延續去年風格

  九個版本匯成「日曆家族」

  發布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博物館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對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時間維度的思考。不僅要對過去紮實研究和繼承、對現在積極創新和發展、對未來堅定方向和信心,還要在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的基礎上,充分發掘文物背後蘊含的價值,繼續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利用新科技、多媒體的發展,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公眾生活,詮釋好故宮文化內涵,讓公眾在其中獲得美的享受與精神的滋養。

  據悉,除傳統的《故宮日曆》外,2020年《故宮日曆》還推出定製版、漢英對照版、限量典藏版、黃金版、青少版、福壽版、《故宮龍泉日曆》、《故宮月曆·2020·清遊雅集》共計九個版本,延續了2019年《故宮日曆》家族的出版規模。

  文/本報記者 王巖

(責編:劉佳、連品潔)

相關焦點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多種版本成「日曆家族」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常務副院長、故宮出版社社長王亞民,故宮博物院紀委書記朱鴻文,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宮廷製作技藝研究所所長,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以及故宮出版社合作夥伴北京中信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博庫網絡傳媒集團北京分公司、北京時尚迅達書刊發行有限公司、北京白石互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啟航東方印刷有限公司、北京雅昌藝術印刷有限公司、天津圖文方嘉印刷有限公司等領導出席,故宮出版社總編輯劉輝主持發布會
  • 2020年日曆來了,裡面藏著百科全書
    記者 | 趙曉嬌12019的餘額已不足20%,2020年日曆已經來了。2020年日曆除了上市時間早之外,功能上也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和互動性,並且還有許多新晉品牌加入了這場日曆大戰,比如最近很紅的敦煌研究院,以及公眾號 「十點讀書」,今年也都推出了自己的日曆,而像故宮日曆、知乎日曆等老牌常青日曆今年也繼續知識普及的路數。
  • 2017年日曆登場 《故宮日曆》成「網紅」酷似「紅磚頭」
    11月7日,在成都太古裡某書店,故宮日曆及其他文創日曆產品吸引市民瀏覽。 《故宮日曆》 酷似「紅磚頭」 丁酉年是雞年,「雞」諧音「吉」,寓意吉祥如意。故宮專家從浩如煙海的文物中,甄選出365件以禽鳥為主題的藏品,編寫出2017年的《故宮日曆》,早在9月初就提前開始預售。日曆每月都有一個獨立的主題,「金雞獻瑞」、「百鳥朝鳳」、「珍禽翠羽」等吉言令人眼前一亮。   翻開這本日曆,裝幀精美的圖案秀出了古代皇宮奢華的生活全景。
  • 2019年最美的日曆
    在2018年還剩20天的今天,小編特別推薦市面上十餘款日曆,獻給行走在時光中的你,願2019年,有美一路相伴。文博篇|故宮、國博、陝博日曆01、故宮日曆1933年問世的《故宮日曆》,廣受好評,風靡一時,共連續出版了五年。俞平伯曾將《故宮日曆》送給老師周作人。
  • 2017,日曆也瘋狂
    日曆當然不是今年的發明。但日曆煥發新生,年輕化、審美化和趣味化的文藝日曆以暴增之勢橫掃市場,掀起一股現象級的消費浪潮,卻是今年出版界值得關注的一件大事。 時至年末,又是一年日曆發行時,2017年,又有什麼「新的驚喜」在等待著文藝日曆的擁躉們呢?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 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此外,諸如《聯邦走馬日曆》《物種日曆》等一批個性日曆 也試圖在市場上分羹,成都博物館也在籌備一本大千檯曆,由漫畫版的張大千帶你暢遊成博。
  • 2017年最美日曆:想和你這樣一起「雕刻時光」
    最近,各式的創意日曆火了,萬萬沒想到,那些被遺忘的老黃曆轉身一變,成了最新的時尚潮流。不管是會過日子的傳家日曆、物理小百科果殼日曆,還是歷史悠久的故宮日曆……不管是古典風、炫酷風、蠢萌風、文藝風、清新風……總有一款會是你心中所愛。我們為您傾心收集了2017年極具收藏價值的最美日曆,新的一年就想和你這樣一起「雕刻時光」。
  • 2019「日曆大戰」悄然開啟 《國家地理》、故宮「網紅」日曆你見過嗎
    《單向歷》《故宮日曆》《物種日曆》《豆瓣電影日曆》……這些年裡,阮璐瑤曾購買過許多「網紅」日曆,不過,阮璐瑤坦言,有些「網紅」日曆純粹是跟風,《故宮日曆》幾年下來始終讓我中意。10月中旬,阮璐瑤就網購了一本《故宮日曆》,原以為就這樣迎接2019年,幾天前,她在微博上看到《國家地理》的推廣後,又忍不住「剁手」了。
  • 2021年的主題日曆書是時候買起來了
    你桌上的日曆書準備好了嗎? 感覺日曆書的風似乎沒有前幾年吹得那麼「猛烈」了,但質量和出品還算穩定,類型也齊全。在購書網站輸入「日曆書」三個字:詩詞、養生、藝術、旅行……總能找到適合你的主題。 其中,故宮日曆和丁香醫生的健康日曆,已成為比較知名的日曆書品牌。詩與藝術的主題也從未缺席,常換常新。
  • 打開2018年的正確姿勢:最值得入手的那些日曆們
    然而在這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日曆的狗血日子裡,僅有一張辦公桌的上班狗們到底該如何從中抉擇呢?今天聰聰就來盤點一下目前 最火的六款2018年高顏值日曆 ,幫助文藝範的小夥伴們克服選擇困難。 最具傳統——傳家日曆由生活雜誌《傳家》孕育而出,《傳家日曆》與其說是一本傳統日曆,它更像一本中國風的生活百科全書。
  • 文創日曆成「爆款」!2019年來了,你的新年曆買了嗎?
    但在今年,新的紙質日曆正崛起,西西弗2019惜福日曆賣斷貨,《豆瓣電影生活工作日曆》不到一周的時間被搶光,丁香醫生日曆、果殼日曆、單向街日曆,甚至微博網紅寵物的萌寵日曆等以單本50元~100元的零售價,創造了不菲的戰績。近日故宮出版社稱,《故宮日曆》《單向歷》等熱門產品都被盜版。默默無聞紙質日曆,是要翻起什麼浪花?
  • 2020最美日曆:把日子過成詩!
    其實,流傳至今的「日曆」也有著一段長長的歷史。中國的傳統日曆,並不僅僅是一個日曆,它還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價值。 中國始有曆法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據甲骨文中的一頁甲骨歷,證明殷代的曆法已具有相當的水平,這一頁甲骨歷是全人類最古老的曆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曆。
  • 日曆書成「網紅」:市面上2018年日曆書已經推出50多種
    《故宮日曆》適合人群:日曆書小白、傳統文化愛好者、長輩定價:76元《故宮日曆》絕對算得上日曆界的「超級網紅」,如果你是個日曆書小白,想買一本來凸顯文藝氣息,那這本日曆書則是一個穩妥的選擇。據《故宮日曆》編輯王冠良介紹,《故宮日曆》2017版去年普通版共銷售了51萬,加上定製、英文等其它版本,大概實現了57萬的銷售量。《故宮日曆》從上世紀30年代就開始發行,因其賞用兼宜的特點廣受大眾歡迎,風靡一時。
  • 新版日曆一輪生肖的收尾之作,福牛賀新歲 豐年禾黍香
    也是在這樣多災多難的一年,一代傳承者在搶運文物之際,故宮前輩馮華先生編纂出一本官方定製的小冊子——民國版《故宮日曆》。可以說,從誕生之初,《故宮日曆》就是宮廷文化乃至中國文化的載體。所以在1933年到1938年出版期間,有人這樣形容這本日曆:「震鑠世界」、「獨霸天下」,這本日曆也有「頭號民國社交禮物」之稱。
  • 2018年日曆大賞,你買了嗎?
    2018保羅 · 克利日曆保羅 · 克利(保羅 · 克利, 德國人, 生於瑞士, 1879-1949年)精心策劃的奇妙而又孩童般深刻的冥想作品被印製到了這本日曆中——簡單的棍子形象、懸浮的魚、月亮的臉、眼睛、箭頭和彩色的被子,讓人浮想聯翩。2018藝術日曆這本新設計的日曆裡塞滿了315件栩栩如生的博物館傑作。
  • 我翻遍了 2019 年的日曆,發現最不重要的就是時間
    把日曆賣給品牌日曆的暢銷已毋庸置疑,2016 年被稱為「日曆元年」,市面上爆發式地出現了上百款創意日曆,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故宮日曆 2016》賣到了 30 萬冊。▲《故宮日曆》. 圖片來自:文化- 人民網2019 年尚未到來,《故宮日曆 2019》已穩穩居京東「藝術銷售榜」第一名,擁有 7.8 萬評價。
  • 如何做一本賺錢的日曆?
    編輯導讀:想要知道有關時間的信息,手機、電腦、手錶足以,為什麼還有人會需要日曆呢?並且有些企業依靠賣日曆賺到了錢,消費者的反饋都很不錯。本文作者將從三個方面,分析如何做一款賺錢的日曆,希望對你有幫助。這幾年,賣日曆的人很多,而且他們也賺到了錢。
  • 2018日曆大盤點:強牌的升級,萌新的逆襲
    1.故宮日曆《故宮日曆》限量典藏版 圖片來源:天貓故宮博物院出版旗艦店關鍵詞:限量 定製就如《故宮日曆》內頁的藏品一樣,《故宮日曆》將自己定位為「一本值得收藏的日曆」,2017年就推出了標準版以外的定製版,增加了一個函套,便於收藏和饋贈。
  • 實用貼|看到就想買,12款值得入手的2019年日曆!
    老樹日曆2011年始,老樹以「老樹畫畫」為名在微博上發表小畫,配以詼諧有趣的詩文,獲得廣大網友的關注與喜愛,目前粉絲超過177萬。2016年,榮獲「2016中國年度新銳榜」年度藝術家。老樹,本名劉樹勇。1983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現為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藝術系主任。
  • 日曆的由來:日曆最早出現在哪裡?為何陽曆2月只有28天?
    歷是全人類最古老的曆書實物,這頁甲骨歷也就叫日曆。但真正的日曆產生,大約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順宗永貞元年,皇宮中就已經使用皇曆。日曆最初一天一頁,記載國家、宮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曆分為十二冊,每冊的頁數和每月的天數一樣,每一頁都註明了天數和日期。發展到後來,就把月日、於支、節令等內容事先寫在上面,下部空白處留待記事,和現在的「檯曆」相似。那時,服侍皇帝的太監在日曆空白處記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終,皇帝審查證明無誤後,送交史官存檔,這在當時叫日曆,這些日.歷以後就作為史官編寫《國史》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