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本賺錢的日曆?

2020-12-0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想要知道有關時間的信息,手機、電腦、手錶足以,為什麼還有人會需要日曆呢?並且有些企業依靠賣日曆賺到了錢,消費者的反饋都很不錯。本文作者將從三個方面,分析如何做一款賺錢的日曆,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幾年,賣日曆的人很多,而且他們也賺到了錢。

比如《單向歷》據說2019年總銷量超過80萬冊,而一份《單向歷》在京東的定價是98-188元。

按照我以往找出版社出書經歷以及向在日曆廠工作的親戚那裡了解,目前市面上各種日曆的利潤肯定是超過20元/本的。

由此可想,賣《單向歷》賺了多少錢,可能很多人買的第一本日曆就是《單向歷》。

除了《單向歷》,還有一年賣出50萬冊的《故宮日曆》,預售60天賣出10萬冊的《傳家日曆》。

而最近,各位朋友圈裡面的運營日曆和生財日曆,也在預售。

那麼村長將會從以下三個方面,和大家聊聊怎麼做一款賺錢的日曆。

一、為什麼還有人買日曆?

首先你在賣日曆之前,先要明確清楚,為什麼還有人要買日曆?

現在手機、電腦、手錶上都已經有了很多時間相關的信息了。

如果你不清楚,作為出品方或者是分銷者,就算發了朋友圈,你也賣不出去!

1. 儀式感

相比於電子產品上冷冰冰的數字,一頁頁撕扯臺式的日曆。

既體現了與過去告別勇氣,又充滿著開啟新一天的希望,這種觸感的體驗會讓我們活得更真實。

2. 更直觀

以傳統的萬年曆為例,我媽媽之所以會一直用。

是因為上面的展示的信息很直觀,有吉兇宜忌、節假日、提醒等多種功能信息。

3. 學知識

現在的日曆已經不只是一個數字那麼簡單了,本身內容上更加豐富和聚焦了。

比如丁香醫生出了健康日曆,果殼網出了《物種日曆》,六神磊磊出了《唐詩日曆》。

其實你每一次撕毀一頁舊的內容,就表示你又將學到新的知識。

這也很符合當下碎片化學習的場景,也讓很多人在心理上覺得每天有收穫感,這會調動一部人的積極情緒,就會產生購買的動因。

二、一款賺錢日曆的五個核心因素

剛才說了為什麼有人需要日曆,而你想做一本能賺錢的日曆,還得滿足兩個重要的條件。

有人買,也有人願意賣!

1. 顏值第一

在當下凡是賣的產品,都講究顏值。

吃的東西要好看,穿的也要好看,手上用的更要好看。

顏值即選擇,顏值就是商業。

所以你在設計一款日曆的時候,要麼高端、要麼小清晰、要麼文藝風。

總之,要能激發起購買的用戶,在收到貨或者某一天,能拿起手機拍照發個朋友圈。

2. 內容有用

傳統日曆中的吉兇宜忌對一些人來說,是有用的。

而當下一些毒雞湯日曆,對另一些人來說,也是有用的。

不管你是提供真乾貨,還是打感情牌,核心就是你的內容是你的目標用戶想要看到的,或者是他們很感興趣的。

比如運營研究社出的運營日曆,每天分享一個運營常識。

再如生財有術的《生財日曆》,每天分享一個賺錢小技巧、小思維、小理念。

而丁香醫生推出的《健康日曆》,剛好和他的用戶是匹配的。

現在的日曆對於用戶來說,日期提醒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還能學到什麼?

3. 要有分傭

不管你有多大的用戶量,都請把分享賺錢加入到你的產品營銷體系中。

作為一款能賺錢的日曆,也要讓他人賺到錢,學會動用粉絲/社群的力量。

一般來說,任何一款產品設置30%的佣金已經十分具有競爭力。

個人覺得分享一本日曆,給到分銷者的佣金要超過15塊。

4. 做好宣發

大家要明確一點,我在這裡分享賣日曆的案例,主要是對那些品牌方或者是有粉絲的網紅、平臺、作者來說的。

因為90%以上的文化日曆,都是因為用戶喜愛某一個博主、紅包、平臺,才決定去下單的。

所以早期的用戶積累是決定日曆銷售決定的成敗。

對於一款依賴於粉絲做的日曆,要提前做好宣發。

1)學會種草

要利用公眾號、社群、朋友圈等手段,進行多次預熱和銷售。

2)免費贈送

適當向身邊的朋友,行業的領袖贈送一些,這是為了獲得他們幫你分享和推薦,你要相信每個人朋友圈的帶貨價值。

3)招募聯創

前面說的設置分傭是針對個人的行為,它就像是整個分銷體系的終端門店。

而招募聯創,等於在招募你的一級經銷商或者是省級代理。

你以極低的價格讓他們拿貨出量,可以是100本起批。

而平臺同價來做相應的背書,讓他們以批發價賺的更多一點。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首先能夠保證日曆有一些基礎銷量降低庫存風險,其次能借招募合伙人擴大品牌方的影響力,其三能帶來其他業務的曝光甚至是動銷。

那麼如何讓這些聯創有參與感,責任感、榮譽感呢?

能做的小細節也很多,比如日曆每一天的內容都是一個聯創分享的故事。

這種參與感很強,也意味著你可能有365位推廣員。

再給這些聯創單獨採訪的機會,在日曆的發布會素材上,統一宣傳這些聯創等等。

5. 接受定製

如果你的供應鏈有成本和技術優勢的話,建議你可以為自己聯創或者企業做定製的福利,就是聯合宣發。

這樣聯創會感覺有集體感、成就感,也會大力進行推廣。

而作為企業來說,既節省了工作,又找到與企業文化相匹配的產品,這樣才會採購送禮的決心。

以上五點是村長認為,想做好一款賺錢的日曆,至少需要做到這幾點。

那麼,對於你所從事的行業,能做一本日曆嘛?

三、人人都能做一本賺錢日曆

1. 日曆是品牌連結器

我覺得很多行業平臺或KOL,都可以做一本日曆。

而且你要知道為什麼當下這些平臺都在日曆,除了賺錢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做強化連結,也可以叫品牌塑造。

當你一年365天,都在接觸一個品牌的一款日曆,它從你身上賺到品牌價值遠遠不止是書本費。

有時候,哪怕虧錢做也是值得的。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送禮的緣故,包括送日曆給你。

它在每天提醒你,告知你,它是誰,是哪一家做的,這家企業提供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

如果你是電商,讓你花36.5元買一個在用戶面前每天曝光的機會甚至是每天登錄,你會嗎?

2. 6種行業日曆拓展

緊接著回答剛才問題,對於許多行業來說,都可以出一本屬於自己的日曆,我提供一些思路給大家參考。

1)健身日曆

比如大家熟知的Keep或者其他類型的健身APP,可以以吃、練為內容,出一本健身日曆。

2)美食日曆

如果是下廚房,可以出一個菜譜日曆,可以是家常小炒,也可以是網紅美食為內容。

3)育兒日曆

如果是寶寶樹、媽媽網,則可以圍繞孩子的健康成長,從家庭關係、育兒知識等方面做。

4)語言日曆

對於語言教育機構,如漢語、日語、英語,類似天天背單詞、名人名言為每日日籤。

5)音樂日曆

對於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則可以以每天一首歌的歌詞、歌名來做日曆,再配上掃碼聽歌。

只要選歌曲到位,單個人的日活肯定能帶動。

6)旅行日曆

如果是攜程、馬蜂窩這樣的旅遊平臺,就可以以旅遊技巧、目的地景點、平臺達人等為內容。

比如日曆的主題可以叫每天去一個想去的地方吧,也可以配送二維碼掃碼查看旅遊日記。

以上村長簡單羅列了六個點,幫助大家做發散,核心目的是保持關聯思考。

3. 日曆不一定僅有紙質的

說到最後,再提一點,希望大家不僅要關注怎麼做好一款紙質日曆。

另外希望大家能以此案例為啟發,做點自身業務上的產品創新。

日曆是紙質的,那能不能把日曆變成電子版?

在用戶每日籤到的時候,提供一張日曆呢(有些大廠在做)?

或者買了紙質版,還有電子版的配套。

另外,日曆這種內容形式能不能結合自己的實物產品呢?

比如農夫山泉日曆瓶,或者網易雲跨界做日曆音樂瓶。

這個日曆不一定是一年為單位的,可以買一個月的日曆瓶。

當然了,這種創意比較適合大批量生產的消費品品牌,用在產品外包裝上。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

#專欄作家#

偶爾分享生活,關注電商、科技,新事物。

本文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果殼商店第五年:從一本日曆開始,用科學探索知識文創的宇宙
    果殼商店的發展歷程   從一本日曆   從一本物種日曆,到目前已經上架的400多個有趣好玩的品類,果殼商店的挖掘方式主要有三種:自研、選品和聯合。   自研   第一種拓展品類的方式是自研新產品,物種日曆就是果殼自研產品的典型代表。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 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此外,諸如《聯邦走馬日曆》《物種日曆》等一批個性日曆 也試圖在市場上分羹,成都博物館也在籌備一本大千檯曆,由漫畫版的張大千帶你暢遊成博。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多種版本成「日曆家族」
    《故宮日曆》是介紹故宮藏品、傳播傳統文化的普及讀物,承載的是故宮的歷史與文化,它每一頁的內容、文字、圖片都經過精心挑選,力求以故宮博物院豐富的文物藏品、深厚的文化內涵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學者參與每一頁日曆用圖的挑選、文字的撰寫,讓一本普通的日曆表現出歷史味道與藝術氣息。
  • 2020日曆比拼,這些公司腦洞真大
    不論如何,新年伊始,大公司們精心準備的日曆依舊很有看頭,它們很好地傳播了公司文化,除了美輪美奐,甚至還可以一物多用。借用經緯創投日曆上的一句話:唯有一本戲很多的日曆,才能開啟一年的幸運。話不多說,直奔主題——創意無限【騰訊】騰訊的新年禮盒,濃重的大紅色,標準的大廠範兒。
  • 2019「日曆大戰」悄然開啟 《國家地理》、故宮「網紅」日曆你見過嗎
    《單向歷》《故宮日曆》《物種日曆》《豆瓣電影日曆》……這些年裡,阮璐瑤曾購買過許多「網紅」日曆,不過,阮璐瑤坦言,有些「網紅」日曆純粹是跟風,《故宮日曆》幾年下來始終讓我中意。10月中旬,阮璐瑤就網購了一本《故宮日曆》,原以為就這樣迎接2019年,幾天前,她在微博上看到《國家地理》的推廣後,又忍不住「剁手」了。
  • 2018日曆大盤點:強牌的升級,萌新的逆襲
    我們看看日曆市場的佼佼者,那些「老司機」如何引領新潮流,哪些「小萌新」打開新局面,還有江湖中的「隱士」們怎樣遺世而獨立,安靜地做一本好日曆。強中更有強中手,「老司機」花樣升級出於對日曆屆前輩的尊重,我們先一起看看那些早在日曆屆坐穩江山,有一定地位的日曆強牌。
  • 日曆書成「網紅」:市面上2018年日曆書已經推出50多種
    又到了年根底下,大家在調侃自己「這一年啥都沒做」的同時,也不得不進入新的篇章了。說到新年必備的物品,有一樣東西已經多年不見,現在卻突然重新爆紅,它就是——日曆!《豆瓣電影日曆》產品圖是的,儘管大家不願看到時光流逝,但這也並不妨礙桌面上多出個精緻的擺設物。
  • 2017年日曆登場 《故宮日曆》成「網紅」酷似「紅磚頭」
    11月7日,在成都太古裡某書店,故宮日曆及其他文創日曆產品吸引市民瀏覽。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此外,諸如《聯邦走馬日曆》《物種日曆》等一批個性日曆也試圖在市場上分羹,成都博物館也在籌備一本大千檯曆,由漫畫版的張大千帶你暢遊成博。
  • 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 被譽「中國最美日曆」
    原標題:故宮日曆:累計發行300萬冊 被譽「中國最美日曆」   《故宮日曆》2020年版出爐   中國最美日曆讀懂600年紫禁城滄桑   2020年《故宮日曆》新鮮出爐了!
  • 2021年的主題日曆書是時候買起來了
    無緣親去參觀的你我,可以再買一本故宮日曆書,在紙頁間慢賞珍貴文物圖片。 因為明年當值的農曆生肖是牛,所以這本日曆中呈現了不少以牛為主題的文圖,梳理了12個農耕主題,如「南畝課耕」「笛聲悠悠」「稻熟倉滿」等,呈現出一派田園風光。
  • 2017,日曆也瘋狂
    自《故宮日曆》打開市場後,2017年將至,《生肖日曆》《單向歷》《西洋鏡日曆》《親愛的日曆》《傳家日曆》《紅樓夢日曆》《給孩子的日曆》《每日讀詩日曆》等不勝枚舉的主題日曆迅速「搶灘」文創市場。不僅僅是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中信出版社等大型出版機構發力,叫得上名字的出版社都在出自己的年曆。2017年的年曆市場,文藝日曆漸成爆款。
  • 不上班在家做什麼如何賺錢-不上班的活法
    但是很多行業不景氣甚至倒閉,本次疫情以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不上班在家做什麼賺錢?不上班如何賺錢?不上班的100種活法!不上班的23種活法!等等!其實,目前來講通過網際網路很容易實現不上班賺錢!因為網際網路上創業機會還是蠻多的,並且不受地域和時間限制!比如很多人選擇做電商、做短視頻帶貨等等都非常的不錯!並且世面上也出現了很多相關培訓機構和相關課程!
  • 2020年日曆來了,裡面藏著百科全書
    記者 | 趙曉嬌12019的餘額已不足20%,2020年日曆已經來了。2020年日曆除了上市時間早之外,功能上也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和互動性,並且還有許多新晉品牌加入了這場日曆大戰,比如最近很紅的敦煌研究院,以及公眾號 「十點讀書」,今年也都推出了自己的日曆,而像故宮日曆、知乎日曆等老牌常青日曆今年也繼續知識普及的路數。
  • 這本顏值爆表的高冷日曆,一般人可能看不懂
    各種各樣的日曆讓我們挑的眼花繚亂,而有一本日曆可以帶你看遍全宇宙。 或許你還有些許不信,但這本《星座日曆》卻真的能做到。提到星座,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十二星座,但宇宙沒有這麼簡單。 好玩、有趣、有內容、實用,《星座日曆》覆蓋了一本日曆應該達成的全部目標。
  • 用物種日曆做禮物,讓366個物種故事陪伴心愛的人度過2020年
    每到年末,我都會送給女兒一份小禮物,那就是一本新年日曆,讓她對新年有一份期待,讓她增加強時間的概念,讓她學會珍惜美好的年華。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了五六年了。光陰走進2019年10月末,我又送給女兒一份日曆。聽說送日曆,她很平淡地只說了「謝謝」,可是等到她真正把2020年物種日曆拿到手裡的時候,她不淡定了,很欣喜地說:「這本好看,媽媽太謝謝你了。」說完,還給了我一個吻。慚愧,是我孤陋寡聞,沒有早點將物種日曆推送到女兒面前。
  • 實用貼|看到就想買,12款值得入手的2019年日曆!
    老樹特地為這本日曆畫了一隻帶有翅膀的小飛豬。漫天花雨中,小豬就在空中飛呀飛。傳統文化故宮日曆故宮的文創一直以把創意、新意思融入傳統見長,把日曆這種最傳統、最能見證時光流逝的東西做得有趣當然不是難事。滿漢全席日曆國博日曆作為集中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家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國家博物館僅在2017年就吸引了超過755萬人到館參觀。如今,這些國博文物們帶著古老厚重的歷史力量和魅力無窮的美學力量全部匯集到了一本日曆中,令你足不出戶,就可看盡歷史長流浩蕩。
  • 1986年日曆"撞臉"2014年 網友:撣撣灰接著用
    在新的一年裡,有網友發現,1986年的日曆和2014年有著驚人的相似。用著20多年前的日曆可以照常過今年的生活,這樣的「時空穿梭」背後有著怎樣的秘密?  網友  1986年的舊日曆「撞臉」2014年  「如果你碰巧翻出一本1986年的舊日曆,那麼撣撣灰塵就可以用了,因為它與2014年的日曆日期幾乎一模一樣。」愛上網的小悅扒拉到了一個熱議話題,1986年出生的她立馬被這個巧合所吸引。
  • 哈哈,這本日曆顛覆你的認識
    小時候過年前,我爸就會拿出一本日曆,一人發一本,要我們計劃明年的事宜。我爸的日曆是當時最流行的版本,堪稱極簡日曆。一年有十二個月就十二張風景照,風景照的背面是42個白底小黑框,框裡有陽曆和陰曆的字樣。因為,這種日曆填完就當擺設了,過了很久才突然想起翻一下。可是,隨著文創產業的發展,近些來我越來越喜歡買日曆了。不說豆瓣的電影日曆,也不說華美的故宮日曆,就是低調而平實的《物種日曆2020》就讓我愛不釋手了。
  • 浙二眼科中心和錢報聯合編寫,眼科日曆打開全新視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吳朝香 鄭佳穎 通訊員 曹露婷這是一本特別的綠色日曆:一天一問答,365天精心呵護你的眼睛。12月22日,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學眼科醫院、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共同合作編寫的《2021眼科日曆》正式發布。
  • 2014年日曆與1986年相同可通用 老日曆賣出百元價-廣西新聞網
    2014年日曆與1986年「撞衫」●公曆日期與星期排序完全一致 ●天文界人士稱,有曆法設置閏年等原因;數學教師說,其實就是數學裡的周期性、餘數問題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佘鴻雁「翻出一本1986年的老日曆,撣撣灰塵在今年接著用,因為它與2014年的日期與星期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