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精準醫學發展 中國人血細胞分子圖譜研究聯盟成立

2021-01-13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網北京9月8日電(宮曉倩)隨著精準醫學的發展,單細胞研究逐漸成為關注的焦點。9月7日,中國人血細胞分子圖譜(Atlas of Blood Cells,ABC)研究聯盟在北京成立,成立大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張學主持。院校長曹雪濤院士表示,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精準醫學,在這一大背景下,成立ABC研究聯盟對促進精準醫學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希望聯盟成立後能夠深入探討新機制,加強數據和資源共享、共用,最終達到共進、共同發展的目的。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曹雪濤院士

        精準醫學剛上路 能解析的基因不到3%

        每個人都有遺傳密碼,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基因組醫學便以破譯人的遺傳密碼為核心,並與疾病研究相結合逐步發展起來。近年來,醫學發展非常迅猛,精準化醫療時代也逐漸到來。「這主要是得益於許多精準化醫療技術的應用。」曹雪濤院士表示,「例如測序技術、單細胞技術等對於疾病的診斷、治療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而且通過這些技術,使我們獲得了很多以前未有和未知的數據,讓我們更深入地認清生命的本質,更加準確地認識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看來,精準醫學使醫療體系發生了本質變化。他表示,有了精準醫學,當前的醫療從以診斷治療為主過度到以健康保障為主。換一句話說,是從目前以患者為中心的體系轉變成面向全民的醫療體系,這樣的概念變化會導致大健康體系發生改變,進而會影響產業變化。

        「雖然精準醫學可以推進相應產業的發展,但是精準醫學才剛剛上路,大量的挑戰和困難依然存在。」陳潤生以基因組數據為例介紹,目前國際上對組學數據的解析能力非常有限,離基因組的完全破譯還差得很遠,在基因組中還存在大量的未解信息。

        「目前我們能解析的基因不到3%,這3%是基因組中遵守中心法則編碼蛋白質的這部分基因信息,另外97%並不編碼蛋白質,我們對這部分信息不清楚,需要大家共同深入研究。」陳潤生說。

中國人血細胞分子圖譜研究聯盟成立啟動儀式

        繪製單細胞圖譜 為疾病提供個性化治療策略

        據了解,隨著精準醫療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非常重視對單細胞研究,競相搶佔這一醫學發展的前沿陣地,紛紛成立了各種各樣的組織以及研究聯盟。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鄭忠偉表示,繪製人體生理、病理狀態下不同組織細胞的單細胞圖譜,有望為無法早期診斷及治癒的疾病提供個性化的新分子診療靶點及治療策略。

        「這其中,血細胞因具有取材便利和易於準確捕獲不同類型不同發育分化階段的單個細胞的特點,適宜於作為單細胞分子圖譜建立的排頭兵。」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院長程濤說。

        為此,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牽頭,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具體負責,在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與健康科技創新工程的支持下,聯合國內血液領域、免疫領域、單細胞技術以及生物信息大數據挖掘等多家單位作為成員單位,共同組建ABC 研究聯盟。旨在充分發揮優勢和特色,建立中國首個人類生理、病理的血細胞圖譜,以期為國內外血細胞研究提供綜合參考目錄,從而為我國血液疾病早期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技術及策略,使我國在國際細胞分子圖譜和血細胞研究領域實現率先理論突破和臨床轉化。

        據介紹,ABC聯盟有四大工作任務:一是科研協作。建立科研協作網絡,優勢互補,共同進步;二是資源共享。通過互幫互助,實現聯盟內資源互轉、設備共享、專家互動,建立國內血細胞組學數據網絡及大資料庫;三是學術交流。聯盟單位聯合攜手,參加國際組織,聯盟單位組織的國內外高層次專項培訓、學術講座,應及時相互通知,積極參加;四是人才培養。加強人才培養制度,實現聯盟單位內技術骨幹、學生等人員相互交流進修優先制度、聯合培養制度。

        「希望聯盟成立後,不僅能在基礎研究上有所突破,而且能夠實現臨床的轉化應用,推動包括血液、免疫、腫瘤、糖尿病等在內的相關領域的系統性、創新性研究。」曹雪濤院士說。

相關焦點

  • 【精準醫學】分子影像分會開始籌建,引領分子影像學發展
    2020年9月11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正式批准成立「分子影像分會」,同時啟動了委員召募活動,吹響了匯聚分子影像領域的多學科專家團隊的集結號。至此,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已完成了精準醫學領域最核心的分子診斷、分子病理、分子影像這三大平臺的構建,凝聚起更多的跨領域、多學科資源,將為促進精準醫學研究、應用起到更為強大的、全方位的支撐作用。分子影像分會要做什麼?
  • 淋巴漿細胞腫瘤診治進展學習班暨中國噬血聯盟桂林分中心成立大會...
    9月12日,由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血液內科主辦的淋巴漿細胞腫瘤診治進展學習班暨中國噬血聯盟桂林分中心成立大會在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9號樓會議室舉行。會議邀請到了來自全國各大醫院和科研機構的著名專家、教授以及區內同仁匯聚一堂,為血液腫瘤以及噬血細胞症候群相關醫務人員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加強合作、增進友誼的學術平臺,促進學科的繁榮與發展。
  • 「細胞圖譜」揭開人體奧秘
    普莉希拉·陳還倡議成立Chan Zuckerberg(CZ)Biohub,意圖達到在本世紀末所有疾病都可以實現預防、管理或治癒的宏偉目標,同時捐贈6億美元(約合40億元人民幣)給予支持。Biohub是一個獨立的生物研究中心,負責協調和促進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加 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史丹福大學這幾所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之間的科研活動。
  • 【精準醫學】開闢病理新領域,廣東率先成立首個分子病理專業合作平臺
    2020年12月13日,全國首個融合了多領域資源、具有前沿引領地位的分子病理專業合作平臺——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病理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並同期舉辦首屆華南分子病理高峰論壇。
  • 廣東首設精準醫學科學技術獎,促進精準醫學創新
    致力促進創新發展,設立精準醫學獎根據科學技術部《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進一步鼓勵和規範廣東省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實施意見(試行)》等有關規定,國家鼓勵社會力量,包括社會組織或個人利用非財政性經費,設立科學技術獎,獎勵為促進科技進步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或組織。
  • 完善精準醫學核心平臺,開啟分子影像嶄新篇章
    2020年11月28日,由放射影像學、核醫學、超聲醫學、信息化等專業的臨床專家及研究人員多學科醫療團隊組成並融合生物醫藥、人工智慧、大數據、健康產業多個領域的合作交流平臺——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影像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繼學分分子診斷相關的精準檢測分會成立以來,又一精準醫學領域的核心——
  • 中國科學家首次揭示肺腺癌分子圖譜全景
    全景繪製肺腺癌人群蛋白質分子圖譜,對於肺腺癌病理機制的深入認識,疾病診斷生物標誌物與藥物治療靶點的發現,以及實現更精準的肺腺癌分子分型和治療方案的制定等具有重大科學意義。2020年7月9日,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細胞》Cell正式發表了由中國科學家完成的大規模臨床肺腺癌蛋白質組草圖的繪製工作。
  • 精準醫學是我國醫學佔領國際制高點的歷史機遇——第二屆生命組學...
    大會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Science雜誌、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臨床應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分會、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蛋白質組學專業委員會(CNHUPO)、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採購與管理分會、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精準檢測與精準診斷專家委員會和北京化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主辦;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服務聯盟、北京市臨床質譜國際科研合作示範基地、中關村生物質譜轉化醫學開放實驗室
  • 基於單細胞RNA測序繪製人類肺組織分子細胞圖譜
    ,但目前很難系統地鑑定和定位單個器官中所有分子細胞的類型,並創建完整的分子細胞圖譜。近期發表的研究成果中,多個細胞類型特異性標記分子被識別出來,為細胞類型的分子定義和功能研究提供了幫助。該研究利用10x Chromium發現罕見細胞類型 ,再通過SmartSeq2獲得更深入的轉錄信息。通過基於液滴和孔板的單細胞RNA測序(droplet- and plate-based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研究團隊對所有肺組織間室和循環血液中的約75,000個細胞進行了測序,結合多種細胞注釋方法,最終繪製了一個全面的人肺分子細胞圖譜。
  • 廣東率先完整搭建起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精準醫學3大...
    > 近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病理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至此,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已完整搭建起精準醫學最核心的分子診斷、分子影像
  • 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在廣州成立
    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成立。主辦方供圖中新網廣州5月20日電 (記者 索有為)以「健康灣區創新引領」為主題的2019國際(廣州)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化大會5月20日在廣州舉行,粵港澳幹細胞新藥研發戰略合作聯盟在大會上正式成立。
  • 精準醫學,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精準預後不再是夢想……  基因測序服務在科研和臨床領域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生物企業和雲計算企業聯合攻關,基因組數據每天海量產生……  從基因編輯到細胞免疫治療,從液體活檢技術到分子影像,伴隨一股股熱潮席捲全球,人們不禁要問:究竟什麼是精準醫學?
  • 【科普課堂】我國科學家繪製肺腺癌分子圖譜,給蛋白質「畫像」有...
    對於臨床精準醫學研究而言,僅僅分析基因水平和轉錄水平(RNA)的測序結果可能會使得我們錯過一些診斷和治療層面的「關鍵分子特徵」。因此,對於蛋白質的研究能夠作為基因研究的重要補充和不同維度的深層次延伸,幫助人們從不同分子層面認知生命活動現象,並直接鎖定生命體功能執行者的動態。
  • 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將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根據這些圖及其他大量信息,薩爾斯頓等人描繪了迄今為止多細胞生物種類中最為完整的一個細胞譜系圖,濃縮了線蟲近千個細胞的命運。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認知的累積,科學家的研究對象轉向了人類自身,並採用最前沿的分子生物學技術。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舉辦2019上海精準醫學研究院...
    隨後,會議圍繞精準醫學,就大數據時代從實驗到臨床的精準醫學研究、耳蝸到聽覺腦幹的研究、RNA生物學研究以及細胞治療與靶向藥物的研究這四個專題展開深入討論。來自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阿根廷、以色列和中國的二十多位國際知名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與會分享領域內最新進展。
  • 以體外分子診斷推動精準醫學發展,「豪仕醫學」正在行動
    「豪仕醫學」是一家專注於精準醫學檢測、診斷試劑研發和大數據整合應用的高科技公司,致力於以分子診斷技術推動臨床精準用藥指導、疾病早篩和疾病輔助診斷等精準臨床應用。「精準醫學」是廖敏對醫學檢測未來發展方向的預判。 「什麼是精準醫學?
  • 【活動預告】相約9.26,聽大咖聊聊精準醫學與分子病理那些事
    它的發展使得病理學由此踏上了腫瘤靶向治療、個體化醫療及精準醫療的快速軌道,並逐漸成為精準醫療的支柱,在疾病的鑑別診斷、伴隨診斷、治療指導、預後評估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病理分會正是順應這一趨勢,在廣東省人民醫院病理科學科帶頭人張慶玲教授的牽頭髮起下得以獲批成立。通過構建跨學科、多領域的分子病理交流、合作和共享平臺,分會將充分發揮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的平臺優勢,匯聚分子病理研發、診斷和臨床等多領域專業資源,重點開展學術交流、聯合研究、標準制訂、質量控制、會診合作平臺等工作,開啟分子病理發展新篇章。
  • 澳門大學和市人民醫院強強聯合成立精準醫學診療中心
    以澳門大學強大的基礎研究實力和珠海市人民醫院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為依託,下設精準醫學中心實驗室平臺、轉化醫學研究部及精準醫學大數據分析研究部門……昨日下午,市人民醫院與澳門大學籤署合作協議,確立戰略夥伴關係,攜手打造精準醫學研究中心,並由市衛計局授牌正式成立「珠海市精準醫學診療中心暨澳門大學
  • 首個中國兒童腎臟病基因突變圖譜被揭示,「沉默殺手」將可實現精準...
    研究通訊作者之一、國際兒科腎臟病學會理事、兒科醫院黨委書記徐虹教授坦言:國際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學術刊物發表過歐美人群腎臟病的致病基因譜系研究,但始終缺乏中國大樣本人群的研究報導。此次發表的研究成果是首個著眼中國兒童腎臟疾病的基因突變譜系研究。
  • 她創建人類細胞圖譜,繪製人體超37萬億細胞的3D圖
    泰克曼是人類細胞圖譜(Human Cell Atlas)項目的先驅者,這個項目旨在繪製出人體內所有細胞的3D圖。作為英國劍橋桑格研究所(Sanger Institute)細胞遺傳學負責人,泰克曼表示,整理這些生命基本單位的目錄將為研究人員提供前所未有的能力,幫助我們了解和治療人類疾病,並「為新時代的精準醫學奠定基礎」。