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主題日曆書是時候買起來了

2020-12-05 騰訊網

不知不覺,這跌宕起伏的2020年即將進入最後一個月:2021近在眼前了。你桌上的日曆書準備好了嗎?

感覺日曆書的風似乎沒有前幾年吹得那麼「猛烈」了,但質量和出品還算穩定,類型也齊全。在購書網站輸入「日曆書」三個字:詩詞、養生、藝術、旅行……總能找到適合你的主題。

其中,故宮日曆和丁香醫生的健康日曆,已成為比較知名的日曆書品牌。詩與藝術的主題也從未缺席,常換常新。

博物主題

《故宮日曆》

2016年,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故宮文物及文物修復師狠狠「火」了一把,故宮博物院首次驕傲曬了家底:共有180多萬件珍貴藏品。

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際,故宮出版社推出了《文明縮影·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出了十二年的《故宮日曆》,也才「用到」了其中4300多件文物,不過千分之二三。家底極厚的故宮,每年拿出幾百件文物放上日曆,簡直綽綽有餘。

今年因為有600周年的大日子,故宮博物院也精心準備了兩場難得一見的大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和「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無緣親去參觀的你我,可以再買一本故宮日曆書,在紙頁間慢賞珍貴文物圖片。

因為明年當值的農曆生肖是牛,所以這本日曆中呈現了不少以牛為主題的文圖,梳理了12個農耕主題,如「南畝課耕」「笛聲悠悠」「稻熟倉滿」等,呈現出一派田園風光。

藝術主題

《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

大英博物館已經是名滿天下了,但其實大英圖書館也非常厲害:該圖書館的館藏數量堪稱世界圖書館之首,有超過1.5億件珍貴藏品,跨越了數千年的人類文明歷史長河。

除了書籍收藏外,大英圖書館每年都會邀請國際知名策展人針對現有藏品策劃展覽,呈現給觀眾的展覽集文化、藝術、知識於一體,豐富而跨界。2021的這本《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就收錄了大英圖書館十年來歷次展覽中最精彩的12場,分享給中國讀者。

12個月,12個主題,從魔法到文學,從科幻到寫作,見證文化變遷。比如一月的「魔法時光」是探秘魔法世界,追尋魔法歷史;四月的「至美莎翁」則是借莎士比亞誕辰,重溫他留給世人的文學瑰寶;五月的「中古故事」,帶領讀者回到遙遠的中古世界;九月的「絕妙之境」,則專注展現科幻小說從無到有的發展與壯大……

這本日曆書不大,被特意設計成口袋書的樣式,每頁上還有二維碼,掃碼就可以收聽相關的有聲講解。

親子主題

《小小詩日曆》

這些寫給孩子的詩,出自《人民文學》詩歌編輯鄒進之手,365首短詩,配上365張精心繪製的插畫,每一頁、每一個日子都能給孩子帶來新的體驗。

插圖為多名優秀的插畫師共同繪製,圖案萌萌的,比較小清新。每張圖的內容都和小詩對應。有一張流星雨的我很喜歡:「王母娘娘打麻將/在天空擲流星骰子」。

這個比喻讓我想起著名作家納博科夫在寫給妻子薇拉的一封信裡說,天堂應該挺無聊的,到處是天使翅膀抖落的絨毛,所以禁止吸菸。

「不過有時天使們偷偷抽菸,把煙藏在袖子裡,天使長巡視的時候,他們就悄悄把菸頭彈掉,這就是你看到的流星啦。」多妙的比喻!

同時,這本日曆書還是個獨特的日記本,可以讓孩子在每一頁記錄下當天有趣的小事、所思所想等,慢慢寫滿了,一年到頭了,便可以放進箱子裡,若干年後拿出來,某月某日的溫馨記憶,自會躍然心頭。

營養主題

《混知健康日曆》

「混知」是個微信公號的名字,其創辦者陳磊在2014年以漫畫式科普出名並走紅,《那個你不太熟悉的孔老夫子》或許不少人看過。他的《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等書也頗為暢銷。

這個80後理工男是電視劇《我愛我家》的粉絲,尤其喜歡裡面那個混子角色:紀春生,於是給自己取網名「二混子」。陳磊的微信公號本來叫做「混子曰」,後來他發現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成為了「混子曰」公眾號的粉絲,陳磊擔心「混子」一詞對未成年人影響不好,便特意將公眾號改名為「混知」。

這本《混知健康日曆》便是陳磊及其團隊(混知團隊)為2021年打造的日曆書。書中插圖都是他的漫畫,用他最擅長的趣味圖解方式,講述365個關於營養學的問題,教你如何做一個健康的吃貨,同時也涉及與吃相關且大家關心的減肥、美容、運動、外賣等話題。

日曆書的封面和封底分別針對男性和女性——「做美人不白吃」與「做帥哥不白吃」,給自己或送朋友,都合適。

養生主題

《健康日曆2021》

由專業醫生團隊打造的丁香醫生《健康日曆》,著重科普健康生活方式,也一如既往致力於破除各種養生謠言,比較適合送給家裡老人,不過我覺得,其實年輕人也同樣需要這些建議。

比如它會提醒喜歡在上下班路上聽歌的你:耳機音量,最好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也會貼心提示:如果你實在喜歡蹺二郎腿,那麼記得經常換換邊,蹺完左腿蹺右腿,將脊柱側彎的可能性降低再降低。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不要久坐、不要久坐、不要久坐!

書店主題

《企鵝日曆》

就在前幾天,全球最大的大眾圖書出版公司「企鵝蘭登」豪擲21.75億美元現金(約合143億人民幣)收購了美國排名第三的大眾圖書出版社「西蒙與舒斯特」。從此,美國圖書銷售1/3的天下將歸入這家全美最大的大眾圖書出版公司。

成立於1927年的蘭登書屋,發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程,在時間的長河裡,它並沒有被歷史洪流擊退,反而通過全球化以及緊跟時代的數位化轉型,成為全球最大的大眾圖書出版商;蘭登與成立於1935年的企鵝(後發展為企鵝出版集團)在2013年合併,成為如今大家熟知的企鵝蘭登出版社。

如果你愛讀書也愛逛書店,那麼這本由企鵝蘭登中國授權中信出版推出的「企鵝日曆2021:世界書店巡禮」值得你擁有。

這本日曆書把一年切割為52周,其中有些書店會用一周的篇幅來講述它的故事,有些「書店集錦周」則是對應「女性主題」「兒童主題」等與日期相關的元素,主要選擇大家耳熟能詳的書店、舊書店(攤)、特色主題書店、地理位置奇妙的書店、文學作家(作品)書店等。日曆中還提供了「城市書店旅行地圖」。

這是一本既可以當作插畫集,又可以當作陪伴你旅行的「旅行指南」。365幅精美的書店插畫,出自12位插畫師之手,他們曾在中國、韓國、俄羅斯和美國等地探訪書店,力求呈現你理想中實體書店的樣子,給你一處讓詩意棲居的所在。

計劃主題

《脫胎換骨日曆》

每到新年將至的時候,便是許多人心中沮喪和希望並存的時候——沮喪是這一年開頭定下的計劃「又雙叒叕」沒能完成;希望則是明年繼續努力,也許會更好。

在我看來,2020年的計劃如果沒能完成、目標沒能實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這一年實在太難了。儘管如此,我們依然要對未來懷抱希望,希望2021年會更好,2020年的陰影都能被慢慢抹去。

除了客觀原因之外,大多數人的新年計劃總打臉,多半是因為目標定得太高或太雜。

其實,如果一年只聚焦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後每天記錄一次你為之所做的哪怕很微小的努力,積累到年底也會有非常顯著的進步。

這本「脫胎換骨」日曆書,簡直就是用書名直擊那些把希望寄托在一年之初的人們內心,但其實它並非只盯著你完成計劃沒有,同時也通過一句句出自經典佳作的書摘和一幅幅勵志漫畫,讓你每天汲取一次熱血激勵。

它鼓勵你新年計劃做減法,只聚焦一個真正重要的目標,然後每天為實現該目標進步一點。日曆尾部設立打卡區,讓你每天記錄一次小努力。如果你的計劃取得成功,那麼這本日曆書也就成了有價值的紀念品。比如,你可以翻著它驕傲地對別人說:「看!我這一年30公斤的體重就是這麼一天天減下來的!」

旅行主題

《旅行迷日曆》

2020年,可能只有極少數人出過國——其中絕大多數還是疫情開始前不知情出去的。再來翻看這本著名旅行指南品牌「孤獨星球」出的旅行日曆,會不會很唏噓?

其實也沒關係的,比如我,甚至會比往年更想要這樣一本日曆書。譬如古代文人欣賞掛在牆上的山水畫,用想像在畫中跋山涉水、恣意悠遊,我也可以在這本美麗的旅行日曆裡,寄託自己週遊世界的美夢。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心中保持有夢,總是好的啊。

2021年的這本《旅行迷日曆》分為12頁的月曆冊和52頁的每周靈感冊。月曆冊涵蓋12個主題,每月一冊,和靈感冊搭配使用。你可以通過這些美麗的圖片以及自己的「腦補」——1月去緬甸蒲甘坐熱氣球,俯瞰蒲甘全景;3月前往尼泊爾安納布爾納峰保護區徒步,體驗全世界最舒適的雪山徒步路線;6月去南美洲的復活節島,欣賞比冰島更像世界盡頭的地方……

也衷心希望2021年,世界變得更加安全,讓熱愛旅行的人們,重新回到路上。

(文/娜好)

相關焦點

  • 日曆書成「網紅」:市面上2018年日曆書已經推出50多種
    說到新年必備的物品,有一樣東西已經多年不見,現在卻突然重新爆紅,它就是——日曆!《豆瓣電影日曆》產品圖是的,儘管大家不願看到時光流逝,但這也並不妨礙桌面上多出個精緻的擺設物。而過去的日曆、檯曆也搖身一變,變成了「日曆書」。《單向歷》 產品圖你能想到的任何主題幾乎都適用於日曆書。
  • 2019年日曆書大戰:「新」成市場關鍵詞
    2019年日曆書大戰:「新」成市場關鍵詞 原標題: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的統計,截至發稿前,市場上已經出現40餘種2019年日曆書,從數量上來看,較之2017年(51種)和2018年(56種)呈現下滑趨勢。不過從日曆書的內容和形式來看,今年各大出版社轉而求新求變——創作新產品、更換新版本甚至加入新玩法。與此同時,也有新的出版社入局,力圖在日曆書出版領域分一杯羹。
  • 實用貼|看到就想買,12款值得入手的2019年日曆!
    2019年已在不遠處。到底什麼可以阻擋時間的洪水?紙質日曆這種好像存在於我們兒時記憶裡的東西,近幾年又流行了起來。不僅種類越來越多,設計也是越來越美,成了人們送禮的佳品。每年年末選擇明年的日曆,是一件快樂的事。仿佛做好這件事,新的一年就有了更美好的開端。
  • 文創日曆成「爆款」!2019年來了,你的新年曆買了嗎?
    但在今年,新的紙質日曆正崛起,西西弗2019惜福日曆賣斷貨,《豆瓣電影生活工作日曆》不到一周的時間被搶光,丁香醫生日曆、果殼日曆、單向街日曆,甚至微博網紅寵物的萌寵日曆等以單本50元~100元的零售價,創造了不菲的戰績。近日故宮出版社稱,《故宮日曆》《單向歷》等熱門產品都被盜版。默默無聞紙質日曆,是要翻起什麼浪花?
  • 2019年最美的日曆
    梁實秋也在信中提過獲贈《故宮日曆》的事:「頃接故宮日曆一冊,既有陰陽日曆可察,復逐日有古物照片欣賞 (二月二十與五月廿四重複),實日曆中最佳之作,拜領謝謝矣。」2009年,《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2011年,《故宮日曆》開始以生肖作為或隱或顯的主題,一年一期出版至今。
  • 50年一遇!真的假的?2021年日曆和1971年竟一樣→
    大家在感嘆時光流逝、歲月無情的同時,也產生了好奇心:這種巧合難道是50年才能一見的奇遇?1982年、1993年、1999年、2010年的日曆比如2021年的元旦是星期五,2020年的元旦是星期三,2022年的元旦是星期六,那這三年的日曆就不可能一樣。第二個影響因素是當年是否是閏年。比如2016年的元旦是星期五,同時2016年是閏年,2021年是平年,雖然從1月1日到2月28日兩年排布一致,但2016年有2月29日,那從3月份開始,這兩個年份的日曆就會不一樣了。」張健表示。
  • 2017,日曆也瘋狂
    自《故宮日曆》打開市場後,2017年將至,《生肖日曆》《單向歷》《西洋鏡日曆》《親愛的日曆》《傳家日曆》《紅樓夢日曆》《給孩子的日曆》《每日讀詩日曆》等不勝枚舉的主題日曆迅速「搶灘」文創市場。不僅僅是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中信出版社等大型出版機構發力,叫得上名字的出版社都在出自己的年曆。2017年的年曆市場,文藝日曆漸成爆款。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陳羽嘯攝   記者曾潔 編輯:覃貽花   隨著國家法定假日全面告罄,2016年已餘額不足,你開始制定新年計劃了嗎?文創日曆這個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在備忘、記事之餘彰顯個性,還能每 天學點小知識。難怪最近圖書市場日曆走俏,《故宮日曆》更是成為新晉「網紅」,口碑與銷量雙豐收。
  • 2021年來了,這日曆設計很應景!
    文章轉載自:字體設計 ID:hifont 編輯:秋秋 原標題:日曆設計竟然還能這麼玩!?  2020年即將過去,大家都期待2021年早點到來,以什麼來迎接新的一年比較有儀式感呢?日曆肯定少不了。  那麼,日曆怎樣設計才能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讓大家覺得充滿了儀式感?今天收集了20個比較有設計感的日曆跟大家分享,一起看看。
  • 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一模一樣?確實相似,但也沒有那麼神奇
    一、1971年和2021年的日期星期確實相同,但是也沒那麼神奇最近,有網友把1971年的日曆和2021年的日曆拼在一起,稱今年和50年前的日曆一模一樣,並配文:「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經較真查證,這兩年的日曆的確是相似的,1971年1月1日和2021年1月1日一樣,都在星期五,且1971年和2021年都不為閏年,所以理論上講,這兩年可以使用同樣的日曆。但是注意,這裡說的只是公曆,農曆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樣的重合有多值得驚嘆呢?好像也不至於。因為只要確定了每年的第一天是周幾和這一年是否為閏年,就能夠直接確定這一年日期和星期的對應方式。
  • 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一模一樣!50年一遇?
    網上最近幾天流傳著一張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對比圖引發了網友熱議仔細觀察,在這兩年的日曆上日期和星期正好重合1月1日都始於星期五12月31日也都結束於星期五大家在感嘆時光流逝、歲月無情的同時」「下次日曆留著,以後還可以用!」還有網友原地送上祝福:「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據媒體報導,這種巧合併不是相隔50年才會遇到。事實上,除了1971年,1982年、1993年、1999年以及2010年的日曆都和2021年一模一樣。
  • 較真|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一模一樣?確實相似,但也沒有那麼神奇
    較真要點:1971年和2021年的日期和星期確實相同,但這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和今年相同的還有1982年、1993年、1999年和2010年。另外,這裡的相同也只限於公曆,農曆還是不一樣。查證者:陳鄲藍|較真高校查證團成員一、1971年和2021年的日期星期確實相同,但是也沒那麼神奇最近,有網友把1971年的日曆和2021年的日曆拼在一起,稱今年和50年前的日曆一模一樣,並配文:「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 這些日曆在印刷設計上究竟有何不同!
    紙引未來網 提供行情分析、精準推廣、在線對接客戶、找貨等服務 魔幻的2020年即將過去,翻開新的一頁,我們即將迎來全新的2021年!各大品牌的創意日曆也早已悉數亮相,新花樣更是層出不窮!
  • 1971年和2021年日曆一樣,真是「50年一遇」?
    最近幾天網上流傳著一張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對比圖引發了網友熱議仔細觀察在這兩年的日曆上日期和星期正好重合!為何相隔50年日曆會相同呢?↓↓↓日曆共14種排布方式重複並不稀奇為何2021年和1971年日曆會出現重複呢?記者了解到,影響日曆排布情況的要素只有兩點——「該年份的元旦是星期幾」以及「是否為閏年」。例如說2021年元旦是周五,那麼同樣是周五元旦的2016年在2月29日前的日曆,就和2021年一模一樣,2月29日後由於平閏年不同多了一天,就開始錯開。
  • 1971年和2021年日曆一樣,真的是「50年一遇」?真相來了
    網上最近幾天流傳著一張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對比圖,引發了網友熱議。仔細觀察,在這兩年的日曆上,日期和星期正好重合,1月1日都始於星期五,12月31日也都結束於星期五。比如從1971年1月1日到2021年1月1日,一共經過了18263天;18263正好是7的2609倍,同時兩個年份都是平年,這就意味著1971年和2021年的每一天都相隔了完整的2609周。體現在日曆上,就是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是一模一樣的。事實上,只要每年比7的倍數多出來的天數攢夠7天,就會發生日期與星期完全對應的情況。
  • 1971年和2021年日曆一樣,真的是「50年一遇」?
    最近幾天,網上流傳著一張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對比圖,引發了網友熱議。仔細觀察,在這兩年的日曆上,日期和星期正好重合。
  • 2021年日曆和1971年長一樣?網友:時間沒變,我們變了
    有 情 感 有 情 調 有 情 況 做江都人最愛關注的微信公眾平臺 近日,一張1971年和2021年的日曆對比圖在網上引起熱議。
  • 2020年日曆來了,裡面藏著百科全書
    《故宮日曆》作為日曆書的先驅,在上世紀30年代,故宮就曾推出過《故宮日曆》;2009年,《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2016年版《故宮日曆》銷售額在日曆書整體市場中佔比超過70%,在京東上市不到半年銷量近10萬冊;到今天,這本被稱為「紅磚頭」的《故宮日曆》已經累計發行300萬冊,在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日曆書市場近幾年的蓬勃發展。
  • 一本書餵飽你的求知慾,讀過《物種日曆》,更不能錯過它
    作者要專業,內容要拿得出手2020年9月22日,果殼旗下物種日曆的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閱讀量很快就突破100000+。這篇文章就是"我們熄燈了。最後一年《物種日曆》今日發售"。在博物圈一直有這樣的說法:世界上的生物只有兩種——已經出現在物種日曆的,以及將要出現在物種日曆的。歷時7年,《物種日曆2021熄燈號》戛然而止;果殼·物種日曆給孩子的自然課在2020揚帆遠航。給孩子不同的知識承載形式,不變的是同一種成長的陪伴。
  • 視頻丨今年日曆與1971年完全重合?這是一道數學題
    記者查詢後發現,除了1971年,1982年、1993年、1999年以及2010年的日曆都和2021年一模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淄博市天文愛好者協會發起人、張店區鐵路小學天文社團輔導教師張健解釋說,對於公曆來說,有兩個因素會影響到日曆的排布。「一是元旦的起始位置,如2021年的元旦是周五,而2020年元旦是周三,2022年元旦是周六,那這三年的日曆就不可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