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這跌宕起伏的2020年即將進入最後一個月:2021近在眼前了。你桌上的日曆書準備好了嗎?
感覺日曆書的風似乎沒有前幾年吹得那麼「猛烈」了,但質量和出品還算穩定,類型也齊全。在購書網站輸入「日曆書」三個字:詩詞、養生、藝術、旅行……總能找到適合你的主題。
其中,故宮日曆和丁香醫生的健康日曆,已成為比較知名的日曆書品牌。詩與藝術的主題也從未缺席,常換常新。
博物主題
《故宮日曆》
2016年,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故宮文物及文物修復師狠狠「火」了一把,故宮博物院首次驕傲曬了家底:共有180多萬件珍貴藏品。
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之際,故宮出版社推出了《文明縮影·歲月留珍——故宮日曆十二載典藏版》。出了十二年的《故宮日曆》,也才「用到」了其中4300多件文物,不過千分之二三。家底極厚的故宮,每年拿出幾百件文物放上日曆,簡直綽綽有餘。
今年因為有600周年的大日子,故宮博物院也精心準備了兩場難得一見的大展:「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和「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無緣親去參觀的你我,可以再買一本故宮日曆書,在紙頁間慢賞珍貴文物圖片。
因為明年當值的農曆生肖是牛,所以這本日曆中呈現了不少以牛為主題的文圖,梳理了12個農耕主題,如「南畝課耕」「笛聲悠悠」「稻熟倉滿」等,呈現出一派田園風光。
藝術主題
《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
大英博物館已經是名滿天下了,但其實大英圖書館也非常厲害:該圖書館的館藏數量堪稱世界圖書館之首,有超過1.5億件珍貴藏品,跨越了數千年的人類文明歷史長河。
除了書籍收藏外,大英圖書館每年都會邀請國際知名策展人針對現有藏品策劃展覽,呈現給觀眾的展覽集文化、藝術、知識於一體,豐富而跨界。2021的這本《湛廬珍藏曆·大英圖書館》,就收錄了大英圖書館十年來歷次展覽中最精彩的12場,分享給中國讀者。
12個月,12個主題,從魔法到文學,從科幻到寫作,見證文化變遷。比如一月的「魔法時光」是探秘魔法世界,追尋魔法歷史;四月的「至美莎翁」則是借莎士比亞誕辰,重溫他留給世人的文學瑰寶;五月的「中古故事」,帶領讀者回到遙遠的中古世界;九月的「絕妙之境」,則專注展現科幻小說從無到有的發展與壯大……
這本日曆書不大,被特意設計成口袋書的樣式,每頁上還有二維碼,掃碼就可以收聽相關的有聲講解。
親子主題
《小小詩日曆》
這些寫給孩子的詩,出自《人民文學》詩歌編輯鄒進之手,365首短詩,配上365張精心繪製的插畫,每一頁、每一個日子都能給孩子帶來新的體驗。
插圖為多名優秀的插畫師共同繪製,圖案萌萌的,比較小清新。每張圖的內容都和小詩對應。有一張流星雨的我很喜歡:「王母娘娘打麻將/在天空擲流星骰子」。
這個比喻讓我想起著名作家納博科夫在寫給妻子薇拉的一封信裡說,天堂應該挺無聊的,到處是天使翅膀抖落的絨毛,所以禁止吸菸。
「不過有時天使們偷偷抽菸,把煙藏在袖子裡,天使長巡視的時候,他們就悄悄把菸頭彈掉,這就是你看到的流星啦。」多妙的比喻!
同時,這本日曆書還是個獨特的日記本,可以讓孩子在每一頁記錄下當天有趣的小事、所思所想等,慢慢寫滿了,一年到頭了,便可以放進箱子裡,若干年後拿出來,某月某日的溫馨記憶,自會躍然心頭。
營養主題
《混知健康日曆》
「混知」是個微信公號的名字,其創辦者陳磊在2014年以漫畫式科普出名並走紅,《那個你不太熟悉的孔老夫子》或許不少人看過。他的《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等書也頗為暢銷。
這個80後理工男是電視劇《我愛我家》的粉絲,尤其喜歡裡面那個混子角色:紀春生,於是給自己取網名「二混子」。陳磊的微信公號本來叫做「混子曰」,後來他發現越來越多的少年兒童成為了「混子曰」公眾號的粉絲,陳磊擔心「混子」一詞對未成年人影響不好,便特意將公眾號改名為「混知」。
這本《混知健康日曆》便是陳磊及其團隊(混知團隊)為2021年打造的日曆書。書中插圖都是他的漫畫,用他最擅長的趣味圖解方式,講述365個關於營養學的問題,教你如何做一個健康的吃貨,同時也涉及與吃相關且大家關心的減肥、美容、運動、外賣等話題。
日曆書的封面和封底分別針對男性和女性——「做美人不白吃」與「做帥哥不白吃」,給自己或送朋友,都合適。
養生主題
《健康日曆2021》
由專業醫生團隊打造的丁香醫生《健康日曆》,著重科普健康生活方式,也一如既往致力於破除各種養生謠言,比較適合送給家裡老人,不過我覺得,其實年輕人也同樣需要這些建議。
比如它會提醒喜歡在上下班路上聽歌的你:耳機音量,最好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60%;也會貼心提示:如果你實在喜歡蹺二郎腿,那麼記得經常換換邊,蹺完左腿蹺右腿,將脊柱側彎的可能性降低再降低。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不要久坐、不要久坐、不要久坐!
書店主題
《企鵝日曆》
就在前幾天,全球最大的大眾圖書出版公司「企鵝蘭登」豪擲21.75億美元現金(約合143億人民幣)收購了美國排名第三的大眾圖書出版社「西蒙與舒斯特」。從此,美國圖書銷售1/3的天下將歸入這家全美最大的大眾圖書出版公司。
成立於1927年的蘭登書屋,發展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程,在時間的長河裡,它並沒有被歷史洪流擊退,反而通過全球化以及緊跟時代的數位化轉型,成為全球最大的大眾圖書出版商;蘭登與成立於1935年的企鵝(後發展為企鵝出版集團)在2013年合併,成為如今大家熟知的企鵝蘭登出版社。
如果你愛讀書也愛逛書店,那麼這本由企鵝蘭登中國授權中信出版推出的「企鵝日曆2021:世界書店巡禮」值得你擁有。
這本日曆書把一年切割為52周,其中有些書店會用一周的篇幅來講述它的故事,有些「書店集錦周」則是對應「女性主題」「兒童主題」等與日期相關的元素,主要選擇大家耳熟能詳的書店、舊書店(攤)、特色主題書店、地理位置奇妙的書店、文學作家(作品)書店等。日曆中還提供了「城市書店旅行地圖」。
這是一本既可以當作插畫集,又可以當作陪伴你旅行的「旅行指南」。365幅精美的書店插畫,出自12位插畫師之手,他們曾在中國、韓國、俄羅斯和美國等地探訪書店,力求呈現你理想中實體書店的樣子,給你一處讓詩意棲居的所在。
計劃主題
《脫胎換骨日曆》
每到新年將至的時候,便是許多人心中沮喪和希望並存的時候——沮喪是這一年開頭定下的計劃「又雙叒叕」沒能完成;希望則是明年繼續努力,也許會更好。
在我看來,2020年的計劃如果沒能完成、目標沒能實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這一年實在太難了。儘管如此,我們依然要對未來懷抱希望,希望2021年會更好,2020年的陰影都能被慢慢抹去。
除了客觀原因之外,大多數人的新年計劃總打臉,多半是因為目標定得太高或太雜。
其實,如果一年只聚焦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後每天記錄一次你為之所做的哪怕很微小的努力,積累到年底也會有非常顯著的進步。
這本「脫胎換骨」日曆書,簡直就是用書名直擊那些把希望寄托在一年之初的人們內心,但其實它並非只盯著你完成計劃沒有,同時也通過一句句出自經典佳作的書摘和一幅幅勵志漫畫,讓你每天汲取一次熱血激勵。
它鼓勵你新年計劃做減法,只聚焦一個真正重要的目標,然後每天為實現該目標進步一點。日曆尾部設立打卡區,讓你每天記錄一次小努力。如果你的計劃取得成功,那麼這本日曆書也就成了有價值的紀念品。比如,你可以翻著它驕傲地對別人說:「看!我這一年30公斤的體重就是這麼一天天減下來的!」
旅行主題
《旅行迷日曆》
2020年,可能只有極少數人出過國——其中絕大多數還是疫情開始前不知情出去的。再來翻看這本著名旅行指南品牌「孤獨星球」出的旅行日曆,會不會很唏噓?
其實也沒關係的,比如我,甚至會比往年更想要這樣一本日曆書。譬如古代文人欣賞掛在牆上的山水畫,用想像在畫中跋山涉水、恣意悠遊,我也可以在這本美麗的旅行日曆裡,寄託自己週遊世界的美夢。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心中保持有夢,總是好的啊。
2021年的這本《旅行迷日曆》分為12頁的月曆冊和52頁的每周靈感冊。月曆冊涵蓋12個主題,每月一冊,和靈感冊搭配使用。你可以通過這些美麗的圖片以及自己的「腦補」——1月去緬甸蒲甘坐熱氣球,俯瞰蒲甘全景;3月前往尼泊爾安納布爾納峰保護區徒步,體驗全世界最舒適的雪山徒步路線;6月去南美洲的復活節島,欣賞比冰島更像世界盡頭的地方……
也衷心希望2021年,世界變得更加安全,讓熱愛旅行的人們,重新回到路上。
(文/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