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預告】相約9.26,聽大咖聊聊精準醫學與分子病理那些事

2021-01-14 澎湃新聞

隨著越來越多的腫瘤相關基因被發現,在臨床需求的日益增長下,分子病理學作為跨界融合的一項新型檢測技術,儼然成為近十年來病理學界最重要和最具活力的發展領域之一。它的發展使得病理學由此踏上了腫瘤靶向治療、個體化醫療及精準醫療的快速軌道,並逐漸成為精準醫療的支柱,在疾病的鑑別診斷、伴隨診斷、治療指導、預後評估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子病理相關新技術和新進展噴湧而出,跨界、多學科融合的趨勢越發明顯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一些問題:相關標準和規範的建立仍比較欠缺,相關技術的應用推進和資源融合亟需組建一個跨界合作的大平臺,通過匯聚不同領域的專業資源,引領、規範、推進中國分子病理行業發展。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病理分會正是順應這一趨勢,在廣東省人民醫院病理科學科帶頭人張慶玲教授的牽頭髮起下得以獲批成立。通過構建跨學科、多領域的分子病理交流、合作和共享平臺,分會將充分發揮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的平臺優勢,匯聚分子病理研發、診斷和臨床等多領域專業資源,重點開展學術交流、聯合研究、標準制訂、質量控制、會診合作平臺等工作,開啟分子病理發展新篇章。

為進一步普及分子病理基礎、介紹分子病理領域應用進展和最新動態、加強行業內合作、推動分子病理檢測項目的開展,分子病理分會籌備組將在9月26日(本周六) 9:00-11:40,通過知網線上平臺舉辦「分子病理基礎和應用系列講座第一期活動暨分子病理分會籌備啟動儀式」。屆時,來自國內外知名分子病理專家,將緊緊圍繞「分子病理基礎和應用」,共同探討分子病理相關的研究與應用,為廣大同道奉上一場份量十足的學術盛宴,敬請期待!

主題一:分子病理分會發展目標及願景——張慶玲教授

張慶玲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病理分會牽頭髮起人
廣東省人民醫院病理科學科帶頭人

醫學博士、教授、副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華南理工大學醫學院和南方醫科大學兼職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腫瘤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訪問學者;國家、廣東省和北京市自然基金函審專家;教育部學位中心學位評審專家;山東省、河北省和四川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世界華人醫師協會檢驗與病理醫師協會常委;中國老年醫學會病理學分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淋巴瘤學組成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環境專業委員會委員;研究型醫院協會病理學分會原發不明腫瘤學組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病理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廣東省醫療行業協會病理醫學管理分會常委;廣東省胸部疾病協會腫瘤急危重症專業委員會常委。

主題二:分子病理基礎和規範化—陸國輝教授

陸國輝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精準檢測分會、婦科腫瘤分會、遺傳病分會顧問

美國臨床細胞遺傳學診斷執照(ABMG);原美國MD Anderson腫瘤中心首位ABMG認證臨床細胞遺傳診斷主任;美國美國醫學遺傳學院專家委員(FACMG);中國遺傳學會遺傳諮詢分會委員;美國南卡大學醫學院/南方醫科大學/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等兼職/客座教授;中國產前遺傳病診斷/遺傳諮詢領域開拓者之一。先後參與6本醫學遺傳專著的編寫,主編:《產前遺傳病診斷》(2002年出版,2003年全國優秀圖書二等獎);《臨床遺傳諮詢》(2007年出版);《常見婦嬰九病——從預防到醫學基因組醫學》(2009年出版)。編寫專著31章,發表在世界知名SCI雜誌論文60餘篇。

主題三:臨床二代測序流程和解讀—鄭剛教授

鄭剛
美國梅奧醫院臨床基因組學實驗室co-director

梅奧醫學院副教授,臨床實驗室標準(CLSI)的專家顧問,國際實驗室血液學協會分子委員會vice chair。北京醫科大學醫學本科,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病理住院醫和血液及分子病理培訓,2015-2019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任教。曾獲The Women's Board grant, Clinical Pathology Teaching Award, Achievement in Quality Improvement, global health faculty pilot grant, Young Investigator's Award, John C. Eggleston Award in Surgical Pathology 等多個獎項。SCI收錄論文50篇,包括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leukemia,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modern path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等。

專題四:基於分子檢測的甲狀腺良惡性病變的鑑別診斷—邵建勇教授

邵建勇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精準檢測分會副主任委員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分子診斷科主任

華南腫瘤基因診斷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科技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科學顧問,國家衛計委病理質控中心分子病理質控委員會專家組副組長,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臨床分子診斷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病理學會分子病理學組副組長,中國抗癌協會病理學會分子病理學組副組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分子診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實驗醫學專家委員會病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腫瘤分子診斷專業委員會顧問,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分子診斷及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副組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病理分會分子病理學組副組長,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健康服務適宜技術分會專家委員會特邀專家,國家衛計委肺癌質控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腫瘤精準治療分子靶點檢測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中國抗癌協會「家族遺傳性腫瘤協作組」專家組成員。

專題五:DNA甲基化檢測在腫瘤診療中的應用價值--蘇敏教授

蘇敏
汕頭大學醫學院病理國家重點學科病理教研室負責人
汕頭大學司法鑑定中心機構負責人

病理學教授,主任法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教授。中國病理醫師協會常委、衛健委塵肺病防治專家組成員,廣東省教育廳高校國際合作平臺食管癌分子遺傳國家合作平臺負責人。曾留學日本京都俯立醫科大,並赴英國劍橋大學Hutchison/MRC Research Centre訪問學習合作研究。曾任西安醫科大學病理教研室主任、教育部基礎醫學教指委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食管癌遺傳易感性與早期分子病理標記研究。先後主持九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編中英文病理學教材6部。國家強制性職業衛生標準《塵肺病理診斷標準》(GBZ 25-2014)項目與出版配套診斷圖譜負責人;新冠肺炎病理屍檢操作指南專家共識起草牽頭人。主講的病理學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獲廣東省首屆高校教學名師獎,廣東省首屆特支名師,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一完成人)。獲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勞動模範等稱號。 

專題六:小兒膠質瘤的分子分型--劉大偉教授

劉大偉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病理科博士
廣東省臨床醫學會病理學專委會委員

從事外科病理學診斷工作,教學工作及科研工作。在外科病理診斷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軟組織疾病、生殖系統疾病、分子病理等方面的病理診斷。參與院內神經外科、頭頸、泌尿、婦科等MDT討論並作為團隊固定成員。共發表SCI論文2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12篇, 多次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科技廳研基金等科研項目,參編專著4部。 

更多詳情請登錄學會官網:

www.gdpmaa.com

相關焦點

  • 廣東率先完整搭建起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精準醫學3大...
    廣東率先完整搭建起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精準醫學3大核心合作平臺 2020-12-17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準醫學】開闢病理新領域,廣東率先成立首個分子病理專業合作平臺
    2020年12月13日,全國首個融合了多領域資源、具有前沿引領地位的分子病理專業合作平臺——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病理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並同期舉辦首屆華南分子病理高峰論壇。
  • 【精準醫學】分子影像分會開始籌建,引領分子影像學發展
    2020年9月11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正式批准成立「分子影像分會」,同時啟動了委員召募活動,吹響了匯聚分子影像領域的多學科專家團隊的集結號。至此,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已完成了精準醫學領域最核心的分子診斷、分子病理、分子影像這三大平臺的構建,凝聚起更多的跨領域、多學科資源,將為促進精準醫學研究、應用起到更為強大的、全方位的支撐作用。分子影像分會要做什麼?
  • 聚焦分子病理,為腫瘤疾病提供精準診斷
    杭州2013年4月22日電 /美通社/ -- 腫瘤是當前威脅人類健康最嚴重的疾病之一,對腫瘤的正確治療源於精準的病理診斷。目前分子病理已經在病理診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在鑑別診斷中的作用尤為突出。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動態(2020年12月)
    ●12月9日,學會主辦重症醫學精準診療論壇第二期活動。●12月11日,學會主辦「醫患溝通與課題策劃技巧分享」活動。●12月11日,因美納(中國)科學器材有限公司、利興生物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和悅企業管理有限公司3家單位經批准成為學會單位會員。
  • 聚焦前沿——「當分子病理檢測技術」偶遇「大數據與人工智慧」
    以二代測序 (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為代表的高通量生物技術已經並正在極大地促進醫學科學的研究與發展。精準醫學也在緊跟國際和時代發展的步伐。91360智慧病理網邀請到吉林省磐石市醫院病理科徐捷主任為大家講解被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加持的分子病理學檢測技術,將會為中國醫學界帶來怎樣的福音?
  • 促進精準醫學發展 中國人血細胞分子圖譜研究聯盟成立
    新華網北京9月8日電(宮曉倩)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單細胞研究逐漸成為關注的焦點。9月7日,中國人血細胞分子圖譜(Atlas of Blood Cells,ABC)研究聯盟在北京成立,成立大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張學主持。
  • WPMCS|大咖雲集,共商精準醫療未來發展
    11月26日,由萬怡醫學主辦、中國醫師協會臨床精準醫療專業委員會等多家協會支持的「2020第五屆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在上海盛大開幕。本屆峰會以「推動產業創新蝶變,加速臨床落地應用」為主題,並同期舉辦精準醫療開幕式論壇、第五屆基因檢測與體外診斷大會以及第五屆細胞治療產業創新大會。
  • 卞修武:分子診斷在精準醫療中的作用與挑戰
    從臨床醫學的角度來定義精準醫學,精準醫學就是基於大樣本研究獲得疾病分子機制和組學特徵,根據患者個體在基因型、表型、環境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特異性,應用臨床醫學、分子遺傳學、生物信息學、分子病理學、分子影像學等技術手段,制定疾病分子分型指導下的個性化精準預防、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方案。
  • 公衛·科普 | 聊聊寄生蟲病的那些事
    公衛·科普 | 聊聊寄生蟲病的那些事 2020-11-03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準醫學」尚需精準理解 | 對《自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兩篇...
    來自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血液疾病以及腫瘤專家維奈·普拉薩德(Vinay Prasad),今年9月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一篇有關精準醫學方面的評論如是說,隨即引起眾多專家激烈爭論。
  • 【精準醫學簡訊】 泛生子到訪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
    【精準醫學簡訊】 泛生子到訪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 2021-01-06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7 CSCO會議預告|諾禾致源專題會—NGS & Digital PCR與肺癌精準治療
    依託本次大會,諾禾致源將於9月27日中午舉辦「NGS & Digital PCR與肺癌精準治療」專題會。屆時,我們誠邀與會專家共同探討腫瘤分子檢測技術進展、新檢測技術在臨床應用中的探索與思考、新技術檢測能力與平臺建設的機遇和挑戰等內容。期待您的蒞臨參與!
  • 廣東首設精準醫學科學技術獎,促進精準醫學創新
    這也是全國首個以精準醫學為特色的科學技術獎。在此政策背景下,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作為1家成立3年多的省級精準醫學專業社團,積極作為,經過深入研究、精心籌劃,決定設立精準醫學獎,鼓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致力於精準醫學創新,促進精準醫學研究和應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助力生物醫藥強省建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精準醫學」尚需精準理解 對《自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兩篇文章的冷思考
    來自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 Oregon Health and Science University)血液疾病以及腫瘤專家維奈·普拉薩德(Vinay Prasad),今年9月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一篇有關精準醫學方面的評論如是說,隨即引起眾多專家激烈爭論。
  • 陳潤生院士:精準醫學本質是組學大數據與醫學的結合
    在第二屆大數據科學與工程國際會議(2017)上,中國科學院陳潤生院士發表了「大數據與精準醫學」的主題演講,不僅分享了個人對精準醫學五個方面的理解,還包括精準醫學在哪些方面導致產業變革以及實現精準醫學要建立的基礎等內容。陳院士表示,在國內花六千就可以得到自己的遺傳密碼,這是非常簡單明了的事,即便沒有大數據,遺傳密碼也可以測得,但不知道它的含義。
  • 專訪中日友好醫院病理科主任鍾定榮:精準醫療時代來臨,「幕後英雄...
    從事臨床病理診斷工作26年(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病理科工作9年,北京協和醫院工作15年,目前在中日友好醫院工作)。2020年11月12日-1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和廣東省抗癌協會承辦的「2020年中國腫瘤學大會(CCO)」在廣州隆重舉行。
  •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動態(2020年11月)
    11月7日,學會攜手英德市人民醫院舉辦「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骨腫瘤學術直通車-英德行」,開展學術研討及義診活動。11月7日,學會發布建立科技志願服務隊伍的通知,號召各分會、會員積極報名參與科技志願服務。11月9日,帕金森病分會提交的《基於手機的 AI 機器視覺技術實現 FOG 遠程識別》項目獲立項。
  • 福建省分子診斷與精準醫學學術會議順利召開
    12月26日,首屆福建省分子診斷與精準醫學學術會議暨2020臨床精準用藥研討會在福建福州順利召開!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可知,2019年藥品不良反應報告高達151.4萬份。此次會議旨在:促進福州區域精準用藥及個體化基因用藥基因檢測的地區交流及臨床應用。
  • 2017年第七屆中國病理年會 會議預告|諾禾致源專題會主題--- NGS & Digital PCR與腫瘤精準治療
    中華醫學會病理學分會第二十三次學術會議暨第七屆中國病理年會將於2017 年10 月26~29 日在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